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21
1
作者 孟灵梅 周丽雅 +1 位作者 丁士刚 金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资料,其中58例接受胃镜检查,54例接受肠镜检查。结果 1症状主要为腹痛98例...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资料,其中58例接受胃镜检查,54例接受肠镜检查。结果 1症状主要为腹痛98例(100%)、皮肤紫癜98例(100%)、消化道出血51例(52%),伴关节肿痛23例(23%)。2实验室检查主要为外周血白细胞增高(55例,56%),C反应蛋白升高(20例,20%),白蛋白降低(10例,10%)。20%(20/98)B超提示腹腔积液,100%(32/32)CT提示肠壁增厚。3 58例胃镜下主要表现:53例(91%)为略高出黏膜的点状出血和淤斑或成片状,39例(67%)糜烂或多发溃疡伴出血,7例(12%)颗粒状或结节状增生,7例(12%)弥漫性出血。病变在十二指肠降部出现率最高且最严重(39例,67%),其次为十二指肠球部(35例,60%)、胃(23例,40%)。病理组织学呈毛细血管炎表现12例(21%),3例(5%)伴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余均为黏膜慢性炎,无特异性表现。4 54例肠镜下主要表现:42例(78%)为略高出黏膜的点状出血和淤斑或成片状,16例(30%)糜烂或多发溃疡伴出血,9例(17%)弥漫性出血。病变在回肠末端出现率最高且最严重(38例,70%),其次为直肠(16例,30%)、盲肠(11例,20%)、乙状结肠(4例,7%)、全结肠(4例,7%)、回盲瓣(2例,4%)。组织病理学均为黏膜慢性炎,无特异性表现。结论十二指肠降部、回肠末端病变在成人过敏性紫癜常见,内镜检查对成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胃镜 肠镜 成人 十二指肠降部 回肠末端
下载PDF
末段回肠置管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广 边远 +2 位作者 鲁立峰 邹德胜 朱盈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合口漏及造口闭合情况。结果留置导管时间16-35 d,平均24 d。拔管后造瘘口全部自行愈合,闭合时间5-24 d,平均11.6 d。无死亡和再手术病例,肠内容物转流效果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结论末段回肠置管操作简单,能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避免传统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漏 直肠癌 末段回肠
下载PDF
结肠镜诊断回肠末段疾病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丁西平 王巧民 +2 位作者 郑邦海 贾勇 吴正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45-1046,105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临床意义。方法单人操作结肠镜到达回肠末段1015例,发现回肠末段疾病118例,分析回肠末段疾病病因。结果回肠末段病变检出率11.6%,回肠末段炎最多,其次是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回肠克罗恩病、结核、淋巴瘤...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临床意义。方法单人操作结肠镜到达回肠末段1015例,发现回肠末段疾病118例,分析回肠末段疾病病因。结果回肠末段病变检出率11.6%,回肠末段炎最多,其次是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回肠克罗恩病、结核、淋巴瘤等;回肠末段病变同时合并结肠病变45例(占38.1%);结肠镜检查结肠未发现病变时,进入回肠末段有时发现病变;结合内镜表现、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作出回肠末段疾病的病因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结论结肠镜到达回肠末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回肠末段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回肠末段 疾病 诊断
下载PDF
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颜丽萍 唐建光 +1 位作者 苏艺群 刘晓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5-986,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变类型为末端回肠炎25例,淋巴滤泡增生症29例,溃疡10例,息肉2例,结核8例,小肠出血6例。结论结肠镜不仅可以直视末端...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变类型为末端回肠炎25例,淋巴滤泡增生症29例,溃疡10例,息肉2例,结核8例,小肠出血6例。结论结肠镜不仅可以直视末端回肠病变,还能进行病理活检,可明显提高疾病的确诊率。因此在对末端回肠病变的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 肠镜 诊断
下载PDF
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建涛 蔡辉益 +3 位作者 刘国华 常文环 张姝 王金全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8-153,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影响。选取体重(390±20)g的16日龄AA肉公雏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6、18和20日龄按500μg/kg BW向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注射等量生理... 本文旨在研究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影响。选取体重(390±20)g的16日龄AA肉公雏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6、18和20日龄按500μg/kg BW向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1日龄屠宰,取日粮和食糜测定氨基酸和Cr2O3含量,计算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显示,与配对组相比,免疫应激增加了肉仔鸡除甘氨酸外其余16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mg/24 h),其中6种氨基酸增幅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应激减少除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外的其余氨基酸的内源流量,其中8种氨基酸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食量是影响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主要因素,谷氨酸是回肠末端内源损失(mg/kg DMI)最大的氨基酸,其次是天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含硫氨基酸内源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激 肉仔鸡 回肠末端 内源氨基酸损失
下载PDF
基于T_(1)WI增强序列磁共振影像组学量化克罗恩病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 被引量:1
6
作者 方琪芬 丁洪蕾 周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T_(1)WI增强序列的影像组学量化克罗恩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的效能。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91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炎症伴溃疡组与炎症无溃疡组,以末端回肠作为感兴趣区,在T_(1)WI增... 目的探讨基于T_(1)WI增强序列的影像组学量化克罗恩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的效能。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91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炎症伴溃疡组与炎症无溃疡组,以末端回肠作为感兴趣区,在T_(1)WI增强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利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将样本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利用MI对高度一致性特征进行筛选,并建立Logistic模型。以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量化模型效能。结果91例中58例为炎症伴溃疡组,33例为炎症无溃疡组,降维后共得到6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Logistic模型在训练组的AUC为0.89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9%、80.7%,验证组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0.872,81.8%,85.7%。结论基于T_(1)WI增强序列的磁共振影像组学具有客观地、准确地量化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克罗恩病 磁共振成像 末端回肠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廖锦文 申文莉 +1 位作者 吴兰 龙文秀 《现代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358-359,367,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常规检查回肠末段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电子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病例的检查结果。结果:共检查5165例,发现回肠末段疾病543例,其中回肠末段炎452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60例、回...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常规检查回肠末段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电子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病例的检查结果。结果:共检查5165例,发现回肠末段疾病543例,其中回肠末段炎452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60例、回肠末段息肉病7例、回肠结核7例、回肠克罗恩病6例、回肠末段脂肪瘤2例、回肠钩虫病1例,提示小肠出血8例。这543例中,同时合并大肠病变的357例查见回肠末段疾病的比例为11.35%(357/3145),无大肠病变的186例查见回肠末段疾病的比例仍有9.21%(186/2020)。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应常规检查回肠末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对早期治疗回肠末段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 回肠末段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生长猪回肠末端瘘管中食糜养分流量及指示剂回收率的变异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成玲 赵峰 +4 位作者 左建军 王钰明 张莉 高理想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04-3413,共10页
食糜样品的代表性是研究养分在猪体内消化过程的关键。通过T型瘘管获得的代表性食糜采样方案必须基于瘘管中食糜养分的流量及指示剂的回收率。本试验以4头在回肠末端安装瘘管的生长猪[(21.3±1.0)kg]为试验对象,饲喂玉米-豆粕型... 食糜样品的代表性是研究养分在猪体内消化过程的关键。通过T型瘘管获得的代表性食糜采样方案必须基于瘘管中食糜养分的流量及指示剂的回收率。本试验以4头在回肠末端安装瘘管的生长猪[(21.3±1.0)kg]为试验对象,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采用3×16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其中采样日设3个水平,即试验期第8、9、10天。日内采样时间设16个水平,即08:00-24:00,每小时通过瘘管采集1次回肠食糜样品,记录鲜食糜的重量并分析食糜样品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及三氧化二铬的含量。研究结果如下:1)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日内采样时间显著地影响了瘘管中食糜的鲜食糜、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和三氧化二铬的流量(P〈0.05);在采样日间,瘘管中食糜的鲜食糜、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三氧化二铬的日内平均流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回肠末端食糜的总能流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2)日内16 h累计流经回肠瘘管的食糜及全天流经回肠末端的食糜在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总流量的日间变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试验期第8天的流量均显著地高于第9、10天的相应值(P〈0.05),而第9、10天间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瘘管连续收集16 h回肠末端食糜的各养分流量占全天流经回肠末端食糜相应养分总流量的比例都在68%以上,且不同采样日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回肠末端瘘管收集日内16 h食糜的三氧化二铬总流量及回收率在日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回收率为72.9%,变异系数为6.87%。上述结果表明,在3 d的收集中,后面2 d回肠末端食糜养分的平均流量相对稳定。这2 d采食后8 h连续收集食糜有较好的代表性。建议3 d采样中,第1天作为采样预试期,后面2 d作为采样正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回肠末端 食糜流量 指示剂回收率 变异
下载PDF
经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在小儿一期末段回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圣余 谢承 +2 位作者 林立华 傅俊杰 张通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4-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在小儿一期末段回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实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38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末段回肠病变患儿,均采用急诊或亚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均行一期末段病变回肠切除吻合术,吻合口... 目的探讨经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在小儿一期末段回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实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38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末段回肠病变患儿,均采用急诊或亚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均行一期末段病变回肠切除吻合术,吻合口距离回盲瓣10 cm以内,同时经阑尾切除的残端置入硅胶管至吻合口近端行回肠造瘘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除末段回肠闭锁与胎粪性肠梗阻伴末段回肠狭窄的患儿于术后8 d及6 d肛门及造瘘管排气、排便以外,其余病例均于术后3~4 d肠功能恢复,全部病例于肛门排气排便第2天拔除胃管予流质饮食,1~2 d后无腹胀及呕吐,予半流质饮食,术后4~5 d右髂窝引流管未见明显液体引出并经超声检查腹腔无积液后予拔除引流管,7~14 d腹部探查切口拆线愈合良好,带造瘘管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 d。出院后2~5 d患儿饮食及大小便正常,造瘘管无明显粪便排出,在门诊拔除造瘘管,2~3 d后瘘口自行愈合。门诊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腹膜炎、肠粘连及肠扭转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末段病变回肠切除一期回肠吻合术,吻合口距离回盲瓣10 cm以内,辅以经阑尾残端置硅胶管至吻合口近端行回肠造瘘术,能有效避免吻合口漏等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且保留了回盲瓣的生理功能,对患儿消化吸收及生长发育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段回肠 吻合口漏 回盲瓣 阑尾造瘘 儿童
下载PDF
基于DWI影像组学判断克罗恩病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洪蕾 周科峰 +4 位作者 蒋科芳 李嘉颖 高晨 张华妮 孙志超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551-1554,1581,共5页
目的探讨DWI影像组学在克罗恩病(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经病理检查诊断CD患者89例,以末端回肠节段性评分(CDEIS)临界值7分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活动组53例与... 目的探讨DWI影像组学在克罗恩病(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经病理检查诊断CD患者89例,以末端回肠节段性评分(CDEIS)临界值7分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活动组53例与非活动组36例。基于DWI序列勾画感兴趣区,将所有患者以7∶3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建立K-近邻函数模型(KNN),计算AUC、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共保留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共9个,基于图像特征值建立的KNN模型,训练组AUC 0.801,灵敏度0.865,特异度0.600;验证组AUC 0.794,灵敏度0.882,特异度0.545。结论基于DWI影像组学的KNN模型在判断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末端回肠 克罗恩病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结肠镜诊断56例末段回肠病变的内镜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庆玲 何俊 +1 位作者 陈忠华 刘雪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137-3138,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的意义。方法对56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668例患者插入回肠末段,共检出回肠末段疾病56例,阳性率为3.36%。其中发现回肠末端炎24例,单纯淋巴滤泡增生11例,结节状隆起4例,息肉3例... 目的探讨利用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的意义。方法对56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668例患者插入回肠末段,共检出回肠末段疾病56例,阳性率为3.36%。其中发现回肠末端炎24例,单纯淋巴滤泡增生11例,结节状隆起4例,息肉3例,肿瘤、肠腔狭窄、溃疡、鞭虫、黑变各2例,肠结核、钩虫、憩室各1例,溃疡性结肠、直肠炎同时存在末端回肠炎1例。结论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疾病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作为回肠末段检查的首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 肠镜 诊断
下载PDF
小肠胶囊内镜下单纯小肠克罗恩病空回肠病变与回肠末端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 邱琛 +3 位作者 朱振浩 陈昭 向城 王新颖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小肠克罗恩病空回肠病变与回肠末端病变的关系,比较回肠末端正常与回肠末端异常的单纯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且先后行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检查... 目的探讨单纯小肠克罗恩病空回肠病变与回肠末端病变的关系,比较回肠末端正常与回肠末端异常的单纯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且先后行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检查的单纯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内镜下表现分为回肠末端正常组及回肠末端病变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结果共62例单纯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纳入本研究,且均通过小肠胶囊内镜发现有空回肠病变。其中经结肠镜下发现回肠末端病变者40例(64.5%),回肠末端正常者22例(35.5%)。两者相比,回肠末端正常组较回肠末端病变组病程45年的比例高[68.2%(15/22)比12.5%(15/40),P=0.021],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吸烟史、临床表现、上消化道累及、肛周病变、疾病行为、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炎症指标、营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下回肠末端病变并不能预测空回肠是否有病变,小肠胶囊内镜有助于全小肠段病变的检出,对于病程短且回肠末端正常的克罗恩病患者更应重视空回肠病变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结肠镜检查 胶囊内窥镜 小肠 回肠末端
原文传递
三种常见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为 周国华 +3 位作者 韩龙 徐爱蕾 葛妍芹 宁继余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年第6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肠结核、淋巴瘤三种常见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的情况。方法选择近5年在我院首次住院确诊的,且内镜下仅回肠末端或合并回盲部、回盲瓣存在溃疡性病变的克罗恩病组、肠结核组、淋巴瘤组三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肠结核、淋巴瘤三种常见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的情况。方法选择近5年在我院首次住院确诊的,且内镜下仅回肠末端或合并回盲部、回盲瓣存在溃疡性病变的克罗恩病组、肠结核组、淋巴瘤组三组患者,治疗前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分别检测其SIBO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三组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肠结核组患者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较克罗恩病组和淋巴瘤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患者容易发生SIBO,特别是肠结核患者尤为明显,通过呼气氢浓度检测,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 溃疡性病变 小肠细菌过生长 葡萄糖氢呼气试验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球部和末端回肠黏膜菌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慧宁 瞿国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球部与末端回肠正常状态下黏膜菌群多样性,比较不同部位菌群组成情况。方法选择胃镜及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各15例,分别钳取十二指肠球部和末端回肠黏膜组织,使用16S rRNA测序法对球部和末端回肠黏膜组织进行生物信息...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球部与末端回肠正常状态下黏膜菌群多样性,比较不同部位菌群组成情况。方法选择胃镜及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各15例,分别钳取十二指肠球部和末端回肠黏膜组织,使用16S rRNA测序法对球部和末端回肠黏膜组织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另外又选取8例球炎患者和15例末端回肠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球部黏膜菌群测得个28个门,397个属。末端回肠黏膜测得25个门,344个属。两个部位在门水平上均以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为主要菌群,球部优势菌群所占比例依次为49.43%、25.93%、8.68%、5.19%、5.76%;末端回肠优势菌群比例依次为38.30%、29.61%、17.56%、8.15%、3.70%。属水平球部黏膜以鲸甘菌属、气单胞菌属、贪铜菌属、不动杆菌属、梭菌属为主要菌群,比例依次为49.38%、6.42%、5.62%、4.78%、3.84%;末端回肠黏膜以鲸甘菌属、贪铜菌属、气单胞菌属、拟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要菌群,比例依次为37.56%、12.83%、4.2%、3.84%、2.74%。球部正常黏膜与炎症状态菌群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端回肠正常黏膜与炎症状态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肠道黏膜菌群分布存在差异,球部黏膜菌群比末端回肠黏膜菌群更多样。球部黏膜菌群失调参与炎症发生;末端回肠黏膜菌群在炎症状态下有轻微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菌群 十二指肠球部 末端回肠 16S RRNA
下载PDF
直肠癌手术中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继泉 崔李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在部分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吻合口瘘风险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Ⅰ...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在部分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吻合口瘘风险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观察组术中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6例,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为2.43%。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其中4例吻合口瘘行二次手术永久性造瘘,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合并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直肠癌患者,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回肠袢式造瘘 吻合口瘘
下载PDF
回肠末端肠脂垂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蒋志庆 田小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 :研究回肠末端肠脂垂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手术标本上观察回肠末端肠脂垂的位置、形态及长度,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标本均具有回肠末端肠脂垂结构,其形状为“背鳍样”,长度为0.9~4.0... 目的 :研究回肠末端肠脂垂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手术标本上观察回肠末端肠脂垂的位置、形态及长度,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标本均具有回肠末端肠脂垂结构,其形状为“背鳍样”,长度为0.9~4.0 cm。结论 :肠脂垂在回肠末端普遍存在,并具有标志性、唯一性,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 肠脂垂 解剖学特点
下载PDF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秀峰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6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腹泻的中医辨证分型,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行大肠镜检的患者,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为阴性慢性腹泻病例,对照组为无慢性腹泻病例,对比两组患者回肠末端... 目的:研究慢性腹泻的中医辨证分型,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行大肠镜检的患者,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为阴性慢性腹泻病例,对照组为无慢性腹泻病例,对比两组患者回肠末端黏膜10~20 cm处病变和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情况。两组患者予中医辨证分型,对有回肠末端病变的患者给予甲硝唑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于15 d后复查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辨证分型脾胃湿热1例(占1.92%)、脾气亏虚2例(占3.84%)、肝气郁结3例(占5.77%)、气阴两虚4例(占7.69%)、寒湿困脾8例(占15.38%)、肝郁脾虚9例(占17.31%)、脾肾阳虚11例(占21.15%)、脾虚湿困14例(占26.92%)。观察组患者存在回肠末端黏膜病变(包括黏膜水肿、充血、糜烂及溃疡)37例(占71.15%),对照组为12例(占23.0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4.12,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为38例、中位增生为18个,对照组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为7例,中位增生为8个,两组相比有差异(x^2=37.64,x^2=21.31;P<0.05);观察组患者增生大小为4.5 mm,对照组为1.2 mm,两组相比差异显著(Z=13.05,P<0.05);观察组治疗后慢性腹泻症状消失46例(占88.46%),大肠镜检复查回肠末端病变增生改善26例(占70.27%)。结论:慢性腹泻中医证型及大肠镜检阴性的慢性腹泻患者往往在末端回肠发现病变,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会消失或得到很大改善,故大肠镜检阴性的慢性腹泻患者存在的末端回肠病变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标准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镜检 中医证型 慢性腹泻 回肠末端
下载PDF
单气囊小肠镜经肛进镜单人法和双人法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李智 盛娟 +1 位作者 左赞 何夕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单气囊小肠镜快速抵达回肠末端的安全、有效的插入方法。方法设气囊充气双人插入法组和气囊不充气单人插入法组,对两种方法内镜通过大肠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成功率均为100%,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气囊不充气单人插... 目的探讨经肛单气囊小肠镜快速抵达回肠末端的安全、有效的插入方法。方法设气囊充气双人插入法组和气囊不充气单人插入法组,对两种方法内镜通过大肠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成功率均为100%,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气囊不充气单人插入法是一种可行的、能安全有效地通过大肠抵达回肠末端的进镜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气囊小肠镜 回肠末端 价值
下载PDF
猪回肠末端“T”型人工瘘管术的改进
19
作者 黄杰 马娜娜 +4 位作者 汪艳 刘京 常广军 夏继飞 沈向真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随着现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动物消化器官的人工瘘管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通过安装人工瘘管以收集机体各种代谢产物进行试验。本文全面介绍了一种猪回肠末端"T"型瘘管安装技术,并从瘘管选择、术部选择、固定方法等方面与... 随着现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动物消化器官的人工瘘管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通过安装人工瘘管以收集机体各种代谢产物进行试验。本文全面介绍了一种猪回肠末端"T"型瘘管安装技术,并从瘘管选择、术部选择、固定方法等方面与传统瘘管安装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猪术后存活率100%,且具有瘘管不易脱落、术部恢复快、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为回肠末端人工瘘管的安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 “T”瘘管
原文传递
末端回肠悬吊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辉 史益凡 +3 位作者 杨增辉 鲍传庆 沈晓明 许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各40例。C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T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末...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各40例。C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T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末端回肠悬吊术。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3、7天检测两组营养学指标: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外周血电解质:钠(Na^+)、钾(K^+)、氯(Cl^-)等水平,并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营养指标及血电解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吻合口瘘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端回肠悬吊术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能有效降低由吻合口瘘所致的二次手术率,而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回肠悬吊术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