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佩科拉悲剧探源——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继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9-81,共3页
本文论述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所反映的种族歧视问题 ,阐明白人的主流文化是如何压抑、摧残黑人女孩的 ,揭示小说作者向自己同胞传达的信息 :对压迫要反抗。
关键词 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主流文化 种族歧视 小说 美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的叙事结构和话语策略 被引量:14
2
作者 万梅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美国著名黑人文学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传递了白人主流文化审美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造成了一代黑人自卑、自我仇恨、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通俗易懂的主题通过多文本的叙事结构、多声部的话语策略彰显了作者对... 美国著名黑人文学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传递了白人主流文化审美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造成了一代黑人自卑、自我仇恨、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通俗易懂的主题通过多文本的叙事结构、多声部的话语策略彰显了作者对白人霸权文化的批判,对黑人自身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主流文化 叙事结构 话语策略
下载PDF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主题与象征意象 被引量:16
3
作者 谢群英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0-162,共3页
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蓝眼睛"(白人文化)作为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创作的主题,并且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 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蓝眼睛"(白人文化)作为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创作的主题,并且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重要线索,也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主题 象征意象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中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俊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不可能对她同族人的命运无动于衷,因为一直以来,非裔美国人都在受着种族问题的困扰。但是在她的作品《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个问题。她并没有聚焦于黑人和白人...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不可能对她同族人的命运无动于衷,因为一直以来,非裔美国人都在受着种族问题的困扰。但是在她的作品《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个问题。她并没有聚焦于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直接冲交,让她更感兴趣的是黑人团体内部的问题——通过呈现某些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心理,莫里森试图证明。对白人价值标准的内化以及对黑人身份的放弃。是白人种族主义对非裔美国人造成的最大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非裔美国人 自我憎恨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后殖民解读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佩克拉的遭遇,批判了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黑人的人性被扭曲,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的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抵抗白人文化...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佩克拉的遭遇,批判了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黑人的人性被扭曲,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的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抵抗白人文化霸权的糟粕,建立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后殖民理论 白人文化霸权 种族主义
下载PDF
自然意象在《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梁志健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运用自然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主题,体现了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黑人的精神困境,批判了种族歧视、文化殖民对黑人女性的戕害,揭示造成黑人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自然意象 象征 悲剧根源
下载PDF
黑人民族的生存之路——简评《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荣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 ,发表于 1 970年。作品讲述 2 0世纪 40年代美国北方的一个黑人女孩梦想有双蓝眼睛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内涵的研究 ,从“最蓝的眼睛”的象征意...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 ,发表于 1 970年。作品讲述 2 0世纪 40年代美国北方的一个黑人女孩梦想有双蓝眼睛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内涵的研究 ,从“最蓝的眼睛”的象征意义入手 ,认为《最蓝的眼睛》不仅揭示在白人强势文化下扭曲的黑人心灵的主题 ,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 :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民族文化价值和审美观 ,才能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健康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最蓝的眼睛》 民族文化 托尼·莫里森
下载PDF
空间批评视域下的《最蓝的眼睛》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笑非 左金梅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4-57,共4页
作为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空间批评强调空间是地域、心理和社会的多维整合,为从多领域多视角赏析文本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用空间批评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将小说的叙事文本划分为物理、心理和社会空间,从地理、认知和种族三个层面探... 作为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空间批评强调空间是地域、心理和社会的多维整合,为从多领域多视角赏析文本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用空间批评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将小说的叙事文本划分为物理、心理和社会空间,从地理、认知和种族三个层面探讨南北城乡、优劣心理和黑白人群二极对立的内在关系,旨在探讨莫里森小说中的空间化叙事特征,展现《最蓝的眼睛》中的多维时空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空间批评 叙事空间 时空版图
下载PDF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民族文化身份缺失之悲剧与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孟庆梅 姚玉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4-176,共3页
在文化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基础上探讨托尼·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根源,提出在后现代多元异质文化并存的环境下民族如何生存的问题,认为白人强势文化冲击、黑人民族文化身份缺失是造成悲剧... 在文化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基础上探讨托尼·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根源,提出在后现代多元异质文化并存的环境下民族如何生存的问题,认为白人强势文化冲击、黑人民族文化身份缺失是造成悲剧的根源;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对异质文化的吸收是民族生存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异质文化 民族文化身份 民族生存
下载PDF
文化的冲击与心灵的异化——浅谈托尼·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的叙述结构 被引量:7
10
作者 曲晓慧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93-95,共3页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描写一个黑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痛斥了种族歧视的罪恶;同时,表现出莫里森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强烈的民族感情。文章从叙述结构上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在白人文化冲击下黑...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描写一个黑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痛斥了种族歧视的罪恶;同时,表现出莫里森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强烈的民族感情。文章从叙述结构上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在白人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叙述结构
下载PDF
简评托尼·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的写作特色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珊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着重阐述了托尼·莫里森在其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所采用的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在简述了莫里森的背景和小说创作缘由之后 ,首先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入手说明多元化的视角对揭示种族压迫大背景下一个无助黑人女孩悲惨命运这一主... 着重阐述了托尼·莫里森在其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所采用的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在简述了莫里森的背景和小说创作缘由之后 ,首先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入手说明多元化的视角对揭示种族压迫大背景下一个无助黑人女孩悲惨命运这一主题起到关键作用 ,引发读者从各个层面产生共鸣 ;其次 ,进一步剖析这部作品颇令人费解的篇章结构安排 ,阐明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片段却有着无形的主线将它们紧密相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写作特色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强势文化侵袭下弱势文化的异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包威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文化异化是文化与人的背离,是人的类本性的消失。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通过对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性人生描写,表现出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自我的异化,黑人在现实社会中自身定位... 文化异化是文化与人的背离,是人的类本性的消失。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通过对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性人生描写,表现出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自我的异化,黑人在现实社会中自身定位变得模糊,丧失自我文化意识。此外,白人文化的强势地位和长期以来自我优越性,使白人文化也产生异化,丧失美好的人性品质。作者通过文字的方式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进行控诉,呼唤黑人与白人的类本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文化侵袭 文化异化 自我异化
原文传递
摆脱不掉的命运枷锁——《宠儿》与《最蓝的眼睛》中三代黑人的心理历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新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对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与《最蓝的眼睛》中三代黑人进行连贯分析后指出,他们在白人社会饱受创伤,心灵扭曲变态的共同命运反映了美国黑人在白人主流社会中普遍的心理历程;不健康的心理也使上代人不能给予自己后代... 以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对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与《最蓝的眼睛》中三代黑人进行连贯分析后指出,他们在白人社会饱受创伤,心灵扭曲变态的共同命运反映了美国黑人在白人主流社会中普遍的心理历程;不健康的心理也使上代人不能给予自己后代以良好的家庭影响,这暗示了相同悲剧将会不断上演的可能性。他们共同的命运揭露了美国白人社会民主与人权的虚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黑人 《宠儿》 《最蓝的眼睛》 托妮·莫里森
下载PDF
蓝调歌者——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蓝调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萍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3-46,共4页
蓝调音乐是黑人口述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莫里森的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在结构、主题、以及审美等方面都有很强的蓝调特征。通过对莫里森这部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蓝调的丰富内涵,蓝调并不仅仅是黑人对... 蓝调音乐是黑人口述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莫里森的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在结构、主题、以及审美等方面都有很强的蓝调特征。通过对莫里森这部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蓝调的丰富内涵,蓝调并不仅仅是黑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哀哭,还是借艺术来维持个人和集体的尊严的方法,是对奴隶制度这种极端恶劣的压迫的反抗,也是后人对从未脱离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的声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调 最蓝的眼睛 黑人文化 黑人妇女
下载PDF
女性、家庭与文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主题解读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许 陈倩茜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托妮·莫里森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非裔女性作家,其作品着力描绘之前被忽略的非裔女性形象。在《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中,莫里森揭示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精神迫害,以及黑人文化的流失与自身价值... 托妮·莫里森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非裔女性作家,其作品着力描绘之前被忽略的非裔女性形象。在《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中,莫里森揭示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精神迫害,以及黑人文化的流失与自身价值的否定对于黑人家庭所带来的苦难。莫里森以一种崭新的角度向社会表达了黑人的诉求,在强势的白人文化社会里,黑人文化岌岌可危。本文通过分析佩科拉、杰拉尔丁夫人和克劳迪娅及各自家庭,从不同层面展示了文化侵蚀造成的创伤,呼吁黑人同胞在追求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力时,不要遗失宝贵的黑人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文化侵蚀 黑人女性 家庭
原文传递
从《最蓝的眼睛》看莫里森对黑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素芹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7-49,共3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弘扬黑人传统文化。在《最蓝的眼睛》中她传承了黑人口头文学的艺术形式,把黑人口头文学中常出现的自然、时间等手段成功地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并且运用多视角叙述、"碎片化"语言...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弘扬黑人传统文化。在《最蓝的眼睛》中她传承了黑人口头文学的艺术形式,把黑人口头文学中常出现的自然、时间等手段成功地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并且运用多视角叙述、"碎片化"语言及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手法,使古老的民间传说绽放出新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黑人文化 现代主义手法
下载PDF
为“眼”疯狂——《最蓝的眼睛》对种族主义身体政治的揭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腊梅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5-61,共7页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儿童读本、童星邓波儿头像、印有白人女孩头像的糖纸、蓝眼睛等文化能指符号体现了白人至上的审美观。这种由国家体制保证的种族主义价值观被黑人内化为自我需求。黑人女孩佩可拉作为最天真、最易受伤害的人群...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儿童读本、童星邓波儿头像、印有白人女孩头像的糖纸、蓝眼睛等文化能指符号体现了白人至上的审美观。这种由国家体制保证的种族主义价值观被黑人内化为自我需求。黑人女孩佩可拉作为最天真、最易受伤害的人群中的一员,在面临这种武断否定黑人存在本质的价值观时,陷入了越追求自我便越失去自我的两难境地。为得到最蓝的眼睛,她失去了理智,陷入了疯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身体政治 双重意识 黑人美学 托尼·莫里森
下载PDF
黑人命运的枷锁——解读《宠儿》与《最蓝的眼睛》中3代黑人的心理历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俊霞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宠儿》和《最蓝的眼睛》全都出自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之手,两部作品虽然创作于不同的时代,但都深刻地揭示美国黑人文化传统与白人文化霸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宠儿》揭露蓄奴制下对黑奴肉体以及精神的折磨;《最蓝的眼睛... 《宠儿》和《最蓝的眼睛》全都出自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之手,两部作品虽然创作于不同的时代,但都深刻地揭示美国黑人文化传统与白人文化霸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宠儿》揭露蓄奴制下对黑奴肉体以及精神的折磨;《最蓝的眼睛》通过小女孩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揭示黑人文化在霸权文化影响下的迷失。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两部作品中3代黑人的成长过程,阐述生活在白人文化霸权中黑人饱受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以至灵魂残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最蓝的眼睛》 托尼·莫里森
原文传递
文化冲击下的黑人女性成长困惑:评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锋 《海外英语》 2011年第2X期194-195,共2页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是她最早的一部成长小说。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美国黑人小女孩在白人文化冲击下的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白人的文化霸权是引发黑人女性成长困惑的主要原因,而长期...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是她最早的一部成长小说。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美国黑人小女孩在白人文化冲击下的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白人的文化霸权是引发黑人女性成长困惑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的困惑导致了他们的自我迷失和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女性意识 文化冲突
下载PDF
自然与女性的呐喊——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宏 李忠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53-57,共5页
文章以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为范本,运用生态批评理论,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方面分析黑人民族,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环境,揭示了黑人种族主义内化过程中的自我否定,并对自然、黑人、女性的出路进行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