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绿茶茶多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6
1
作者 张媛媛 张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63,共6页
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在茶多糖测定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苯酚-硫酸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苯酚质量分数、硫酸用量、显色时间3个因素,利用响应面试验考察各因素变化对吸光度的影响。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测... 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在茶多糖测定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苯酚-硫酸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苯酚质量分数、硫酸用量、显色时间3个因素,利用响应面试验考察各因素变化对吸光度的影响。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测定条件为4.8%苯酚溶液1 mL、浓硫酸5 mL、显色时间29 min、检测波长488 nm。在此条件下的标准曲线在0-0.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对3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不小于97.55%,重复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82%,说明此方法准确可靠、稳定性高,适合于茶多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苯酚-硫酸法 蒽酮-硫酸法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蒽酮-硫酸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17
2
作者 王黎明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5-188,共4页
对蒽酮-硫酸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蒽酮浓度0.05%,样品溶液与蒽酮-硫酸的比1:4,100℃反应5min后立即于冰水中冷却30min,675nm比色,以半乳糖为标准,可提高茶多糖测定的准确度。平均回收率达94.58%±1.68%,重... 对蒽酮-硫酸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蒽酮浓度0.05%,样品溶液与蒽酮-硫酸的比1:4,100℃反应5min后立即于冰水中冷却30min,675nm比色,以半乳糖为标准,可提高茶多糖测定的准确度。平均回收率达94.58%±1.68%,重现性好,RSD为0.548%(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蒽酮-硫酸法 测定条件
下载PDF
茶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分析及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丁刚 王淑如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5-228,共4页
茶叶经甲醇回流,热水提取,Sevag法去蛋白,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纯化茶叶多糖(T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其为均一多糖,凝胶过滤法测得其平均分子量为91 000。气相色谱分析含L-岩藻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其摩尔比... 茶叶经甲醇回流,热水提取,Sevag法去蛋白,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纯化茶叶多糖(T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其为均一多糖,凝胶过滤法测得其平均分子量为91 000。气相色谱分析含L-岩藻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其摩尔比为0.23:1.04:0.62:2.43:1.00。纸层析表明含葡萄糖醛酸,其含量为80%。原子吸收光谱表明TP富含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动物实验表明TP具有降血脂作用:腹腔注射25 mg/kg和50 mg/kg,正常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下降18%和24%;口服50 mg/kg和100 mg/kg,可明显对抗小鼠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下降34%和43%;口服22.5 mg/kg×10d和45 mg/kg×10 d,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下降12%和17%,甘油三酯含量降低15%和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6%和2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增加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作用 茶叶多糖 鉴定 提纯
下载PDF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4
作者 傅博强 谢明勇 周鹏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4,共7页
综述了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多糖组成及其药理作用。原料、预处理方法、浸提条件和沉淀剂对多糖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多采用水提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除蛋白质、脱色初步纯化。若用于结构分析 ,需用沉淀法、超滤法或柱层析法等... 综述了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多糖组成及其药理作用。原料、预处理方法、浸提条件和沉淀剂对多糖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多采用水提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除蛋白质、脱色初步纯化。若用于结构分析 ,需用沉淀法、超滤法或柱层析法等进一步纯化。原料及分离纯化方法不同 ,多糖的组成有较大差别。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 ,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用于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提取纯化 药理作用 化学组成 预处理方法 浸提条件 沉淀剂
下载PDF
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6
5
作者 陈金娥 丰慧君 张海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与方法:通过醇提得到各种茶多酚提取液,酒石酸亚铁法测定了多酚的含量;水提得到各种茶多糖提取液,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通过DPPH·法、水杨酸法及邻苯三酚法测定不同茶叶中多酚、多糖含量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影响... 目的与方法:通过醇提得到各种茶多酚提取液,酒石酸亚铁法测定了多酚的含量;水提得到各种茶多糖提取液,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通过DPPH·法、水杨酸法及邻苯三酚法测定不同茶叶中多酚、多糖含量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影响,对比研究八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茶叶中多糖的含量从2.19%增大到2.89%(半发酵乌龙茶>红茶>绿茶),抗氧化能力:红茶>绿茶>乌龙茶(DPPH·法);红茶>绿茶>乌龙茶(水杨酸法);红茶>乌龙茶>绿茶(邻苯三酚法);不同茶叶中多酚的含量从1.71%增大到9.75%(绿茶>半发酵乌龙茶>红茶);结论:茶多糖和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绿茶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来自茶多酚,红茶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来自茶多糖。除乌龙茶多糖提取液外,两种抗氧化成分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含量成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多糖 多酚 自由基清除率 DPPH·法 水杨酸法 邻苯三酚法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茶多糖 被引量:54
6
作者 傅博强 谢明勇 +2 位作者 周鹏 聂少平 王远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加纤维素酶提取 ,经正交试验确定酶提最佳工艺参数为 5 5℃、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4、酶用量 2 .2 μL/g(以茶叶质量计 ) ,反应时间为1 2 0min ,其多糖的提取率为 0 .64%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 1 .1 1 % ,分别占二次总提取量的2 1 .5 %和 1 4.0 % ,而在相同条件下无酶提取 ,提取率仅为 0 .3 9%和 0 .5 6% .相对水提法 ,酶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增加 63 .3 %和 98.9% ,多糖总提取率达 2 .97% ,粗多糖 (干重 )的总提取率为7.93 % .采用酶法提取的茶多糖具有较强抑制α 淀粉酶活力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提取 茶多糖 酶活性
下载PDF
茶多糖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徐仲溪 王坤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81,共7页
近年的研究发现茶叶多糖有多种生理作用,非常具有开发前景。它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用于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辅助治疗。本文就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纯度测定、分子... 近年的研究发现茶叶多糖有多种生理作用,非常具有开发前景。它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用于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辅助治疗。本文就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纯度测定、分子量测定、化学组成、生理作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提取 纯化 纯度测定 分子量测定 化学组成 生理作用
下载PDF
茶叶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谢明勇 聂少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4,119,共9页
茶叶多糖是一种复合杂多糖,具有许多生物活性。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茶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方法,以及其含量和组成、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及空间构象、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上述方法及研究进展... 茶叶多糖是一种复合杂多糖,具有许多生物活性。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茶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方法,以及其含量和组成、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及空间构象、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上述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提取纯化 含量 组成 结构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茶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聂少平 谢明勇 罗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49-552,共4页
从婺源粗老绿茶叶中提取纯化出了茶叶多糖,研究了它对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叶多糖对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而对... 从婺源粗老绿茶叶中提取纯化出了茶叶多糖,研究了它对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叶多糖对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而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抗氧化活性 超氧自由基 DPPH 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
下载PDF
茶叶多糖的组成及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汪东风 李俊 +4 位作者 王常红 赵贵文 金涌 陈玎玎 叶盛 《茶叶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5-50,共6页
用粗老茶制备茶多糖 (TPS)的粗品 (TPS1) ,经脱蛋白处理并过凝胶柱纯化后得TPS的纯品 (TPS2 ) ,然后用UV、IR、HPLC、GC及常规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了TPS1和TPS2 之间的组分差异 ;用AA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和正常小鼠为对象 ,比较TPS1和TP... 用粗老茶制备茶多糖 (TPS)的粗品 (TPS1) ,经脱蛋白处理并过凝胶柱纯化后得TPS的纯品 (TPS2 ) ,然后用UV、IR、HPLC、GC及常规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了TPS1和TPS2 之间的组分差异 ;用AA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和正常小鼠为对象 ,比较TPS1和TPS2 对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TPS中蛋白质与多糖呈紧密结合态 ,TPS是一种糖蛋白 ;用不同方法制备的TPS对AA大鼠引起的脾淋巴细胞转化低下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分泌过低均有恢复作用 ,而对白细胞介素 1(IL 1)分泌过高则有抑制作用 ,对正常小鼠机体免疫有增强作用 ,其中TP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组成 免疫
下载PDF
茶多糖降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建国 王茵 +3 位作者 梅松 来伟旗 付颖 胡欣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 探讨茶多糖是否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方法 : 将四氧嘧啶导致的 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 4组 ,每天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茶多糖 1 .0、2 .0、4.0 g/kgbw。每天记录饮水量 ,每周称量体重 1次 ,连续 4w,在实验中期... 目的 : 探讨茶多糖是否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方法 : 将四氧嘧啶导致的 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 4组 ,每天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茶多糖 1 .0、2 .0、4.0 g/kgbw。每天记录饮水量 ,每周称量体重 1次 ,连续 4w,在实验中期 (2 w)、末期各测空腹血糖 1次。结果 : 茶多糖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症状 ,降低其空腹血糖 ,并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同时 ,茶多糖对本实验小鼠血糖值、饮水量之间相互影响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饮水量与体重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 茶多糖具有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糖尿病 血糖 四氧嘧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茶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12
作者 胡忠泽 金光明 +1 位作者 王立克 杨久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AA肉鸡的饮水中分别加入0%、0.2%和0.4%的茶多糖,研究其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多糖能显著促进肉仔鸡胸腺的生长发育(P<0.05),可以明显升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P<0.05),提高T-淋巴细胞数... 在AA肉鸡的饮水中分别加入0%、0.2%和0.4%的茶多糖,研究其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多糖能显著促进肉仔鸡胸腺的生长发育(P<0.05),可以明显升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P<0.05),提高T-淋巴细胞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P<0.05),但对法氏囊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作用;同时,茶多糖能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中SOD活力(P<0.05)、GSH-Px活力(P<0.05)和CAT活力(P<0.05),并能明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肉仔鸡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茶叶多糖及其铈配合物对质粒DNA及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杜德红 汪东风 +3 位作者 孙继鹏 周裔彬 孙丽平 于丽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以茶叶多糖(TPS)为配体与四价的铈(Ce4+)结合,形成了水溶性的茶叶多糖铈配合物(Ce TPS)。在中性条件下,TPS及Ce TPS对质粒DNA(PlasmidDNA)有一定的裂解作用,对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将TPS及Ce TPS应用于大田,可有效降低菠... 以茶叶多糖(TPS)为配体与四价的铈(Ce4+)结合,形成了水溶性的茶叶多糖铈配合物(Ce TPS)。在中性条件下,TPS及Ce TPS对质粒DNA(PlasmidDNA)有一定的裂解作用,对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将TPS及Ce TPS应用于大田,可有效降低菠菜中毒死蜱及乐果残留量,比对照低5倍以上,其中Ce TPS处理8d后毒死蜱及乐果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1.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有机磷农药 降解作用 稀土
下载PDF
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2 位作者 宋春和 谢笔钧 周诗其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灌胃乌龙茶多糖4周后,肝肾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增强;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灌胃乌龙茶多糖4周后,肝肾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增强;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多糖 糖尿病 抗氧化功能 组织形态 SOD GSH—PX MDA 降血糖作用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易凤英 刘素纯 +1 位作者 李佳莲 姜越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11-2913,共3页
茶多糖是多糖的一种,属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综述了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理功能和茶多糖的利用。
关键词 茶多糖 提取 生理功能
下载PDF
茶多糖降糖作用机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全吉淑 尹学哲 及川和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研究茶多糖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用比色法测定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EC 3.2.1.20)和α-淀粉酶(EC 3.2.1.1)的抑制活性,用快速过滤法观察茶多糖对兔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转运活性的影响。结果茶多糖显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目的研究茶多糖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用比色法测定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EC 3.2.1.20)和α-淀粉酶(EC 3.2.1.1)的抑制活性,用快速过滤法观察茶多糖对兔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转运活性的影响。结果茶多糖显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3.2 g/L;茶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则较弱,浓度为为1 g/L时,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10%;茶多糖同时明显降低兔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转运能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5 g/L。结论茶多糖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α-淀粉酶活力和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转运能力,从而可延缓小肠对糖的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葡萄糖转运体
下载PDF
茶籽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田洪舟 裘爱泳 史小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29,44,共4页
以乙醇为溶剂对影响茶籽粕中多糖的提取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为 1∶12 (W/V) ,乙醇浓度为 5 5 % ,提取温度为 5 5℃ ,提取时间为 3.0h ,茶籽多糖的得率和纯度分别... 以乙醇为溶剂对影响茶籽粕中多糖的提取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为 1∶12 (W/V) ,乙醇浓度为 5 5 % ,提取温度为 5 5℃ ,提取时间为 3.0h ,茶籽多糖的得率和纯度分别为 6 .92 %和 78.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乙醇 优化 茶籽粕 茶籽多糖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试验 被引量:31
18
作者 邓放明 龚淑莉 杨伟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1,113,共5页
目的:探讨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茯砖茶的功能成分;方法:从不同培养基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液中分离出胞外多糖ECP和ECP#,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选用PPARs、K526和HepG2模型对其减肥降脂和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冠突散囊... 目的:探讨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茯砖茶的功能成分;方法:从不同培养基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液中分离出胞外多糖ECP和ECP#,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选用PPARs、K526和HepG2模型对其减肥降脂和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对PPARα、PPARγ、PPARδ3种模型均有活性,且对PPARγ模型有强的活性,ECP和ECP#对PPARγ模型激活值分别达1.63和1.41;ECP对K56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囊菌 液体发酵 胞外多糖 高通量筛选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不同黑茶多糖的组成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杨新河 黄明军 +3 位作者 马蔚 舒婷 何慧 吕帮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6-20,共5页
通过水提醇沉和Sevage法脱蛋白质获得茯砖茶、青砖茶、六堡茶、康砖茶、普洱茶和千两茶6种黑茶样品茶多糖,采用化学方法测定它们各自的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和多酚含量,并通过ABTS、DPPH、FRAP和总还原力等四种体系评价它们的抗氧化... 通过水提醇沉和Sevage法脱蛋白质获得茯砖茶、青砖茶、六堡茶、康砖茶、普洱茶和千两茶6种黑茶样品茶多糖,采用化学方法测定它们各自的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和多酚含量,并通过ABTS、DPPH、FRAP和总还原力等四种体系评价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本次选用的6种黑茶样品茶多糖的组成与抗氧化活性有所差异,其中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和多酚四种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502.49~632.87,45.45~104.84,183.44~229.16,14.94~100.83 mg/g,且以普洱茶多糖的中性糖、蛋白质和多酚含量最高,而千两茶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最高,此外它们均具有抗氧化能力,且在四种评价体系中从高到低的顺序相同,依次为普洱茶、康砖茶、六堡茶、青砖茶、茯砖茶和千两茶。本文为深入开展黑茶多糖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及其功能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多糖 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乌龙茶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黄秀红 刘丽辰 +2 位作者 阮怿航 程博思 林金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6-103,共8页
采用绿色环保高效的溶剂提取天然活性成分技术是茶资源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之一。根据茶多糖的特性,设计出6种绿色环保高效的低共熔溶剂,利用曲面响应法优化乌龙茶多糖提取技术。结果表明,由甜菜碱和1,3-丁二醇组成的低共熔溶剂最适合茶... 采用绿色环保高效的溶剂提取天然活性成分技术是茶资源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之一。根据茶多糖的特性,设计出6种绿色环保高效的低共熔溶剂,利用曲面响应法优化乌龙茶多糖提取技术。结果表明,由甜菜碱和1,3-丁二醇组成的低共熔溶剂最适合茶多糖的提取。经响应曲面法优化后,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81 min,提取温度61℃,含水率84%,固液比1∶20(g/mL),茶多糖的得率可达到6.91%。与常规水提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提取的茶多糖得率、DPPH自由基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20.22%、53.79%、32.65%。因此,低共熔溶剂提取的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提取 低共熔溶剂 曲面响应法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