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火对国产P91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路 王正品 +2 位作者 刘江南 要玉宏 石崇哲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7-539,共3页
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法进行P91钢回火工艺参数的优化 ,研究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P91钢正火后 ,再经 760℃、180min的回火处理 ,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细小均匀的回火板条马氏体组织 ;回火温度过高... 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法进行P91钢回火工艺参数的优化 ,研究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P91钢正火后 ,再经 760℃、180min的回火处理 ,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细小均匀的回火板条马氏体组织 ;回火温度过高会出现组织性能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1钢 回火 优化 热处理
下载PDF
回火热处理对低屈强比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童明伟 袁泽喜 +1 位作者 张开广 范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阐明了回火热处理对低屈强比高强度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回火温度对低屈强比高强度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回火前,试验钢显微组织主要由细小板条状和...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阐明了回火热处理对低屈强比高强度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回火温度对低屈强比高强度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回火前,试验钢显微组织主要由细小板条状和粒状贝氏体组成,还含有少量铁素体及一些M/A岛。随回火温度提升,板条贝氏体逐渐合并长大,板条宽度增加,M/A岛分解,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下降,而屈服强度保持稳定,导致屈强比升高。M/A岛以块状和链条状形态存在,位于板条之间或贝氏体/铁素体边界。较低的回火温度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和低屈强比钢,这主要归功于其细小的板条组织和稳定的M/A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低屈强比 回火热处理 组织与性能
原文传递
浅谈40Cr钢调质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宗德 陈文 《装备制造技术》 2014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制定40Cr钢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测定在各种热处理情况下试样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并进行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得出了40Cr钢调质处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结论,并浅析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性能 显微组织 调质热处理
下载PDF
EA4T车轴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军辉 《机械管理开发》 2012年第4期57-59,共3页
EA4T为欧洲标准牌号的低碳合金钢材,主要应用于地铁车轴和高速动车组车轴,化学成分与国产25CrMoA钢相近,所采用的热处理工艺为调质处理。通过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和反复试验,确定车轴的调质工艺为淬火温度为880~900℃,回火温度为590~610℃。
关键词 EA4T 调质 热处理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朱红梅 胡文锋 +2 位作者 李勇作 李柏春 邱长军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61,共8页
针对激光熔覆层易形成非平衡组织以及其内部的残余应力易导致熔覆层变形、开裂等问题,采用回火热处理来改善420马氏体不锈钢熔覆层的综合性能,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熔覆层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熔覆层主要由... 针对激光熔覆层易形成非平衡组织以及其内部的残余应力易导致熔覆层变形、开裂等问题,采用回火热处理来改善420马氏体不锈钢熔覆层的综合性能,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熔覆层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熔覆层主要由马氏体、奥氏体和M23C6碳化物组成,经200℃和400℃回火后,试样中新生成了逆转变奥氏体;回火温度对试样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低温(100℃、200℃)和中温(400℃)回火态试样的抗拉强度(约为1800 MPa)和显微硬度(约为530 HV)与原始态试样相当;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试样的延伸率逐渐增大,但高温(600℃)回火态试样的强度和硬度显著下降,其延伸率略有降低;400℃回火态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但其耐腐蚀性能较原始态试样和市售420马氏体不锈钢420MSS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回火热处理 激光熔覆 马氏体不锈钢 组织性能
原文传递
回火温度对马氏体不锈钢1Cr13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继红 孟强 +2 位作者 支金花 张海存 张敏 《焊管》 2012年第10期20-24,共5页
利用化学浸泡腐蚀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及失重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在35℃恒温条件下不同焊后热处理的马氏体不锈钢1Cr13焊接接头在10%HCl和10%H2SO4两种腐蚀介质下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降低,马氏体不锈钢1Cr13焊缝... 利用化学浸泡腐蚀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及失重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在35℃恒温条件下不同焊后热处理的马氏体不锈钢1Cr13焊接接头在10%HCl和10%H2SO4两种腐蚀介质下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降低,马氏体不锈钢1Cr13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得粗大,不均匀,导致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降低;马氏体不锈钢1Cr13焊接接头对Cl-耐腐蚀性好,对SO42-耐腐蚀性差;在10%HCl中,腐蚀产物主要为Fe和Cr的氧化物和氯化物。在10%H2SO4腐蚀介质中,腐蚀产物主要为Fe和Cr的氧化物和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温度 马氏体不锈钢 焊后热处理 微观组织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新型V-Ti-B微合金化调质Q690E钢板的开发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振业 王会岭 +2 位作者 赵燕青 杨浩 陈起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低碳及"Mn-Cr-Mo-B-V-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及轧制、热处理工艺选择,成功开发出工程机械用Q690E钢板(/%:0.10~0. 15 C,0. 20~0.40 Si,≤0.015 P,≤0.005 S,0.30~0.40 Cr,0.20~0. 30 Mo,0.035~0.045 V,0.01~0.02 Ti,0... 通过低碳及"Mn-Cr-Mo-B-V-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及轧制、热处理工艺选择,成功开发出工程机械用Q690E钢板(/%:0.10~0. 15 C,0. 20~0.40 Si,≤0.015 P,≤0.005 S,0.30~0.40 Cr,0.20~0. 30 Mo,0.035~0.045 V,0.01~0.02 Ti,0.001~0.002 B)。Q690E钢板880~910℃淬火+570~610℃回火的微观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屈服强度811~891 MPa,抗拉强度852~938 MPa,-40℃冲击功在132~167 J,满足GB/T16270-2009对Q690E工程机械用钢力学性能的要求,结果满足用户严格使用要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 调质 热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回火热处理对轧制钛/钢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强 柴希阳 +1 位作者 柴锋 罗小兵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4-50,共7页
研究了500~670℃回火热处理对轧制钛/钢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复合板热加工的工艺参数制定提供指导。对轧态和回火态的钛/钢复合板进行了拉伸、冲击和剪切试验测试,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研究手段表征了... 研究了500~670℃回火热处理对轧制钛/钢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复合板热加工的工艺参数制定提供指导。对轧态和回火态的钛/钢复合板进行了拉伸、冲击和剪切试验测试,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研究手段表征了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剪切断口形貌及断口反应相。结果表明,回火热处理后,钛/钢复合板的剪切性能降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剪切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轧态和回火态复合板界面反应相均为β-Ti和TiC,其中TiC反应相的厚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呈现增厚趋势。TiC脆性相厚度的增加导致了复合板剪切强度的下降,且使得剪切断口呈现脆性断裂倾向增大,撕裂特征减弱,呈现出明显的平滑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热处理 轧制 钛/钢复合板 界面反应相
原文传递
30Mn钢调质P110钢级油管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吕永鹏 胡德英 +1 位作者 焦堂骞 任勇 《钢管》 CAS 2017年第1期45-49,共5页
根据30Mn钢的CCT曲线确定出A_c1、A_c3和Ms温度,在27MnCr调质P110钢级产品热处理工艺基础上,通过分析30Mn钢与27MnCr钢的合金成分、管径规格对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从淬火温度、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方面采用对比分析法得出3... 根据30Mn钢的CCT曲线确定出A_c1、A_c3和Ms温度,在27MnCr调质P110钢级产品热处理工艺基础上,通过分析30Mn钢与27MnCr钢的合金成分、管径规格对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从淬火温度、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方面采用对比分析法得出30Mn钢调质P110钢级油管的工业化热处理生产工艺:淬火温度925℃、步进周期32 s,回火温度530℃、步进周期32 s,外淋水量1300 m^3/h、外淋时间12s,内喷水量350 m^3/h、内喷时间1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P110 30Mn钢 27MnCr钢 调质 热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国产2.25Cr-1Mo-0.3V钢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广岐 王志刚 胡天江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模拟了实际大型2.25Cr-1Mo-0.3V钢制筒节热处理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板厚的筒节两次淬火+回火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淬火+回火后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奥氏体晶粒度均有较大改善,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有较... 模拟了实际大型2.25Cr-1Mo-0.3V钢制筒节热处理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板厚的筒节两次淬火+回火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淬火+回火后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奥氏体晶粒度均有较大改善,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5Cr-1Mo-0.3V钢 淬火 回火 热处理 低温韧性
下载PDF
锯片垛回火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变形控制
11
作者 张红晨 鞠军伟 +2 位作者 徐晓东 王玉奇 白硕玮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为探究回火温度和时间对锯片基体强度、硬度及变形的影响,利用非稳态导热原理,建立了锯片基体码垛加压回火过程的温度场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回火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并分析其对轴向和径向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压回火中锯片基体垛的径... 为探究回火温度和时间对锯片基体强度、硬度及变形的影响,利用非稳态导热原理,建立了锯片基体码垛加压回火过程的温度场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回火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并分析其对轴向和径向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压回火中锯片基体垛的径向和轴向最大温差分别约为10℃和(18~20)℃,65Mn锯片基体码垛用钢最佳回火工艺为400℃下保温12 h。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回火变形规律与温度分布特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片基体 回火热处理 数值模拟分析 锯片变形控制 回火参数优化设计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低合金耐磨铸钢力学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腾轼 顾星恒 杨弋涛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9,共6页
借助OM、SEM和EDS分析研究了淬火后不同回火温度对低合金耐磨铸钢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90℃淬火后500~650℃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试样硬度、抗拉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逐渐增加,560 ~620℃回火试样具有较优的综... 借助OM、SEM和EDS分析研究了淬火后不同回火温度对低合金耐磨铸钢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90℃淬火后500~650℃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试样硬度、抗拉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逐渐增加,560 ~620℃回火试样具有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560 ~620℃回火试样在MMS-2A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加载100 N和200 N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随着回火温度增加,试样的磨损体积和磨损率都增加,加载200 N磨损体积及磨损率大于加载100 N;试样磨损主要以氧化磨损、粘着磨损为主,同时伴有少量的磨粒磨损及微观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耐磨铸钢 回火温度 热处理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磁场下回火热处理对M2高速钢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文涛 夏智斌 +3 位作者 李强 孙楚雄 郑天祥 钟云波 《模具工业》 2020年第1期7-10,17,共5页
采用高速摄像机、扫描电镜、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M2高速钢热处理回火过程中施加磁场对其组织及硬度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磁场回火试验中,不同淬火温度试样经回火处理后硬度表现较为一致,而2T磁场回火试验中,淬火温度提高,回... 采用高速摄像机、扫描电镜、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M2高速钢热处理回火过程中施加磁场对其组织及硬度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磁场回火试验中,不同淬火温度试样经回火处理后硬度表现较为一致,而2T磁场回火试验中,淬火温度提高,回火后硬度出现小幅递增趋势,且常规回火试样存在的碳化物比磁场回火试样组织中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高速钢 磁场 回火热处理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12Cr1MoVG焊缝硬度的影响
14
作者 孙玉梅 《电站辅机》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研究焊后热处理温度与12Cr1MoVG焊缝硬度之间的关系,对12Cr1MoVG焊缝在640~760℃区间7个不同温度下保温1h,发现焊缝对焊后热处理温度敏感,并且有二次硬化作用,出现硬度反升现象,硬度峰值出现在660℃热处理后。当热处理温度达到740℃,... 为研究焊后热处理温度与12Cr1MoVG焊缝硬度之间的关系,对12Cr1MoVG焊缝在640~760℃区间7个不同温度下保温1h,发现焊缝对焊后热处理温度敏感,并且有二次硬化作用,出现硬度反升现象,硬度峰值出现在660℃热处理后。当热处理温度达到740℃,焊缝硬度降至焊态时的硬度值。热处理温度高于720℃,焊缝硬度值低于270 HBW,已经满足标准考核要求。推荐12Cr1MoVG构件焊后热处理温度须高于720℃,但不得超过材料的相变点AC_(1)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焊缝 热处理 硬度 相变点AC_(1)温度
下载PDF
65Mn钢圆锯片回火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及加热方法改进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坚民 毛得吉 +1 位作者 李海伟 黄之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66-1573,共8页
针对大直径圆锯片采用径向加热方式进行回火热处理过程中由于锯片温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热应力分布不均匀、锯片回火变形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大直径锯片回火处理的轴向加热方法,建立了大直径锯片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大直径锯片在径... 针对大直径圆锯片采用径向加热方式进行回火热处理过程中由于锯片温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热应力分布不均匀、锯片回火变形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大直径锯片回火处理的轴向加热方法,建立了大直径锯片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大直径锯片在径向加热、轴向加热两种加热方式下锯片的温度场分布、应力场分布,对两种加热方式下锯片的回火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轴向加热方式下锯片的回火热处理质量显著优于径向回火加热方式。本文中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有效保证大直径锯片的回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MN钢 圆锯片 回火热处理 加热方法 有限元模拟 温度场 应力场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建筑用高强耐火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海宁 张祺 +1 位作者 武昭妤 杨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5-218,共4页
以Mo、Cr、Mn等为合金元素,设计了建筑用新型耐火钢成分,并按照实际生产工艺对其进行了熔炼。研究了回火处理工艺对建筑用耐火钢样品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耐火钢组织主要以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还有少... 以Mo、Cr、Mn等为合金元素,设计了建筑用新型耐火钢成分,并按照实际生产工艺对其进行了熔炼。研究了回火处理工艺对建筑用耐火钢样品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耐火钢组织主要以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还有少量的珠光体。回火过程发生非等轴铁素体的位错强化和M/A(马氏体/奥氏体)相的相变强化,二者共同作用提高了耐火钢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耐火钢 回火热处理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热处理对Al-Sn-Bi-Pb-In阳极材料电化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春波 隋鑫 王为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55,8,共3页
热处理能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但高温固溶会降低其电化学活性,低温回火会影响其耐蚀性,目前结合二者优势的报道较少。熔炼制备了Al-Sn-Bi-Pb-In合金,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化学浸泡失重法研究了高温固溶、低温回火热处理对其电化学性能及耐蚀... 热处理能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但高温固溶会降低其电化学活性,低温回火会影响其耐蚀性,目前结合二者优势的报道较少。熔炼制备了Al-Sn-Bi-Pb-In合金,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化学浸泡失重法研究了高温固溶、低温回火热处理对其电化学性能及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热处理状态铝合金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铝合金阳极高温固溶处理后电化学活性降低,耐蚀性提高;再作低温回火后铝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提高,耐蚀性稍有降低;最佳热处理为500℃固溶6 h之后再在150℃下回火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 回火 热处理 铝合金阳极 电化学性能 耐蚀性能
下载PDF
压铸模早期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以人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压铸模如出现早期开裂,可能原因是压铸模合金成分偏析、淬火压力不够、冷速慢、截面改变处过渡角小等。可采用固溶淬火+高温回火,分级和等温淬火,回火后快冷等方法,提高韧度,延长使用寿命;加热时严重过热致马氏体针和晶粒粗大,使滑块断... 压铸模如出现早期开裂,可能原因是压铸模合金成分偏析、淬火压力不够、冷速慢、截面改变处过渡角小等。可采用固溶淬火+高温回火,分级和等温淬火,回火后快冷等方法,提高韧度,延长使用寿命;加热时严重过热致马氏体针和晶粒粗大,使滑块断口呈现准解理脆性断裂,应严格控制滑块热处理工艺操作;采用蒸气处理、离子渗氮、PVD、CVD表面镀膜、渗硼处理、喷涂润滑剂等措施可避免压铸模焊合及熔损失效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模 失效 淬火 回火 韧度 热处理
原文传递
回火热处理炉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海方 刘军刚 刘青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91,共3页
根据传热学原理建立了钢板温度预测数学模型。研究了炉内物料跟踪及目标温度,介绍了钢板在炉时间及辊道速度的计算;进行了650℃回火钢板温度均匀性测试。结果显示,在650℃进行热处理时,钢板温差在±3℃以内。
关键词 回火 热处理炉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回火热处理对40CrNi2Si2MoVA显微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森 张润伟 +2 位作者 雷明霞 张智超 王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17-219,226,共4页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和循环回火次数对40Cr Ni2Si2Mo VA(300M)超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M钢经860℃油淬,在250~400℃回火后,材料内部显微组织均由板条马氏体、下贝氏体和少量的奥氏体组成,但在回火温度升高的过...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和循环回火次数对40Cr Ni2Si2Mo VA(300M)超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M钢经860℃油淬,在250~400℃回火后,材料内部显微组织均由板条马氏体、下贝氏体和少量的奥氏体组成,但在回火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材料内部的板条状马氏体的宽度逐渐增大,下贝氏体的含量也在增多。相比之下,当回火温度为300℃,循环回火次数为2次时,硬度最低,塑性和韧性达到一个最佳匹配,使得该材料具有最佳强韧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2Si2MoVA钢 回火热处理 显微组织 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