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蛇传》的文化内涵和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澄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白蛇传》故事的逐渐丰富特别是白娘子形象的根本性改变,其背后的唯一动因是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和生活追求。正是这种愿望让白娘子由害人吃人的"蛇妖"变成了一个许多中国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白娘子这位强势女性并不符合中... 《白蛇传》故事的逐渐丰富特别是白娘子形象的根本性改变,其背后的唯一动因是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和生活追求。正是这种愿望让白娘子由害人吃人的"蛇妖"变成了一个许多中国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白娘子这位强势女性并不符合中国男性社会意识对女性依附角色的定位,她是男权社会中男性有别于主流意识的"弱势心态"的产物。白娘子身上全无当代某些女权主义者常有的骄悍之气,有的则是平等互助,温柔贤淑,体谅包容。白娘子凭借自身的才干和努力及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这是女性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也是当今女性争取男女平等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生活理想 强势女性 弱势心态 社会作用
下载PDF
《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探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新磊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白蛇传》是最具民间性的中国故事,各门艺术常年演绎,其影视版本迄今已多达二十三个,但优劣参半,成败不一。这些版本《白蛇传》的主题设置各有侧重,造型语言亦各有异同,在作者与读者、作品与受众、艺术与世界的二元互动中,在戏里戏外... 《白蛇传》是最具民间性的中国故事,各门艺术常年演绎,其影视版本迄今已多达二十三个,但优劣参半,成败不一。这些版本《白蛇传》的主题设置各有侧重,造型语言亦各有异同,在作者与读者、作品与受众、艺术与世界的二元互动中,在戏里戏外、荧屏上下,在看与被看、似与不似、可见与不可见的移情与换位中,效果循环,视阈融合,终致其符码在中国影视史上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版本 母题 符号化 电影化 电视化 经典 视阈 接受
下载PDF
《白蛇:浮生》:传统题材的现代动画讲述——陈健喜、李佳锴访谈
3
作者 陈健喜 李佳锴 +1 位作者 曹小卉 杨亮(整理)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7,共8页
追光动画制作的《白蛇:浮生》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现代演绎,也是对经典IP的创新重塑。影片以南宋临安为背景,讲述小白与许仙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人间的冒险经历。《白蛇:浮生》作为追光动画“白蛇”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追光动画制作的《白蛇:浮生》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现代演绎,也是对经典IP的创新重塑。影片以南宋临安为背景,讲述小白与许仙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人间的冒险经历。《白蛇:浮生》作为追光动画“白蛇”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两位导演在采访中阐述了在创作中如何与前作保持承续性,如何深化情感表达、探索人物内心世界,如何在技术层面上尝试突破,希望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共鸣,获得全年龄层观众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传说 白蛇传 动画电影 追光动画
原文传递
文化传承、内容衍化与数字化转型——从白蛇传说看中国传统文化IP的媒介生产实践
4
作者 禹菲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7,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具备互联网特性的传统文化IP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成,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接续与现代转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是中国传统文化IP系统中的一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具备互联网特性的传统文化IP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成,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接续与现代转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是中国传统文化IP系统中的一员。从文化层面看,它以传统为源,承载着在历史中生根发芽的民间文化,并借助IP化的媒介生产,传承传统文化因子。从内容层面看,白蛇IP通过内容衍化连接当下,人物角色的创新、故事情节的改写以及传播交流中的载体迁移皆是白蛇IP在新的时代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式。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IP面临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亟须在开发、传播及衍生三个环节进行创新,唯有创制内容和科技耦合的故事世界,借力社会化的关系营销,建构互融共通的全产业链条,中国传统文化IP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说 传统文化IP 文化传承发展 媒介生产实践
下载PDF
《拉米亚》与《白蛇传》之比较论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晓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21,共6页
《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为原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个文本所呈现出的“共相性”,透示出中西方作家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原型意象的深层结构里汲取灵源,重新显示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迄至今日,这种原型意象与... 《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为原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个文本所呈现出的“共相性”,透示出中西方作家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原型意象的深层结构里汲取灵源,重新显示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迄至今日,这种原型意象与相关文本,仍能触动现代人的心理深层,仍能作为一种原型主题重新激活人们某种生命意绪———这正是《拉米亚》与《白蛇传》这两个文本具有恒久的文化魅力的深层缘因。就创作主体而言,这种原型意象以及它的吸附泛化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框范了创作主体各自的审美旨趣、思维定势和心理结构。至于这两个文本的“互异性”,则呈示出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深刻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这两个文本看似相似的故事母体发生变异,从而为我们对这两个文本进行跨国性的文学、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女”原型 《白蛇传》 《拉米亚》 文化传统
下载PDF
戏曲中称呼语的人际功能显化研究——基于京剧《白蛇传》平行语料库的考察
6
作者 吴边 蔡银双 《外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41-49,共9页
称呼语,即在社会语言交际时,指称他人或其他事物所使用的词语。称呼语在中华传统戏曲剧本中出现频率高,翻译难度较大。一些称呼语兼有亲属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情感态度来进行翻译。依据... 称呼语,即在社会语言交际时,指称他人或其他事物所使用的词语。称呼语在中华传统戏曲剧本中出现频率高,翻译难度较大。一些称呼语兼有亲属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情感态度来进行翻译。依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并以“姐姐”“娘子”“官人”为例,分析《白蛇传》的三个译本如何再现称呼语人际功能,是否呈现显化的趋势,以及导致译本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三个译本中称呼语均呈现显化趋势,其中张光诚译本的显化程度最高,更能体现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与感情态度,人际功能再现程度更高;导致译本差异的原因可从语言因素、文本因素、译者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白蛇传》 称呼语 显化 人际功能
下载PDF
修炼:《白蛇传》的人性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傅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2,共10页
《西厢记》通过张生、崔莺莺、红娘三个戏剧人物,构成了书生、小姐、丫鬟各有作用的经典爱情格局,《白蛇传》就是这一格局的特殊版本。白蛇(白素贞)和青蛇(小青或青儿)的性格与行为有明显差异,并且构成强烈的对比,而《白蛇传》的传统叙... 《西厢记》通过张生、崔莺莺、红娘三个戏剧人物,构成了书生、小姐、丫鬟各有作用的经典爱情格局,《白蛇传》就是这一格局的特殊版本。白蛇(白素贞)和青蛇(小青或青儿)的性格与行为有明显差异,并且构成强烈的对比,而《白蛇传》的传统叙述通过"收青"这一环节,揭示了"修炼"时间长短对她们性格差异的决定性作用,并借此清晰与深刻地体现了对人性的理解与阐释。1950年代以来,各地该题材的演出剧本基本源于田汉的改编本,因为改编淡化了修炼这一重要内涵,故事的人性价值与意义难免被削弱,同时也衍生出其他戏剧性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炼 小青 《白蛇传》 《金钵记》
原文传递
从经典到伪经典——论《白蛇传说》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旭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7-69,共3页
2011年上映的《白蛇传说》是对传统白蛇传故事的改编和重演。影片却用一个经典的故事拍出了一部伪经典的电影。本文从这部电影的内容和文化意义的分析,研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白蛇传说》 白蛇传 电影改编
下载PDF
从“白蛇传”的重写现象考察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1930—1949年) 被引量:1
9
作者 崔芃昊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2-50,共9页
若从创作动机的视角来看,文学的重写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写作主体对集体记忆的主观介入,被重写的文本必然会含有历史与社会性的意义重塑。“白蛇传”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因文本的经典性被纳入到现代作家的重写谱系,并参与到民族主义意... 若从创作动机的视角来看,文学的重写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写作主体对集体记忆的主观介入,被重写的文本必然会含有历史与社会性的意义重塑。“白蛇传”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因文本的经典性被纳入到现代作家的重写谱系,并参与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之中。在1930—1949年间的“白蛇传”重写现象中,整体呈现出了现实主义叙事的转向:一方面,作家以祛魅和讽喻的叙事策略规避着高压的意识形态管制,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现实焦虑;另一方面,在“游戏”的叙事态度中,反映出“边缘”与“中心”对话的渴望,作家批判的背后呈现了民族主义情结的暗涌与“厚古薄今”式的价值回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重写 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祛魅 讽喻 价值回溯
下载PDF
白蛇传宗教景观的生产与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以景观生产理论为研究视角,梳理白蛇传的核心景观即宗教景观的生产过程,思考白蛇传在地化传承的基本路径,以及景观生产对地域文化的重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传说与宗教之间的内在关系。白蛇传佛教景观生产促进了景观叙事功能的实现,对传... 以景观生产理论为研究视角,梳理白蛇传的核心景观即宗教景观的生产过程,思考白蛇传在地化传承的基本路径,以及景观生产对地域文化的重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传说与宗教之间的内在关系。白蛇传佛教景观生产促进了景观叙事功能的实现,对传说的在地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峨嵋山道教景观生产则由于宗教文化的变迁,导致传说景观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传说在当地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宗教景观 佛教景观 道教景观
下载PDF
论《白蛇传》疫情书写及对当前疫情文学的启发
11
作者 王倩倩 《镇江高专学报》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白蛇传》疫情书写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习俗与观念。当下的疫情文学创作应凸显人文关怀,理性看待疫情期间的“瘟疫文学热”,推动疫情文学的话语变革。
关键词 《白蛇传》 疫情书写 话语变革
下载PDF
传统也现代,戏曲也先锋——论田汉对《白蛇传》民间故事改编的先锋实验
12
作者 侯营 《郑州师范教育》 2022年第5期79-82,共4页
田汉不同时期的戏剧创作贯穿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始末,这种鲜明的时代性注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其剧本《金钵记》《白蛇传》成为时代的号角。他采用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将民间故事《白蛇传》进行戏剧改编,显示出大众化... 田汉不同时期的戏剧创作贯穿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始末,这种鲜明的时代性注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其剧本《金钵记》《白蛇传》成为时代的号角。他采用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将民间故事《白蛇传》进行戏剧改编,显示出大众化和先锋实验的创作特点。一方面,田汉对具有中国审美形象的“白蛇”进行历史性改造并对传统重塑,用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表现时代主题,这种创作延续了左联文艺大众化运动实践。另一方面,田汉作为爱国志士和肩负启蒙性质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创新于中国民间故事改编和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其戏剧形式和主题表现出创作的大众化和先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先锋实验 大众化 《金钵记》 《白蛇传》
原文传递
粤剧本位、数字景观与类型重塑——论电影《白蛇传·情》的取舍之道
13
作者 苗雪原 《焦作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尊重粤剧本位的前提下完成电影叙事,以数字景观承载电影化处理手段,通过迎合现代观众的视听审美趣味,形成了一种传统戏曲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创作模式,完成了对戏曲电影类型一次重塑,对戏曲电影未来在跨媒介融合中...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尊重粤剧本位的前提下完成电影叙事,以数字景观承载电影化处理手段,通过迎合现代观众的视听审美趣味,形成了一种传统戏曲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创作模式,完成了对戏曲电影类型一次重塑,对戏曲电影未来在跨媒介融合中的多元探索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戏曲电影 《白蛇传·情》 重塑
下载PDF
“白蛇传”系列电影: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想象力消费”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旭光 刘之湄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5期78-87,115,共11页
作为中国民间亚文化的“白蛇传”传说,一直是各种文艺作品改编重写的重要题材或素材。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崛起,“白蛇传”系列电影也发生着“现代转化”,在文化价值、符号表征和意识... 作为中国民间亚文化的“白蛇传”传说,一直是各种文艺作品改编重写的重要题材或素材。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崛起,“白蛇传”系列电影也发生着“现代转化”,在文化价值、符号表征和意识形态内涵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想象力重构,呈现出互联网时代“想象力消费”的新形态和新美学,如空间场景虚拟化、游戏化的奇观建构,以及叙事节奏加快、密度增加等。“白蛇传”系列电影的现代影像转化,表现出混合、杂糅、复杂的多元性特点,这源于白蛇原型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与现实对话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系列电影 现代转化 想象力消费
下载PDF
角色易位:民间经典的影视逻辑与文化取向——西方白雪公主童话与东方白蛇传说的传播学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甘绪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2-726,共5页
以比较文学视野,考察两个经典故事类型——西方白雪公主童话和东方白蛇传说的影视化形态,阐释其演变逻辑在于角色易位以及将传统故事中的角色功能互换。
关键词 西方白雪公主童话 东方白蛇传说 角色易位 民间经典 影像逻辑 传播学
下载PDF
白蛇戏曲嬗变过程的伦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雅宁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14,共2页
白蛇传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四大神话传奇之一,自古以来以白蛇故事为题材原型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戏曲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蛇戏曲在其不同版本、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中透露出浓厚的伦理观照。一方面,戏曲主要... 白蛇传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四大神话传奇之一,自古以来以白蛇故事为题材原型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戏曲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蛇戏曲在其不同版本、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中透露出浓厚的伦理观照。一方面,戏曲主要人物身上都被寄托了不同的伦理期待,这些伦理观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或是被建构,或是被消解,共同构成了白蛇戏曲的伦理嬗变框架;另一方面,不同伦理观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又引起了戏曲主要矛盾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伦理观 戏曲 嬗变
下载PDF
《白蛇传》传说地探踪
17
作者 邹晓华 张俊美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第4期7-9,共3页
《白蛇传》的故事,流传已久。这则故事的发生地,主要有"杭州西湖—镇江金山"说,也有"河南鹤壁"说。从明代冯梦龙的拟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起,"杭州—镇江"的说法就基本上已经定型。冯作中的故事... 《白蛇传》的故事,流传已久。这则故事的发生地,主要有"杭州西湖—镇江金山"说,也有"河南鹤壁"说。从明代冯梦龙的拟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起,"杭州—镇江"的说法就基本上已经定型。冯作中的故事发生于南宋,杭州西湖为南宋都城内的游览胜地,镇江金山寺为江南名刹,大运河贯通南北,勾连杭州,这中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杭州西湖 镇江金山寺 大运河
下载PDF
白蛇之女体与童体:历史感和语境化
18
作者 罗靓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2期63-69,共7页
本文以《小戏骨:白蛇传》为出发点,强调身体政治和情动理论在白蛇故事中的历史感和语境化。白蛇之女体与童体成为跨越人与异类、儿童与成人疆界的桥梁。以"非人"之名行越界之人事正是白蛇故事恒久的主旨。在西方人文学界所谓&... 本文以《小戏骨:白蛇传》为出发点,强调身体政治和情动理论在白蛇故事中的历史感和语境化。白蛇之女体与童体成为跨越人与异类、儿童与成人疆界的桥梁。以"非人"之名行越界之人事正是白蛇故事恒久的主旨。在西方人文学界所谓"非人转向"的潮流中,白蛇主题的历史感和语境化还表现在动物、儿童、女性身体作为人类、成人、男性主体的异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承载的反抗性政治潜能和情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戏骨 白蛇传》 历史感 非人转向
下载PDF
从“色诱”到“殉情”——冯梦龙对《白蛇传》的情节与主题思想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丽丹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83,共3页
 《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美女蛇"色诱"男人到白娘子为爱"殉情"的过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对这一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奠定了美女蛇由"欲"而"爱"的基调,影响...  《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美女蛇"色诱"男人到白娘子为爱"殉情"的过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对这一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奠定了美女蛇由"欲"而"爱"的基调,影响此后《白》的发展。其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增减,吸收了前朝蛇妻故事的一些因子,同时对前朝蛇妻故事的情节作了重大更改,运用民间故事中常见的"三叠式"手法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二是主题思想的转折性变化,前代蛇妻故事主要突出了"美色害人"和男子应该抗拒"色诱"的思想,冯文虽然也点明了教化主题,但正文中却体现了白娘子对许宣并非出于"情欲"而是饱含"爱情"的思想感情。正是冯梦龙本人的文学思想与情感倾向促使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巩固了冯文在《白蛇传》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冯梦龙 小说情节 主题思想 爱情 情欲
下载PDF
“白蛇传”影视改编中的现代性分析——以《新白娘子传奇》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等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3-79,共7页
"白蛇传"是我国民间四大经典神话传说之一。随着现代影视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经典故事原型本身所具有的永恒价值,在当代传媒语境中,"白蛇传"也备受读者青睐。借助于现代传媒,其故事被广泛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 "白蛇传"是我国民间四大经典神话传说之一。随着现代影视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经典故事原型本身所具有的永恒价值,在当代传媒语境中,"白蛇传"也备受读者青睐。借助于现代传媒,其故事被广泛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借大众传媒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在影视改编过程当中,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白蛇传故事流传的各个文本,并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通过《新白娘子传奇》在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意蕴等方面对"白蛇传"故事进行的继承和创新,分析这继承和创新背后所体现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影视改编 《新白娘子传奇》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