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红外热图的温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慧敏 杨承志 +1 位作者 刘贺 张兴超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16年第3期85-89,共5页
针对由红外热像仪直接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很难直接获得红外辐射温度场分布的问题,本文拟提出一种提取红外热图每像素点温度值的方法。以某红外热像仪采集到的JPEG格式的人体面部红外热图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几种... 针对由红外热像仪直接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很难直接获得红外辐射温度场分布的问题,本文拟提出一种提取红外热图每像素点温度值的方法。以某红外热像仪采集到的JPEG格式的人体面部红外热图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几种常用的面部测温范围;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曲线的方法,获得这几种测温范围下图像灰度值与实际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上述对应关系提取出图像上每像素点处的温度值。实际测试表明:该方法能能有效提取人体面部温度分布,且温度估计值的偏差均值和精度均小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图 JPEG格式 温度提取 MATLAB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列车走行部关键部件温度检测系统
2
作者 周健 张艺珲 +2 位作者 郑帅 冯献昂 邢宗义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7期7-13,共7页
地铁列车走行部的良好运行状态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针对其关键部件发热故障的检测问题,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列车走行部关键部件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走行部热成像图,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和CIoU损失函数,改进YO... 地铁列车走行部的良好运行状态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针对其关键部件发热故障的检测问题,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列车走行部关键部件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走行部热成像图,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和CIoU损失函数,改进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识别、定位出关键部件;对关键部件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和自适应阈值分割等操作,提取温度。基于实验室的Pytorch深度学习平台,在南京地铁运营公司马群车辆段对所研发的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获取走行部热成像图,准确定位关键部件并提取其温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走行部 红外热像图 目标识别 温度提取
下载PDF
基于LSTM的布里渊增益谱提取方法
3
作者 尚秋峰 李雪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针对布里渊光时域传感器在进行长距离监测时存在的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布里渊增益谱温度提取方法。采用洛伦兹函数仿真生成用于长短期记忆网络训练的数据集,建立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温度的映射关系。搭建了40... 针对布里渊光时域传感器在进行长距离监测时存在的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布里渊增益谱温度提取方法。采用洛伦兹函数仿真生成用于长短期记忆网络训练的数据集,建立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温度的映射关系。搭建了40 km的布里渊光时域实验系统,通过谱线相减法对实验数据中存在的畸变现象进行校正,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校正数据进行了温度信息提取。将本文提出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与经典的极限学习机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最小均方根误差可达0.11℃;即使在扫频步长较大的情况下,该方法仍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有利于提高布里渊光时域温度传感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布里渊增益谱 长短期记忆网络 温度提取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温度提取中的应用(特邀) 被引量:1
4
作者 余长源 王碧炜 +1 位作者 王亮 吕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文章回顾了本研究小组将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神经网络(DNN)用于提取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传感系统中的温度分布信息的研究工作。在对ANN或者DNN模型进行适当的训练之后,沿被测光纤的温度分布信息能够被训练完成的ANN或DNN从实... 文章回顾了本研究小组将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神经网络(DNN)用于提取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传感系统中的温度分布信息的研究工作。在对ANN或者DNN模型进行适当的训练之后,沿被测光纤的温度分布信息能够被训练完成的ANN或DNN从实验获得的布里渊增益谱(BGS)中直接提取出来,而不需要像传统的洛伦兹线型拟合(LCF)方法一样先对BGS拟合得到布里渊频移(BFS),再将其转换成温度信息。实验结果展示出了用ANN和DNN进行温度提取的方法相比于用传统LCF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提取 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
下载PDF
基于SVM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的温度精确提取
5
作者 宋佳音 余磊 +2 位作者 田小芮 陈紫薇 朱宏娜 《通信技术》 2019年第4期917-921,共5页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因其防雷防爆和分布式传感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实现了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中温度信息的提取。在训练阶段利用理想的Voigt曲线作为布里渊增益谱对每个类别的温度值同时进行训练,获得支持向量机...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因其防雷防爆和分布式传感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实现了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中温度信息的提取。在训练阶段利用理想的Voigt曲线作为布里渊增益谱对每个类别的温度值同时进行训练,获得支持向量机模型,并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布里渊增益谱。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在更大的信噪比、泵浦脉冲宽度、扫频步长范围内,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可提高温度提取的精度,同时有效缩减了算法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布里渊增益谱 支持向量机 温度提取
下载PDF
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结温提取原理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68
6
作者 李武华 陈玉香 +3 位作者 罗皓泽 周宇 杨欢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546-3557,3373,共12页
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对大容量电力电子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度诱发的器件失效是电力电子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器件结温的精确提取是大功率电力变换装备的寿命预测、健康管理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该文概... 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对大容量电力电子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度诱发的器件失效是电力电子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器件结温的精确提取是大功率电力变换装备的寿命预测、健康管理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该文概述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结温提取原理和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梳理现有器件结温检测技术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特点,特别是对热敏感电参数提取方法的工作原理、典型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从线性度、灵敏度、泛化度等指标对结温提取方法进行初步评估。在此基础上展望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结温提取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 结温提取 热敏感电参数
下载PDF
Si和SiC功率器件结温提取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莉娜 邓洁 +1 位作者 杨军一 李武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3-716,共14页
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温的在线准确提取是实现器件智能控制、性能评估、主动热管理、健康状态评估及优化器件寿命等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现有基于温敏参数的Si(硅)和SiC(碳化硅)功率器件结温提取方法的机理和主要特点,从灵敏度、测量频... 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温的在线准确提取是实现器件智能控制、性能评估、主动热管理、健康状态评估及优化器件寿命等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现有基于温敏参数的Si(硅)和SiC(碳化硅)功率器件结温提取方法的机理和主要特点,从灵敏度、测量频率、侵入性和线性度等指标对已有方法进行了性能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SiC JFE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温度特性,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栅-源极间寄生PN结击穿电压的SiC JFET器件非侵入性在线结温提取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半导体器件 碳化硅 结温提取 温敏参数
下载PDF
青刺果研究概述 被引量:23
8
作者 和琼姬 和加卫 +7 位作者 王宇萍 木永青 杨文宏 杨洪涛 黄杏娥 吴永斌 和寿莲 和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7期74-78,共5页
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是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又名总花扁核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和贵州等海拔在1800-3200 m的山区、山坡、干旱河谷、荒地和丛林中。青刺果在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已有几千... 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是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又名总花扁核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和贵州等海拔在1800-3200 m的山区、山坡、干旱河谷、荒地和丛林中。青刺果在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已有几千年的食药用历史。为了研究青刺果在药用、食用、护肤、保健功能等方面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有关青刺果及其产品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青刺果根、茎、果仁中含多种对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粗脂肪、多糖、黄酮、萜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力、抗菌、维持生物膜流动等作用,另外在青刺果的栽培、萃取及化学成分分析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对青刺果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青刺果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其在药理学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刺果 生物学特征 化学成分 低温萃取技术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栀子果油的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昊阳 王飞运 +2 位作者 刘华敏 汪学徳 秦广雍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9-215,共7页
本实验利用正己烷萃取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三种方法制备得到了三种栀子果油,并对其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含量、谷维素含量、维生素E含量及氧化酸败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不同萃取方法对栀子果... 本实验利用正己烷萃取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三种方法制备得到了三种栀子果油,并对其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含量、谷维素含量、维生素E含量及氧化酸败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不同萃取方法对栀子果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栀子果油的过氧化值为9.38-17.30 mmol/kg,酸值为4.06-14.28 mg KOH/g,皂化值为186.07-198.91 mg KOH/g,碘值为116.43×10^-2-130.16×10^-2 g I2/g。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相对含量占76.04-78.00%。栀子果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是0.85-3.48%和17.06×10^-2-29.80×10^-2 mg/g,谷维素含量极少。其中超临界栀子果油的色泽最好,溶剂残留量最少,但酸价最高;正己烷栀子果油中甾醇含量最高,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好;亚临界栀子果油的酸值最低,维生素E含量最高。本文为栀子果油制备方法的选择和精炼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正己烷萃取 亚临界低温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
原文传递
低温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荞头中1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志强 吴玉杰 +1 位作者 马铭 张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建立了荞头中13种有机磷农药(OPPs)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方法;探讨了OPPs残留的微量化学法、低温提取及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在2℃低温条件下用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正己烷(1+1)二次提取荞头中OPPs残留,然后用LC... 建立了荞头中13种有机磷农药(OPPs)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方法;探讨了OPPs残留的微量化学法、低温提取及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在2℃低温条件下用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正己烷(1+1)二次提取荞头中OPPs残留,然后用LC-Si小柱净化的效果较好。本法可同时测定荞头中13种OPPs残留量;方法的回收率在61.5%~135%(除敌敌畏)之间,精密度为2.6%~15%;多种有机磷浓度在0.020-1.0mg/kg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0.9999);检出限为0.005-0.0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提取 气相色谱法 微量化学法 固相萃取 有机磷农药残留 荞头
下载PDF
低阶煤有机溶剂萃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殷甲楠 张凤桐 +2 位作者 樊丽华 梁英华 王蕾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100-103,51,共5页
鉴于煤有机溶剂萃取的迅速发展,以低温和高温热萃取作对比,对相应的萃取机理、影响因素及萃取物的应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在200℃以下的多为低温物理萃取,萃取率一般较低,所得萃取物多用于研究煤的分子结构;而温度在30... 鉴于煤有机溶剂萃取的迅速发展,以低温和高温热萃取作对比,对相应的萃取机理、影响因素及萃取物的应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在200℃以下的多为低温物理萃取,萃取率一般较低,所得萃取物多用于研究煤的分子结构;而温度在300~400℃的萃取多为高温溶剂萃取,所得萃取率较高,萃取过程中会伴随化学键的断裂及相应化学反应的发生,所得萃取物多用在研究配煤炼焦、劣质煤的气化液化、新型煤基材料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有机溶剂 低温萃取 高温萃取
下载PDF
酶法浸提甜菊糖甙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雪颖 徐仲伟 +1 位作者 战宇 宁正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0-192,共3页
通过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对甜菊糖甙的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法浸提甜菊糖甙的适宜条件为:浸提温度45~50℃,浸提液的pH4.5~5.0,纤维素酶用量0.20%,浸提时间100~120min,料水比1∶11。
关键词 甜菊糖甙 纤维素酶 低温浸提 提取率
下载PDF
绿茶饮料的低温萃取工艺研究及冷后浑控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洁 刘张虎 +3 位作者 杨登想 郭啸川 李皓 倪学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研究低温萃取工艺对绿茶主要呈味物质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T640和A420指标评析茶汤的色泽和浑浊度。结果显示:低温浸提条件下得到的绿茶茶汤主要生化成分的浸出量适宜,同时低温萃取法得到的茶汤色泽佳。采用低温萃取工艺是优质茶饮料生... 研究低温萃取工艺对绿茶主要呈味物质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T640和A420指标评析茶汤的色泽和浑浊度。结果显示:低温浸提条件下得到的绿茶茶汤主要生化成分的浸出量适宜,同时低温萃取法得到的茶汤色泽佳。采用低温萃取工艺是优质茶饮料生产的有效浸提方法之一。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绿茶低温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20℃、浸提时间3h、茶水比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饮料 低温萃取 冷后浑 呈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生猪耳温自动提取算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肖德琴 林思聪 +3 位作者 刘勤 黄一桂 曾瑞麟 陈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5-262,共8页
针对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生猪体温自动提取困难的问题,在设施猪场生猪体温红外巡检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将生猪耳部区域作为其体温的代表区域,探索一种基于红外热像图的生猪耳温自动提取算法(IT-PETE)。该算法通过高效而准确地识别生猪耳部... 针对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生猪体温自动提取困难的问题,在设施猪场生猪体温红外巡检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将生猪耳部区域作为其体温的代表区域,探索一种基于红外热像图的生猪耳温自动提取算法(IT-PETE)。该算法通过高效而准确地识别生猪耳部区域并提取耳部区域的温度最大值和平均值,实现生猪体温非接触式自动监测。IT-PETE算法首先用拉普拉斯算子对生猪热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YOLO v4和形态学对热红外图像中的生猪耳部进行提取,并结合耳部分割图像和温度矩阵自动获取耳部区域温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采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训练生猪耳部区域检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图像共2000幅,测试集400幅。试验表明,YOLO v4耳部区域检测准确率为97.6%,比Faster R-CNN和SSD分别提高了2.0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单帧图像的平均检测时间为12 ms。同时对20头猪的人工统计耳温数据与算法提取体温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两者在耳部区域温度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49和0.9119,表明IT-PETE算法对体温数据的提取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因此,IT-PETE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生猪体温自动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耳温提取 YOLO v4 热红外成像
下载PDF
IGBT功率模块热网络模型建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综述和展望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凯伟 何怡刚 +1 位作者 李兵朋 张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60,共10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功率变流器的核心器件,其可靠性受到广泛重视。而结温过高或者温度波动过高是导致功率器件失效的主要因素,故实时精确地监测IGBT模块结温对于提高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热网络模型,然后对其电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功率变流器的核心器件,其可靠性受到广泛重视。而结温过高或者温度波动过高是导致功率器件失效的主要因素,故实时精确地监测IGBT模块结温对于提高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热网络模型,然后对其电路进行仿真可获取结温,该方法因简单易行且可实现对结温的在线监测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对现有的热网络模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根据模型结构将其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三类。然后,对近年来热网络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探讨,并对各个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新的热网络模型和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结温提取 热网络模型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基于热敏感电参数法的大容量IGBT模块动态结温在线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祝冲冲 王祥 +4 位作者 罗皓泽 周宇 杨欢 李武华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86-2693,共8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在风力发电等大功率系统中应用广泛,其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重视,鉴于结温是影响IGBT模块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基于热敏感电参数的结温提取方法...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在风力发电等大功率系统中应用广泛,其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重视,鉴于结温是影响IGBT模块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基于热敏感电参数的结温提取方法,然而较少涉及大容量IGBT模块动态结温在线监测和测试的研究。设计和搭建了基于H桥拓扑的兆瓦级应用工况复现平台,可开展大功率变流系统的运行工况型式测试。以关断延迟时间为热敏感电参数,简要论述了其与器件结温和负载电流等运行工况的相关性,并通过实测构建了三维数据库。基于运行工况复现平台,研究了大容量IGBT模块在不同基波频率下的结温波动特征,并通过模块内置的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热敏电阻进行结温波动对比,验证了以关断延迟时间进行IGBT模块结温在线提取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和易于集成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IGBT模块 热敏感电参数法 工况复现 结温提取 关断延迟时间
下载PDF
低温浸提茶汁的最优工艺条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凤娟 丁兆堂 杜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124,共4页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对茶汁低温条件下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水茶比、纤维素酶添加量及浸提用水的pH进行了研究。低温浸提茶汁的最优工艺条件 :浸提温度 5 8℃ ,浸提时间 3 8min ,水茶比 (mL :g) 1 1∶1 ,纤维素酶用量 0 1 7%,...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对茶汁低温条件下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水茶比、纤维素酶添加量及浸提用水的pH进行了研究。低温浸提茶汁的最优工艺条件 :浸提温度 5 8℃ ,浸提时间 3 8min ,水茶比 (mL :g) 1 1∶1 ,纤维素酶用量 0 1 7%,浸提用水的pH为 4 1~ 4 5。在此条件下浸提的一次浸出浓度、浸出率分别为 2 5 2 0g/L、1 2 8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浸提茶汁 工艺条件 纤维素酶 酶用量 绿茶 茶饮料
下载PDF
基于关断电流最大变化率的压接式IGBT模块结温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常垚 陈玉香 +2 位作者 李武华 李威辰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0-78,共9页
压接式绝缘栅极双极性晶体管(IGBT)模块因优越的电气性能和封装设计,受到柔性直流输电等大功率应用场合的青睐,其模块可靠性也成为大功率应用场合研究的重点,而IGBT模块结温是影响器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压接式IGBT模块双脉冲测试平... 压接式绝缘栅极双极性晶体管(IGBT)模块因优越的电气性能和封装设计,受到柔性直流输电等大功率应用场合的青睐,其模块可靠性也成为大功率应用场合研究的重点,而IGBT模块结温是影响器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压接式IGBT模块双脉冲测试平台,介绍一种基于关断电流最大变化率的压接式IGBT模块结温提取方法,分析压接式IGBT芯片结温和模块关断电流最大变化率间单调变化关系,并利用压接式IGBT模块封装结构固有的寄生电感有效获取关断电流最大变化率的信息,以此来反推模块结温特性。最后通过压接式IGBT双脉冲测试平台验证了通过模块关断电流最大变化率进行压接式IGBT结温提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式IGBT 可靠性 关断电流最大变化率 结温提取
下载PDF
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程小雪 袁永俊 +4 位作者 胡丽丽 邱鹏 董思杨 豆剑伟 陈海风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2期42-46,共5页
采用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应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柠檬烯、芳樟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了花椒颗粒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花椒调味油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中温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 采用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应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柠檬烯、芳樟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了花椒颗粒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花椒调味油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中温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中温制备的花椒调味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40min、料液比1∶8、颗粒度60目,在此条件下柠檬烯的得率为3.046 5mg/g、芳樟醇的得率为2.738 7mg/g;中温制备的花椒调味油其香气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和其衍生物,含量较高的为:α-苧烯、桧烯、月桂烯、柠檬烯、反-罗勒烯、γ-萜品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浸提 花椒调味油 正交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适温压榨牡丹籽油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汶罡 孙晓莉 +1 位作者 祖元刚 赵修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了提高压榨牡丹籽油产率及油品质量,并为进一步探索低温压榨牡丹籽油的可行性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本实验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适温压榨牡丹籽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高,实验误差小,最终得到适温压榨制备牡丹... 为了提高压榨牡丹籽油产率及油品质量,并为进一步探索低温压榨牡丹籽油的可行性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本实验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适温压榨牡丹籽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高,实验误差小,最终得到适温压榨制备牡丹籽油最佳制备工艺为:压力4.6 MPa、进料速度1600 g·min-1、压榨温度73℃、含水率4.6%;所得最大出油率为23.11%,残油率为7.02%。经检测最佳制备条件提取的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90.36%,其中亚麻酸含量为40.71%、亚油酸含量为27.25%、油酸含量为22.40%、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为7.23%、硬脂酸为1.60%。牡丹籽油酸价为2.61 mg·g-1、过氧化值为1.56 mmol·kg-1。所有检测结果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LS/T 3242-2014》牡丹籽油中质量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螺旋压榨 Box-Behnken实验设计 Α-亚麻酸 适温压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