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翠青 崔泽 +2 位作者 夏耀方 马莉 范丽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6-699,共4页
目的评价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重症NRDS患儿随机分为3组:同步间歇正压加容量保证通气组(SIPPV+VG,31例)、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23例)、间歇指令通气组(IMV... 目的评价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重症NRDS患儿随机分为3组:同步间歇正压加容量保证通气组(SIPPV+VG,31例)、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23例)、间歇指令通气组(IMV,30例)。观察各组氧合情况、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IPPV+VG组、HFOV组患儿在上机12 h时氧合明显改善,P/F值、a/APO2与上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V组直至24 h氧合方有改善;SIPPV+VG、HFOV组患儿氧疗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低于IMV组(P<0.05);SIPPV+VG、HFOV组患儿气漏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均低于IMV组(P<0.05);HFOV组III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比率高于SIPPV+VG和IMV组。结论 SIPPV+VG和HFOV比IMV能更迅速地改善重症NRDS患儿氧合状况,缩短氧暴露和呼吸机应用时间,减少气漏、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 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原文传递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新利 刘海燕 +2 位作者 孙轶 郭芳 谭慧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2组:SIMV+ PSV +TTV组(27例)、辅助/控...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2组:SIMV+ PSV +TTV组(27例)、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26例).观察各组患儿氧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IMV+ PSV+TTV组在机械通气6h时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P/F)(t=9.393,P<0.05)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比(a/APO2)(t =4.856,P<0.05)即明显优于0h,显示氧合改善较A/C组迅速;且SIMV+ PSV+ TTV组P/F和a/APO2在6h(t =6.132、2.805,P均<0.05)、24 h(t=2.890、2.682,P均<0.05)、72 h(t=3.804、4.053,P均<0.05)时均优于A/C组;SIMV+ PSV+ TTV组患儿气漏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A/C组(t=3.908、4.178,P均<0.05);SIMV+ PSV+ TTV组和A/C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05).结论 SIMV+ PSV+ TTV组比A/C组能更迅速地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情况,缩短氧暴露,减少高容量通气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 辅助 控制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调节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国颖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SIMV+PSV+TTV组(n=27例)和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SIMV+PSV+TTV组(n=27例)和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n=26),记录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的氧合状况、并发症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 SIMV+PSV+TTV组在机械通气6 h时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P/F)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比(a/APO2)即明显优于0 h(P<0.05),氧合改善较A/C组迅速,两组在治疗6 h后P/F和a/APO2均有显著改善趋势(P<0.05);SIMV+PSV+TTV组P/F和a/APO2在治疗6、24、72 h时均优于A/C组(P<0.05)。SIMV+PSV+TTV组气漏综合征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A/C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PSV+TTV模式比A/C模式能更迅速地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状况,减少氧暴露,降低高容量通气导致的并发症,是治疗NRD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呼吸 人工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雪琴 张卫星 +1 位作者 刘玉霞 赵宝君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9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和辅助/控制通气(A/C)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治疗中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5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AS患儿60名,随机分成TTV组和对照组,各30例。TTV组采用TTV+同步... 目的比较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和辅助/控制通气(A/C)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治疗中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5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AS患儿60名,随机分成TTV组和对照组,各30例。TTV组采用TT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治疗MAS,对照组采用A/C治疗MAS,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 O2/Fi O2)、动脉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 O2/PAO2)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a O2/Fi O2、Pa O2/P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TV组患儿治疗后Pa O2/Fi O2、Pa O2/P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V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气漏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V+SIMV+PSV可以更快改善MAS患儿的氧合,疗效优于A/C模式,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气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容量通气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辅助/控制通气
下载PDF
容量目标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疗效、动脉血气指标、血清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辛颖军 赵海侠 宫瑞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容量目标通气(TTV)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血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TV组、APV组及PCV组,各50例... 目的探究容量目标通气(TTV)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血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TV组、APV组及PCV组,各50例。TTV组采用SIMV+PSV+VCV通气模式,APV组采用SIMV+PRVC通气模式,PCV组采用SIMV+PSV通气模式。比较三组患儿的疗效、转归指标、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血清Th1/Th2平衡变化情况。结果 TTV组、APV组的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PC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V组住院时间长于APV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APV组(P<0.05);TTV组与APV有创通气时间、死亡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TTV组患儿低碳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C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血清IFN-γ/IL-4均降低,且TTV组、APV组显著低于PCV组,TTV组低于AP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RDS患儿的临床治疗中,TTV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促进血清Th1/Th2平衡,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目标通气(栽栽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晕砸阅杂) 动脉血气指标 血清Th1/Th2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