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尔律治自然观与中国“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鲁春芳 郭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80,共7页
柯尔律治诗歌主题常常褒贬不一,其自然观的价值与意义几乎无人论及。柯尔律治诗歌创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整一"的自然观,这一主张是一种对现代化工业发展后果的反思与批判,是20世纪后期生态危机语境下西方现代生态思潮的超... 柯尔律治诗歌主题常常褒贬不一,其自然观的价值与意义几乎无人论及。柯尔律治诗歌创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整一"的自然观,这一主张是一种对现代化工业发展后果的反思与批判,是20世纪后期生态危机语境下西方现代生态思潮的超前意识和智慧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所思所想,是我国长期农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的自然产物,是一种非反应型的生态伦理智慧。两者虽然在时间上、文化背景上、追思发问的问题意识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构建生态道德,抵御贪婪欲望,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整一等方面有着本质的联系。以生态批评为理论支点,反观、反思、比较以上不同文化资源中的核心价值准则,以期寻求一种适应现代人生活的生态哲学理念、崇高的精神价值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律治 整一和谐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蒙古族图案的自然生态观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杰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26-131,共6页
蒙古族图案体现着本体与自然表象及内在规律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表达着蒙古族对于自然生态的深刻理解与虔诚信仰,其中蕴含的自然生态观哲学思辨和观照是异常活跃和全面的。包括以生命至上为追求、以自然至美为意趣、以天人相谐为旨归三方... 蒙古族图案体现着本体与自然表象及内在规律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表达着蒙古族对于自然生态的深刻理解与虔诚信仰,其中蕴含的自然生态观哲学思辨和观照是异常活跃和全面的。包括以生命至上为追求、以自然至美为意趣、以天人相谐为旨归三方面,成就并彰显了蒙古族图案独特的表现特征和艺术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图案 生命至上 自然至美 天人相谐
下载PDF
“天人合一”在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新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洋 《林区教学》 2017年第9期5-7,共3页
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真正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在风景园林本科的景观设计方法教学中,关注"天",带领学生走进场地、感受场地、了解自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关注"人",观察使... 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真正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在风景园林本科的景观设计方法教学中,关注"天",带领学生走进场地、感受场地、了解自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关注"人",观察使用者的结构组成、行为习惯,调查其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专业 景观设计课程 设计方法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9-63,共5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优良文化传统,对解决一系列现代性难题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梳理了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揭示了"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优良文化传统,对解决一系列现代性难题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梳理了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揭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从"天人合一"思想视角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进行了反思;文章最后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价值
下载PDF
天人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逻辑关联初探
5
作者 高懿德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天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两大维度,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逻辑关联关系,人自身的内部和谐集中体现着二者之间的彼此和谐关系,同时又是二者彼此相互过渡的基本逻辑中介。天人和谐不仅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 天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两大维度,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逻辑关联关系,人自身的内部和谐集中体现着二者之间的彼此和谐关系,同时又是二者彼此相互过渡的基本逻辑中介。天人和谐不仅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构成整个和谐社会的内在的基础性因素,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解放和人自身内在本质的全面和谐是实现天人和谐和社会和谐并最终实现它们之间的全面和谐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和谐 社会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 中介
下载PDF
评析中国古代先哲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伦理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对未来社会的伦理设计一直是众多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先哲特别是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和道家提出的以"小国寡民"达到"天下莫敢与之争"的理想境界,对于我们在当今多极化格局发展进程中... 对未来社会的伦理设计一直是众多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先哲特别是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和道家提出的以"小国寡民"达到"天下莫敢与之争"的理想境界,对于我们在当今多极化格局发展进程中寻求一种最佳的全球治理模式从而构建未来更为公正、更为合理、更为美好的理想社会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社会的伦理设计 “大同” “天人合一” 全球治理
下载PDF
浅析明朝补服图、纹与明朝礼法的关系及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砚池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1-83,共3页
从神话分析角度分析了明朝补服的意义,表达了明朝统治者希望臣民严格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从太阳与鸟兽彰显的等级观念、云气纹为连接天上与人间的纽带以及江崖海水纹表达的江山永固的希望等角度对明朝补服的图、纹进行神话分析,提... 从神话分析角度分析了明朝补服的意义,表达了明朝统治者希望臣民严格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从太阳与鸟兽彰显的等级观念、云气纹为连接天上与人间的纽带以及江崖海水纹表达的江山永固的希望等角度对明朝补服的图、纹进行神话分析,提出了明代统治阶级用"天人合一"的观念对官民百姓进行宣传,以保障其统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补服 图纹 礼法 神话阐述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以丽江古城水系为例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国栋 田昆 +1 位作者 袁兴中 孙晋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2-479,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合一。云南丽江古城水系的设计、管理和保护就是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为当今人们...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合一。云南丽江古城水系的设计、管理和保护就是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为当今人们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极其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古城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和水系分布的特点,环山抱水的空间格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古城的建筑、街巷与水系密切结合,形成了变化丰富的临水模式;依据古城地势和水系的特点,古城人们开创了独特并且延续至今的洗街文化;发达的水系造就了众多的桥梁,同时也产生了独特的桥市文化;以三眼井为代表的用水、护水民俗,蕴含着丰富的水管理智慧。面对当前旅游业迅猛发展所造成的水环境压力,古城管理部门借鉴传统的生态智慧,效仿古人的用水、护水方法,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和保护措施,古城水系的水质、水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例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由2008年的45.20%上升到2012年的86.82%,古城下游的水质也由2010年的劣Ⅴ类上升为2014年的Ⅲ类。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丽江古城 水系
下载PDF
“天人合一”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诚 寿杨宾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11,共4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天人观。"天人一体"、"天人之分"、"天人相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天人关系的过程中,非常重要、非常现实的是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正确定位,明确人的责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天人观。"天人一体"、"天人之分"、"天人相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天人关系的过程中,非常重要、非常现实的是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正确定位,明确人的责任和担当。这种定位更重要。人应当在应对当前的天灾人祸中,有大智慧、大胸怀、大气势,对天地万物负责,对人类自身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人一体 天人之分 天人相参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从身心观之异看佛教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铁华 王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39,共3页
中国本土文化把"身心合一"的人体小宇宙融入"天人合一"的大宇宙,从正面论证了以气、心、神为核心的身心融合观念。佛教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以"空"、"苦"等为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中国本土文化把"身心合一"的人体小宇宙融入"天人合一"的大宇宙,从正面论证了以气、心、神为核心的身心融合观念。佛教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以"空"、"苦"等为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四大"、"五蕴"从反面论证了身心的空幻性和过程性。佛教传入后,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身心观 天人合一 缘起论 传统医学
下载PDF
生态伦理视域下的野生动物保护
11
作者 董前程 王慧芬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39-145,161,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但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栖息地受到破坏和侵犯,野生动物资源被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影响到它们的生存繁衍等,由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但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栖息地受到破坏和侵犯,野生动物资源被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影响到它们的生存繁衍等,由此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时,应该从生态伦理的视域进一步思考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基于生态平等的生态和谐原则,基于生态自由的生态公正原则,基于生态良知的生态制度化原则,研究野生动物保护的策略,以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制约共同指导人们的行为,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野生动物保护 人与自然 天一合一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中国经典“和谐”哲学的人生价值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怀远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4-118,共5页
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生,心灵是人生的天窗,宇宙和社会映现其中。"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与"谐"同义。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和谐,它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 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生,心灵是人生的天窗,宇宙和社会映现其中。"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与"谐"同义。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和谐,它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逐步定势为社会理想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人际关系以"忠恕仁爱"为核心,精神超越以"天人合一"为指向,通过"和合"来处理和对待世道、天道和人道的各种关系,所以"和"便具有既区别又联系、既互补又平衡的方法论意义和人生价值意义。中国经典"和谐"哲学是一个由多音和鸣→人心中和→人伦和睦→社会与政治协调的多层递进系统,"和""和谐""和合"在历史的与时俱进中遂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主要思维方式。儒家"和为贵"的理念,道家"天和""天乐"的主张,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运作中实现了互补互动。"和谐"上贯宇宙自然,下理社会人事,中通历史古今,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蕴。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宇宙和谐、社会和谐和自我和谐最具有人生价值,具体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贵和尚中"实践观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和谐 社会和谐 自我和谐 天人合一 贵和尚中 以人为本 人生价值
下载PDF
天人合一、心物交感——论《原道》篇体现的古典生态智慧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媛 王志奎 《唐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9-41,共3页
中国古文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是建设当代生态文艺学的重要理论资源。文章通过对《文心雕龙·原道》篇的个案研究,透视中国古代独到的生态智慧:人类与宇宙自然相互交融,和合为一;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浑然一体;心物交感使人与自然通过... 中国古文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是建设当代生态文艺学的重要理论资源。文章通过对《文心雕龙·原道》篇的个案研究,透视中国古代独到的生态智慧:人类与宇宙自然相互交融,和合为一;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浑然一体;心物交感使人与自然通过深度交流处于中和协调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道》 天人合一 心物交感
下载PDF
当代旅游中的山水审美倾向与旅游开发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良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在当代旅游中,人们对山水的审美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具体表现为:要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注重山水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崇山水景现的自然、朴素、本真之美;欣赏由山水景观衍生出来的旅游文化意象。了解当代旅游中的山水审... 在当代旅游中,人们对山水的审美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具体表现为:要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注重山水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崇山水景现的自然、朴素、本真之美;欣赏由山水景观衍生出来的旅游文化意象。了解当代旅游中的山水审美倾向,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策略,满足人们的山水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历史文化 自然 朴素 本真 旅游文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的生态环境观——从“大地为母”谈起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灵芝 《华中建筑》 2006年第9期100-101,共2页
该文介绍了文明启蒙时期的地母崇拜思想,分析了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指出中国传统的生态环境观其实是一种母系意识的环境观。
关键词 地母崇拜 母系意识 天人合一 风水 生态环境观
下载PDF
汉代建筑与装饰艺术中的“天人观”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文莺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12期98-99,共2页
未曾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天人关系有着如此深刻持久的关注,以至于"天人观"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本问题。汉构建与装饰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完成了高台建筑向楼阁建筑的过渡,稳定了中国传统... 未曾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天人关系有着如此深刻持久的关注,以至于"天人观"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本问题。汉构建与装饰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完成了高台建筑向楼阁建筑的过渡,稳定了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的基本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中处于重要地位。汉代董仲舒将早期的"天人感应"推向了"天人合一",将起初粗陋的天人观思想进行整合建立了"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天人观思想在当时的汉代建筑与装饰中也逐步更清晰地体现出来。本文通过研究天人观思想在汉代建筑与装饰艺术中的体现,从哲学层面上解释汉代建筑与装饰艺术,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建筑与装饰艺术 哲学思想 “天人观”思想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从老子美学看生态美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叶莹 赵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43-145,共3页
近年来,生态美学勃然兴起,传统死寂的自然,因内在生命的充盈而成为活的形象,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它在为美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受到很多质疑与否定。老子美学对自然生命本质的肯定,为论证和研究生态美学提供了一种极为深邃的... 近年来,生态美学勃然兴起,传统死寂的自然,因内在生命的充盈而成为活的形象,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它在为美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受到很多质疑与否定。老子美学对自然生命本质的肯定,为论证和研究生态美学提供了一种极为深邃的理论源泉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美学 生态美学 和谐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丽娟 井渌 蔡明明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5期13-15,共3页
对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思想的价值取向:儒、道、释"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模式"风水思想"进行了辨析,并探讨了在其观念影响下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规划中,关于实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的智慧,这将为我们提供思考生态... 对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思想的价值取向:儒、道、释"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模式"风水思想"进行了辨析,并探讨了在其观念影响下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规划中,关于实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的智慧,这将为我们提供思考生态问题的新视域,以及对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产生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风水思想 人居环境
下载PDF
《裂缝》中的和谐世界 被引量:2
19
作者 向云富 田祥斌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2期63-66,共4页
《裂缝》是英国小说家朵丽斯·莱辛2007年出版的小说。同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莱辛近作《裂缝》,试图揭示她对生态和女性的关注。莱辛在接受和践行生态女性主义现行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裂缝》是英国小说家朵丽斯·莱辛2007年出版的小说。同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莱辛近作《裂缝》,试图揭示她对生态和女性的关注。莱辛在接受和践行生态女性主义现行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小说中,她为人类建构了一个没有种族歧视、没有阶级压迫、没有性别歧视的理想家园,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既不与大自然斗,也非人之间相互斗,而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裂缝》 生态女性主义 天人合一 和谐
下载PDF
建筑师赖特与其有机理念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婉君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5期23-24,共2页
针对现代建筑的功能、风格、特点进行了反思,简要介绍了有机建筑的发展及特征,对赖特的设计风格及有机理念进行了具体阐述,总结归纳了赖特的设计思想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以期引导国内设计师寻找中国建筑文化本质,重视建筑的形式,功能... 针对现代建筑的功能、风格、特点进行了反思,简要介绍了有机建筑的发展及特征,对赖特的设计风格及有机理念进行了具体阐述,总结归纳了赖特的设计思想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以期引导国内设计师寻找中国建筑文化本质,重视建筑的形式,功能与精神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建筑 地域性 天人合一 建筑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