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志·吴书》“沤口”地望再探——兼论潘濬征讨五溪蛮的军事地理
1
作者 崔启龙 《出土文献》 2024年第3期137-151,173,174,共17页
在新近整理公布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伍]》中,出现了“南郡作唐县(界)沤口丘”的记载,通过考证可知,这应当就是《三国志·吴书》所载“沤口”,进而可以据此订正《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沤口”的定位。综合吴简与传世文... 在新近整理公布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伍]》中,出现了“南郡作唐县(界)沤口丘”的记载,通过考证可知,这应当就是《三国志·吴书》所载“沤口”,进而可以据此订正《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沤口”的定位。综合吴简与传世文献,可复原出孙吴黄龙、嘉禾年间潘濬征讨五溪蛮的战略部署。澧水沤口屯营与资水“五溪山营”、湘水临湘屯营共同构成了外围警戒防线,潘濬则率主力沿沅水深入五溪腹地,显示出这是一次筹备周密的军事行动。复原潘濬征讨五溪蛮的军事地理,也可为观察孙吴国家在南方山地的控制与扩张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沤口 《三国志》 《中国历史地图集》 走马楼吴简 五溪蛮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贵州丹平、丹行二司区位献疑
2
作者 王浩淼 王大宁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4-75,共12页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代部分中,丹平、丹行二司的实际位置应交换,二者治所也都要更北一些,在都匀县正西偏南方位,且与新添卫的把平寨司间相隔龙里卫所辖之平伐司和大平伐司。地图集出现二司标注错误与明志标注舆图、地理图模糊...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代部分中,丹平、丹行二司的实际位置应交换,二者治所也都要更北一些,在都匀县正西偏南方位,且与新添卫的把平寨司间相隔龙里卫所辖之平伐司和大平伐司。地图集出现二司标注错误与明志标注舆图、地理图模糊,以及在万历十九年至清后期期间二司不断被废设、移改、分割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丹平司 丹行司 新添卫
下载PDF
近70年来中国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变迁研究的主要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晏昌贵 郭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9,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变迁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有两项:一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二是《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二者在研究缘起、研究旨趣、运作方式及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上都有所不同。总体上,前者体现了政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变迁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有两项:一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二是《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二者在研究缘起、研究旨趣、运作方式及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上都有所不同。总体上,前者体现了政区地理的"通代研究",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断代政区地理研究";前者代表了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型,而后者似显示出历史疆域政区研究向历史学的回归。此外,70年来的疆域政区研究在旧史料的整理和新出史料的解析和运用、新的研究视野和GIS科技手段的使用、历史政治地理学理论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70年以来 疆域 政区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时期东北地区地名标绘献疑
4
作者 刘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54,共8页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之元明时期地图,东北地区南部的中朝交界区域存在四处地名标绘问题,分别涉及元“双城总管府”、明“毛怜卫”,以及“阿也苦河”与鸭绿江以南的明东北(含“奴儿干都司”)辖境。利用相对丰富且翔实的域外文献...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之元明时期地图,东北地区南部的中朝交界区域存在四处地名标绘问题,分别涉及元“双城总管府”、明“毛怜卫”,以及“阿也苦河”与鸭绿江以南的明东北(含“奴儿干都司”)辖境。利用相对丰富且翔实的域外文献,可以对这些标绘问题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双城总管府 毛怜卫 阿也苦河 鸭绿江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部分地名校补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良宝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4-151,共8页
《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政区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历代地理与政区的变化复杂、文献记载的缺漏与歧异等原因而使该书存在着一定的疏误。不断出土的战国文字资料,不仅可以提供各诸侯国疆域变迁的内容,还包含大量的县一级的地名资料,可... 《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政区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历代地理与政区的变化复杂、文献记载的缺漏与歧异等原因而使该书存在着一定的疏误。不断出土的战国文字资料,不仅可以提供各诸侯国疆域变迁的内容,还包含大量的县一级的地名资料,可以据此对《地图集》第一册“战国时期”所收录的地名资料进行补正。本文在纠正《地图集》的几处失误之外,还补充了120余个战国时期的县名,为研究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地理沿革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战国文字 地名朴正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补释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蕤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4-176,216,217,共15页
在对《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绘制背景、资料来源、地理要素梳理和考释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民族的地缘状况及历史演变,文章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绘制过程中的北部疆界“模糊性”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北方民族政权疆界... 在对《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绘制背景、资料来源、地理要素梳理和考释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民族的地缘状况及历史演变,文章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绘制过程中的北部疆界“模糊性”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北方民族政权疆界划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必要重新审视与梳理。着眼未来,西夏文文献和考古出土资料将成为《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修订的重要信息补充和资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西夏地名 补释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地图集》清代川边地区土司校误数则
7
作者 李宏旭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9,共7页
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至清代达到了顶峰。清代在川边地区设置了数量众多的土司,并制定了严格的土司承袭、赏罚、贡赋、年班等制度,加强了对川边地区的统治。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 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至清代达到了顶峰。清代在川边地区设置了数量众多的土司,并制定了严格的土司承袭、赏罚、贡赋、年班等制度,加强了对川边地区的统治。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代四川省图”中绘制出了川边地区众多土司,为了解清代川边地区土司设置、分布、方位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因种种原因,图中仍有德尔格忒司、孔撒司、东科司、鄂克什司、绰斯甲布司、木里司等数处土司地点标注存在错讹,特予校误并提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清代 川边地区 土司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图集》误绘“讹答剌卫”考辨
8
作者 夏博宇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38-139,160,161,共4页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奴儿干都司”图中存在着一处错误地名“讹答剌卫”至今未见辨正,为《中国历史地图集》进行解释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地区资料汇篇》与《〈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奴儿干都司”图中存在着一处错误地名“讹答剌卫”至今未见辨正,为《中国历史地图集》进行解释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地区资料汇篇》与《〈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也缺少对“讹答剌卫”源流和定位的解释。通过对《明实录》《明会典》《鞑靼馆来文》《钦定满洲源流考》《钦定大清一统志》《钦定盛京通志》等文献的检阅、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讹答剌卫”当为“答剌河卫”,且其位置位于今吉林省塔拉站村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明朝 奴儿干都司 女真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图集》十六国部分献疑
9
作者 魏俊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7-152,共6页
1982、1987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广受学术界赞誉的高水平的历史地图集,有关十六国时期的地图,经考证研究,有7处的绘法可以改绘得更加准确。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十六国 献疑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图组考异例说
10
作者 黄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32,共13页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学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历史地图集。限于时代因素及成于众手的原因,该图仍有可商榷订正之处。在全部考订了其春秋时期图组所标注的1 107个历史地名的基础上,考出120个相异之处,并以其中20处为例,...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学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历史地图集。限于时代因素及成于众手的原因,该图仍有可商榷订正之处。在全部考订了其春秋时期图组所标注的1 107个历史地名的基础上,考出120个相异之处,并以其中20处为例,总结出距离与方位判断之异、考古遗址判断之异、地理政治军事形势判断之异、两地冲突之异、前后时代政区之异、其地不详之异以及无标注之异等七条致异之由,并配以相关地图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春秋 历史地理 地图
下载PDF
再议伊水正源——兼议《中国历史地图集》伊水正源画法
11
作者 何沛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6-29,共4页
古籍对于伊水正源的记述含糊不清,今伊河与古代伊水多有混淆。对《水经注》、乾隆《嵩县志》等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古代大部分时间里人们认为小河为伊水正源,迟至清代今伊河为伊水正源的看法被逐渐接受。据上结论,《中国历史地理图集》清... 古籍对于伊水正源的记述含糊不清,今伊河与古代伊水多有混淆。对《水经注》、乾隆《嵩县志》等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古代大部分时间里人们认为小河为伊水正源,迟至清代今伊河为伊水正源的看法被逐渐接受。据上结论,《中国历史地理图集》清《河南》所绘伊水正源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水正源 小河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下载PDF
清朝政区边界复原与清史地理再现——《清史地图集》的编绘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华林甫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共23页
历史地图的研究与编绘是历史地理学成就最大的领域。历时近十年完成的《清史地图集》,是这一学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图组七十二幅清史地图都有学术创新点,全部上图地物均经过严密考证,图上任何点、线、面均有文献或舆... 历史地图的研究与编绘是历史地理学成就最大的领域。历时近十年完成的《清史地图集》,是这一学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图组七十二幅清史地图都有学术创新点,全部上图地物均经过严密考证,图上任何点、线、面均有文献或舆图史料为证,并且始终贯彻"孤证不立"原则。完整的考证内容呈现在上千万字的《编稿表》里,《编稿表》分"正编"与"辅编",前者收录具有清史意义的地物,后者为绘制政区界线的依据。项目组从"正编"选择近四万个地物上图,据"辅编"绘制宣统三年基本覆盖全国的县级政区界线,从而把政区界线的研究精度从府级提升到县级。《清史地图集》作为中国第一部断代历史地图集,它的出版有助于认识清代疆域盈缩、政区设置的全过程和地理面貌的变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地图集》 历史地图 政区界线 清史地理
原文传递
110年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成就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
13
作者 华林甫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125,共16页
杨守敬《历代舆地图》付梓至今的110年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事业在继承优秀学术传统基础上发扬光大,成绩令人瞩目。其中,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具有科学、全面、准确、精细、严谨等学术特征,成就突出,影响巨大。从国际学... 杨守敬《历代舆地图》付梓至今的110年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事业在继承优秀学术传统基础上发扬光大,成绩令人瞩目。其中,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具有科学、全面、准确、精细、严谨等学术特征,成就突出,影响巨大。从国际学术现状分析,综合、专题、区域、时序是历史地图集的四大发展趋势;国内历史地图以区域性、专题性历史地图集较为丰富,而断代(时序)历史地图集付阙,故正在编绘的《清史地图集》十分值得期待。中国研制历史地图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学术理论、学术标准等方面深入探讨,未来历史地图的编绘将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图 区域 断代 《中国历史地图集》
原文传递
《清史地图集·湖北图》飞地绘制探微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冰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2,共15页
《清史地图集·湖北图》绘制了宣统三年湖北跨县界的16块飞地。文章梳理了以邹氏湖北地图谱系为基础的飞地选取过程,对16块飞地进行了多尺度分类,分析每块飞地消失的时间均在民国以后。继而,对16块飞地进行逐一考证和地图复原,总结... 《清史地图集·湖北图》绘制了宣统三年湖北跨县界的16块飞地。文章梳理了以邹氏湖北地图谱系为基础的飞地选取过程,对16块飞地进行了多尺度分类,分析每块飞地消失的时间均在民国以后。继而,对16块飞地进行逐一考证和地图复原,总结出古地名考证中常遇到的8个问题。清末湖北跨县界飞地的绘制,有助于弥补现有历史地图的不足,有利于推动插花地—飞地、农民起义军事史,以及清末以来城镇化进程等多个史学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地 《清史地图集》 湖北 县界 历史地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