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2758
1
作者 黎文靖 郑曼妮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73,共14页
本文采用2001—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分析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激励的公司,专利申请显著增加,但只是非发明专利显著增加,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当公... 本文采用2001—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分析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激励的公司,专利申请显著增加,但只是非发明专利显著增加,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当公司预期将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时,其专利申请、特别是非发明专利申请显著增加,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财税手段使企业为"寻扶持"而创新。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上述现象只在国企组、非高新技术行业组中显著。这说明选择性产业政策只激励企业策略性创新,企业为"寻扶持"而增加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发明专利申请的增加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推动技术进步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实质性创新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 税收优惠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837
2
作者 余明桂 范蕊 钟慧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2,共18页
本文利用中央"五年规划"对一般鼓励和重点鼓励产业规划的信息,采用手工收集的2001—2011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利数据,检验了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显著提高被鼓励行业中企业发明专利数量... 本文利用中央"五年规划"对一般鼓励和重点鼓励产业规划的信息,采用手工收集的2001—2011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利数据,检验了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显著提高被鼓励行业中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这说明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另外,与一般鼓励相比,产业政策对重点鼓励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机制,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信贷、税收、政府补贴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重点鼓励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产业政策能够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一般鼓励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政府补贴、信贷和税收机制的作用不显著。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产业政策有效性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同时,本文研究表明,政府应该逐步消除民营企业面临的各种政策歧视,采取合理的产业政策手段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银行信贷 财政手段 市场竞争
原文传递
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698
3
作者 郭玥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8-116,共19页
本文构建了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助信号传递机制模型,说明了在政府技术审查能力及项目监管能力满足一定条件时,创新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补充和对外部投资的间接带动,表明了产业政策中有限有为政府的作用。选取2008—2015年沪深A股... 本文构建了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助信号传递机制模型,说明了在政府技术审查能力及项目监管能力满足一定条件时,创新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补充和对外部投资的间接带动,表明了产业政策中有限有为政府的作用。选取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手工搜集和关键词筛选方法得到企业创新补助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Heckman两步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系统地评估了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微观政策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补助会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增加,而非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无显著影响。创新补助对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及公司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的研发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实证分析验证了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即企业获得创新补助会向外释放积极信号,从而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集聚。本文认为,应提高政府对创新补助项目的技术审查能力及监管效率,优化项目筛选标准及程序。在创新政策制定时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重在发挥政府支持有限社会资源向企业科技创新配置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补助 企业创新 信号传递机制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绩效 被引量:418
4
作者 杨国超 刘静 +1 位作者 廉鹏 芮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124,共15页
张维迎和林毅夫就"政府是否应该制定产业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与他们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不同,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立的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这一"一刀切"的微观认定门槛,研究公司是否... 张维迎和林毅夫就"政府是否应该制定产业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与他们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不同,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立的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这一"一刀切"的微观认定门槛,研究公司是否会操纵研发投入以满足相关标准。研究发现,研发收入之比的分布在法规门槛附近不连续,这确认了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基于分布不连续特征定义的研发操纵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进一步地,研发操纵现象在民营企业、盈利企业以及位于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研发操纵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公司未来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研究表明,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不同,研发激励政策会激励公司进行研发操纵,最终导致公司研发绩效下降。本文不仅为产业政策引发的激励扭曲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还为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产业政策 法规门槛 研发操纵 研发绩效
原文传递
产业政策、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363
5
作者 钱雪松 康瑾 +1 位作者 唐英伦 曹夏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59,共18页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十大产业...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一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而且与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直接干预手段发挥作用的经济直觉一致。基于地区和所有制视角的分组检验显示:(1)与政府干预程度较弱地区相比,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产业政策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程度下降,而且该效应对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及国有企业而言更为显著。这揭示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通过资本配置效率渠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厘清产业政策导致实际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对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产业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配置效率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产业政策激励了公司投资吗 被引量:346
6
作者 黎文靖 李耀淘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134,共13页
研究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对于提升中国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加快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11年的财务数据,分析了宏观产业政策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总体上... 研究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对于提升中国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加快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11年的财务数据,分析了宏观产业政策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总体上产业政策并没有显著提升企业投资,以产权性质分组的分析表明产业政策能够增加民营企业的投资,但企业的投资效率下降,这一结果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当公司处于产业政策激励的行业时,公司投资与银行贷款现金流敏感性上升。而以受到产业政策激励的公司样本进行分析,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的支持。上述结果说明,当公司受到产业政策激励时,有助于民营企业突破行业壁垒和获得更多银行融资支持,从而投资增加,但以行政手段进行的产业政策调控,会使得投资效率下降。本文认为中国在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时,应逐渐降低行政手段的限制与运用,减少投资项目审批和加强银行信贷市场化程度,以提升产业政策激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投资 投资效率 产权性质 银行贷款
原文传递
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 被引量:295
7
作者 黄群慧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3,共20页
本文从经济现代化或者说是工业化视角出发,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和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已有研究强调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属性不同,本研究更加强调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到新发展... 本文从经济现代化或者说是工业化视角出发,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和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已有研究强调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属性不同,本研究更加强调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到新发展阶段后的高水平的自强自立。一是提出了"阶段—模式—动力"的三维理论解释,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现代化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现代化路径,是中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而探索的、以自立自强为本质特征的、突破"依附性"、具有"替代性"的一种经济现代化模式,是一种充分利用大国经济优势、围绕着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经济现代化战略;二是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内涵是推进高质量工业化战略,实现从成本驱动、出口导向、高速度工业化向创新驱动、内需导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三是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双协同"政策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有效协同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协同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下,加快形成一种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改革与管理有效协同、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配合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经济现代化 工业化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管理 产业政策 竞争政策
原文传递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成长: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294
8
作者 倪克金 刘修岩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9-97,共19页
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成长,也关乎中国产业数字化的成败。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年报中数字化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并且数... 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成长,也关乎中国产业数字化的成败。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年报中数字化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并且数字化转型对头部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对80%分位点企业的影响是20%分位点企业的3.67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上述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1)现阶段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中的效果优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得益于国有企业为地方政府承担"政策性负担"而获得了额外的资源倾斜;(2)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同群效应",当同城市同行业内有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时,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效果会更好;(3)在制造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影响显著,而在服务业中则没有捕捉到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营业成本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中介机制,在总效应中分别占24%和18%。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探索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成长 产业数字化 政策性负担 同群效应
原文传递
“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被引量:259
9
作者 周黎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共45页
本文运用和拓展了"官场+市场"理论,重新解析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机制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模式。地方官员之间围绕着辖区经济发展的官场竞争嵌入在不同辖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之中,而辖区企业参与的市场竞争又嵌入在官场... 本文运用和拓展了"官场+市场"理论,重新解析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机制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模式。地方官员之间围绕着辖区经济发展的官场竞争嵌入在不同辖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之中,而辖区企业参与的市场竞争又嵌入在官场竞争之中。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官场+市场"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政企的有效合作必备的三个条件,即内部的政治激励("把事做对")、外部的市场约束("防止做坏事")和必要的信息反馈("做对的事")。中国"官场+市场"的增长模式在总体上提供了这三个关键条件,在最积极的意义上实现了辖区内政治企业家与民间企业家精神的结合,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结合,中国历史悠久的官僚政治传统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传统的结合,为我们揭示中国增长之谜开辟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竞争 市场竞争 政企合作 产业政策
下载PDF
产业政策、银行关联与企业债务融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8
10
作者 祝继高 韩非池 陆正飞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6-191,共16页
本文从产业政策的视角研究了企业聘请具有商业银行背景的人士担任公司董事(银行关联)的动机及其对债务融资的影响。本文发现,不属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更有动机去建立银行关联。本文还发现,企业建立银行关联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银行... 本文从产业政策的视角研究了企业聘请具有商业银行背景的人士担任公司董事(银行关联)的动机及其对债务融资的影响。本文发现,不属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更有动机去建立银行关联。本文还发现,企业建立银行关联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银行借款总额和长期借款,体现出银行关联的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但对于不属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而言,建立银行关联会显著减少其长期借款水平,并降低长期借款的波动性,以应对产业政策对长期债务融资的限制,体现出银行关联的管理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于不属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而言,银行关联与政治关联发挥互补作用;对于属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而言,银行关联与政治关联发挥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银行关联 债务融资 政治关联
原文传递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 被引量:240
11
作者 杨国超 芮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4-191,共18页
理论上是否需要由政府来制定产业政策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具体的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发现,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 理论上是否需要由政府来制定产业政策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具体的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发现,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但通过虚增研发投入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司,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升较少。这表明产业政策既可能会激励公司创新,也可能导致公司仅仅为表面迎合政策要求,而无意于真正从事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还发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也会聘请更多高学历的员工,但产业政策所带来的减税优惠、政府补助以及人才聚集效应只会促进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创新,而对于“伪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显著减弱。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协调了“产业政策之争”双方所持的不同理论观点,也为政府如何实施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优惠 研发创新 熵平衡法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 被引量:150
12
作者 陈佳贵 王钦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0,33,共7页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存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缺口。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存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缺口。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中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演进视角出发,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划锁定、社会资本锁定和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按照如何规避和摆脱锁定状态的思路,提出推动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路径依赖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99
13
作者 林毅夫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虽然许多国家的产业政策不成功,但是没有产业政策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必然不成功。因此,作为经济学家的责任不是因为怕产业政策失败而凡产业政策一概都反对,或是因为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无条件地支持一切产业政策,应该要... 虽然许多国家的产业政策不成功,但是没有产业政策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必然不成功。因此,作为经济学家的责任不是因为怕产业政策失败而凡产业政策一概都反对,或是因为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无条件地支持一切产业政策,应该要研究清楚产业政策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以帮助政府在使用产业政策时,减少失败,提高成功的概率。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为何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文章指出,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之共同作用,进而简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运用产业政策时为何会失败。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将我国的产业分为追赶型、领先型、退出型、弯道超车型、战略型这五种类型,阐述了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文章指出,应根据各种产业的特征,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共同推动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经济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
原文传递
市场结构内生变迁与产能过剩治理 被引量:197
14
作者 徐朝阳 周念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87,共13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情况下的企业动态性模型,发现当行业发展前景相对确定但市场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高效率企业为规避风险会谨慎投资,从而为大量低效率企业留下市场空间,市场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较低。而随着行业成熟和... 本文构建了一个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情况下的企业动态性模型,发现当行业发展前景相对确定但市场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高效率企业为规避风险会谨慎投资,从而为大量低效率企业留下市场空间,市场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较低。而随着行业成熟和不确定性减少,优势企业会不断扩大规模,逐步淘汰劣势企业,最终形成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和产能利用率。因而,我国一些重要行业在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大量企业涌入的现象,不应片面视为市场失灵,也不能一概归因于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本文以我国家电和钢铁产业为例,说明治理产能分散和过剩问题,根本办法是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以扭曲去对付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企业动态性 市场结构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195
15
作者 黄群慧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3,共19页
本文梳理出了一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 本文梳理出了一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问题—原因—对策"逻辑线路,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侧",问题本质和根源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改革"。本文认为,从经济结构视角具体划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可以实现理论性、系统性和现实指导性的折衷。本文从该视角入手,在归纳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进一步从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针对处置"僵尸企业"问题,降低制造企业成本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战略,论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供给侧问题 结构性矛盾 改革政策
原文传递
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升级还是短期经济增长 被引量:189
16
作者 孙早 席建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67,共16页
尽管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史上,产业政策都曾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政策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前提出发,以"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企业"两组重要... 尽管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史上,产业政策都曾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政策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前提出发,以"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企业"两组重要关系为背景,通过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的双重任务目标,同时还受制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进程。本文利用中国钢铁工业的相关数据所做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①中央政府考核目标从"偏增长"向"重转型"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政府在落实产业政策和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之间配置努力的水平:②在欠发达地区,因为地方政府有更强激励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更大;③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落实产业政策的激励,降低政策资源错配的程度,进而优化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发展水平 市场化
原文传递
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63
17
作者 刘志彪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3,共9页
产业链现代化是当今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新现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问题。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基础产业高级化、强化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嵌入的紧密度,以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链现代化是当今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新现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问题。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基础产业高级化、强化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嵌入的紧密度,以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好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涉及培育全球价值链上的"隐形冠军"、塑造"链主"地位和要素协同等方面的突破问题,需要在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协调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尤其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业布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现代化 隐形冠军 全球价值链 竞争政策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谁更趋多元化经营:产业政策扶持企业抑或非扶持企业? 被引量:160
18
作者 杨兴全 尹兴强 孟庆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150,共18页
产业政策在向扶持企业提供资源要素,为扶持企业多元化经营创造内在条件的同时,亦可能引致非扶持企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成为非扶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外在驱动。那么,产业政策到底促进了扶持企业还是非扶持企业更趋多元化经营?本文基于2... 产业政策在向扶持企业提供资源要素,为扶持企业多元化经营创造内在条件的同时,亦可能引致非扶持企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成为非扶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外在驱动。那么,产业政策到底促进了扶持企业还是非扶持企业更趋多元化经营?本文基于200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并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受扶持企业,非扶持企业更趋多元化经营,且其通过多元化经营更多地涉入了产业政策所扶持的行业;探究现象背后的成因在于,非扶持企业获得显著更少的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而非扶持企业涉入受扶持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弱化了非产业政策扶持引致的资源受限;基于企业价值与产业生产率的纵深检验发现,非扶持企业涉入扶持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在抑制企业价值降低的同时也利于产业生产率的提升。上述发现在帮助我们理解新兴市场国家广为盛行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同时,也为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多元化经营 扶持效应 倒逼效应
原文传递
政府行为必然会提高股价同步性吗?——基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6
19
作者 陈冬华 姚振晔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128,共17页
通常认为,弱产权保护下,政府行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加大,会阻碍信息的套利交易,引发噪音交易,减少公司特质信息,提高股价同步性。本文发现,在特定条件下,政府行为也可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提高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的含量。以我国产业政策... 通常认为,弱产权保护下,政府行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加大,会阻碍信息的套利交易,引发噪音交易,减少公司特质信息,提高股价同步性。本文发现,在特定条件下,政府行为也可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提高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的含量。以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发现:(1)产业政策的宣告使获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股价同步性下降,且在受到重点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明显;(2)截面分析发现,上述结果主要存在于分析师较多、机构投资者较多及媒体报道较多的企业中;(3)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作用主要依赖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证券公司等,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作用不明显。文章从新的视角解释了我国股价同步性形成机制,说明政府的宏观政策同样是具有微观个体差异的公司特质信息,对政府行为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形成了有益补充,有助于重新认识"信息效率观"及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产业政策 股价同步性 公司特质信息
原文传递
区域型产业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被引量:153
20
作者 林毅夫 向为 余淼杰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1-800,共20页
使用2000—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数据,本文发现,平均而言,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积极影响。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的"生产率溢价"并非由政府挑选高生产率企业所致。经济开发区主... 使用2000—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数据,本文发现,平均而言,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积极影响。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的"生产率溢价"并非由政府挑选高生产率企业所致。经济开发区主要通过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更低税收)提升企业生产率。基于企业生产率视角,经济开发区内的集聚效应并不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经济开发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经济开发区 企业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