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化、民主化、民族化与中国现代化——评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东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虞和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是目前用“现代化范式”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规模最大、内容最新、分量最重的研究成果。该书以“工业化、民主化和民族化”为核心概念 ,以“两大模式三条道路四个阶段转换”为线索 ,纲举目张 ,... 虞和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是目前用“现代化范式”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规模最大、内容最新、分量最重的研究成果。该书以“工业化、民主化和民族化”为核心概念 ,以“两大模式三条道路四个阶段转换”为线索 ,纲举目张 ,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在理论架构方面 ,该书对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启动的动力 ;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 ;外资引用问题等 ,都有深刻剖析 ,发人深思。与此相对的是 ,学术史回顾、某些史料的真伪甄别、选题狭隘等方面存在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历程》 虞和平 工业化 民主化 民族化 理论架构 书评 史学评论
下载PDF
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峰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8-33,共6页
文化认同的重建,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对世界和自我的重新定义,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包含着时代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性质不同的认同重建。对民族精神的肯定,必然要求从文化的民族性方面对中华文化的全部... 文化认同的重建,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对世界和自我的重新定义,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包含着时代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性质不同的认同重建。对民族精神的肯定,必然要求从文化的民族性方面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予以总体肯定。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但有鲜明的时代性,也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长期扎根,就必须妥善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型,即由一种革命理论转向一种建设理论。在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就是要在人类普遍利益的指导下更好地实现民族和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认同 民族认同 阶级认同
下载PDF
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滥觞——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学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求在经济上摆脱落后、跻于先进的道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说明和论证。中国近代先进人士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发展途径和发展的政治前提;他们把发展与"... 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求在经济上摆脱落后、跻于先进的道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说明和论证。中国近代先进人士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发展途径和发展的政治前提;他们把发展与"师夷"、"变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学习西方、实行改革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两个车轮;他们不仅仅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而且重视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发展。这些内容都是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的,是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思想前驱、理论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发展思想 中国发展经济学 理论渊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