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7-70,共4页
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 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生命的要旨应是保持其醇真质朴的性情本色,深刻地思考政治,穿越政治,有意或无意地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性情 文学创作 政治
下载PDF
传统主题在陈设空间中的当代性转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永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现代社会中传统艺术的独特性与局限性并存,使其逐渐呈现边缘化状态,现阶段大多数的研究只是针对于传统艺术形态本身进行升级,例如现代材料的融入,形式手法的转变等,对于传统艺术介入空间,也基本是强制性的主题关联,并没有从两者的共通... 现代社会中传统艺术的独特性与局限性并存,使其逐渐呈现边缘化状态,现阶段大多数的研究只是针对于传统艺术形态本身进行升级,例如现代材料的融入,形式手法的转变等,对于传统艺术介入空间,也基本是强制性的主题关联,并没有从两者的共通性以及合理性出发。空间陈设既要有地域性与民族性,又要兼具现代性与开放性,注重东方精神的视觉呈现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现当代审美融会贯通,展现其特有的主题性、表现性和专属性。基于现当代人的审美趋势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笔者试图将传统主题的当代性转化介入到空间陈设中,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从两者之间的“故事主题”“表现形式”以及“气质营造”三个角度切入,解读以“传统主题”的当代性转化介入陈设空间探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艺术 空间陈设 气质营造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鹏振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7-90,共4页
梁遇春散文的美学情趣表现为袒露的个性、自然的风韵和新奇的创意;创作个性体现在随便的格局、放纵的议论和率意的征引上;文学语言带有深挚的情韵美、轻实重虚的形象性和微嘲婉讽的谐趣味。
关键词 梁遇春散文 美学情趣 创作个性 文学语言
下载PDF
地域文化、人文气质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以李世熊的文学创作为视角
4
作者 张宇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85-90,共6页
以地域文化的视角考察,福建汀州府属于客家文化范畴,汀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及集"质朴"与"劲直"为一体的人文气质,对当地文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季汀州府的文坛领袖李世熊的文... 以地域文化的视角考察,福建汀州府属于客家文化范畴,汀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及集"质朴"与"劲直"为一体的人文气质,对当地文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季汀州府的文坛领袖李世熊的文学创作便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研究其文学创作,对推进地域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人文气质 文学创作 李世熊
下载PDF
高适、岑参边塞诗创作风格差异及其成因探赜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伟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8-42,共5页
唐代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高适、岑参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高诗富有深沉浑厚的现实主义气息,岑诗饶有豪放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从两人的生活基础、人生阅历、所处地域、性格、气质、创作心态诸方面进行比较,可探知形成高、岑诗风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唐代边塞诗派 高岑 生活基础 阅历和地域 性格与气质 创作心态
下载PDF
同为“没女”,不同命运——简·爱和苔丝人物形象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赵若纯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以现代"没女"现象为切入点,重新审视19世纪英国文学中简.爱和苔丝两位女性形象,试图从性格气质、爱情观念、反抗方式、作家创作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差异,来诠释简.爱和苔丝同为"没女"而命运迥异的深刻原因。
关键词 “没女” 气质性格 爱情观 反抗方式 创作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