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的未来考古:想象形态、路径方法与史学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轩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83,共11页
电视的未来考古,是电视媒介考古和电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电视媒介的技术特性,使其必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作为人类曾经最为亲近的"视觉机器",电视未来的失却中依然潜藏着可能。从"动态视窗"到"全知视觉&quo... 电视的未来考古,是电视媒介考古和电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电视媒介的技术特性,使其必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作为人类曾经最为亲近的"视觉机器",电视未来的失却中依然潜藏着可能。从"动态视窗"到"全知视觉",再到"交互视界",电视未来一般想象形态的流变与人类社会的媒介化进程相同构。电视的未来考古研究,即是从"过去的电视媒介"中发现与译解电视未来想象的文化密码。虚拟媒介考古学和未来考古学等理论资源,为其研究的路径及方法制定提供重要参照。作为电视史研究的新视角,以中国电视为例进行未来考古初探,有助于在回思过去中重识当下,进而开拓未来寻回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未来考古 虚拟媒介考古学 媒介文化 电视史
原文传递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发展历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永斌 谢路明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2年第8期145-147,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广播电视的诞生、发展过程,系统阐述了安全播出保障及管理的发展历程,将安全播出发展划分为安全播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并简要阐述各阶段安全播出发展状况,为广播电视行业针对行业发展特点,与时俱进... 本文通过研究广播电视的诞生、发展过程,系统阐述了安全播出保障及管理的发展历程,将安全播出发展划分为安全播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并简要阐述各阶段安全播出发展状况,为广播电视行业针对行业发展特点,与时俱进,完善机制体制,丰富保障监管手段,确保安全播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安全播出 技术维护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华语电视在马来西亚:市场竞争与社会整合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悦悦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9,共7页
马来西亚自1963年首家电视台开播至今,已形成了国营与私营,免费与收费,地面与卫星、网络电视并存的电视业版图。随着国营电视影响力的下降,其华语电视市场已呈现出以私营媒体为主导的,免费地面频道8TV、NTV7与收费卫星电视Astro"... 马来西亚自1963年首家电视台开播至今,已形成了国营与私营,免费与收费,地面与卫星、网络电视并存的电视业版图。随着国营电视影响力的下降,其华语电视市场已呈现出以私营媒体为主导的,免费地面频道8TV、NTV7与收费卫星电视Astro"三足鼎立"的繁荣态势。上述媒体在针对华人受众展开内部、外部竞争的同时,也扮演着推动马来西亚社会整合的重要角色。目前,相关媒体正通过整合本地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等手段,提升华语电视产业的整体实力,力求在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求得平衡政策与市场压力,兼顾国家与族群利益的中庸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语电视 历史发展 受众竞争 社会整合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流变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秋生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9,122,123,共15页
本文在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中,探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流变。研究发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业经历了一个发现电视纪录片的过程。在有关纪录片本质属性的认知方面,经历了"取道‘新影’"——"发现电视&qu... 本文在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中,探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流变。研究发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视业经历了一个发现电视纪录片的过程。在有关纪录片本质属性的认知方面,经历了"取道‘新影’"——"发现电视"——"定义纪录片"的过程;在有关电视纪录片工作者职业角色的认知方面,则经历了"党的宣传员"——"记录者"——"朋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史 纪录片 创作观念
原文传递
论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丹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1,134,共8页
在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与其民主政治、经济自由与管制密不可分。在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公共利益始终是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价值目... 在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与其民主政治、经济自由与管制密不可分。在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公共利益始终是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立法宗旨、具体规范都是围绕公共利益而确立。如今,在媒介融合时代,管制面临的挑战仍然是属于传统广播电视制度中的"公共利益"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如何保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法律制度 价值目标 历史和演变 管制 公共利益
下载PDF
从西方电视节目的历史看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6
作者 王卓慧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49-55,共7页
探寻了中西电视发展的差距,梳理了中西电视节目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从西方电视发展的共性力量看,中国电视发展有本体化回归、商业化、分众化及娱乐化的趋向。从电视节目形态个性化的角度出发,西方电视节目当下主流形态对中国电视... 探寻了中西电视发展的差距,梳理了中西电视节目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从西方电视发展的共性力量看,中国电视发展有本体化回归、商业化、分众化及娱乐化的趋向。从电视节目形态个性化的角度出发,西方电视节目当下主流形态对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影响主要包括:真人秀节目的日常化、多样化、明星化;益智节目的复兴;电视剧对于弹性叙事的引进,边拍边播或许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史 电视节目 电视形态
下载PDF
迈向深刻的电视
7
作者 廖建国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4-39,共6页
电视节目在其发展全盛期同时也受到学者的诟病,普遍观点认为进入视觉时代的电视以"娱乐观众"为宗旨,不仅失去文化高品位,还使受众变得愈加浅薄,电视是利益集团的合谋者而不是文明的传播者。事实是否真如此?文章将从电视发展... 电视节目在其发展全盛期同时也受到学者的诟病,普遍观点认为进入视觉时代的电视以"娱乐观众"为宗旨,不仅失去文化高品位,还使受众变得愈加浅薄,电视是利益集团的合谋者而不是文明的传播者。事实是否真如此?文章将从电视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以证据加以反驳,从而证明电视文化正向深刻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娱乐性 专业频道 人文 历史 自然 深刻性
下载PDF
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生成与发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邓绍根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共17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首先出现于1978年1月出版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该词不断被新闻界使用,概念初步确定。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首先出现于1978年1月出版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该词不断被新闻界使用,概念初步确定。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该词逐渐被推广,概念正式生成。1999年兴起的历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不仅推动该词在全国普及,而且随着其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展开,其概念内涵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等层面深化发展,外延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一个从新名词到学术关键词再到政治术语的演变过程,现已成为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概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广播电视宣传概论》 概念史 正本清源
下载PDF
历史的影像化书写——评近年来影视历史剧的创作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培筠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8-31,共4页
近年来历史的影像化书写 ,已构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景观。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影视创作传统外 ,还与当今大众的接受心理以及创作者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密不可分。这些影视历史剧固然繁荣了当代影视艺术的创作 ,但存... 近年来历史的影像化书写 ,已构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景观。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影视创作传统外 ,还与当今大众的接受心理以及创作者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密不可分。这些影视历史剧固然繁荣了当代影视艺术的创作 ,但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历史剧 历史观 价值观
下载PDF
电视口述历史节目:口述历史新形态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晓红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56-58,共3页
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这种方法。分析我国的电视口述历史节目,可知此类节目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是对历史的真实、形象、生动、深刻的再现;这类节目的广泛出现与受... 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这种方法。分析我国的电视口述历史节目,可知此类节目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是对历史的真实、形象、生动、深刻的再现;这类节目的广泛出现与受众的需要、现实生活提供的可能性、传媒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素质以及传媒间的竞争有密切关系;这类节目在丰富电视的表现形态,补充完善中国当代史,以及传承历史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口述历史 新形态
下载PDF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玉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1期185-188,共4页
影视资料因其视听兼备、形象生动,成了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之一。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影视资料的选择要为课堂教学内容主旨服务,注重... 影视资料因其视听兼备、形象生动,成了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之一。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影视资料的选择要为课堂教学内容主旨服务,注重发挥其育德功能,培养学生史学的能力和思维意识,最终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资料 历史教学 实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对我国少数民族电视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广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对当代少数民族电视业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培育期、发展期、加速期;少数民族电视具有加强祖国统一和民族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腾飞、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开展对外宣传等社会功能。但是少数民族电... 对当代少数民族电视业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培育期、发展期、加速期;少数民族电视具有加强祖国统一和民族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腾飞、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开展对外宣传等社会功能。但是少数民族电视在精品节目、专业人才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仍显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视 发展历史 社会作用
原文传递
运用影视资源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13
作者 李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历史题材影视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视野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历史题材影视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视野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滥用影视资源,需要遵循真实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应用时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导入新课、丰富教学内容和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资源 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岳凯华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4期42-53,共12页
20世纪中国影视与中外文学的关系非常紧密,古今中外文学为中国影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它既能获得观众瞩目,又常成为学术话题。收集、整理和建构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史料,当是中国文学、中... 20世纪中国影视与中外文学的关系非常紧密,古今中外文学为中国影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它既能获得观众瞩目,又常成为学术话题。收集、整理和建构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史料,当是中国文学、中国电影研究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本文依循历史发展的线索,简要梳理和厘清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脉络和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学 文学改编 文献整理 学术史
下载PDF
学科发展视野下的新中国广播电视教育70年回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智锋 刘俊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第5期51-66,共16页
新中国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呈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第一阶段是初创期,时间节点大致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发展呈现出行业性、应用性、开创性的特点。第二阶段是拓... 新中国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呈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第一阶段是初创期,时间节点大致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发展呈现出行业性、应用性、开创性的特点。第二阶段是拓展期,时间节点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末,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发展呈现出开放性、创新性、专业性的特点。第三阶段是繁荣期,时间节点从21世纪至今,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发展呈现出引领性、系统性、前沿性的特点。面对未来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传媒艺术学的构建为广播电视教育和学科打开了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教育 教育史 学科史 广播电视艺术学 传媒艺术学
下载PDF
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作品的选择与课堂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51-53,共3页
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作为外语听说教学的辅助课程或非外语专业的选修课程,以其特有的真实语言优势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师生认可。在浩如烟海的影视资料面前,如何选择影视作品和设计课堂成为英语影视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 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作为外语听说教学的辅助课程或非外语专业的选修课程,以其特有的真实语言优势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师生认可。在浩如烟海的影视资料面前,如何选择影视作品和设计课堂成为英语影视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了解影视作品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选择,精心作好课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影视欣赏 影视史学 听说法 语料
下载PDF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影视作品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璐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80-81,共2页
初中历史作为一种人文性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化教育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特别是历史影视作品也逐渐被应用于历史... 初中历史作为一种人文性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化教育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特别是历史影视作品也逐渐被应用于历史教学之中。其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显著作用。本文就对历史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影视作用 应用
下载PDF
历史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邸凤红 《数码设计》 2017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历史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有着丰富的学习内容。不过因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存在较大差距,且教材录入内容不全,导致许多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并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为改善这一现状,积极引用历史影视资料非常关键。历史影视资料... 历史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有着丰富的学习内容。不过因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存在较大差距,且教材录入内容不全,导致许多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并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为改善这一现状,积极引用历史影视资料非常关键。历史影视资料可以高度还原历史事件与画面。在直观的学习感悟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中的典故与问题。本文以历史影像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与渗透方法为研究对象,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历史教学效率低下局面,提高历史影像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影视资料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
下载PDF
海南民俗影视发展历史述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琼飞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海南民俗影视拍摄活动始于1928年,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海南影视发展的总体情况,可将海南民俗影视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也是海南本土文化发展过程的体现。对海南民俗影视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有利于总结民俗影视发展的经验和... 海南民俗影视拍摄活动始于1928年,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海南影视发展的总体情况,可将海南民俗影视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也是海南本土文化发展过程的体现。对海南民俗影视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有利于总结民俗影视发展的经验和不足,对建设海南本土文化品牌、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民俗影视 发展历史
下载PDF
转向收听收看的史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新视角
20
作者 刘书峰 丁韬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3-99,共7页
“语言学转向”是现代哲学最受关注的理论动向之一,对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路径均产生深刻影响。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以史料为基础、广播电视为媒介、听众观众为重点的收听收看史研究成为广播电视史研究的新视角。文章通过... “语言学转向”是现代哲学最受关注的理论动向之一,对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路径均产生深刻影响。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以史料为基础、广播电视为媒介、听众观众为重点的收听收看史研究成为广播电视史研究的新视角。文章通过对官方档案文件的整理收集和对社会个体或特定阶层收听收看情况的具体考察,提出了在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领域中开展收听收看史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意义、问题意识和理论路径,尝试为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开拓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收听收看史 受众研究 语言学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