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居民行为的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分析框架 被引量:54
1
作者 刘春芳 王奕璇 +1 位作者 何瑞东 王晨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13-2122,共10页
"三生空间"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人类精神和文化需求的空间反映。识别"三生空间"范围、了解居民"三生"需求、调整"三生空间"供给、统筹"三生空间"功能是国土空间规... "三生空间"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人类精神和文化需求的空间反映。识别"三生空间"范围、了解居民"三生"需求、调整"三生空间"供给、统筹"三生空间"功能是国土空间规划内容的核心,也是当前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需求出发,依据行为科学和行为地理学等理论方法,探讨了"三生行为"与"三生空间"的理论关联,进而遵循"需求分析与空间识别—问题诊断与目标确定—作用机理与耦合关系—空间优化与政策建议"分析思路,构建基于居民行为的"三生空间"优化分析框架。将居民行为研究与空间供需结合起来,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人本化"的理论框架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行为 三生空间 识别 作用机理 国土空间优化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乡镇国土空间存在问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嘉麟 杨新海 吕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8,共8页
乡镇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生态碳汇职责,是我国“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治理区域,其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与“双碳”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双碳”目标下乡镇国土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明确乡镇国土... 乡镇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生态碳汇职责,是我国“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治理区域,其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与“双碳”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双碳”目标下乡镇国土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明确乡镇国土空间优化的价值导向与思路的基础上,从碳源基础梳理、空间格局优化和三类空间优化等方面系统建构了乡镇国土空间优化的技术路径,以此引领乡镇地区城镇化绿色转型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乡镇 国土空间优化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的福建省国土空间特征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润苗 陈松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3-330,F0002,共9页
[目的]探究福建省国土空间特征,为解决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的国土空间开发无序和推动其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三生”功能视角,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障碍度模型和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等方法... [目的]探究福建省国土空间特征,为解决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的国土空间开发无序和推动其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三生”功能视角,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障碍度模型和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等方法,开展“三生”功能评价,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障碍因素,找出优势功能区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①福建省2018年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均值分别为0.0618,0.0936,0.0306,三者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呈现东高西低。②“三生”功能空间分布上均呈正相关性,三者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分布特点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区域上存在一定重合。③影响“三生”功能的障碍因素主要有经济密度、生态价值服务总量、交通用地密度和城镇化率。④福建省国土空间可划分为4个功能利用区。[结论]福建省“三生”功能发展差异大,应均衡区域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国土空间 障碍度 比较优势 空间优化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空间冲突的区域国土空间优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丹阳 陈逸 +3 位作者 黄贤金 宋娅娅 李升峰 施利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2-839,共8页
空间冲突是国土空间优化乃至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据此,构建了基于空间冲突的国土空间优化思路,并以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优越、多宜性强,区域资源环境具有高承载性的江苏省为例,分析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耕地资源紧缺、局部地区... 空间冲突是国土空间优化乃至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据此,构建了基于空间冲突的国土空间优化思路,并以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优越、多宜性强,区域资源环境具有高承载性的江苏省为例,分析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耕地资源紧缺、局部地区环境负荷持续增大等空间冲突,以及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结构性矛盾,提出了基于限制性地域因子的国土空间优化模型,从而将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农业生产适宜区域以及城镇建设适宜区域比例分别为:8.81%、54.24%、46.92%的主体功能冲突型国土空间,优化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占比分别为14.46%、59.51%、26.03%的主体功能格局,体现了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农业大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特征,为减缓生态、城镇、农业的空间冲突,科学开展国土空间治理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冲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主体功能 国土空间优化
原文传递
1980—2020年汾河流域“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4
5
作者 付建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01-1911,共11页
分析国土“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实现“三生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1980、1990、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汾河... 分析国土“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实现“三生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1980、1990、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汾河流域“三生空间”变化规律,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0—2020年,流域内“三生空间”面积占比分别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其中,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用地呈下降态势,分别减少72441.19、105882.96 hm^(2),而生活空间和工业生产用地表现为上升趋势,分别增加119503.02、58821.13 hm^(2)。“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明显,转出面积最大的地类是农业生产用地,占转出总面积的47.9%,2000—2010年工业生产用地最大转入面积是农业生产用地,占工业生产用地转入总面积的61.3%。城镇生活用地占农业生产用地现象主要分布在太原盆地各城区的边缘区,其中,太原市区的城镇生活用地增加表现为逐渐向南扩展态势。城镇生活用地和工业生产用地的重心迁移最明显,其中,城镇生活用地重心迁移表现出先向南再向北迁移的趋势,工业生产用地重心向北迁移显著。社会经济因子对流域“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程度明显强于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力更强。研究结果将为理清“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和优化用地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土地利用功能变化 国土空间优化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分区的土地利用多目标优化——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云霞 王晨旭 刘焱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5-1213,共9页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是有效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协调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已有的优化方案多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忽略了生态系统服务特征的地域分异规律,易导致对优化效益的低估或缺乏可行性。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基于...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是有效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协调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已有的优化方案多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忽略了生态系统服务特征的地域分异规律,易导致对优化效益的低估或缺乏可行性。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基于SAORES平台,使用生态系统服务簇和遗传算法实施分区土地利用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布局的整体优化在功能上提高了16.8%的生态效益,降低了6.4%的粮食生产服务,而分区的优化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生态效益提高了27.3%,粮食生产服务仅降低了5.6%;在格局上,景观干扰度在优化后出现了普遍的下降,边缘效应显著降低,整体和分区优化方案没有显著差异。提出了符合巴彦淖尔市长期发展的生态保护区空间配置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态系统服务 国土空间优化 遗传算法 SAORES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优化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7
作者 薛领 赵威 刘丽娜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F0002,共10页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决策体系和保障体系,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上的统筹引领作用。首先,国土空间优化光论“地”不谈“天”不行,也不能“就土论土、就地论地”;其次,低碳和“双碳”目标并不完全等同,要避免“双碳”研究中忽视国土,也要在研究国土问题中厘清“双碳”;再次,空间优化是个复杂动态过程,需要高度重视深度不确定性。因此,未来有必要建立国土空间抗解性识别分析范式和方法,开发应对深度不确定性的国土空间协同演化集成模型,构建国土空间多目标优化调控理论体系,并沿着科学认知、信息技术、智能规划、创新制度四个主轴展开深入研究和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国土空间优化 深度不确定性 抗解问题 范式转型
下载PDF
基于人口收缩特征的国土空间类型识别及优化——以四川省为例
8
作者 罗秀丽 金晓斌 +3 位作者 刘笑杰 洪步庭 王世磊 周寅康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0-1073,共14页
【目的】识别不同人口收缩特征下的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研究应对人口收缩挑战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可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整合四川省县域2010—2020年多源数据,测度人口数量和结构双重收缩及国土空... 【目的】识别不同人口收缩特征下的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研究应对人口收缩挑战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可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整合四川省县域2010—2020年多源数据,测度人口数量和结构双重收缩及国土空间功能变化,并利用人地弹性系数划分基于人口收缩特征的国土空间类型区。【结果】①人地供需关系是驱动国土空间功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人口收缩通过影响需求从而驱动农业空间经营模式、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和生态空间管理模式变化,进而重塑国土空间功能格局。②四川省县域人口收缩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集聚特征,69.4%的县域呈现人口收缩态势,主要分布在成都中心区外围、川南、川东北及攀西的大部分县域,人口数量和结构同时收缩的双收缩型是其主要类型。③四川省县域国土空间功能整体呈东南强、西北弱的分布格局,2010—2020年,74.9%的县域功能呈增强趋势。④基于人口收缩特征,四川县域国土空间可划分为增长型、粗放型、滞后型、集约型、衰退型和衰落型,不同类型区面临的人口挑战和国土空间功能不同,优化方向各异。【结论】将人口老龄化纳入人口收缩测度指标体系有助于更加全面认识区域人口收缩特征。四川省县级尺度人口收缩趋势明显,未来需结合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特征,从国土空间规划端、整治端和政策端优化农业、城镇和生态空间,以适应不同人口收缩特征下的空间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国土空间功能 空间优化 弹性系数 县域 四川省
原文传递
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探索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
9
作者 刘晓红 赵晓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10期59-64,共6页
河北省唐山沿海经济带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详细分析了唐山沿海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针对唐山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压力大、资源短缺和能源不足、... 河北省唐山沿海经济带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详细分析了唐山沿海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针对唐山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压力大、资源短缺和能源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不足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1)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2)改善资源短缺和能源供应;(3)调整产业结构;(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5)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优化 低碳绿色发展 唐山市
下载PDF
国土空间供需协同下豫中地区村庄优化研究
10
作者 郭超芳 陈萍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3期11-15,28,共6页
供需协同发展是我国空间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以人口流失、老龄化和土地遗弃为特征的农村衰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空间优化是激发农村活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供需协同发展的优化思路,分析村庄供需现状,优化村庄三生空间,引... 供需协同发展是我国空间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以人口流失、老龄化和土地遗弃为特征的农村衰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空间优化是激发农村活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供需协同发展的优化思路,分析村庄供需现状,优化村庄三生空间,引导村庄可持续发展。以舞阳县西莲花村为例,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测量等方法,结合GIS、遥感影像、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村庄空间进行分类,分析村庄供需关系,确定优化目标,最后提出优化策略,以供需协同理念为导向引导村庄发展,从而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不同视角下的村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供需协同 豫中地区 村庄 空间优化
下载PDF
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清华 张彦鹏 +11 位作者 齐信 胡道功 马生明 崔振昂 涂兵 柯贤忠 陈双喜 彭康 唐世新 杨博 贾丽云 刘文涛 《华南地质》 CAS 2022年第2期209-225,共17页
为探索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模式与路径,2019-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通过采用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 为探索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模式与路径,2019-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通过采用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1)初步形成了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模式和路径(;2)构建了服务典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高质量发展的地质调查工作机制;(3)探索建立了不同层级双评价、自然资源空间区划和生态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创新海岸带“地层-气候-构造”三位一体活动断层探测和鉴定方法;(4)以服务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高质量规划建设和重大工程地质安全为切入点,支撑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土空间优化开发与协调发展;(5)大力挖掘区域优质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地热水资源、地质遗迹和地质文化资源,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学路径;(6)助力红树林、珊瑚礁和沙滩退化等典型滨海生态资源保护修复,提出基于地质演化和地质过程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科学方案;(7)编制了服务海岸带、重要城市和区域以及重大工程相关系列地质调查报告、图集和对策建议。成果提升了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地质科技支撑,为未来地质调查工作向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经验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生态文明试验区 国土空间优化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保护修复
下载PDF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国土空间优化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雪玲 何苑 《小城镇建设》 2022年第7期10-16,30,共8页
本文以甘肃省1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8—2018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总体呈现河西地区高—陇东... 本文以甘肃省1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8—2018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总体呈现河西地区高—陇东南地区低的分布格局,区域空间差异明显,并且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表现出中部地区>陇东南地区>河西地区的发展态势。(2)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全局空间自相关显著,局部空间格局相对稳定,聚集态势逐渐减弱,同时冷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大致呈现出“西热东冷”的团块状聚集分布状态。(3)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共同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区域创新能力、对外开放水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国土空间优化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多功能适宜性的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潜在冲突特征与优化格局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曲衍波 王世磊 +2 位作者 李岩 朱伟亚 王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1-312,共12页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利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多功能潜在冲突概念框架,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3个方面开展国土空间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借助多维度潜在冲突识别模型揭示国土空间多功能潜在冲突类型、强度及空间格局,基于潜在冲突...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利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多功能潜在冲突概念框架,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3个方面开展国土空间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借助多维度潜在冲突识别模型揭示国土空间多功能潜在冲突类型、强度及空间格局,基于潜在冲突调解机制重构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多功能适宜性表现出“生态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的特征。(2)黄河三角洲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双功能型和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多功能型潜在冲突占据主导,冲突面积占比分别为84.12%和85.35%,冲突强度主要为重度和中度。(3)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多功能潜在冲突的空间分布在地理单元上呈现出显著的陆-河-海梯度分异特征,在行政单元上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4)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现状在潜在冲突调解中发挥刚性约束与弹性引导效应,两者统筹作用下形成的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是调节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规范人类活动合理性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多功能适宜性 潜在冲突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基本遵循、理论逻辑和战略任务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金明 黄宇金 夏方舟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基本特征,剖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 研究目的: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基本特征,剖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本前提、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伦理和基本追求;(2)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能够以“人地耦合”的基础逻辑、“规律纠偏”的功能逻辑、“文化精神”的引导逻辑、“生态文明”的支撑逻辑和“全球治理”的参与逻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3)基于“需求—功能”的匹配思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战略任务是打造人地协调、融合均等、文明有序、优美和谐和安全共治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研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本遵循,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则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有效手段。未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应当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道路,不断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基本遵循 理论逻辑 战略任务
下载PDF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健 高静 +1 位作者 陈光 杨建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技术范式,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成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开发、有力保护和推动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技术范式,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成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开发、有力保护和推动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归纳演绎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在要素和空间多尺度融合、演变机理与优化路径耦合、情景评估与对比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2)将空间作为要素的载体与流动的外部指引,要素作为空间的核心与演变的内在动因,以情景匹配不同发展路径与优化目标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3)国土空间内在演变机制、系统演化行为以及相应的政策调控路径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基础,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要素结构调整和配置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要义与核心内容。研究结论:需加快形成因素综合、过程关联、层次融合、稳定韧性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范式,推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情景分析 理论逻辑 概念模型 治理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