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寺院如何解决内部民事纠纷——基于唐宋时期几则案例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可 《时代法学》 2009年第1期59-63,共5页
通过几则案例对唐宋时期寺院内部的民事纠纷解决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一时期寺院内部民事纠纷的解决有浓厚的神意色彩,并且以团体内部解决为主,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诉诸官府。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寺院 民事纠纷 神意色彩
下载PDF
清人吕谦恒诗风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玉琰 《殷都学刊》 2009年第3期90-93,共4页
吕谦恒为明末书画家、诗人王铎之外孙,其诗学理念直承王铎。而王铎对明代诗学有拨乱反正之功。可以说,吕谦恒的诗学渊源及传承、变化,就是明清诗学风气演进轨迹的一个缩影,具有非常典型的作用。同时,前人对吕谦恒诗风的认识仁智各见,结... 吕谦恒为明末书画家、诗人王铎之外孙,其诗学理念直承王铎。而王铎对明代诗学有拨乱反正之功。可以说,吕谦恒的诗学渊源及传承、变化,就是明清诗学风气演进轨迹的一个缩影,具有非常典型的作用。同时,前人对吕谦恒诗风的认识仁智各见,结论乃至完全相悖,故梳理吕氏诗风更见必要,对研究清代诗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吕谦恒 唐宋之分 异调
下载PDF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唐宋贬谪诗词的语篇衔接 被引量:1
3
作者 龙艳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5-137,共3页
唐诗宋词的繁荣得益于唐宋贬谪诗人的人才辈出,同时受当时政治环境、社会现实等因素的影响,贬谪诗词勃然兴起。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指导,从宏观角度对唐宋贬谪诗词的语篇衔接进行解释,指出作者和读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 唐诗宋词的繁荣得益于唐宋贬谪诗人的人才辈出,同时受当时政治环境、社会现实等因素的影响,贬谪诗词勃然兴起。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指导,从宏观角度对唐宋贬谪诗词的语篇衔接进行解释,指出作者和读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构建贬谪诗词中的语篇衔接的不可或缺性,尝试为探讨贬谪诗词中的语篇衔接提供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贬谪诗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 语篇衔接
下载PDF
唐宋时期经史典籍中的音韵训诂与文献考订
4
作者 张民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83,共16页
根据古人诗文用韵情况整理历史文献,是考据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源于汉魏六朝人的经传音义研究。或根据韵语和谐与否,考订版本异文,刊正其中讹误,或补正其脱简错简等;或根据韵文时代特点,考证作者的历史年代或鉴别文献真伪等,其功用甚... 根据古人诗文用韵情况整理历史文献,是考据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源于汉魏六朝人的经传音义研究。或根据韵语和谐与否,考订版本异文,刊正其中讹误,或补正其脱简错简等;或根据韵文时代特点,考证作者的历史年代或鉴别文献真伪等,其功用甚多。自隋唐以来,一些经师学者在为经传史籍作注释时,就谙知此术。而宋代古音学的兴起,更是促进了文献考据学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在治学和研究中,能够以古音研究运用于文献考订之中,如吴、朱熹、方崧卿等人在研究《尚书》《诗经》等文献典籍时就是如此。本文研究将从隋唐人经传注疏中的音韵训诂出发,介绍唐宋时期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努力发掘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其中得失,做到借鉴吸收,将有助于我们现代文献学和音韵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音韵训诂 诗文用韵 文献考订
下载PDF
唐宋时期“同居合活”家庭简说
5
作者 邢铁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弟兄们分家以后又合在一起生活的家庭,称为"同居合活"家庭。唐五代时存在的这种特殊家庭源于兄弟互相关照的需要,一旦这种相互关照不需要了,或者没有能力继续关照了,"同居合活"便自然终止。宋代兄弟家庭的"同... 弟兄们分家以后又合在一起生活的家庭,称为"同居合活"家庭。唐五代时存在的这种特殊家庭源于兄弟互相关照的需要,一旦这种相互关照不需要了,或者没有能力继续关照了,"同居合活"便自然终止。宋代兄弟家庭的"同居"从原来的生存需要变成一种孝悌精神的追求,甚至变成一种博取"义居"名誉的方式。"同居合活"家庭的存在反映了历史上家庭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家庭 “同居合活“
下载PDF
浅析竹枝词的地域风格和文学色彩的流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向轼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2期43-45,53,共4页
竹枝词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一种绝句体诗歌,从流传范围的广度和抒写生活的深度来看,其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大的时期:唐宋的移植期、元的壮大期和明清的繁荣期。本文简略地梳理了这一发展线索,突出竹枝词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轨迹,力求揭示... 竹枝词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一种绝句体诗歌,从流传范围的广度和抒写生活的深度来看,其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大的时期:唐宋的移植期、元的壮大期和明清的繁荣期。本文简略地梳理了这一发展线索,突出竹枝词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轨迹,力求揭示出其繁荣至今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流传 演变
下载PDF
“无题”之非功利的创作自由与开放性的阐释自由——论李商隐诗歌之无题与唐宋词之无题的相似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英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4,共5页
唐宋词的大部分词作只有词牌子没有词题,因此,与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相似性。中国古代诗歌的题目与创作的功利性目的有密切关系,而李商隐诗歌和唐宋词的"无题"则否定了这种功利性,不为宣扬政治教化,不为科举考试、行卷、温卷,... 唐宋词的大部分词作只有词牌子没有词题,因此,与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相似性。中国古代诗歌的题目与创作的功利性目的有密切关系,而李商隐诗歌和唐宋词的"无题"则否定了这种功利性,不为宣扬政治教化,不为科举考试、行卷、温卷,不为显示才华,甚至不为流传后世,因此,达到了创作的自由。作品的意义来自于三个方面:作者的意图、文本的语言和结构、读者的在批评性阅读中的再创造。"无题"造成了作者意图的缺失和模糊,从而增强了文本的开放性,使读者的阐释自由加大,造成众解纷纭的情况。非功利的创作自由与开放性的阐释自由使"无题"的诗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无题 唐宋词 非功利 阐释自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