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西游记》道家评本解读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世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0-155,共6页
由近人的论述反观古人的解说 ,发现有清一代道家垄断了《西游记》的评说。《西游证道书》首发其端。《西游真诠》大张其说 ,后出之评本均依从之。都是将《西游记》附会为隐喻道家的修炼之道的书 ,其目的就是借这部为人爱读的通俗小说 ,... 由近人的论述反观古人的解说 ,发现有清一代道家垄断了《西游记》的评说。《西游证道书》首发其端。《西游真诠》大张其说 ,后出之评本均依从之。都是将《西游记》附会为隐喻道家的修炼之道的书 ,其目的就是借这部为人爱读的通俗小说 ,传布其教 ,招徕信徒 ,挽救道教日益衰落的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道家 金丹大旨
下载PDF
从孙悟空形象的人生历程看《西游记》的生命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军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89-92,共4页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一形象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的意义。童年的孙悟空生活在世俗之外的净土之上,他活泼开朗、顽皮可爱;青春期身体和人格开始发育和成熟,原始的野性和赤裸的欲望像潮水一般涌现而出,...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一形象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的意义。童年的孙悟空生活在世俗之外的净土之上,他活泼开朗、顽皮可爱;青春期身体和人格开始发育和成熟,原始的野性和赤裸的欲望像潮水一般涌现而出,面对这种足以毁灭一切的生命力量,吴承恩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恣意的绽放和随之而来的沉重;成年是理性、明智的代名词,在观音菩萨不失时机的引导下,孙悟空开始按照“社会原则”来行事,在严谨的社会秩序下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最大空间,并最终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人生历程
下载PDF
论《西游记》的女性类型及其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林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30,共4页
《西游记》通过对全体女性的分等、类型女性的分级、个体女性的分解,说明了仙女、凡女与妖女是三个依次递降的等级层次,即无情无欲的是仙女,是理想的女性形象;有情欲但能理性对待的是凡女,她们要为之付出代价;放纵情欲的是妖女,是最低等... 《西游记》通过对全体女性的分等、类型女性的分级、个体女性的分解,说明了仙女、凡女与妖女是三个依次递降的等级层次,即无情无欲的是仙女,是理想的女性形象;有情欲但能理性对待的是凡女,她们要为之付出代价;放纵情欲的是妖女,是最低等的,应该一棒打死。这表现了吴承恩的情欲观:情欲是存在的,但是不能不控制。无情无欲的是神性,理性之内的欲望属于人性,而溢出理性范围则属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仙女 凡女 妖女 情欲观
下载PDF
《心经》与“心猿” 被引量:6
4
作者 程毅中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心经》是玄奘取经途中护身的法宝,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说是由一病人所授,在《独异志》里说是(?)宾国的老僧所授,到了《西游记》里则说是鸟巢禅师所授,而讲解《心经》的法师则由孙悟空兼任了。“猢狲”取代了(?)宾国的“胡僧”... 《心经》是玄奘取经途中护身的法宝,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说是由一病人所授,在《独异志》里说是(?)宾国的老僧所授,到了《西游记》里则说是鸟巢禅师所授,而讲解《心经》的法师则由孙悟空兼任了。“猢狲”取代了(?)宾国的“胡僧”,可能由音讹而来,但“心猿”却是一个“多心的和尚”,并未接受“知行合一”的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玄奘 “心猿” 《西游记》 佛学
原文传递
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艺术手法浅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冯振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2-66,共5页
本文将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与《西游记》小说逐图解读比照,于中揭示壁画的价值,欲告读者:文画各有所长所短,变文为图,文之不足,以画补之。取其长补其短,关键必要依意为图,其价值即显其间。创始年代之确定虽弥足珍贵,然若价值即真且... 本文将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与《西游记》小说逐图解读比照,于中揭示壁画的价值,欲告读者:文画各有所长所短,变文为图,文之不足,以画补之。取其长补其短,关键必要依意为图,其价值即显其间。创始年代之确定虽弥足珍贵,然若价值即真且贵,始成时年孰前孰后之疑虑,又何以掩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大佛寺 壁画 《西游记》 艺术价值 悬疑问题
下载PDF
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归——《西游记》“三教合一”新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廖向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认为 ,《西游记》批评了儒释道三教中虚妄、怪诞、迷信的成分 ,对三教中契合士大夫生活情趣和人生哲学的成分则大加推崇。因此 ,《西游记》的“三教合一”观反映了中国士大夫文化精神。
关键词 士大夫文化 《西游记》 “三教合一” 小说 宗教观念 佛教 禅宗思想 道教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试论权力体系对反叛的非统治精英的同化——《西游记》和《动物庄园》主题之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范祖承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64-66,共3页
《西游记》和《动物庄园》两部小说都有一个潜在的共同主题:反叛的非统治精英是如何被权力体系同化的。同为非统治精英分子的孙悟空和猪们,一个大闹天宫,一个领导动物们推翻人类庄园主的统治。虽然他们反叛的力量、动机、结局不同,但两... 《西游记》和《动物庄园》两部小说都有一个潜在的共同主题:反叛的非统治精英是如何被权力体系同化的。同为非统治精英分子的孙悟空和猪们,一个大闹天宫,一个领导动物们推翻人类庄园主的统治。虽然他们反叛的力量、动机、结局不同,但两者实质上都逃脱不出被权力体系腐蚀和同化而成为统治精英的命运。两部作品的殊途同归与吴承恩和乔治.奥威尔两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及其当时所处的时代氛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 权力同化 反叛 《西游记》 《动物庄园》
下载PDF
精变:《聊斋志异》与《西游记》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叶建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14,共4页
本文拟从形象的美丑、类型化和个性化两个方面来比较《聊斋志异》和《西游记》精变的异同 。
关键词 《聊斋志异》《西游记》古代小说 儿童文学 精变手法 神灵形象 类型化 个性化
下载PDF
再论明代茅山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是《西游记》定稿人——闫希言传记读后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义成 《柳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
由于朱明皇室在道教中扶持正一而压抑全真,生活在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面对权势,在定搞今本《西游记》后,曲折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从四种有关闫氏的传记看,他们不仅具有作为今本《西》书定稿者的才能、易理及丹学修... 由于朱明皇室在道教中扶持正一而压抑全真,生活在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面对权势,在定搞今本《西游记》后,曲折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从四种有关闫氏的传记看,他们不仅具有作为今本《西》书定稿者的才能、易理及丹学修养,而且也具有刊布《西》书的经费来源。序文作者陈元之,很可能是闫氏师徒化名,故其序也可能是定稿者自白,应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作者 闫希言
下载PDF
论《西游记》校改者唐鹤征——读陈元之序(一)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令毅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2-69,共8页
世德堂本《西游记》原有托名陈元之所作的序,但陈元之是谁,华阳洞天主人是谁,以及序中提到的唐光禄又是谁,因长期以来对陈序缺乏深入的研究,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仔细剖析陈元之所作的原序,考证发现唐光禄乃唐顺之的儿子唐鹤征,唐鹤... 世德堂本《西游记》原有托名陈元之所作的序,但陈元之是谁,华阳洞天主人是谁,以及序中提到的唐光禄又是谁,因长期以来对陈序缺乏深入的研究,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仔细剖析陈元之所作的原序,考证发现唐光禄乃唐顺之的儿子唐鹤征,唐鹤征不仅撰写了序,而且还修改并扩充了《西游记》,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结论:《西游记》的原作者是唐顺之,修改者是唐鹤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陈元之 唐光禄 唐鹤征 庄子 华阳洞天主人
下载PDF
论《西游记》神佛故事中的儒家伦常意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新化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0-83,共4页
《西游记》被注入了鲜明的伦常意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之常情.就取经队伍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家庭伦理化组合,靠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孝道"维系着内部团结.同时,小说中的其他艺术形象也莫不秉承儒家伦理教义,即使是各类妖魔也大... 《西游记》被注入了鲜明的伦常意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之常情.就取经队伍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家庭伦理化组合,靠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孝道"维系着内部团结.同时,小说中的其他艺术形象也莫不秉承儒家伦理教义,即使是各类妖魔也大都讲究伦常,带有人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神佛故事 伦常 家庭化 孝道 亲情
下载PDF
《西游记》的“七子”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贵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58,63,共5页
《西游记》人物组合的“七子”模式,最多传统“七位一体”的类型,但其具体运用却超越了传统,并有新的创造。其所创造“七子”模式,一是“七”分而为“一”与“六”对立型,二是“一”与“六”合而为“七”型。“七”之为数是《西游记》... 《西游记》人物组合的“七子”模式,最多传统“七位一体”的类型,但其具体运用却超越了传统,并有新的创造。其所创造“七子”模式,一是“七”分而为“一”与“六”对立型,二是“一”与“六”合而为“七”型。“七”之为数是《西游记》总体构思一大关键。其文化渊源乃在《周易》“七日来复”之道和佛教禅宗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七子”模式 “七日来复” 禅宗思想
下载PDF
女神、女人、女妖——《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系列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褚大庆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这一组女性形象系列,又恰好对应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换言之,作者分别以女神、女人和女妖作为形式载体,立体化地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 《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这一组女性形象系列,又恰好对应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换言之,作者分别以女神、女人和女妖作为形式载体,立体化地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是罕见的,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创作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
下载PDF
试论《西游记》对佛教的诟病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道生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5-38,共4页
《西游记》对佛教持抨击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从《西游记》产生的时代和环境看,作品对佛教是贬抑的;从《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以窥见作品对佛教的否定;从《西游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厌恶;从《西游记》对神佛... 《西游记》对佛教持抨击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从《西游记》产生的时代和环境看,作品对佛教是贬抑的;从《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以窥见作品对佛教的否定;从《西游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厌恶;从《西游记》对神佛的形象刻画,可以看出作品对佛教是讨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佛教 神佛
下载PDF
孙悟空形象的思想内蕴和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江平 李新灿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7-9,共3页
孙悟空形象具有独特思想内蕴:孙悟空是一个并非“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自然人,为了赋予生命以意 义,确证主体存在的伟大,自然人必须变成社会人,必须在社会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点,必须获得他人的尊重与 社会的承认,在这方面,孙悟空作了不... 孙悟空形象具有独特思想内蕴:孙悟空是一个并非“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自然人,为了赋予生命以意 义,确证主体存在的伟大,自然人必须变成社会人,必须在社会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点,必须获得他人的尊重与 社会的承认,在这方面,孙悟空作了不懈的努力;同时,孙悟空形象的思想内蕴也带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自然人 社会人 启示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科幻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瑞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其影响力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从十九世纪开始,它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在近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游记》长盛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其影响力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从十九世纪开始,它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在近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游记》长盛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影响到全世界。《西游记》中除了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之外,还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包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科学的渴望和追求。《西游记》中许多科学幻想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吴承恩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和艺术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创新思维 科幻思想
下载PDF
《西游记》“归一”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贵晨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8-61,75,共5页
《西游记》于诸数理最重"归一",而"一"以贯之。其"归一"之旨表现为两个层次,即"三教归一"归于佛,尤归于"一藏之数";"万法……归一"归于"一心"。其意在表明世人... 《西游记》于诸数理最重"归一",而"一"以贯之。其"归一"之旨表现为两个层次,即"三教归一"归于佛,尤归于"一藏之数";"万法……归一"归于"一心"。其意在表明世人学佛,"卷尽五千四十八",其要在归于"一心"。而"一心"之境非他,乃石猴本为"心猿(源)"而"法名叫做孙悟空"是也。因此,"悟空"才是全书"归一"之本旨,而诚如黄周星评曰:"《西游记》一成佛之书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归一 一心 一藏之数 佛教 悟空 心猿
下载PDF
成长的童话——《西游记》主题另解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淑琴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它的主题的探讨众说纷纭,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却并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全地说服读者。笔者以为,《西游记》的主题是人的成长这一永恒母题,小说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真实再现了个体生命成长历程中的种种困苦磨... 《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它的主题的探讨众说纷纭,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却并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全地说服读者。笔者以为,《西游记》的主题是人的成长这一永恒母题,小说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真实再现了个体生命成长历程中的种种困苦磨难,主要是以唐僧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为他设置的各种成长考验和对他施行的强制性规范化教育。对于成人世界,孙悟空经历了由反抗到被迫接受,再到自觉认同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成长主题
下载PDF
元代全真教《西游记》形成的文化背景——《西游记》创作史论纲之一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义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1-76,共6页
曾“西游”会见成吉思汗的元代全真教“掌教”丘处机去世后,由继任“掌教”主持,在北京彩绘《西游记》壁画,传播“老子化胡”论,导致“掌教”副手被捕。这是全真教小说《西游记》的“结胎”。在元代后来的佛道角力中,全真道士史志经在... 曾“西游”会见成吉思汗的元代全真教“掌教”丘处机去世后,由继任“掌教”主持,在北京彩绘《西游记》壁画,传播“老子化胡”论,导致“掌教”副手被捕。这是全真教小说《西游记》的“结胎”。在元代后来的佛道角力中,全真道士史志经在《玄风庆会图文》名下,形成全真教《西游记》初稿。它传入南方,获得文化沃土。在元代南方市井中,全真诗词汇编《鸣鹤余音》的流传;著名文人虞集为《西游记》另一种全真教草稿写序;道化剧和江南“书会”艺人对唐僧取经故事的改造;南北宗内丹理论的会流等,均展示了《西游记》形成与全真教关联甚密的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史志经 全真道
下载PDF
论《西游记》中金箍棒的传统文化内涵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洪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114,共4页
《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随身武器或法器,这些武器或法器,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受作者喜爱、最有艺术魅力、最具文化内涵的随身武器,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西游记》不但把金箍棒称作"拄杖"、"灵光&qu... 《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随身武器或法器,这些武器或法器,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受作者喜爱、最有艺术魅力、最具文化内涵的随身武器,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西游记》不但把金箍棒称作"拄杖"、"灵光"、"神珍",还写了金箍棒的种种神通变化。金箍棒的这些特点,也是人的"心性"所特有的。所以说,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其"心"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金箍棒 孙悟空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