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调转术治疗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迎龙 胡盛寿 +5 位作者 沈向东 李守军 王旭 闫军 冯滨 崔彬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总结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60例病儿实施ASO,早年(2000.1~2003.5)42例,近期(2003.6~2004.8)18例;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49例、TaussigBing畸形7... 目的总结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60例病儿实施ASO,早年(2000.1~2003.5)42例,近期(2003.6~2004.8)18例;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49例、TaussigBing畸形7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cTGA)4例;年龄1~6个月15例、7~12个月14例、1~3岁6例、>3岁6例,其中>6月龄的TGA/VSD或TGA/PDA18例。行大动脉调转术,同期矫治合并畸形;ccTGA病儿先行心房转流术,后行ASO。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0例(16.7%),其中早年9例(21.4%)、近期1例(5.6%),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生存病儿随访0.5~56.0个月,心功能恢复良好,无死亡及并发症。结论ASO应用于TGA、TaussigBing畸形以及ccTGA能取得良好的手术结果。针对国内TGA/VSD或TGA/PDA病儿就诊较晚、年龄较大,肺动脉压力较高等特点,如心导管检查显示肺小动脉阻力不高,ASO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错位/外科学 右室双出口/外科学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调转术 先天性心脏病 连接异常 taussig-bing畸形 心室 治疗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原文传递
Taussig-Bing畸形患儿动脉调转术后中远期主动脉根部结局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顾明均 陈典 +6 位作者 胡仁杰 胡杰 董卫 张文 蒋琪 朱奕帆 张海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究接受动脉调转术后的Taussig-Bing畸形患儿中远期主动脉根部生长情况以及新主动脉瓣反流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02—2017年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动脉调转术治疗早期存活且随访时间>3年的患儿,收集随访超声数据并进行分析。... 目的探究接受动脉调转术后的Taussig-Bing畸形患儿中远期主动脉根部生长情况以及新主动脉瓣反流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02—2017年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动脉调转术治疗早期存活且随访时间>3年的患儿,收集随访超声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98例(77.2%),中位手术年龄73.0 d,平均体重4.7 kg,术前45例(35.4%)患儿合并轻度至轻中度肺动脉瓣反流。平均随访时间7.0年。随访中14例(11.0%)患儿出现中度及以上新主动脉瓣反流,3例接受新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新主动脉瓣环及窦部内径在随访过程中始终大于同龄患儿正常水平,随访5年平均瓣环内径18.0 mm,随访10年20.5 mm。随访5年窦部内径25.9 mm,随访10年31.1 mm。新主动脉瓣反流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随访过程中出现新主动脉瓣中度及以上反流的患儿其瓣环直径始终大于未出现中度及以上反流的患儿(χ2=18.3,P<0.001)。术前肺动脉瓣轻度及轻中度反流增加中远期新主动脉瓣中度及以上反流的风险(c-HR=3.46,P=0.03)。结论接受动脉调转术的Taussig-Bing患儿其新主动脉瓣环及窦部内径持续增长并始终高于正常水平,随访过程中瓣环扩张与新主动脉瓣反流的进展有显著相关性。动脉调转术前肺动脉瓣反流增加中远期新主动脉瓣反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动脉调转术 主动脉根部扩张 主动脉瓣反流
原文传递
LeCompte操作对大动脉侧侧位Taussig-Bing畸形患儿大动脉调转术后中远期再干预的影响
3
作者 顾明均 董卫 +6 位作者 张文 蒋琪 陈典 胡杰 朱奕帆 胡仁杰 张海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3-1439,共7页
目的探究LeCompte操作对于侧侧位Taussig-Bing畸形行一期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围术期死亡率及中远期再干预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间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侧侧位Taussig-Bing畸形行一期ASO患... 目的探究LeCompte操作对于侧侧位Taussig-Bing畸形行一期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围术期死亡率及中远期再干预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间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侧侧位Taussig-Bing畸形行一期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LeCompte操作将患者分为两组:行LeCompte操作组和未行LeCompte操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92例患者。行LeCompte操作组32例,男24例、女8例,中位手术年龄65.0 d,平均体重4.3 kg,其中15例(46.9%)合并主动脉弓畸形并同期行修补术,12例(37.5%)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未行LeCompte操作组60例,男45例、女15例,中位手术年龄81.0 d,平均体重4.8 kg,其中22例(36.7%)合并主动脉弓畸形,35例(58.3%)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行LeCompte操作组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与未行LeCompte操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9.0±60.0)min vs.(203.0±74.0)min,P=0.093]。行LeCompte操作组院内死亡6例(18.8%),未行LeCompte操作组院内死亡7例(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7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1(1.6,7.5)年,随访期间8例患者失访,无随访死亡。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显示是否行LeCompte操作对中远期总体再干预率(P=0.850)及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再干预率(P=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行LeCompte操作对于侧侧位Taussig-Bing畸形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及中远期再干预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大动脉调转术 再手术 肺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大动脉调转术在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中的应用(附7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方炜 丁力 +3 位作者 王敏芳 张峰 胡英超 陈雨青 《安徽医学》 201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总结大动脉转位术(ASO)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GA)和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g-Bing)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对7例患儿行ASO,4例冠状动脉正常分布、2例左单根冠状动脉、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 目的总结大动脉转位术(ASO)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GA)和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g-Bing)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对7例患儿行ASO,4例冠状动脉正常分布、2例左单根冠状动脉、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左前降支,6例用"活板门"、1例用"凸窗"技术。中或深低温、中-高流量转流,转流时间213~269 min(230.3±19.5),主动脉阻断106~188 min(147.3±28.0)。结果死亡1例(D-TGA/IVS)。存活6例,呼吸机支持(101.0±130.0)min,重症监护(8.2±6.5)d,术后住院(20.2±13.1)d。随访1~5次,时限5~59个月,发绀消失,活动能力明显增强,生长发育良好。除1例D-TGA/VSD术前ECHO提示肺动脉关闭不全、裂隙,术后复查主动脉有轻度反流外,其余无残余分流、无残余梗阻。结论 ASO已广泛应用于D-TGA和Taussig-Bing的外科手术纠治,效果大多满意。手术时的年龄、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走行、冠状动脉移植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调转术 大动脉转位 taussig-bing畸形 先天性
下载PDF
动脉调转手术后中期生存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雅娟 胡盛寿 +6 位作者 李守军 王旭 郑哲 李永青 刘迎龙 沈向东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及TGA型右心室双出口(Taussig-Bing)患者行动脉调转手术(ASO)后的中期生存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01-01至2007-12-31期间来我院行动脉调转手术并存活出院的115例TGA... 目的:探讨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及TGA型右心室双出口(Taussig-Bing)患者行动脉调转手术(ASO)后的中期生存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01-01至2007-12-31期间来我院行动脉调转手术并存活出院的115例TGA合并VSD及Taussig-Bin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及院内随诊复查。结果:115例存活患者均完成了随访,随访时间1~8年(平均3.1年)。其中10例患者随访过程中院外死亡(死亡率8.7%,10/115)。Kaplan-Meier法分析中期生存率6个月、1年、5年、8年分别为94.8%,92.2%,89.3%,89.3%。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年龄>3岁(相对危险度10.644,P=0.002)及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残存肺动脉高压(相对危险度4.864,P=0.047)是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TGA合并VSD及Taussig-Bing患者行动脉调转手术中期结果满意,死亡率及再手术率低。证实了手术年龄>6个月的TGA合并VSD及Taussig-Bing患者依然有手术适应证,但手术年龄>3岁者,术后1年死亡率高,故一定要做到定期随访,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危险因素 室间隔缺损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taussigbing畸形 生存率
下载PDF
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明晖 马力 +3 位作者 夏园生 杨盛春 陈伟丹 陈欣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或大动脉转位(TGA)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26例诊断为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并接受一期动脉调转... 目的评价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或大动脉转位(TGA)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26例诊断为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并接受一期动脉调转和主动脉弓部重建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近中期结果。结果全组20例Taussig-Bing畸形,6例TGA。主动脉弓部梗阻包括:主动脉缩窄20例,主动脉弓离断6例。接受手术时年龄11~630天,中位值52天;体质量2.1~9.3 kg,中位值3.6 kg。手术早期死亡3例,占11.5%。随访24~103个月,平均(44±2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年和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84%(95%CI:70%~98%)和77%(95%CI:58%~96%)。随访发现,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复发主动脉弓降部再缩窄1例;7例出现右心系统梗阻病变,肺动脉瓣轻中度反流2例。6例行再次手术干预,其中4例因右心系统梗阻再手术。总体1年和5年免于再手术比例分别为:90%(95%CI:78%~99%)和59%(95%CI:32%~86%),免于右心系统再手术比例分别为:94%(95%CI:84%~99%)和66%(95%CI:37%~95%)。无再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一期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治疗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可取得满意的近中期生存率。尽管晚期右心梗阻性病变风险和再干预风险仍较高,我们并不支持初期手术时行跨环补片来扩大右心室流出道。最佳手术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主动脉弓部梗阻 右心流出道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景彬 梁健 +4 位作者 赵晓芳 杜茗 朱耀斌 刘迎龙 吕小东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评价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对86例年龄6个月以上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行大动脉调转手术,观察... 目的评价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对86例年龄6个月以上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行大动脉调转手术,观察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肺动脉压力等,分析手术死亡、术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住院死亡6例(6.98%),72例完成随访,死亡2例;存活者心功能NYHAⅡ级2例(2.86%),心功能NYHAⅠ级68例(97.14%);术后肺动脉压(30.5±13.0)mm Hg明显低于术前(64.9±13.0)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99.7±0.7)%明显高于术前(72.0±15.0)%(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血浆胶体渗透压监测是手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36,95%CI:1.080-1.415,P=0.002;OR=0.016,95%CI:0.001-0.345,P=0.008;OR=0.070,95%CI:0.006-0.829,P=0.035),手术年龄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独立相关(OR=1.283,95%CI:1.073~1.536,P=0.006)。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大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中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大动脉调转术 室间隔缺损 大动脉转位 taussig-bing畸形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或Taussig-Bing畸形超龄患儿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施浩 陈亮 +4 位作者 闫军 王强 花中东 李守军 张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探讨6个月以上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VSD)或Taussig-Bing畸形(TBA)患儿在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行大动脉调转手术(ASO)或心房调转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AS... 目的:探讨6个月以上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VSD)或Taussig-Bing畸形(TBA)患儿在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行大动脉调转手术(ASO)或心房调转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ASO或心房调转手术的48例6个月以上的TGA合并非限制性VSD或TB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及院内随诊复查。结果:48例患儿中,37例(77.1%)合并重度或极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1 mmHg=0.133 kPa)或肺/体循环压力比值(P/S PR)≥0.75]。本组患儿术后30 d内死亡3例(6.25%),3个月总体死亡率10.4%(5/48)。43例存活患儿均完成了随访,随访时间(4.8±2.4)年(范围:0.5~10.0年),随访期间无患儿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S PR(OR=2.118,95%CI:1.042~4.306,P=0.038)、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OR=0.894,95%CI:0.803~0.995,P=0.018)及术后P/S PR与术前P/S PR的比值(OR=1.746,95%CI:1.159~2.630,P=0.008)均是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TGA合并非限制性VSD或TBA的6个月以上患儿多合并重度或极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结果满意。术前肺动脉高压及术后肺/体压力比值下降不明显甚至升高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转位 taussig-bing畸形 肺动脉高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活瓣延长技术在复杂动脉转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顺民 徐志伟 +5 位作者 刘锦纷 严勤 张海波 郑景浩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总结在动脉转位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中采用双活瓣延长技术做冠状动脉移植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D-TGA)和Taussig-Bing畸形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技术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 目的总结在动脉转位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中采用双活瓣延长技术做冠状动脉移植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D-TGA)和Taussig-Bing畸形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技术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1例合并复杂冠状动脉畸形的D-TGA、L-TGA或Taussig-Bing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10.0±84.5)d;体重(5.4±4.2)kg]行ASO治疗,术中采用双活瓣延长技术做冠状动脉移植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右冠状动脉主干或粗大右心室圆锥支发自主动脉左侧或右侧瓣窦,并异常前绕于主动脉根部行走。双活瓣延长技术包括:从主动脉剪取较长的冠状动脉纽片做为活瓣;剪取肺动脉(新主动脉)另一带蒂活瓣向冠状动脉纽片方向做等距离延长;活瓣与纽片的边缘互相缝合形成冠状动脉的延长管道。结果无住院死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01.6±53.6)h,监护时间(9.5±4.9)d。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9例,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出院。11例患者术后延迟关胸。随访17例,随访时间2个月~5年,随访期间患者生长发育均明显改善,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1例肺动脉瓣上狭窄患者于ASO术后2年再次行手术修补。结论双活瓣延长技术做冠状动脉移植在复杂ASO中能有效减少因冠状动脉畸形导致的手术死亡,尤其适合于二期ASO以及右冠状动脉主干或粗大圆锥支发自左侧或右侧瓣窦,并沿主动脉异常前绕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动脉转位术 双活瓣延长 taussig-bing畸形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十字交叉心合并Taussig-Bing畸形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书堂 黄云洲 龙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三维超声诊断 十字交叉心 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实时 心脏杂音 X线胸片示 窦性心律 心电图示
原文传递
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瑾 张儒舫 +2 位作者 谢业伟 沈立 李小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825-828,共4页
目的:总结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手术治疗5例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患儿,其中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3例,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 目的:总结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手术治疗5例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患儿,其中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3例,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2例。3例患儿采用一期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IAA矫治术(降主动脉与主动脉弓端侧吻合);1例患儿分期手术(一期行COA矫治术,二期行ASO手术);1例患儿行ASO手术+COA矫治术。结果:全组患儿均顺利出院。气管插管时间平均(158.20±55.64)h;ICU停留时间平均(13.20±3.42)d;住院时间平均(42.00±11.04)d;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出血1例、少尿和腹膜透析1例、肺不张1例。术后随访患儿因残余解剖问题,再次手术者。结论: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理解剖比较复杂,手术方式与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畸形的类型对治疗效果有影响,合并IAA患儿应一期矫治,合并COA的个别患儿可选择二期手术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弓中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Taussig-Bing畸形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春红 付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225-122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调转术 taussig-bing畸形 手术配合
下载PDF
改良Nikaidoh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Taussig-Bing畸形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强 刘艳超 +4 位作者 王维 孟自力 刘永辉 刘超 胡伟光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Nikaidoh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Taussig-Bing畸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Nikaidoh手术将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互换移植,重建左、右心室流出道。观察心脏各部位结构变化,术后恢复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改良Nikaidoh术后心室与大... 目的探讨改良Nikaidoh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Taussig-Bing畸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Nikaidoh手术将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互换移植,重建左、右心室流出道。观察心脏各部位结构变化,术后恢复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改良Nikaidoh术后心室与大动脉关系恢复正常,无严重进展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无中度以上肺动脉瓣反流,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术后存活5例,1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不全。随访4个月~7年,患者生长发育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发绀消失。结论改良Nikaidoh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Taussig-Bing畸形中应用可获得解剖根治,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改良Nikaidoh手术 肺动脉瓣狭窄 双动脉调转术
下载PDF
小婴儿一期矫治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或Taussig-Bing合并主动脉弓畸形的早中期转归
14
作者 严勤 徐志伟 +4 位作者 刘锦纷 史珍英 朱德明 苏肇伉 丁文祥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2992-2995,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大动脉转换术同时进行主动脉弓矫治的Ⅰ期手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或Taussig-Bing合并主动脉弓畸形的早中期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连续对26例存在主动脉弓畸形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或Taussig-Bing畸形的小婴... 目的:回顾性研究大动脉转换术同时进行主动脉弓矫治的Ⅰ期手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或Taussig-Bing合并主动脉弓畸形的早中期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连续对26例存在主动脉弓畸形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或Taussig-Bing畸形的小婴儿进行了Ⅰ期手术矫治,其中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3例(TGA/VSD 11例,TGA/IVS 2例),Taussig-Bing 13例;主动脉弓畸形中主动脉弓中断(A型)7例,CoA19例,6例伴有冠状动脉异常类型。平均手术年龄(28±35)d,<2个月占62%,手术平均体重为(4.19±1.15)kg。在深低温停循环或深低温低流量下进行主动脉弓畸形矫治,采用自身组织直接吻合扩大或重建弓,伴有弓部发育不良者补片扩大成形。伴有冠状动脉畸形者在大动脉转换手术中冠状动脉移植方法予改良处理。结果:手术住院死亡3例(11.5%),死因与冠脉移植无关。平均插管时间102 h,监护室时间平均8 d。术后早期生存者主动脉瓣上压力阶差>30 mmHg有2例,主动脉瓣反流轻度2例。单因素分析中伴有冠状动脉异常类型者与术后早期死亡或并发症的风险相关,多因素分析示其与手术年龄、肺动脉高压、术前FS、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血清乳酸水平相关。随访期3个月~7年,无死亡,术后5年实际生存率为88.5%(95%可信度范围CI 76%~96%),术后1年、5年无需介入干预或手术分别为91.4%、87%。结论:TGA和Taussig-Bing伴有主动脉弓畸形者Ⅰ期进行大动脉转换术和主动脉弓畸形矫治早中期效果良好,早期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因素为年龄偏大,肺高压严重,把握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要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taussig-bing畸形 主动脉弓中断 主动脉缩窄 大动脉转换术 主动脉弓重建 主动脉弓直接吻合 补片扩大成形
原文传递
MSCT诊断Taussig-Bing畸形的价值(10例与手术对比分析)
15
作者 毛伍兵 王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在Taussig-Bing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MSCT扫描资料,并将CT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0例中,MSCT诊断率为80%,并发畸形符合率为92%。结论:MSCT对Taussig-Bing畸形的... 目的:探讨MSCT在Taussig-Bing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MSCT扫描资料,并将CT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0例中,MSCT诊断率为80%,并发畸形符合率为92%。结论:MSCT对Taussig-Bing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高,是Taussig-Bing畸形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taussig-bing畸形 诊断
下载PDF
同种带瓣外管道Rastelli术式矫治Taussig-Bing畸形4例报告
16
作者 张振 王武军 +2 位作者 王振康 邹小明 蔡开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05-1206,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带瓣外管道Rastelli术 taussig-bing畸形 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改良D.K.S术矫治Taussig-Bing畸形的护理配合
17
作者 吴军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6期146-147,共2页
右心室双出口(DORV)伴有肺动脉下室间隔缺损又称Taussig.Bing畸形,占总数的20%~30%。Tauss.ig-Bing畸形是DORV预后相对较差的一种类型,而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的DORV处理更为复杂。D.K.S(Damus.Kays.Stansel)手... 右心室双出口(DORV)伴有肺动脉下室间隔缺损又称Taussig.Bing畸形,占总数的20%~30%。Tauss.ig-Bing畸形是DORV预后相对较差的一种类型,而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的DORV处理更为复杂。D.K.S(Damus.Kays.Stansel)手术适合DORV合并LVOTO的病例。施行D.K.S术难度较大,除了精湛的手术技巧外,术中的熟练配合也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我院心脏中心于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共完成改良D.K.S术矫治Taussig-Bing畸形的手术4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D.K.S术 taussig-bing畸形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动脉调转术治疗Taussig-Bing畸形
18
作者 顾明均 张海波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06-209,共4页
动脉调转术目前已成为治疗Taussig-Bing畸形的主流术式。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在患儿2~3月龄时行一期动脉调转术已成为临床首选矫治方案。由于术式复杂,诸多手术细节值得注意。术中须保证移植后的冠状动脉无张力且血流通畅,修补室间隔缺... 动脉调转术目前已成为治疗Taussig-Bing畸形的主流术式。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在患儿2~3月龄时行一期动脉调转术已成为临床首选矫治方案。由于术式复杂,诸多手术细节值得注意。术中须保证移植后的冠状动脉无张力且血流通畅,修补室间隔缺损时注意保护新主动脉瓣,重建后的肺动脉无张力且对冠状动脉无压迫。动脉调转术后患者中远期生存率较为满意,但中远期再干预比例较高,原因主要包括主动脉及肺动脉吻合口再梗阻、新主动脉瓣反流,再干预一般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动脉调转术 手术细节 再干预
下载PDF
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一期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锦纷 王顺民 +2 位作者 徐志伟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一期手术治疗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经验。方法 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2例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儿,其中主动脉弓中断5例。采用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的手术方法矫... 目的总结一期手术治疗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经验。方法 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2例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儿,其中主动脉弓中断5例。采用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的手术方法矫治 Taussig-Bing 畸形,将胸主动脉与主动脉弓下缘端端吻合或与升主动脉端侧吻合矫治主动脉弓病变。结果住院死亡3例(25%),使用呼吸机平均(7.4±2.1)d,ICU 滞留平均(11.7±4.6)d。生存病儿无因残余解剖问题再次手术者。结论 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理解剖比较复杂,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技巧和合并主动脉弓病变对 Taussig-Bing 畸形的治疗效果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主动脉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taussig-bing畸形
原文传递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永辉 孙迎贞 +6 位作者 王安彪 邹承伟 范全心 李德才 李红昕 王正军 张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3-127,共5页
目的回顾总结单个手术组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心脏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56例,男37例,女19例,6d^9岁,体质量2.55~18kg,其中... 目的回顾总结单个手术组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心脏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56例,男37例,女19例,6d^9岁,体质量2.55~18kg,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40例,Taussig-B ing心脏畸形患儿16例,TGA/IVS15例,TGA/VSD2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0例,动脉导管未闭32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大动脉调转术进行治疗,手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冷血停博液或HTK液灌注保护心肌,停机改良超滤。结果本组手术CPB时间为150~25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8~163m in。术后早期患儿死亡6例,3例死于术后出血(其中1例系PDA缝线松开),1例术后12h死于肺高压危象,1例术后5d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22d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ICU滞留时间为5~22d,住院时间为14~48d。术后随访3个月~7年,死亡1例,系单支冠状动脉患儿,出院后半年因肺炎心衰死亡,其余49例紫绀症状均消失,活动能力明显增强,生长发育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8例肺动脉狭窄患儿术后压差均有下降。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心脏畸形)的理想手术方式,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大动脉调转术 大动脉转位 taussigbing心脏畸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