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罚则透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如雁 《中国医疗保险》 2022年第5期17-21,共5页
本文从处罚对象、处罚种类和处罚行为三个维度,执行模式、当事人作为的主被动性、罚款数额或幅度计算模式、数量型指标有无下限、含否本数、金额时限有无幅度和执法机关有无选择权七个视角,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罚则进行... 本文从处罚对象、处罚种类和处罚行为三个维度,执行模式、当事人作为的主被动性、罚款数额或幅度计算模式、数量型指标有无下限、含否本数、金额时限有无幅度和执法机关有无选择权七个视角,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罚则进行评析,以助执行层把控罚则整体特征,能够准确合规熟练运用罚则条款处理本部门行政处罚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罚则 处罚对象 处罚种类 处罚行为
下载PDF
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理解:单独教唆犯及其展开
2
作者 黄明儒 刘方可 《刑法论丛》 2022年第4期222-249,共28页
站在区分制立场,从共犯从属性出发,将《刑法》第29条第2款理解为共犯教唆犯,并对"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进行限制解释的路径并不合理.应当站在单一制立场理解我国共同犯罪,将第29条第1款理解为共犯教唆犯,将第2款理解... 站在区分制立场,从共犯从属性出发,将《刑法》第29条第2款理解为共犯教唆犯,并对"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进行限制解释的路径并不合理.应当站在单一制立场理解我国共同犯罪,将第29条第1款理解为共犯教唆犯,将第2款理解为教唆者单独构成犯罪的单独教唆犯.理解为单独教唆犯具有理论依据、能够便宜解决共犯教唆犯的诸多难题并得到了部分司法判例的支持.单独教唆犯有其特殊的成立条件,在不违背单一制理念的前提下,为保证教唆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条件关系之成立,单独教唆犯的可罚类型应当限制为以下两种类型:(1)被教唆者实施了被教唆的行为但没有构成犯罪;(2)被教唆者根本就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行为,而是犯了非教唆的其他罪.此外,刑法为单独教唆犯配置的刑罚规则也有必要增加"可以免除处罚"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9条第2款 单独教唆犯 共犯教唆犯 可罚类型 刑罚规则
原文传递
论体育处罚规则设定的法治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韦志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体育组织应在法治视域下设定处罚规则。体育处罚规则内生于体育的游戏竞技性,其又以行业自治为前提。从法治化考虑,体育组织设定处罚规则时应尊重法律设定的法律保留原则,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进行"立法",在权利让渡的边界... 体育组织应在法治视域下设定处罚规则。体育处罚规则内生于体育的游戏竞技性,其又以行业自治为前提。从法治化考虑,体育组织设定处罚规则时应尊重法律设定的法律保留原则,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进行"立法",在权利让渡的边界上,不得对人身权设定体育处罚规则,其设定的处罚规则的效力对象以体育组织内成员为界。从设定的合理化考虑,体育处罚规则的设定要注意它的功能性、专业化和正当性问题。在功能化方面要准确把握它设定的"度"问题,既不能设定得过于严格,也不能过于疲软。在专业化方面,应贴合体育的专业特性来设定,以增强处罚的有效性。在正当化方面,其设定对内要建立在组织成员的合意或同意认可基础之上,对外要建立在法治正当化基础之上。按照章程规定进行"自主性立法"是理解体育罚则设定的正当化前提,进而在正当程序化方面,应尽可能地在程序设置上能保证所有成员平等地参与到处罚规则的制定中来。在处罚规则各类设定的正当化方面,一是正确理解体育罚则设定的"自主性立法"性质,二是不得对人身罚进行设定,三是应根据体育的专业特性来设定声誉罚、行为罚和财产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处罚规则设定 正当化 法治化 合理化
下载PDF
足球裁判员掌握“有利”对比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华厚杰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17-118,共2页
足球竞赛规则的精神实质包括公平与对等。为符合此精神实质,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公正、合理、合法。根椐规则精神,裁判员要避免施行对犯规一方有利的判罚。比赛中运用有利条款,就是很好的贯彻这一精神。合理运用好"有利",... 足球竞赛规则的精神实质包括公平与对等。为符合此精神实质,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公正、合理、合法。根椐规则精神,裁判员要避免施行对犯规一方有利的判罚。比赛中运用有利条款,就是很好的贯彻这一精神。合理运用好"有利",是裁判员一个重要的权力和职责,也是一个裁判员控制比赛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实质 有利 判断
下载PDF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姚蕾蕾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3-66,共4页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时 ,把制定适当的转移定价政策作为公司战略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实行转移定价的目标以及国际上针对转移定价的惯例。由于转移定价涉及到税收问题 ,不同国家税务部门针对转移定价的处罚规则也不同。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转移定价政策 处罚规则 转移定价目标 定价文件
下载PDF
婚恋纠纷限制死刑政策适用的法理审视与规范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华毓中 陈幸欢 《民间法》 2023年第2期101-116,共16页
对于婚恋纠纷引致的故意杀人案件,法官在审判中因缺乏酌定情节适用的清晰量刑规范,导致刑罚裁量不均衡。通过对77个婚恋纠纷案件的实践检视,发现裁判过程中存在婚恋纠纷范围界定不明、被害人过错认定不一、刑罚适用未形成明确量刑标准... 对于婚恋纠纷引致的故意杀人案件,法官在审判中因缺乏酌定情节适用的清晰量刑规范,导致刑罚裁量不均衡。通过对77个婚恋纠纷案件的实践检视,发现裁判过程中存在婚恋纠纷范围界定不明、被害人过错认定不一、刑罚适用未形成明确量刑标准等裁判困境,若依凭法官主观判断或致使裁量空间过于宽泛,量刑失衡。对此应严采死刑限制适用立场,量化各类情节对死刑适用的影响系数,采取先重后轻的评价位阶与“同向相加,逆向抵消”之原则调节基准刑。具体而言,量刑中必须将酌定情节的效力纳入整体考量,使之对法定情节所确定的基准刑予以平衡修正,以此限制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只有当犯罪行为人造成极其严重后果,导致社会危害性显著提升的,方可例外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纠纷 死刑限制规则 量刑因素 裁判规范化
原文传递
富勒烯C_(40)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查林 李锐 +1 位作者 安杰 甘利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7,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对富勒烯C40的各个异构体进行了计算研究,对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HOMO-LUMO能量间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异构体遵循五元环比邻惩罚规则,稳定性高的异构体通常具有更高的正球形,最稳定的异构体是...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对富勒烯C40的各个异构体进行了计算研究,对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HOMO-LUMO能量间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异构体遵循五元环比邻惩罚规则,稳定性高的异构体通常具有更高的正球形,最稳定的异构体是含有10个B55键的C4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异构体 密度泛函理论 稳定性 五元环比邻惩罚原则
下载PDF
完善罚金刑执行制度的几点建议
8
作者 鞠正芳 《社会工作》 2007年第3期55-56,共2页
罚金刑作为我国刑法三种附加刑之一,在刑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典在罚金刑执行的规定上仍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从客观上影响了罚金刑的实际运用。因此,笔者试图从理论上对我国当前罚金执行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罚金刑作为我国刑法三种附加刑之一,在刑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典在罚金刑执行的规定上仍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从客观上影响了罚金刑的实际运用。因此,笔者试图从理论上对我国当前罚金执行制度的现状及问题方面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制定硬性的期限规定、取消罚金减免制、引进罚金易科制度等完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罚金刑 执行制度 完善
下载PDF
女子武术套路动作扣分点及其对套路发展的影响——以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大学生部)武术套路比赛为例
9
作者 江武贵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2-11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女子运动员的长拳、南拳、太极拳动作质量扣分点和演练水平分、难度得分与最后得分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跳跃类难度动作和难度动作后...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女子运动员的长拳、南拳、太极拳动作质量扣分点和演练水平分、难度得分与最后得分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跳跃类难度动作和难度动作后连接动作的稳定性成为本次比赛的扣分重点,演练水平中,长拳和太极拳的演练水平相差不大,南拳演练水平标准差最小,难度动作得分与最后得分表现出高度相关性,套路中难度动作完成的成功率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名次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扣分规则 发展态势
下载PDF
沈家本论法制与道德之关系评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永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42,共5页
作为清末一位著名的法学家,沈家本对中西法律学说均有很深的造诣。他对法制与道德的关系进行过深入探讨,认为两者均为治国者所不可或缺,但道德对预防犯罪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另外,执法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实施,只有良法... 作为清末一位著名的法学家,沈家本对中西法律学说均有很深的造诣。他对法制与道德的关系进行过深入探讨,认为两者均为治国者所不可或缺,但道德对预防犯罪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另外,执法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实施,只有良法而无善人执法,良法则形同虚设。沈家本的思考对我们今天建构一种“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治国模式是有借鉴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 法律实施 沈家本 法制 道德 执法者 清华 道德素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