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尽人性与尽物性——基于朱熹《中庸》诠释的考察
1
作者 杨抒漫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关于尽人性和尽物性,朱熹有着细致且深刻的论述。朱熹认为人性和物性的关系展现出双重向度:理同气异、理异气同。参赞天地化育以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为进路。其中,尽己性的前提是知性与尽心;尽人性是尽己性在政治哲学向度上的延伸;... 关于尽人性和尽物性,朱熹有着细致且深刻的论述。朱熹认为人性和物性的关系展现出双重向度:理同气异、理异气同。参赞天地化育以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为进路。其中,尽己性的前提是知性与尽心;尽人性是尽己性在政治哲学向度上的延伸;尽物性则既是融通人与万物的哲学命题,也是人按照自身需要而合理利用万物的实践纲领。朱熹对人性和物性的解读综合了孟子性善论和告子“生之谓性”,且在与禅宗“作用是性”的斗争中进一步确证自身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中庸》 人性 物性 尽性
下载PDF
《中庸》的多译本解读与译者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世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1,共10页
汉学家的《中庸》译本或享有以经解经的美名,或因用中国哲学话语翻译而著称,都获得了尊重儒学文本的称赞,但细审之下却发现它们在形而上学层面都有背离儒学义理的情形。反观辜鸿铭的翻译,表面上看似偏离了儒学概念内涵,或因直接引用西... 汉学家的《中庸》译本或享有以经解经的美名,或因用中国哲学话语翻译而著称,都获得了尊重儒学文本的称赞,但细审之下却发现它们在形而上学层面都有背离儒学义理的情形。反观辜鸿铭的翻译,表面上看似偏离了儒学概念内涵,或因直接引用西方思想家的章句而饱受扭曲中国文化之讥,但在儒学义理上却保持了与原文本的一致。这种差异解读可归因于各自的文化认同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共同作用。此外,辜氏用西方话语翻译儒经意在诉诸目标语接受者的文化经验,使儒学义理与目标语接受者产生文化共鸣。这是辜氏对译本目标语文化接受的历史文化关系制约深入思考的结果,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中庸》 理雅各 辜鸿铭 文化翻译 经典翻译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孔子乐教思想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孔祥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5-28,共4页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地进行音乐艺术的实践——弹琴、击鼓、鼓瑟、咏歌。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总纲领,认为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音乐...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地进行音乐艺术的实践——弹琴、击鼓、鼓瑟、咏歌。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总纲领,认为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音乐能够引领人们不断完善自我;主张用音乐育人,并且要合乎"仁"和"礼"。这些都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乐教 六艺 中和
下载PDF
论儒家道德本体构建的三次演进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攀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1-16,共6页
儒家道德形上本体的构建是确保其至上权威性的必要手段,对怎样构建这个问题,从先秦至宋代,历代儒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孟子》、《中庸》、《易传》和周敦颐不仅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他们的道德本体论还在内涵上呈现出递进关系... 儒家道德形上本体的构建是确保其至上权威性的必要手段,对怎样构建这个问题,从先秦至宋代,历代儒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孟子》、《中庸》、《易传》和周敦颐不仅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他们的道德本体论还在内涵上呈现出递进关系,勾勒出儒家在道德本体理论探讨中的三次演进路径:《孟子》以"人心"为道德本体开儒家道德本体理论探讨的先河,《中庸》则以客体之"诚"为道德本体,克服了主体的随意性,完成了对《孟子》主体"人心"的跃升;《易传》巧妙地以"生"赋予道德本体以变动不居的形态,突破天人之间的隔阂,贯通天道人伦;周敦颐以宇宙生存论为基础,以较为清晰的环节连接起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最终构建起超越人伦社会、立足宇宙万物的道德本体论,为儒家学说的至上权威性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其后的宋明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中庸》 《易传》 周敦颐 道德本体
下载PDF
周作人中庸思想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评估
5
作者 庄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3,共7页
中庸思想是周作人世界观的一个部分,也是他的方法论的一种基本原则。本文着重考察周作人中庸思想的中外文化渊源,试图客观地评估它对周氏的人生观、处事态度、文化艺术观及文学创作的错综复杂的影响。
关键词 周作人 中庸思想 文化渊源与评估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疑罪处理的中道思想
6
作者 王税 《新余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中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处理疑罪案件的重要思想,具体体现为无罪推定观、慎杀观和罪疑惟轻观。无罪推定观以“明德”为前提,以教化民众为目的,要求查明案件事实之前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慎杀观以人为本,包括“议狱缓死”的谨慎思想和“宥过... 中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处理疑罪案件的重要思想,具体体现为无罪推定观、慎杀观和罪疑惟轻观。无罪推定观以“明德”为前提,以教化民众为目的,要求查明案件事实之前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慎杀观以人为本,包括“议狱缓死”的谨慎思想和“宥过无大”的仁恕思想;罪疑惟轻观是无罪推定思想和慎杀好生思想的融通,宽仁与刑威并存,务求中道。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疑罪处理的中道思想,传承古代优秀的刑事司法观念,对于当代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罪 中道思想 罪疑惟轻
下载PDF
浅析中庸之道对数码艺术设计的影响
7
作者 向君 《新余高专学报》 2009年第2期63-64,共2页
探讨了中庸思想与设计文化的关系,以大量实例说明中庸之道对数码艺术的影响,并指出在中庸思想的影响下,数码设计正走向"和谐设计"。
关键词 中庸之道 数码艺术设计 和谐设计
下载PDF
我国未注册商标效力的体系化解读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鹏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144,共8页
《商标法》第13条第2款、第32条后段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款三个条文间应存在体系化理解,共同构成未注册商标效力的规范基础。在未注册商标达到"驰名"状态下,赋予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排他性效力;在未达到"驰名&qu... 《商标法》第13条第2款、第32条后段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款三个条文间应存在体系化理解,共同构成未注册商标效力的规范基础。在未注册商标达到"驰名"状态下,赋予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排他性效力;在未达到"驰名"状态,而是在某个较大的经济圈或相邻数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情况下,仅赋予其阻却他人注册该商标的权利。《反不正当竞争法》上对于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等的保护,其效力范围仅限于某一特定地域,且不享有阻却他人就该商标注册的权利,仅可在该地域范围内行使排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主义 使用主义 未注册商标 驰名 不正当手段
原文传递
传统和合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权 被引量:2
9
作者 易顶强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6,共4页
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开新与挖掘,吸收其积极思想,对现代公民行使表达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和合文化包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及"中庸之道"等重要内容。和合文化作为我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的特有... 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开新与挖掘,吸收其积极思想,对现代公民行使表达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和合文化包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及"中庸之道"等重要内容。和合文化作为我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的特有文化背景,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多元化利益表达的包容,同时,还有利于对个性化利益表达的支持,以及对冲动性利益表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表达权 以和为贵 和而不同 中庸 之道
下载PDF
刑法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司雪侠 白梅 《电子测试》 2013年第7S期191-192,共2页
刑法学是法学基础教学科目,在学习刑法知识的前提下寻求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学的创新和学科的发展。打造刑法学精品课程,培养出更优秀的法律人才。教学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教学能够体现... 刑法学是法学基础教学科目,在学习刑法知识的前提下寻求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学的创新和学科的发展。打造刑法学精品课程,培养出更优秀的法律人才。教学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教学能够体现教育行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水平。刑法作为法学科目中最先接触的科目,就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发和使用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强调刑法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必然性,并对刑法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加以分析,最后对多媒体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失误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下载PDF
从中庸的视角探析全民健身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之道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第31期109-110,共2页
随着全民健身羽毛球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羽毛球运动健身的队伍中来。羽毛球运动是集竞技、观赏、健身于一体,为了能让三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本文试着从中庸的视角加以阐述,探析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之道。
关键词 中庸之道 全民健身 羽毛球运动
下载PDF
等同原则的适用以及认定等同特征的要件——宁波市东方机芯总厂诉江阴金铃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纠纷案
12
作者 闫文军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9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除了与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相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外,还包括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除了与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相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外,还包括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同原则 等同特征 手段/功能/效果基本相同 容易想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