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的几何图像与构造转换 |
袁道阳
张培震
刘百篪
甘卫军
毛凤英
王志才
郑文俊
郭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20
|
|
2
|
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 |
潘裕生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96
|
|
3
|
GPS初步结果揭示的中国大陆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 |
江在森
马宗晋
张希
王琪
王双绪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92
|
|
4
|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 |
张国民
马宏生
王辉
王新岭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2
|
|
5
|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 |
董树文
张岳桥
陈宣华
龙长兴
王涛
杨振宇
胡健民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7
|
|
6
|
中国大陆岩石圈最新构造变动与地震灾害 |
张培震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47
|
|
7
|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_S6.0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 |
易桂喜
龙锋
梁明剑
赵敏
王思维
宫悦
乔慧珍
苏金蓉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2
|
|
8
|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
陈书平
漆家福
于福生
杨桥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5
|
|
9
|
渤海浅层构造变形特征、成因机理与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富集的关系 |
蔡东升
罗毓晖
武文来
姚长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
2001 |
100
|
|
10
|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构造变形与造山过程 |
李三忠
张国伟
李亚林
赖绍聪
李宗会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6
|
|
11
|
冀北隆化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内的晚古生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张拴宏
赵越
宋彪
吴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1
|
|
12
|
昆仑山区构造区划初探 |
潘裕生
|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
1989 |
62
|
|
13
|
亚洲形变与全球变冷──—探索气候与构造的关系 |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2
|
|
14
|
构造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
韩军
张宏伟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1
|
|
15
|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新生代构造活动——兼论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过程的指示意义 |
王志才
张培震
张广良
李传友
郑德文
袁道阳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3
|
|
16
|
华北东部印支期构造变形研究 |
于福生
漆家福
王春英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4
|
|
17
|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
杨少敏
游新兆
杜瑞林
乔学军
王琪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
2002 |
48
|
|
18
|
四川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隆升过程初步研究 |
张岳桥
杨农
孟晖
陈文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4 |
51
|
|
19
|
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赵宗举
朱琰
李大成
俞广
杨树峰
陈汉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2
|
|
20
|
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演化 |
和钟铧
李才
杨德明
陈光权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