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椎板切除技术与套筒技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冯煜 谢天浩 +3 位作者 张弛 丁慧超 宋健 徐国政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除技术与套筒技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显微手术治疗的14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半椎板切除技术12例,套筒技术2例。结果14例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随访4~20个月,症状均改善,...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除技术与套筒技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显微手术治疗的14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半椎板切除技术12例,套筒技术2例。结果14例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随访4~20个月,症状均改善,影像学检查肿瘤均无复发,无脊柱畸形。结论半椎板切除技术与套筒技术在椎管内肿瘤中均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椎体稳定性较好,恢复较快;其中套筒技术对皮肤和肌肉的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显微手术 半椎板切除技术 套筒技术
下载PDF
内陆单斜构造内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三维数值模拟——以山西柳林泉区柳林电厂水源地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薛禹群 黄海 +2 位作者 吴吉春 张政治 王玉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3-362,共10页
本文建立了内陆单斜构造内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三维可混溶溶质运移模型。同时,为了尽可能提高模拟精度,还建立了区域二维水流模型和水质模型,为三维模型提供边界条件。模型应用于描述柳林电厂水源地成—淡水界面运移特征,模拟效果良好... 本文建立了内陆单斜构造内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三维可混溶溶质运移模型。同时,为了尽可能提高模拟精度,还建立了区域二维水流模型和水质模型,为三维模型提供边界条件。模型应用于描述柳林电厂水源地成—淡水界面运移特征,模拟效果良好,还据此预报了咸水入侵的可能性并探讨了淡水流的强弱对咸—淡水界面运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单斜构造 咸水入侵 咸水-淡水界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0.13μm CMOS工艺的快速稳定的高增益Telescopic放大器设计
3
作者 苏丽梅 赵晓霞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1期14-16,共3页
提出了一个0.13μm CMOS工艺下的快速稳定的高增益Telescopic放大器的设计。该设计采用了增益提高技术,分析了这种技术的增益模型和频率响应模型。后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开环直流增益为98 dB,在4.5 ns的建立时间之内达到0.02%的稳定精度... 提出了一个0.13μm CMOS工艺下的快速稳定的高增益Telescopic放大器的设计。该设计采用了增益提高技术,分析了这种技术的增益模型和频率响应模型。后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开环直流增益为98 dB,在4.5 ns的建立时间之内达到0.02%的稳定精度,而且没有超调的现象,其等效输入噪声小于4 nV/rtHz,在1.2 V供电下消耗电流2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式运放 增益提高技术 高增益 软件无线电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桁架式多节伸缩臂的全工况建模技术
4
作者 韩林山 於进 钟艺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以50 m布料臂架作为研究桁架式多节伸缩臂的实例,根据单工况下布料臂架参数化建模的过程和特点,提出布料臂架的全工况建模,以APDL命令流的形式和采用模型装配技术,实现布料臂架的全工况建模.该方法通过节点耦合自动化程序实现快速确定... 以50 m布料臂架作为研究桁架式多节伸缩臂的实例,根据单工况下布料臂架参数化建模的过程和特点,提出布料臂架的全工况建模,以APDL命令流的形式和采用模型装配技术,实现布料臂架的全工况建模.该方法通过节点耦合自动化程序实现快速确定装配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建模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等特点,为同类产品的分析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式多节伸缩臂 参数化建模 全工况建模技术
下载PDF
腔内同轴技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13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本立 彭智猷 +2 位作者 吴小雨 叶开创 陆信武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分析腔内同轴技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采用腔内同轴技术行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13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13例患... 目的分析腔内同轴技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采用腔内同轴技术行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13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39.1±11.9)min,平均辐射剂量(423.0±188.3)mGy。术后1例患者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其余均无发热、腹痛等,术后平均住院(2.6±1.2)d。平均随访(9.5±5.8)个月,患者无死亡,未见动脉瘤复发、弹簧圈移位、异位栓塞、脾梗死等并发症。结论腔内同轴技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安全、有效,短期随访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瘤 同轴技术 弹簧圈 栓塞 腔内治疗
下载PDF
德令哈13.7m望远镜谱线OTF观测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继先 逯登荣 +4 位作者 杨戟 苏扬 张少博 周鑫 林镇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5,共12页
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毫米波段多波束超导成像频谱接收机(简称超导成像频谱仪)于2010年底安装到13.7 m望远镜上.为发挥超导成像频谱仪的观测能力,紫金山天文台研发了基于多波束接收机的快速高效巡天的OTF(On-The-Fly)观测方法,在国际上首... 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毫米波段多波束超导成像频谱接收机(简称超导成像频谱仪)于2010年底安装到13.7 m望远镜上.为发挥超导成像频谱仪的观测能力,紫金山天文台研发了基于多波束接收机的快速高效巡天的OTF(On-The-Fly)观测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运用了"隔行扫描"的OTF扫描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验证,并做了观测参数的优化.研发了"OTF观测星表生成器"软件,该软件提供参考点查找、观测时间估算、rms(root mean square)估算、最佳观测时段选择等功能.研发了OTF数据预处理软件,该软件具有坏数据剔除、数据修正功能,并能够结合GILDS软件完成数据网格化(Gridding)处理.通过实际观测测试,观测结果与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ive College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FCRAO)观测相符.该系统2011年用于13.7 m望远镜谱线成图观测,在银河画卷项目观测和其他课题成图观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观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方法:观测 技术:OTF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强 吕楠 +8 位作者 李嘉楠 赵瑞 周宇 杨鹏飞 方亦斌 黄清海 洪波 许奕 刘建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0-884,共5页
目的总结血流导向装置(FD)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8月至2019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FD桥接技术治疗的颅颈部复杂动脉瘤患者15例(15... 目的总结血流导向装置(FD)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8月至2019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FD桥接技术治疗的颅颈部复杂动脉瘤患者15例(15个动脉瘤)。其中5例采用PipeBne FDJ0例采用Tubridge FD;7例行计划性桥接,8例行补救性桥接;9例采用由远端向近端桥接,6例采用由近端向远端桥接;11例患者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行预后评估,Oz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1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14例患者动脉瘤内对比剂滞留,OKM分级A级者7例,B级者7例,C级者1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患者获得6~30(中位数:12个月)个月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其中7例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3例进一步血栓形成,OKM分级B级1例,C级2例。1例在术后9个月发生载瘤动脉闭塞,其余患者载瘤血管通畅。所有患者获得2-30(中位数:12个月)个月临床随访,1例术后9个月新发大面积脑梗死,对侧肢体偏瘫,末次随访mRS为3分,其余14例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mRS为0?2分.结论FD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安全,短期疗效较好。瘤颈极宽的大型、巨大型或梭形动脉瘤可以首先考虑采用FD桥接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桥接技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光学系统 被引量:11
8
作者 闻传花 李玉权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4-27,共4页
给出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光学系统的构成并分析了各个部分的功能,介绍了几种形式的光学天线及空间激光通信中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光学天线的分析中,指出卡塞格伦天线用于空间激光通信所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卡塞格伦天线的性能以及设计... 给出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光学系统的构成并分析了各个部分的功能,介绍了几种形式的光学天线及空间激光通信中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光学天线的分析中,指出卡塞格伦天线用于空间激光通信所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卡塞格伦天线的性能以及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光学系统 光学准直 卡塞格伦天线 自适应光学技术
下载PDF
空间光学的发展与波前传感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昌元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8年第1期13-24,共12页
进入21世纪,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有关部门都已制定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和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等都提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这些规划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空间科学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而解... 进入21世纪,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有关部门都已制定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和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等都提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这些规划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空间科学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而解决这些问题并推进空间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光学和无线电望远镜及仪器设备。因此,本文介绍本世纪初国际上空间科学应用的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发展情况,重点描述了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以及实现这类天文望远镜的关键技术之一—波前传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大型光学望远镜 波前传感技术 波面像差测定 位相恢复 综述
下载PDF
光学/红外望远镜和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定强 崔向群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天文望远镜和技术在20世纪末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并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1)大型望远镜的研制:口径10m的两架 Keck望远镜已分别在 1994年和 1996年投入工作. ESO VLT四架 8m望远镜中的第一架已在 1... 天文望远镜和技术在20世纪末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并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1)大型望远镜的研制:口径10m的两架 Keck望远镜已分别在 1994年和 1996年投入工作. ESO VLT四架 8m望远镜中的第一架已在 1998年 First light,最后一架也将在今年内 First light.两架 Gemini 8m中的一架和一架 Subaru 8m望远镜都已完成. HET 9m望远镜正在最后调试.由两个 8m望远镜组成的 LBT将于 2004年完成,一架 10m复制的 Keck)和一架 9m(复制的 HET)望远镜正在研制中.这些望远镜已配备或将配备先进的光学、红外CCD照相机和光谱仪,如Kech的NIRSPEC、VLT的FORS、ISAAC等.巡天计划中 SDSS、 2dF、 2MASS和 DENIS仪器已完成,都已投入观测. LAMOST正在积极研制中,VISTA即将开始研制.现在CalTech等已开始研制口径30m的极大望远镜(ELT),ESO和NOAO已开始了口径100m望远镜的预研,中国和英国也提出了很好的ELT方案.(2)探测器的改进:当前CCD的量子效率QE蓝片已达70%~80%,红片已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望远镜 天文技术 探测器 红外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
下载PDF
R-C系统望远镜的一种装校方法
11
作者 朱能鸿 王兰娟 叶稚凤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4年第15期197-200,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R-C系统(Ritliey-Chretion)望远镜的装校方法。这种主光路自校的方法不需要晚上观测恒星来进行光学调试,可以不受大气影响,白天在圆顶室内进行装调,装校时间短,精度高。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1.56米望远镜R-...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R-C系统(Ritliey-Chretion)望远镜的装校方法。这种主光路自校的方法不需要晚上观测恒星来进行光学调试,可以不受大气影响,白天在圆顶室内进行装调,装校时间短,精度高。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1.56米望远镜R-C系统的主光路装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望远镜 R-C系统 光学装校 大气 圆顶室
下载PDF
光纤星象切分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松年 高彩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2年第2期53-56,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为云台CCD—Coude光谱仪系统研制的星象切分器。计算表明,运用切分器可提高光力2个星等以上。文中讲述了原理并给出有关参数的选择。本星象切分器入射端面为直径1mm的圆面,出射端面为0.15的一线阵,共由38根光纤组成。
关键词 反射望远镜 光纤技术 星象切分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