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调节性晶体术后效果比较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Luay Radi Hasan Tayeh 陈伟蓉 林振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比较Tetraflex和1-CU可调节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分别分组为1-CU组和Tetraflex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眼科检查,检查裸眼... 目的:比较Tetraflex和1-CU可调节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分别分组为1-CU组和Tetraflex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眼科检查,检查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近视力及远视力矫正后的近视力,采用主观移近法和动态检影法测量调节力。结果:最佳矫正远视力于1周、1个月、3个月时2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佳矫正远视力也越来越好。2组患者裸眼近视力以及最佳远矫正视力下的近视力在3个月时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1-CU组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均高于Tetrafle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raflex组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裸眼近视力均高于1-C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类型人工晶体均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Tetraflex型可提供患者更好的裸眼近视力,1-CU型可提供患者更好的裸眼远视力。两型人工晶体均可增加患者假晶体眼的伪调节力,改善患者的主观视功能。然而,对于可调节晶状体的远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flex调节人工晶状体 1-CU调节人工晶状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远期临床效果观察(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家伟 孙康 +3 位作者 苏颖丹 刘向 杜云 钟志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评价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a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组23例,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2mo复诊时,分别记录患者的裸眼远视力... 目的:评价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a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组23例,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2mo复诊时,分别记录患者的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脱镜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异常视觉出现情况。另外,重点记录前、后囊膜的混浊情况。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并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N60AT,Alcon)的患者共26例。结果:12mo复诊时,Tetraflex组相较对照组拥有更好的裸眼远视力和裸眼近视力,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脱镜率分别为34.7%和26.9%,两者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差异(χ2=0.355,P=0.551)。满意度调查显示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χ2=2.367,P=0.124)。前、后囊膜的混浊情况出现比率分别为34.8%和7.7%(χ2=3.972,P=0.046),Tetraflex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Tetraflex组有2例出现人工晶状体偏位,对照组无出现人工晶状体偏位现象(χ2=0.659,P=0.417)。两组患者均未诉异常视觉出现。结论:长期来看,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裸眼远、近视力,而且发生囊膜混浊的比率高于普通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调查研究发现,患者的满意度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昂贵的人工晶状体未能达到术前期待的足够调节力。所以,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应该谨慎植入,尤其是对于有可能发生囊袋混浊、收缩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flex调节人工晶状体 远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