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风病辨治阴阳为纲源流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国庆 黄培新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27-230,共4页
中风病阴阳为纲简化辨证 ,源远流长。《内经》奠定辨病阴阳为纲大宗 ,张仲景《金匮要略》进行初步归纳 ,唐孙思邈强调先定其冷热 ,已具阴阳为纲雏形 ;明杨继洲、王肯堂明确提出中风要分阴阳辨治 ;明赵献可、清周学海、近现代任应秋就阴... 中风病阴阳为纲简化辨证 ,源远流长。《内经》奠定辨病阴阳为纲大宗 ,张仲景《金匮要略》进行初步归纳 ,唐孙思邈强调先定其冷热 ,已具阴阳为纲雏形 ;明杨继洲、王肯堂明确提出中风要分阴阳辨治 ;明赵献可、清周学海、近现代任应秋就阴阳为纲的病理基础阴虚和阳虚及治法方药进行完善和发展。中风病阴阳为纲简化辨证 ,理论依据充分 ,提纲挈领 ,最为简洁实用 ,应加以继承发扬 ,制定统一的规范和量化标准 ,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阴阳为纲 源流 辩证分型
原文传递
中医心烦名词源流考
2
作者 王蓉燕齐 陈嫚 +3 位作者 李澜 刘玥芸 薛哲 陈家旭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00-1304,共5页
“心烦”作为中医症状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各代医家不断充实和完善其相关内容,推使其理论传承有序,日臻完善。文章通过查阅古籍中“心烦”的相关内容,并加以甄别筛选,依据历史梳理其起源及演进,并归纳其作为医学名词的含义,一... “心烦”作为中医症状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各代医家不断充实和完善其相关内容,推使其理论传承有序,日臻完善。文章通过查阅古籍中“心烦”的相关内容,并加以甄别筛选,依据历史梳理其起源及演进,并归纳其作为医学名词的含义,一是病位而言,注重位置在心脑,包含心理和精神状态;二是症状而言,指心中烦乱、不安的临床表现,既可以为主症也可是伴随症状;三是其病因多样,临床需审证求因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烦 古籍 源流考 术语
下载PDF
新安名医“张一帖”源流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梢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08-210,共3页
肇自晋唐、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在中医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作者对新安临床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家族 :徽州歙县定潭“张一帖”的源流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张一帖”之名起于明嘉靖年间 ,传承至今 ,计 45 0余年、15代的历史... 肇自晋唐、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在中医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作者对新安临床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家族 :徽州歙县定潭“张一帖”的源流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张一帖”之名起于明嘉靖年间 ,传承至今 ,计 45 0余年、15代的历史。张氏历代以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病为其精擅 ,传有“末药”等名方 ,并对张氏各代的临床特色予以简要考辨、探讨。认为区域性医学流派、代表性医学家族链曾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构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张一贴 源流考证
原文传递
小儿指纹名词源流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申力 刘寨华 张华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37-1639,共3页
"小儿指纹"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佚名《幼科概论》,小儿指纹诊法是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演变而来的,王超在《仙人水镜图诀》中首提该法,但此书于明末佚亡。经考证《普济本事方》为现存最早记录小儿指纹诊法的书目。而"小... "小儿指纹"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佚名《幼科概论》,小儿指纹诊法是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演变而来的,王超在《仙人水镜图诀》中首提该法,但此书于明末佚亡。经考证《普济本事方》为现存最早记录小儿指纹诊法的书目。而"小儿指纹"一词最早见于清代《幼幼集成》,还有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指脉、三关纹等称呼。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儿指纹"作为中医诊法的规范名成为共识。文章通过对"小儿指纹"这一名词术语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考证,理清脉络,为中医儿科诊疗体系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指纹 名词术语 源流考证 儿科 诊断
原文传递
中医对出血中风认识的进步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国庆 黄培新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出血中风的病名、急性期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发展与源流进行考证。中风病至清末始分缺血和出血 ,1997年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正式收载“出血中风”病名。 2 0世纪 5 0~ 6 0年代以前病机比较强调肝风内动 ,血... 对出血中风的病名、急性期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发展与源流进行考证。中风病至清末始分缺血和出血 ,1997年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正式收载“出血中风”病名。 2 0世纪 5 0~ 6 0年代以前病机比较强调肝风内动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治当平肝潜阳 ,熄风清热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认为与脾胃关系密切 ,中焦壅塞不通 ,气机升降失常 ,气血逆乱于脑是其中心病理环节 ,治应通腑泄热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提出出血中风属中医血证 ,瘀血阻滞是出血中风急性期最基本的病机 ,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 ;近年来出血中风急性期内生毒邪说、虚损说、阴阳类证说和解毒法、扶正法、尤其共通治法的发展 ,极大丰富了出血中风的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出血中风 源流考证 病名 病因 病机 治则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脏腑辨证源流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陆雪秋 王凤兰 +2 位作者 张明明 寇鲁辉 孙亮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4期293-297,共5页
脏腑辨证肇始于《黄帝内经》,奠定了理论基础.经华氏《中藏经》、孙思邈《千金要方》、张元素《医学启源》等历代医家的丰富而自成体系,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溯源知流,探究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脏腑辨证 分析 源流考证
原文传递
望神名词源流考证
7
作者 申力 杜松 +2 位作者 刘莹 葛瑶 李冬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5-1207,共3页
通过对“望神”这一名词术语进行文献归纳整理、理清脉络,为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望神”一词最早见于清代《医宗心鉴·四诊心法要诀》,其是由《黄帝内经》中对“神”的认知和望神理论奠基,至明清时期出现“望神... 通过对“望神”这一名词术语进行文献归纳整理、理清脉络,为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望神”一词最早见于清代《医宗心鉴·四诊心法要诀》,其是由《黄帝内经》中对“神”的认知和望神理论奠基,至明清时期出现“望神”专篇,丰富了望神理论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望神理论。新中国成立以后,“望神”作为中医诊法的规范名称,统一了望神的定义及内容。“望神”名词的形成体现了中医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其内涵也体现了中医诊法理论的特色,“望神”名词源流的考证为中医名词术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及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神 名词术语 源流考证
下载PDF
炎帝出生地望考
8
作者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5-41,共7页
神农氏,传为远古部落联盟首领,又称神农氏部落。通过两汉、先秦相关文献,并结合出土文物情况,可初步推断出,上古传说时代的南方、北方都存在神农氏部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等载引,炎帝传为神农氏后裔,其出生地望有甘青说、... 神农氏,传为远古部落联盟首领,又称神农氏部落。通过两汉、先秦相关文献,并结合出土文物情况,可初步推断出,上古传说时代的南方、北方都存在神农氏部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等载引,炎帝传为神农氏后裔,其出生地望有甘青说、宝鸡说、淮阳说、曲阜说、随州说等五说。通过文献梳理及出土文物证实,随州历山说最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氏 炎帝 出生地 随州历山 源流考释
下载PDF
安仁地名源流考
9
作者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6-90,共5页
安仁县域,古为容陵县地;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容陵县划属阴山县。唐武德五年(622年),以阴山县地原容陵县大部分地域,置安仁镇;后其行政、军事区划数次调整。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终以安仁场置县,县治始驻古城市;宋咸平五年(1002年),... 安仁县域,古为容陵县地;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容陵县划属阴山县。唐武德五年(622年),以阴山县地原容陵县大部分地域,置安仁镇;后其行政、军事区划数次调整。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终以安仁场置县,县治始驻古城市;宋咸平五年(1002年),迁县治于今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仁 容陵 县域县治 源流考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