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倡议下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探视 被引量:1
1
作者 段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1-75,共5页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汉语国际传播顺应时代潮流,方兴未艾的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一带一路”辐射的广阔区域内,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的不断提升,以期达到区域内多民族在更多领域“...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汉语国际传播顺应时代潮流,方兴未艾的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一带一路”辐射的广阔区域内,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的不断提升,以期达到区域内多民族在更多领域“和平、包容、合作、共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华传统文化认同 汉语国际传播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静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微媒体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微媒体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加大了培养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难度,使得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呈现出了逐渐弱化的态势。基于此,探讨微媒体时代如何理性看待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问题,进而提出应对挑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机遇与挑战
下载PDF
对峙 融合 淡化——对《谁是爱尔兰人》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温红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8-82,共5页
新生代华裔美国小说家任碧莲的创作主题涵盖了文化、种族、移民等诸多问题。她在1999年发表的短篇小 说《谁是爱尔兰人》从第一代华人移民的叙述视角,以风趣幽默的笔调,表现了在美国文化语境下两代人之间、主流 文化与母体文化以及不同... 新生代华裔美国小说家任碧莲的创作主题涵盖了文化、种族、移民等诸多问题。她在1999年发表的短篇小 说《谁是爱尔兰人》从第一代华人移民的叙述视角,以风趣幽默的笔调,表现了在美国文化语境下两代人之间、主流 文化与母体文化以及不同种族之间的对峙与融合,反映了任碧莲华裔族性意识的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峙 融合 淡化 主流文化 母体文化 族性意识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佟晓彤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力量,故而作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也应不断增强自身在文化认同方面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意识。这便要求广大高职院校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对璀璨绚...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力量,故而作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也应不断增强自身在文化认同方面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意识。这便要求广大高职院校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对璀璨绚烂、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有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建立强烈的家国情怀,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并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大高职院校可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不断强化氛围营造这四种途径来加强高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意识,以使高职学生能够成为心怀爱国情和强国志,并拥有报国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理论思考
下载PDF
俄侨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问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玉敏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伴随着俄罗斯侨民在外国的定居而产生的。显而易见,中国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是指俄罗斯的作家在中国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结合作者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形成的文学创作。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传统文化不... 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伴随着俄罗斯侨民在外国的定居而产生的。显而易见,中国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是指俄罗斯的作家在中国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结合作者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形成的文学创作。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对俄罗斯侨民作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俄侨作家很高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侨作家 中国传统文化 认同 问题研究
下载PDF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调查——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艳梅 张琪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9-31,共3页
关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问题,从而促进语言习得者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认知 认同 输出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探绎
7
作者 朱红梅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4-18,共5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是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增强青年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德为根本"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是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增强青年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德为根本"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和"责任担当"的家国情怀,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有助于青年学生精神成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首先应重视传统文化师资建设,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教育功能,并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生活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认同 德育生活化 精神成人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认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筱婕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实认同和自觉传承,意义重大。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对事物的心理认同过程与机制,将为传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实认同和自觉传承,意义重大。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对事物的心理认同过程与机制,将为传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机制,需要充分发挥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信念引导机制以及践行强化机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认同机制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型:从近代中国国家观的建构出发 被引量:1
9
作者 熊光清 蔡正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40-46,共7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传统帝制国家解体和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政治体系变革与政治文化转型表现出彼此推动的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传统帝制国家解体和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政治体系变革与政治文化转型表现出彼此推动的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表现形态复杂多样,其中国家观念的现代转变无疑非常重要。中国近代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国家观念有很大差异,甚至存在严重冲突。近代国家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形成解构了传统中国的天下国家观,是建立主权在民的民族国家的前提条件。同时,公民观念的建构冲击了传统的臣民观念,推动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大变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适应了中国发生的政治和社会变迁,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奠定了政治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国家观 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