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白花奶牛染色体核型、带型初步分析
1
作者
晁玉庆
巴勇舸
+1 位作者
国向东
张杰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82-90,共9页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我们研究了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2~n=60,其中29对为常染色体,而另一对为性染色体。全部常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为大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我们研究了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2~n=60,其中29对为常染色体,而另一对为性染色体。全部常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为大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小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对黑花奶牛的染色体G带也作了分析和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染色体
核型
带型
分析
原文传递
水稻非整倍体无性繁殖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龚志云
石国新
+2 位作者
刘秀秀
裔传灯
于恒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05-1510,共6页
无性繁殖是保存非整倍体的一个有效手段。为研究该过程中非整倍体的遗传稳定性,从水稻第8染色体短臂端三体(2n+·8S)自交后代中筛选出相应的端四体(2n+·8S+·8S),其田间性状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非常窄且内卷,结实率差。在...
无性繁殖是保存非整倍体的一个有效手段。为研究该过程中非整倍体的遗传稳定性,从水稻第8染色体短臂端三体(2n+·8S)自交后代中筛选出相应的端四体(2n+·8S+·8S),其田间性状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非常窄且内卷,结实率差。在多年无性繁殖过程中,该端四体所添加的其中1条·8S容易丢失使无性系产生性状变异。通过FISH分析发现该无性变异系的原始株中所添加的2条·8S具有以下特点:其中1条·8S在着丝粒区域检测不到水稻着丝粒的基本组分CentO序列,但可以检测到水稻着丝粒的另一基本组分CRR序列,该染色体可以稳定遗传;另外1条·8S在着丝粒区域同时检测不到CentO和CRR序列,该染色体不能稳定遗传。而在最初保存的相应端三体亲本材料的·8S中,同时包含CentO和CRR序列。说明·8S上的CentO和CRR在多年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会随机丢失,导致含有·8S的非整倍体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整倍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
CentO
CR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发现1例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裸鼠形成的“端着丝粒染色体”恶性细胞系
3
作者
程洪艳
叶雪
+5 位作者
昌晓红
成夜霞
付天云
杨文兰
冯捷
崔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按照常用肿瘤细胞建系方法,以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原代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为人体肿瘤的研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IIIcG3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接种裸鼠皮下成瘤,通过体外原代培养,...
目的按照常用肿瘤细胞建系方法,以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原代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为人体肿瘤的研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IIIcG3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接种裸鼠皮下成瘤,通过体外原代培养,建立1株悬浮生长的细胞系。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分析、克隆形成实验、双层软琼脂培养、裸鼠接种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细胞系已传至100代以上,命名为WSZ。其生物学特性为:形态学观察细胞呈悬浮球形生长状态;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对数期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15.8h;染色体为16~135条,以68和69条染色体为多见,染色体分析显示,基本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细胞克隆形成率为89.3%,具有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异种移植实验表明106细胞在裸鼠皮下可成瘤,而100个细胞接种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即可形成皮下肿瘤。结论 WSZ能够在体外长期生长和稳定传代,WSZ是一高度恶性的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永生化
细胞系
端着丝粒染色体
肿瘤干细胞
染色体分析
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麝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与G-带带型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邹方东
岳碧松
+1 位作者
张义正
陈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以林麝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由此建立了适合其增殖的培养体系。培养75h后,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确定林麝核型是2N=58,且全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实验结果还表明,通过获得较...
以林麝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由此建立了适合其增殖的培养体系。培养75h后,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确定林麝核型是2N=58,且全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实验结果还表明,通过获得较晚的中期分裂相,可以确定染色体是端着丝粒不是亚端着丝粒类型。同时首次应用染色体G-带技术,研究了林麝染色体的G-带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染色体
G-带
带型
核型
空气干燥法
制备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白花奶牛染色体核型、带型初步分析
1
作者
晁玉庆
巴勇舸
国向东
张杰
出处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82-90,共9页
文摘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我们研究了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奶牛的染色体2~n=60,其中29对为常染色体,而另一对为性染色体。全部常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为大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小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对黑花奶牛的染色体G带也作了分析和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奶牛
染色体
核型
带型
分析
Keywords
chromosome
Holstein
Friesial
Karyotype
analysis
Autsome
Sex-
chromosome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telocentric
chromosome
Relative
length
Arm
ratio
centromere
index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水稻非整倍体无性繁殖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龚志云
石国新
刘秀秀
裔传灯
于恒秀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05-15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567
30600345
+3 种基金
30770131
30771210
3107027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文摘
无性繁殖是保存非整倍体的一个有效手段。为研究该过程中非整倍体的遗传稳定性,从水稻第8染色体短臂端三体(2n+·8S)自交后代中筛选出相应的端四体(2n+·8S+·8S),其田间性状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非常窄且内卷,结实率差。在多年无性繁殖过程中,该端四体所添加的其中1条·8S容易丢失使无性系产生性状变异。通过FISH分析发现该无性变异系的原始株中所添加的2条·8S具有以下特点:其中1条·8S在着丝粒区域检测不到水稻着丝粒的基本组分CentO序列,但可以检测到水稻着丝粒的另一基本组分CRR序列,该染色体可以稳定遗传;另外1条·8S在着丝粒区域同时检测不到CentO和CRR序列,该染色体不能稳定遗传。而在最初保存的相应端三体亲本材料的·8S中,同时包含CentO和CRR序列。说明·8S上的CentO和CRR在多年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会随机丢失,导致含有·8S的非整倍体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不稳定性。
关键词
水稻
非整倍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
CentO
CRR
Keywords
Rice
Aneuploid
telocentric
chromosome
CentO
CRR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发现1例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裸鼠形成的“端着丝粒染色体”恶性细胞系
3
作者
程洪艳
叶雪
昌晓红
成夜霞
付天云
杨文兰
冯捷
崔恒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出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文摘
目的按照常用肿瘤细胞建系方法,以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原代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为人体肿瘤的研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IIIcG3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接种裸鼠皮下成瘤,通过体外原代培养,建立1株悬浮生长的细胞系。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分析、克隆形成实验、双层软琼脂培养、裸鼠接种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细胞系已传至100代以上,命名为WSZ。其生物学特性为:形态学观察细胞呈悬浮球形生长状态;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对数期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15.8h;染色体为16~135条,以68和69条染色体为多见,染色体分析显示,基本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细胞克隆形成率为89.3%,具有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异种移植实验表明106细胞在裸鼠皮下可成瘤,而100个细胞接种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即可形成皮下肿瘤。结论 WSZ能够在体外长期生长和稳定传代,WSZ是一高度恶性的细胞系。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永生化
细胞系
端着丝粒染色体
肿瘤干细胞
染色体分析
人
Keywords
Ovarian
epithelial
carcinoma
Immortalization
Cell
line
telocentric
chromosome
Cancer
stem
cells
chromosome
analysis
Human
分类号
Q2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R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麝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与G-带带型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邹方东
岳碧松
张义正
陈三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养麝研究所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基金
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3CCA03000)
文摘
以林麝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由此建立了适合其增殖的培养体系。培养75h后,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确定林麝核型是2N=58,且全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实验结果还表明,通过获得较晚的中期分裂相,可以确定染色体是端着丝粒不是亚端着丝粒类型。同时首次应用染色体G-带技术,研究了林麝染色体的G-带带型。
关键词
林麝
染色体
G-带
带型
核型
空气干燥法
制备方法
Keywords
Musk
deer(Moschus
moschiferus)
Karyotype
telocentric
chromosome
s
G-banding
分类号
Q959.84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白花奶牛染色体核型、带型初步分析
晁玉庆
巴勇舸
国向东
张杰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89
0
原文传递
2
水稻非整倍体无性繁殖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
龚志云
石国新
刘秀秀
裔传灯
于恒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发现1例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裸鼠形成的“端着丝粒染色体”恶性细胞系
程洪艳
叶雪
昌晓红
成夜霞
付天云
杨文兰
冯捷
崔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林麝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与G-带带型研究
邹方东
岳碧松
张义正
陈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