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子哲学中的“道心”辨义
1
作者 孟少杰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朱子有道心、人心之辨,又有“心统性情”之论,道心人心是否等同于性情便成为历来聚讼之处。事实上,朱子以四端论道心,因此道心和情在同一层次;若以《中庸章句序》中的道心人心说为定论,那么道心作为知觉之心,既有主体思维的功能性面向,... 朱子有道心、人心之辨,又有“心统性情”之论,道心人心是否等同于性情便成为历来聚讼之处。事实上,朱子以四端论道心,因此道心和情在同一层次;若以《中庸章句序》中的道心人心说为定论,那么道心作为知觉之心,既有主体思维的功能性面向,又有源于性命之正的自然生发面向,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之归属于形气。朱子所说的道心虽在概念上不同于天理,但道心的主宰源于性理,因此,从本体论.上说,道心并不以人心为基础,道心人心说的理论意义基本等同于天理人欲之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心 人心 知觉 天理
下载PDF
朱熹“理欲之辩”述论
2
作者 马金易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9-13,共5页
在朱熹看来,"道心"和"人心"是同一个"心",只不过是看待的角度不同。从追求满足自身欲望的角度看是"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的角度看则是"道心","道心"即为心的本体,是天... 在朱熹看来,"道心"和"人心"是同一个"心",只不过是看待的角度不同。从追求满足自身欲望的角度看是"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的角度看则是"道心","道心"即为心的本体,是天理的体现。理欲之辩不是要求人们完全放弃私欲,而是要求人欲要在儒家伦理道德的范围之内。"存天理,灭人欲"的工夫在于"学"与"敬",也就是"格物致知"和"克己复礼"。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了改变当时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现状,因而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他的理欲观为私欲萌芽提供了生长空间和理论支撑,被历代的统治阶级加以改造和利用,成为"反人性"的利器,需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天理人欲 道心人心 理欲观
下载PDF
“心”的探索:从东方到西方 被引量:5
3
作者 彭鹏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5,128,共6页
"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儒、道、佛都对"心"的内涵、功能以及修心养心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心"文化,包含着深邃而独特的东方智慧。西方心理学对"心&qu... "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儒、道、佛都对"心"的内涵、功能以及修心养心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心"文化,包含着深邃而独特的东方智慧。西方心理学对"心"的认识与东方心文化既有着根本差异,同时又存在共通互补之处。随着当代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对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化,西方心理学界与科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东方心文化,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这同时也表明,有必要开辟一条理解中国文化的"心"角度并架设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心"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心 心文化 心理学
原文传递
本体、工夫与境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彭鹏 《唐都学刊》 2010年第5期74-78,共5页
"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q... "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个基本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工夫达到"人心返道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且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心 心文化 工夫 境界
下载PDF
《淮南子》论心之审美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绣琳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淮南子》对心范畴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分别从和、虚、诚三个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论述,使心范畴的审美特征更为突显。《淮南子》认为和谐快乐是心灵最高的审美状态;虚静的心灵可以超越世俗和欲望,到达自由的境界;诚挚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 《淮南子》对心范畴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分别从和、虚、诚三个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论述,使心范畴的审美特征更为突显。《淮南子》认为和谐快乐是心灵最高的审美状态;虚静的心灵可以超越世俗和欲望,到达自由的境界;诚挚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是获得艺术感染力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道心 虚心 诚心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心是什么:心文化与心理学的视角——兼谈心理学的流变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可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鹏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蕴含着独特的心理学理念与方法,从而形成特有的心文化。心文化之"心"包含着内外深浅两个不同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心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 "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蕴含着独特的心理学理念与方法,从而形成特有的心文化。心文化之"心"包含着内外深浅两个不同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心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侧重点是内在的"道心"层面。西方主流心理学侧重于外在的心理层面,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达到对心理现象的客观认识;而人本主义等人文心理学的兴起,缩短了东西方"心"的距离,也潜藏着中国文化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心 心文化 心理学
下载PDF
陆世仪心论发微
7
作者 韩书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16,32,共8页
作为明清之际重要的朱子学者,陆世仪在理一元论的基本框架下,建构起了独具特色的心论思想体系:在心之属性上,陆世仪认为“心是活物”,兼具血气之自然属性与虚灵之超越特质;在心之结构上,陆世仪重申了朱子人心道心说的一元论面向,并揭示... 作为明清之际重要的朱子学者,陆世仪在理一元论的基本框架下,建构起了独具特色的心论思想体系:在心之属性上,陆世仪认为“心是活物”,兼具血气之自然属性与虚灵之超越特质;在心之结构上,陆世仪重申了朱子人心道心说的一元论面向,并揭示出其在成德工夫上的实践意义;在心之工夫上,陆世仪以《中庸》之“戒惧慎独”深化朱子“静存动察”理论,并发展出“即动求静”之说作为体认未发气象的工夫。陆世仪的心论致力于从理气合一的角度沟通形上与形下之分歧,并尤为强调其在工夫论的面向上对于成就圣贤人格之价值意义。这无疑反映出陆世仪之朱子学具有思辨深刻与践履笃实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心是活物 人心道心 即动求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