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胶莱盆地白垩纪恐龙足迹与骨骼化石埋藏沉积相与古地理环境 被引量:38
1
作者 柳永清 旷红伟 +2 位作者 彭楠 许欢 刘燕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4,共16页
化石埋藏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研究不同规模生物化石埋藏的沉积相,恢复沉积环境,了解化石形成和被埋藏前、后的古地理背景。大规模化石记录埋藏学的研究代表着目前国际上发展趋势,重点探索集群灭绝的古地理、古环境与保存作用。中国具有... 化石埋藏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研究不同规模生物化石埋藏的沉积相,恢复沉积环境,了解化石形成和被埋藏前、后的古地理背景。大规模化石记录埋藏学的研究代表着目前国际上发展趋势,重点探索集群灭绝的古地理、古环境与保存作用。中国具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命名恐龙属种最多的国家,相继发现了从侏罗纪到白垩纪的若干恐龙化石遗迹或骨骼埋藏点。胶莱盆地发育着完整的白垩纪陆相(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130~65 Ma)地层和沉积记录。早白垩世莱阳群以河流及湖泊相沉积物为主;青山群为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间夹沉积岩。晚白垩世王氏群下部以冲积扇、泥石流和辫状河道相的沉积物和岩石组合为主;中部则为滨浅湖与河流粉砂岩-细砂岩-泥页岩-灰质土(古土壤)韵律沉积;上部和顶部为冲积扇泥石流、辫状河和洪泛平原粉砂泥质砾岩-砂岩-砾岩的韵律序列,局部夹玄武岩,反映了晚白垩世末期古地理、古沉积环境已从早白垩世相对湿润和温热的冲积、湖泊环境转变为燥热、干旱的冲积环境。胶莱盆地早白垩世的生物群面貌(脊椎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与华北北部热河生物群基本相同,除保存少量的小型恐龙(鹦鹉嘴龙)或翼龙骨骼化石外,还保存了大量的兽脚类、蜥脚类和鸟脚类足迹(群)化石(莱阳群)。诸城晚白垩世王氏群中上部发育集群埋藏的恐龙骨骼化石,已发现恐龙属种10余个,包括3种角龙、3种暴龙、2种鸭嘴龙以及甲龙和虚骨龙等,其中鸭嘴龙占绝大多数(95%以上)。恐龙化石多为无关联的各类骨骼,少数半关联的小个体恐龙,分选差,混杂堆积。通过诸城恐龙化石埋藏地地层及其沉积相研究,识别出泥石流、洪泛平原和辫状河道3种恐龙化石埋藏沉积相、微相类型,其中泥石流相是最主要的埋藏-沉积相,代表了晚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学 白垩纪 胶莱盆地 恐龙化石 沉积相 古地理环境
下载PDF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化石库的埋藏学和生态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朱茂炎 B.D.Erdtmann 赵元龙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8-57,171-174,共34页
在详细的地层剖面和化石标本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贵州中寒武世凯里化石库的埋藏环境、化石保存状态和保存方式、以及矿物成分。认为凯里化石库形成于较深水的陆棚环境 ,海底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由于有频率较高的间... 在详细的地层剖面和化石标本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贵州中寒武世凯里化石库的埋藏环境、化石保存状态和保存方式、以及矿物成分。认为凯里化石库形成于较深水的陆棚环境 ,海底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由于有频率较高的间歇性沉积事件的侵入 ,沉积速率高 ,海底附近的生物群落的发展经常被沉积事件所中断 ,因此 ,化石库内很少有群落较长时间演替而形成的多类别生物尸体堆积的硬底层。正常堆积的化石层通常由一些发育时间较短的群落演替序列构成。一些能量较强的沉积事件对一些逃跑能力差的生物或原位快速掩埋 (如始海百合类、水母状动物等 ) ,或被卷入沉积物流体内后被快速埋藏 (如浮游型的三叶虫、水母状动物等 ) ,为凯里化石库中特异化石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沉积事件普遍较弱是凯里化石库内特异化石种类单调的最重要原因。底内生物的缺乏、极细颗粒的粘土沉积物对封闭在泥内的生物的完整保存起到了保护作用。早期成岩矿物 (黄铁矿 )对阻止软体腐烂和复制软体组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里化石库 埋藏学 生态学 中寒武世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口腔医学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26
3
作者 柳永清 旷红伟 +5 位作者 彭楠 姬书安 王旭日 陈树清 张燕霞 许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7-468,共12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实施与逐步完成,构建起一张精度更高信息更完整的多人种遗传多态图谱,有望破译人类遗传密码,实现疾病的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本文简要在回顾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建立...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实施与逐步完成,构建起一张精度更高信息更完整的多人种遗传多态图谱,有望破译人类遗传密码,实现疾病的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本文简要在回顾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建立过程、目标和已获得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口腔医学领域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多学科交叉联合,加强国家口腔医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启动口腔医学领域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以迎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口腔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洛南花石浪龙牙洞1995年出土石制品的拼合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社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共17页
本文是对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洞内部分1995年发掘出土的18608件石制品的拼合研究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8499件标本中(不含石料、石锤、石砧和烧石等标本108件)共获得94个拼合组,涉及212件石制品,拼合率约1 15%。分析结果显示拼合研究不... 本文是对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洞内部分1995年发掘出土的18608件石制品的拼合研究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8499件标本中(不含石料、石锤、石砧和烧石等标本108件)共获得94个拼合组,涉及212件石制品,拼合率约1 15%。分析结果显示拼合研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龙牙洞遗址石制品的平面及垂直分布规律,还是准确地判断遗址埋藏过程的有效手段。拼合研究在恢复早期人类石器制作技术上具有独到的优势,石核—石片拼合组合以及石片之间的拼合关系可以更清楚地显示早期人类所采用的剥片技术,但以拼合石制品在洞穴中的分布距离判断具体的剥片方法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制品 拼合研究 埋藏学 花石浪龙牙洞 遗址 剥片技术 旧石器时代
下载PDF
上/更新世动物群中人类与食肉动物“印记”的识别 被引量:20
5
作者 Christopher J.NORTON 张双权 +1 位作者 张乐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从上/更新世的何时开始,人类的祖先能够成功地与食肉动物争夺大型的猎物资源?这是古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埋藏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埋藏学研究是建立在现实研究和实验研究基础之上的,死亡年龄分布... 从上/更新世的何时开始,人类的祖先能够成功地与食肉动物争夺大型的猎物资源?这是古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埋藏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埋藏学研究是建立在现实研究和实验研究基础之上的,死亡年龄分布、骨骼单元分布、骨骼表面改造痕迹的相继引入逐渐丰富了这一学科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学 狩猎与食腐 现实研究和实验研究 死亡年龄分布 骨骼单元分布 骨骼表面改造 痕迹
下载PDF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恐龙化石埋藏学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旷红伟 柳永清 +7 位作者 董超 彭楠 许欢 王宝红 章朋 王克柏 陈树清 张艳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3-1371,共19页
山东诸城是中国以晚白垩世大型鸭嘴龙类为主的恐龙化石产地。本文从化石埋藏地地质背景、埋藏沉积相与古水流、骨骼化石分布、改造与聚集特征及分类学、骨骼化石微观组构和埋藏模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诸城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埋藏学特... 山东诸城是中国以晚白垩世大型鸭嘴龙类为主的恐龙化石产地。本文从化石埋藏地地质背景、埋藏沉积相与古水流、骨骼化石分布、改造与聚集特征及分类学、骨骼化石微观组构和埋藏模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诸城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埋藏学特征。诸城晚白垩世晚期(火山岩长石Ar-Ar年龄为76.2~73.5Ma)恐龙化石主要集群埋藏于冲积扇泥石流(DF)、洪泛平原(FP)与辫状河道(BRC)沉积层中,化石密集、成层分布,但残体骨骼层内骨骼化石大小、形状混杂、疏密不均、属种的单-以及残体骨骼大小、形状和规模不等,多数骨骼化石为不完整的长柱状、板状形态,骨骼呈定向排列,具有短距离搬运、异地快速埋藏及集群埋藏特点。沉积物及薄片分析显示,诸城恐龙生存及骨骼化石埋藏的环境为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埋藏-保存模式可概括为:恶劣的生存环境-恐龙批量死亡-遗体腐烂-骨骼被洪流或泥石流冲刷、搬运至目前沉积场所-快速掩埋-浅埋藏成岩-地壳抬升暴露。诸城恐龙化石埋藏学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和恢复中国华北地区晚白垩世时期的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气候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诸城 晚白垩世 恐龙化石 埋藏学
下载PDF
胶东诸城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地球化学及埋藏学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旷红伟 许克民 +5 位作者 柳永清 董超 彭楠 王克柏 陈树清 张艳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1023,共23页
胶东诸城发育了世界罕见的晚白垩世中晚期恐龙化石集群埋藏点,主要分布在诸城市东南的库沟、恐龙涧、西见屯和臧家庄。本文通过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方法技术,系统研究了诸城恐龙骨骼化石微观特征与地球化学... 胶东诸城发育了世界罕见的晚白垩世中晚期恐龙化石集群埋藏点,主要分布在诸城市东南的库沟、恐龙涧、西见屯和臧家庄。本文通过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方法技术,系统研究了诸城恐龙骨骼化石微观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恐龙骨骼埋藏成岩过程,厘定4个化石集群埋藏层的相对层位关系和骨骼沉积物来源方向,探讨了恐龙死亡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研究区恐龙骨骼化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磷灰石和方解石,也零星含有Fe、Mn、BaSO4及SiO2等矿物成分;骨骼化石和围岩主量、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显示,CaO、P2O5、F、REE、Y、Sr和Ba、U高值且远高于围岩,其中CaO、P2O5、F、Sr和Ba的高值是由于原始骨骼组成中这些元素背景含量高,而REE、Y及U的异常高值是成岩过程中吸附作用所致;骨骼中Rb、Th、Nb、SiO2、Al2O3、TiO2、Zr、Hf含量低于围岩是由于它们属于亲沉积碎屑元素,都来自母岩的风化产物;骨骼化石中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模式与上地壳相似,并具有Eu轻微正异常和Ce负异常特点;研究认为,骨骼与围岩较高的Sr、Ba含量及稀土元素异常系源于干旱气候与氧化环境的浅埋藏成岩作用;依据不同化石点骨骼中磷灰石矿物与方解石矿物组成的对比、骨骼与围岩主量元素分子风化率指数及REE、HREE、LREE与(La/Yb)N、(Ce/Yb)N和(La/Sm)N、δEu、δCe等参数的对比,研究区4个集群埋藏的恐龙化石层相对层位关系由下至上分别厘定为库沟、西见屯、恐龙涧与臧家庄;骨骼围岩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下伏青山群火山岩与莱阳群沉积岩的剥蚀产物;研究区上白垩统红土崖组下部不到100m厚的地层中恐龙化石异地集群埋藏层的多次出现表明,集群埋藏不是一个简单孤立事件,恐龙的死亡也可能受制于干旱气候的影响,特别是环境背景的Sr和Ba等元素有可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诸城 晚白垩世 恐龙 骨骼化石 地球化学 埋藏学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与生活环境 被引量:14
8
作者 梁忠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30,共12页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红粘土堆积中含有大量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中犀科化石,特别是大唇犀最为丰富。通过对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具有代表性的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的分析,初步了解到化石群各年龄段个体的百分比和种群动态。大唇犀化石...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红粘土堆积中含有大量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中犀科化石,特别是大唇犀最为丰富。通过对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具有代表性的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的分析,初步了解到化石群各年龄段个体的百分比和种群动态。大唇犀化石中成年个体的数量占优势,明显多于老年个体,与正常生活群中的年龄结构吻合,由此可初步断定是突发性事件引起了犀牛种群的灾害性死亡。再进一步对化石的风化、磨蚀、聚集状态及所受的水动力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骨骼受到了弱水流的短距离搬运,说明化石埋藏地离动物死亡地不远。以上分析结果与沉积学特征相结合,说明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集群死亡可能与严重的干旱化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大唇犀 年龄结构 三趾马动物群 埋藏学
下载PDF
甘肃灵台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埋藏学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云翔 弓虎军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0-465,共6页
灵台任家坡动物群年龄组成以老年、幼年个体为主 ,显示动物正常死亡条件下的骨骼富集积累过程。由于动物死亡与掩埋之间时限的长短不同导致个体间风化痕迹、关节分解、破损程度不同。化石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及分选性 ,经过季节性水流短距... 灵台任家坡动物群年龄组成以老年、幼年个体为主 ,显示动物正常死亡条件下的骨骼富集积累过程。由于动物死亡与掩埋之间时限的长短不同导致个体间风化痕迹、关节分解、破损程度不同。化石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及分选性 ,经过季节性水流短距离搬运和较弱的分选作用。化石的埋藏特点与泛滥平原骨骼富集有较多的相似性 ,但沉积物组成差别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灵台 上新世 哺乳动物 化石埋藏学
下载PDF
旧石器遗址动物骨骼表面非人工痕迹研究及其考古学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双权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骨骼表面痕迹观察是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在切割痕、砍砸痕、烧灼痕等古人类行为活动痕迹之外,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表面都有多种非人工痕迹的保留。但是,相对于人工改造痕迹而言,国内考古学家对于... 骨骼表面痕迹观察是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在切割痕、砍砸痕、烧灼痕等古人类行为活动痕迹之外,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表面都有多种非人工痕迹的保留。但是,相对于人工改造痕迹而言,国内考古学家对于后者的关注与研究却明显不足。本文以考古研究中最为常见的肉食类齿痕、啮齿类啮咬痕、水流磨蚀痕、踩踏痕、生物/化学腐蚀痕以及风化痕迹等为例,系统介绍它们的产生机理、主要鉴别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研究案例,并对其在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进行讨论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动物骨骼组合 非人工痕迹
原文传递
云南罗平生物群埋藏环境初步研究:来自沉积构造的证据 被引量:11
11
作者 白建科 张启跃 +4 位作者 尹福光 谢韬 周长勇 吕涛 冯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2-767,共6页
罗平生物群产于云南省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中,是以海生鱼类为主,还伴生有海生爬行类、棘皮类、双壳以及植物化石。产化石层位以灰黑色薄层泥晶灰岩为主,水平纹层、波状层理、同生变形构造(滑塌构造、包卷层理)、正粒序、... 罗平生物群产于云南省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中,是以海生鱼类为主,还伴生有海生爬行类、棘皮类、双壳以及植物化石。产化石层位以灰黑色薄层泥晶灰岩为主,水平纹层、波状层理、同生变形构造(滑塌构造、包卷层理)、正粒序、虫迹等沉积构造发育。对这些沉积构造进行研究来探讨罗平生物群的沉积与埋藏环境,结果表明:罗平生物群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台地内部具远端变陡坡折的浅海深水盆地,水体相对较深,处于间隙性缺氧状态,有效地阻止了生物化石的腐烂分解;远端变陡缓坡部分发育的同沉积变形构造指示了环境的突发性变化,引发了生物的大量死亡并被迅速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平生物群 沉积构造 远端变陡缓坡 深水盆地 埋藏环境
下载PDF
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埋藏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房迎三 杨达源 +1 位作者 韩辉友 周旅复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4-142,共9页
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位于长江下游南侧支流水阳江两岸的海拔30—100米岗地和冲积扇上,包括十六个石器地点。已知它们沿河流分布在长70公里,宽20公里的范围内。文化层的剖面结构与北方黄土十分相似。沉积学研究结果除底部堆积外,其余原生... 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位于长江下游南侧支流水阳江两岸的海拔30—100米岗地和冲积扇上,包括十六个石器地点。已知它们沿河流分布在长70公里,宽20公里的范围内。文化层的剖面结构与北方黄土十分相似。沉积学研究结果除底部堆积外,其余原生沉积的成因都是风成的。沉积时间延续了六、七十万年。石制品为原地埋藏,常伴砾石产出并相对集中。工具以砍器为主。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很可能是一群原始人的生活圈(Living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阳江 埋藏学 旧石器地点群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中翻吻动物的埋葬学与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健 张志飞 刘建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7-211,U002,共6页
目的 探讨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翻吻动物的运动和生态习性。方法 依据大量蠕虫标本的观察,认为的确有一部分翻吻动物化石为异地埋葬,并列举了一些原地埋葬的证据。结果 部分翻吻动物如Tylotitespetiolaris,Paraselkirkia可能为... 目的 探讨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翻吻动物的运动和生态习性。方法 依据大量蠕虫标本的观察,认为的确有一部分翻吻动物化石为异地埋葬,并列举了一些原地埋葬的证据。结果 部分翻吻动物如Tylotitespetiolaris,Paraselkirkia可能为营底上生活而并非全部为底内钻孔生活;报道了部分翻吻动物的密集埋葬现象;发现一些Cricocosmia虫体表面具有一种未知生物属性的附生物,可能代表了一种外寄生关系;翻吻动物在滇东地区的分布可能受水深控制。结论 早寒武世翻吻动物的运动,以及生态习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翻吻动物 早寒武世 埋葬 古生态学 生态环境 组合面貌差异
下载PDF
埋藏学、遗迹相在陆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石和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0-76,共7页
白垩系泉头组三、四段是松辽盆地的含油层位之一,查明其沉积环境对该区的油气勘探、保持大庆油田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松辽盆地北部东区泉头组三、四段岩心中的沉积学特征、古生物及其化石的埋藏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并首次划... 白垩系泉头组三、四段是松辽盆地的含油层位之一,查明其沉积环境对该区的油气勘探、保持大庆油田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松辽盆地北部东区泉头组三、四段岩心中的沉积学特征、古生物及其化石的埋藏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并首次划分出两种遗迹相,指出泉头组三、四段主要属河流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矿床 沉积环境 埋藏学 遗迹相
下载PDF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动物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双权 李占扬 +1 位作者 张乐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26,共14页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8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与头骨化石同层发现的还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等文化遗物。本文是对该遗址2005—2006年出土动物化石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的观察分析结果。灵井遗址中13%的动物...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8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与头骨化石同层发现的还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等文化遗物。本文是对该遗址2005—2006年出土动物化石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的观察分析结果。灵井遗址中13%的动物骨骼表面有人工切割痕的产生,其中切割痕位于长骨骨干部位的约占此类标本总数的98.45%;同时,在具切割痕的长骨类化石材料中,属于食草动物上部和中部肢骨的分别为34%和41%,属于下部肢骨的则仅为25%。此外,灵井动物群中具敲击痕、火烧痕迹、人工使用痕迹的骨骼标本分别占全部观察例数的4.2%、1%、1.32%。总之,通过对动物骨骼表面保留的上述人工改造痕迹的观察与统计分析,并与埋藏学实验及其他考古遗址相关属性的对比,表明古人类是这一遗址中大量脊椎动物肉食资源的初级获取者和利用者,他们是导致这一动物群聚集形成的主要埋藏学因素。同时,许昌人遗址中大量破碎动物骨骼的出现可能也与古人类敲骨取髓的取食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 埋藏学 骨骼表面改造痕迹 切割痕 敲击痕
下载PDF
考古埋藏学的田野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钱耀鹏 毛瑞林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71,共15页
时空坐标并非实物遗存历史信息的全部内容,以年代学信息提取为核心的考古地层学,在考古发掘与研究实践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甘肃临潭磨沟墓地的解剖发掘与研究实践,充分揭示出考古埋藏学在信息提取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qu... 时空坐标并非实物遗存历史信息的全部内容,以年代学信息提取为核心的考古地层学,在考古发掘与研究实践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甘肃临潭磨沟墓地的解剖发掘与研究实践,充分揭示出考古埋藏学在信息提取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堆积相"概念的意义,不仅可以全面促进考古埋藏学在田野发掘实践中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实现考古地层学与考古埋藏学的结合。进而,以堆积单位和堆积相为基础,通过堆积层次、堆积内涵及埋藏特征等,系统提取有关埋藏过程、原因和条件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拓展实物遗存向实物资料转化的信息量,从而使实物资料的内容更为详实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沟遗址 解剖发掘 堆积单位 堆积相 埋藏学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石沟遗址B区发掘报告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曦 赵海龙 +1 位作者 张贝 同号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5-907,共13页
2014年,泥河湾盆地石沟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本文报道石沟遗址B区的发掘概况及对整个遗址的化石埋藏学和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石沟遗址动物化石种类有蛙类、鸟类、直隶狼、猎豹(未定种)、猛犸象(未定种)、黄河马、泥... 2014年,泥河湾盆地石沟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本文报道石沟遗址B区的发掘概况及对整个遗址的化石埋藏学和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石沟遗址动物化石种类有蛙类、鸟类、直隶狼、猎豹(未定种)、猛犸象(未定种)、黄河马、泥河湾披毛犀、中国羚羊、山东绵羊(相似种)、古中华野牛等,在探方外50m处还发现了古麟。石沟遗址的动物化石代表了迄今在小长梁断层上盘所发现的含大哺乳动物属种最丰富和化石保存最好的动物群。石沟的猎豹上颌化石确认了现生猎豹属在早更新世即已在我国北方出现;早期猛犸象腓骨化石是我国的首次报道;黄河马的新材料提供了该种幼年和老年个体的牙齿特征,以及证明其具有纤长的第三掌、蹠骨;古麟是在阳原盆地(狭义泥河湾盆地)的首次发现。石沟动物组成以马类和犀类为主,骨骼部位以牙齿和四肢远端为主;年龄结构反映了以幼年、老年个体居优的自然死亡特征;遗址的形成主要受短距离季节性流水作用,与古人类及食肉动物的关系不显著。根据古麟和黄河马的地史分布及与周边遗址的地层序列对比,初步推断石沟动物群时代约为1.6Ma,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S23相对应。动物群组合显示当时在泥河湾一带主要是稀树草原环境,湖边湿地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 石沟遗址 早更新世 脊椎动物群 埋藏学 地层对比
原文传递
The broad-spectrum adaptations of hominins in the later period of Late Pleistocene of China—Perspectives from the zooarchaeological studies 被引量:6
18
作者 ZHANG ShuangQuan ZHANG Yue +1 位作者 LI Jing Shu GAO X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529-1539,共11页
During the climatic fluctuations in the late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in China had experienced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adaptations in terms of subsistenc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zooarchaeological analyses of ... During the climatic fluctuations in the late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in China had experienced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adaptations in terms of subsistenc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zooarchaeological analyses of the faunal remains from the Shuidougou site of North China and the Ma'anshan site of South China,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ively indicates that the broad-spectrum diet and its closely-related resource intensification for hominins were already at their places roughly at 33–35 cal ka BP. Compared to hominins of earlier period, who would have preferentially exploited large and medium-sized ungulates, hunter-gathers at later period had otherwise incorporated more small-sized animals(especially the quick ones, such as birds and hares) into their diet. Meanwhile, hominins of the later time had also greatly accelerated extractions and exploitations of the nutritional yields from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animals. However, it seems clear from the current study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for the broad-spectrum adaptations of hominins in the late Late Pleistocene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Late Pleistocene PALEOLITHIC taphonomy ZOOARCHAEOLOGY Broad-spectrum revolution Resource intensification
原文传递
周口店第一地点西剖面2009-2010年发掘报告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双权 高星 +4 位作者 陈福友 李俨 张乐 张晓凌 栗静舒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5,共13页
周口店第一地点再次发掘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遗址西剖面的保护状态与水平,同时也为东亚直立人演化方面某些焦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机遇与可能。2009-2010年,在西剖面最顶部堆积(即第三层)的野外发掘中共计出土大中型动物化石材料约800... 周口店第一地点再次发掘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遗址西剖面的保护状态与水平,同时也为东亚直立人演化方面某些焦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机遇与可能。2009-2010年,在西剖面最顶部堆积(即第三层)的野外发掘中共计出土大中型动物化石材料约800件。埋藏学研究表明,西剖面第三层中葛氏斑鹿(Cervus(Sika)grayi)等动物属种的骨骼富集并非古人类生存行为的结果;石制品以及古人类化石材料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结论。结合发掘过程中揭露出来的一系列洞穴坍塌事件的证据,我们初步认为,至少在第三层堆积形成时期,第一地点西剖面位置处的洞穴形态并不适合于古人类的栖居活动;葛氏斑鹿等骨骼材料则是当时在遗址附近活动的各种动物因意外因素陷落于其中而得以聚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早期 周口店第一地点 西剖面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下载PDF
广西扶绥东罗二叠纪长兴期海相层中的植物大化石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陆军 姚兆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12,共18页
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 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渡的性质。这一植物群与华北同期的高地植物群在属种组成上很不相同,显示两地在区系性质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大化石 高地植物群 埋葬特征 古植物地理 海相地层 长兴期 广西扶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