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岳石窟经目塔5.12汶川大地震后抢救性修缮——兼论三维激光扫描、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荣
李贞娥
徐世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2期40-47,共8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安岳石窟所属的孔雀洞经目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本次勘察修缮设计目标是修复经目塔震后的直接残损,对其结构进行必要的加固,减缓风化对塔体的影响,由于破坏的突然性及抢救工作的迫切性要求,从勘察...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安岳石窟所属的孔雀洞经目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本次勘察修缮设计目标是修复经目塔震后的直接残损,对其结构进行必要的加固,减缓风化对塔体的影响,由于破坏的突然性及抢救工作的迫切性要求,从勘察到设计仅仅1个多月时间,勘察设计方在工作之初便决定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在评估及设计过程使用计算机模拟复原技术,力求准确翔实的得出经目塔震后的评估结论,及为震落构件找到准确的原有位置。作为最终修缮设计的依据。并通过结构计算,最终确定经目塔的修缮方案。本次勘察设计过程中引入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石质文物勘察设计中均具有突破性进展,为今后石质文物的科技保护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石窟
经目塔
5.12汶川特大地震
三维激光扫描
计算机模拟技术
抢救性修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岳石窟经目塔5.12汶川大地震后抢救性修缮——兼论三维激光扫描、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荣
李贞娥
徐世超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2期40-47,共8页
文摘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安岳石窟所属的孔雀洞经目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本次勘察修缮设计目标是修复经目塔震后的直接残损,对其结构进行必要的加固,减缓风化对塔体的影响,由于破坏的突然性及抢救工作的迫切性要求,从勘察到设计仅仅1个多月时间,勘察设计方在工作之初便决定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在评估及设计过程使用计算机模拟复原技术,力求准确翔实的得出经目塔震后的评估结论,及为震落构件找到准确的原有位置。作为最终修缮设计的依据。并通过结构计算,最终确定经目塔的修缮方案。本次勘察设计过程中引入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石质文物勘察设计中均具有突破性进展,为今后石质文物的科技保护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
安岳石窟
经目塔
5.12汶川特大地震
三维激光扫描
计算机模拟技术
抢救性修缮
Keywords
Anyue
Grotto
The
canon
tower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Three
dimension
LASER
scan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Rescue
preservation
分类号
K87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岳石窟经目塔5.12汶川大地震后抢救性修缮——兼论三维激光扫描、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张荣
李贞娥
徐世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