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 |
朱双一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8 |
7
|
|
2
|
“劳工神圣”思潮与劳工形象塑造——以1920年代的乡土小说为中心 |
王再兴
程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鲁迅与胡适“和而不同”的现代文化阐释 |
李宗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五四新文学对浪漫主义的接受、选择与弃绝 |
朱明建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5
|
重新审视“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的隐秘关系——评唐东堰《科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符悠悠
张小妹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6
|
胡适对“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理念的阐释及其评价 |
段怀清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五四新文化与五四新文学——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
於可训
|
《文化软实力研究》
|
2019 |
0 |
|
8
|
论陶行知“类格律诗”的创作 |
陈凌波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反抗、自省与皈依——五四新文学女性“出走”叙事的传承与流变 |
买琳芳
宋剑华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2 |
1
|
|
10
|
中国现代诗学史的原初论题 |
黎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1
|
五四新文学的形·影·神——以瞿秋白为中心 |
傅修海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2
|
走向大众:五四新文艺不可忽视的政治价值维度 |
周冰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3
|
互文性视阈下审视古典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
李锋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4
|
启蒙话语交锋与“民族形式”文艺论争的实际内涵——以胡风的质疑为视角 |
毕海
|
《阅江学刊》
|
2013 |
0 |
|
15
|
讽世与变革——南社小说的社会观 |
姜国
谷英姿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6
|
“五四”新文学母体辨——兼与诗人周伦佑商榷 |
何青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7
|
“文学者的态度”——新文学理想与沈从文的创作危机 |
陕庆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胡彬夏与“改良家庭”的女性论述——兼论“五四”新文学“家”观念的源流 |
高翔宇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19
|
中韩新文学启蒙主义思潮比较 |
柳贤姃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2
|
|
20
|
继承·改造·革新·超越——评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创作 |
姚鑫隆
秦著红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