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 被引量:581
1
作者 周飞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共37页
分税制改革之后,随着"两个比重"的提高,各种财政资金开始以"专项"和"项目"的方式向下分配,而且这正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支出手段。本文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体制进行了介绍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个义务教育... 分税制改革之后,随着"两个比重"的提高,各种财政资金开始以"专项"和"项目"的方式向下分配,而且这正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支出手段。本文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体制进行了介绍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个义务教育的案例来分析这种专项化的资金在基层社会的分配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发现,项目和专项资金并非像上级部门预想的那样有效率,相反还会出现许多意外后果。此外,过于依赖项目和专项,最终反而使资金难以实际到达农村基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资金 项目 转移支付 中央地方关系 分税制 国家和农民 农村义务教育
下载PDF
央地财政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成因、规模及风险 被引量:61
2
作者 庞保庆 陈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7,共13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几年来的迅速增长引起学界、业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及担忧。但对该问题的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加以严谨研究。文章认为该问题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及制度约束直接相关。基...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几年来的迅速增长引起学界、业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及担忧。但对该问题的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加以严谨研究。文章认为该问题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及制度约束直接相关。基于地级市数据,我们发现各地区债务规模显著受到其财政缺口的影响:财政缺口每增加1%,融资平台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将提高14%,债务规模将增加0.2%。基于文中建立的实证模型,我们预测我国地方债务在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到2017年其总额将达到该年GDP的42%。债务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结合中央政府近期"营改增"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文章认为在财政集权的大趋势下,预算内财政缺口或预算外收入支配力下降会导致地方政府负债动力的进一步增强。对此,政策制定者应予以充分的预期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 分税制改革 地方融资平台 财政压力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是否影响了公共教育供给——基于理论模型与地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罗伟卿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9-50,共12页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提升了中央财权的同时,却使地方政府事权负担加重。这种支出的财政分权可能使地方政府减少公共服务的供给,比如公共教育供给。文章首先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然后构建理论模型,基于1996-2007年全国地级面板数...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提升了中央财权的同时,却使地方政府事权负担加重。这种支出的财政分权可能使地方政府减少公共服务的供给,比如公共教育供给。文章首先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然后构建理论模型,基于1996-2007年全国地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财政分权确实减少了公共教育供给。文章进一步做了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地区的对比。依据分析结果,文章对改进公共教育供给提出了财政体制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公共教育 分税制改革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及纵向财政不平衡对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罗伟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20,共8页
我国是世界上分权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公共财政框架部分之一的基础教育,也就是义务教育,也实行了分权化管理。基础教育的事权主要由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来承担,这并不合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提高"两个比例&qu... 我国是世界上分权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公共财政框架部分之一的基础教育,也就是义务教育,也实行了分权化管理。基础教育的事权主要由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来承担,这并不合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提高"两个比例"的同时,却导致了纵向财政不平衡,使得地方政府入不敷出,不得不优先考虑经济发展等"硬指标",同时压缩基础教育方面的投资。支出上的分权也会导致地方政府减少教育公共品的供给。实证检验的结果证明了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不平衡 基础教育 分税制改革
原文传递
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蓉 田志磊 《教育经济评论》 2018年第1期26-46,共21页
自2005年至今的十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高速增长,这一时期也见证了政府建设与完善教育财政制度体系的大量努力。本文以《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为题,粗略地将改革开放之后到2005年、2005年至今、以及今后划分为我国教育财政制度建设的三... 自2005年至今的十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高速增长,这一时期也见证了政府建设与完善教育财政制度体系的大量努力。本文以《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为题,粗略地将改革开放之后到2005年、2005年至今、以及今后划分为我国教育财政制度建设的三个时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享对于未来教育财政核心矛盾与挑战的些许思考。谨以此文庆祝王善迈教授从教六十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农村税费改革 集权 教育财政3.0时代
原文传递
分税制改革与中国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偏好——基于财政激励假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70,共12页
已有文献认为,晋升政治激励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好的主要原因。但统计数据却表明,1995年以前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是重合的,1995年以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GDP增长速度。由于改革以来... 已有文献认为,晋升政治激励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好的主要原因。但统计数据却表明,1995年以前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是重合的,1995年以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GDP增长速度。由于改革以来晋升政治激励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已有文献无法解释1995年前后两个时期里为何出现基础设施增长模式的差异。本文提出的财政激励假说认为,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财政激励变化,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在1995年以后变得偏好于基础设施的主要原因。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发现财政激励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分税制改革前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好的变化。这意味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对改进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激励 基础设施
下载PDF
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白彦锋 王凯 《新疆财经》 2014年第1期5-13,共9页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本文在回顾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对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现象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做出澄清,并指出我国分...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本文在回顾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对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现象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做出澄清,并指出我国分税制改革需着重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分税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体制改革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财政体制改革与城镇化建设、"营改增"与财政体制改革等关系。最后提出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两者边界;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和事责;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构建地方税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硬化预算约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措施建议,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公共风险视域下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8
作者 马金华 邓丹华 王月茜 《财政科学》 CSSCI 2024年第8期24-34,共11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外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环境的冲击、对内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系列风险挑战。为了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公共风险,要充分发挥财税体制改革的作用,积极应对...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外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环境的冲击、对内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系列风险挑战。为了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公共风险,要充分发挥财税体制改革的作用,积极应对社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我国基于对不同时期公共风险的识别,对财税体制不断进行优化,尤其是自分税制改革启动以来,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为切入点,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催生了公共风险新形态,也赋予了财税体制改革新使命。本文基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研究认为,为了应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解决新时代面临的各种公共风险,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当以防范化解公共风险为导向,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央地财政关系为重点,为应对新时代公共风险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并最终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风险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
下载PDF
分税制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9
作者 卢小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7,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是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与活力的重要手段。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财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统筹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全面激发市场主...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是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与活力的重要手段。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财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统筹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全面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至今已经三十年。通过梳理分税制改革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分税制改革的主要成效,深入分析其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发展阶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完善政府治理结构;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财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实践历程 主要成效 未来展望
下载PDF
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横向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军 谢芬 肖育才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6,共9页
在测算1979年~2008年中国29个省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协整、V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地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对地区财政收入横向差异的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经济... 在测算1979年~2008年中国29个省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协整、V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地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对地区财政收入横向差异的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经济开放有助于降低地区财政支出不平衡;在短期内,贸易开放将减轻地区财政支出横向不平衡,而投资开放度提高则会强化地区财政支出横向不平衡。分析表明,分税制、转移支付、梯度开放模式、地方间的FDI竞争等,是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横向差异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 财政收支差异 经济开放 分税制改革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广帅 唐在富 《财政科学》 2018年第8期72-84,共13页
财政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财税改革以至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围绕着调动中央... 财政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财税改革以至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围绕着调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稳妥有序地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打破统收统支的财政包干制到建立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其间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完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在梳理过去四十年财政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改革经验与启示,并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部署要求,对下一步继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行展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分税制改革 转移支付
下载PDF
中国分税制改革20年:一个对比研究
12
作者 白彦锋 王凯 《新疆财经》 2015年第1期5-13,共9页
分税制改革20年,就政府间财政关系而言,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下行趋势明显,中央财政宏观调控功能被逐步弱化;就政府财政收入形式而言,税收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持续走低使政府财政收入形式分散化的"老问题"重现... 分税制改革20年,就政府间财政关系而言,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下行趋势明显,中央财政宏观调控功能被逐步弱化;就政府财政收入形式而言,税收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持续走低使政府财政收入形式分散化的"老问题"重现;就税制结构而言,尽管税制的"直接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流转税的主体地位、"跛足"的"双主体税制"的大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使得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从"稳定"向"停滞"演变的可能。本文认为,财政管理体制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浓厚的"中期色彩",未来的改革应纳入中期财政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税制结构 中期财政规划
下载PDF
“双碳”目标、财政压力与绿色增长——来自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的政策实验
13
作者 李少林 杨文彤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8,共12页
“双碳”目标与财政压力陡增如何兼容并进,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央地税收分成作为财政压力切入点,利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地方财政压力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显著促... “双碳”目标与财政压力陡增如何兼容并进,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央地税收分成作为财政压力切入点,利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地方财政压力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显著促进财政压力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产业结构低端化地区,在稳增长前提下,适度调整环境规制强度虽然能刺激工业与第二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产业结构优化空间与资本来源,但环境规制强度的下降也导致后续绿色增长动力不足;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激发更深层次的绿色变革;西部、东北和转移支付流入地的财政压力地区具有显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财政压力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下载PDF
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 被引量:459
14
作者 范子英 田彬彬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111,共13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的自然实验度量了税收执法力度,并研究其对企业所得税避税的影响。此次改革将企业按照成立时间的差异划归不同的征税机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会降低地方税务局的税收执法力度...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的自然实验度量了税收执法力度,并研究其对企业所得税避税的影响。此次改革将企业按照成立时间的差异划归不同的征税机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会降低地方税务局的税收执法力度,却不影响国税局,因此两者之间税收执法的差异就反映了税收竞争的效应。基于中国17万家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本文在实证上发现地税局对企业所得税的执法不力导致了大范围的企业避税。并且,这种效应仅存在于流动性足够强的企业类型中,如私营企业。这些结果也解释了中国地方政府"援助之手"的来源,以及近年来税收收入超速增长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执法 征税努力 避税 所得税分享改革
原文传递
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来自中国所得税分享改革的政策实验 被引量:90
15
作者 陈思霞 许文立 张领祎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共17页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研究还发现: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净流入地区,财政压力的经济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房地产等地方高税行业的发展,而这种趋向于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地方经济增长多样性,增加宏观经济风险;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形成的财政压力,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的支出竞争,但以土地收入为资金支持开展的税收竞争仍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在支出分权和决策分权之外,为中国式分权解释地方经济增长奇迹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也为更加全面理解分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城市灯光 所得税分享改革 倍差法
原文传递
财政激励、市场一体化与企业跨地区投资——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83
16
作者 范子英 周小昶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36,共19页
市场一体化建设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其中产品市场统一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本文手工搜集1999—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数据,以母公司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行为来测度资本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性;借助2... 市场一体化建设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其中产品市场统一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本文手工搜集1999—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数据,以母公司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行为来测度资本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性;借助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的“自然实验”,研究了财政激励对资本要素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分享改革降低了地方发展企业的税收分成,于是地方政府放松了对国有资本的管制,地方国有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数量显著增加;该效应与税收分成的比例完全吻合,改革后地方所得税分成比例为40%,因此,只有那些地方政府持股比例大于40%的地方国有企业才显著增加了跨地区投资;地方财政对国有企业依赖度越大,政策的刺激效应越大,并且跨省投资显著多于省内异市投资;这种投资行为不仅显著改善了资本回报率,而且增加了地方国有企业的现金分红。本文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关于要素市场整合的研究,在当前税制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为建设统一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市场建设 财政激励 所得税分享改革 异地投资
原文传递
中国的金融发展、分税制改革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72
17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潘杨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9,共11页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银行贷款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银行贷款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并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同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显著降低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进一步以1994年为界进行了分段估计,实证结果再一次支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如要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就必须将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分税制改革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减税的经济效应评估——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准自然试验” 被引量:59
18
作者 李明 李德刚 冯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135,共15页
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后,减税能否提振宏观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评估了中国税率波动的经济效应。利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准自然实验"... 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后,减税能否提振宏观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评估了中国税率波动的经济效应。利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理论和断点回归模型两个策略证实了,企业所得税由国、地税局分别征管的二元体制,导致改革前成立旧企业的实际有效所得税率约比改革后成立的新企业低1.99%。进一步的检验显示,旧企业劳均增加值增速约比新企业高6.43%。简单核算表明,税率每下降1%,企业劳均增加值增速约提高3.2%。这显示减税的作用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减税 税收乘数 总量经济效应
原文传递
分税制改革与中国城镇房价水平--基于省级面板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0
19
作者 宫汝凯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83,共14页
本文将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和房价水平置于同一框架来研究推动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制度性因素。经验事实表明,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大的土地财政规模相联系,而土地财政的形成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在对上述经验事实... 本文将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和房价水平置于同一框架来研究推动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制度性因素。经验事实表明,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大的土地财政规模相联系,而土地财政的形成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在对上述经验事实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基本面、城市化率和地区竞争等潜在影响房价的因素后,分税制背景下逐年扩大的财政分权度是引发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制度性因素;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对中国城镇房价水平的高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效应会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扩大而被强化。本文的估计结果对财政分权变量的选取、估计方法的选择和估计函数形式的设定均是非常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土地财政 房价水平
原文传递
减税能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3
20
作者 高正斌 张开志 倪志良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100,共15页
中国经济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减税能否促进企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利用2002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准自然实验,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模型考察了减... 中国经济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减税能否促进企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利用2002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准自然实验,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模型考察了减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且税负下降越多的企业,其创新产出越多。核算表明,税率每下降1%,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约增加0.783件。在影响机制方面,实证结果发现,减税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为理解税负影响企业创新提供了实证支持,也为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 企业创新 所得税分享改革 断点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