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马东福 宋笔锋 +1 位作者 宣建林 年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以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重点分析了自然界鸟类起降方式。然后分析了国内外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垂直起降技术、弹跳起降技术、滑跑起降技术和滑翔起降技术进行了阐述,对相... 以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重点分析了自然界鸟类起降方式。然后分析了国内外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垂直起降技术、弹跳起降技术、滑跑起降技术和滑翔起降技术进行了阐述,对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对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鸟扑翼飞行器(BFAV) 自主起降 起飞机理 弹跳起飞 起降机构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Bird-like Flapping-wing Aerial Vehicle with Autonomous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ies 被引量:3
2
作者 Dongfu Ma Bifeng Song +2 位作者 Zhihe Wang Jianlin Xuan Dong Xue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291-1303,共13页
The lack of autonomous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ies of bird-like flapping-wing aerial vehicles(BFAVs)seriously restricts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hu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o... The lack of autonomous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ies of bird-like flapping-wing aerial vehicles(BFAVs)seriously restricts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hu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autonomous take-off and landing technology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four types of technologies are studied,including jumping take-off and landing technology,taxiing take-off and landing technology,gliding take-off and landing technology,and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VTOL)technology.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the autonomous take-off and landing scheme of a BFAV is established,and four schemes are evaluated concret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ical conditions,the hybrid layout VTOL scheme is the best.Furthermore,the detailed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type of a BFAV with a four-rotor hybrid layout are carried out,and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is tested.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rough the four-rotor hybrid layout design,the BFAV has good autonomous take-off and landing abilities.The power consump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for a fixed-point reconnaissance mission,when the mission radius is less than 3.38 km,the VTOL type exhibits longer mission duration than the hand-launched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d-like flapping-wing aerial vehicle(BFAV) Autonomous take-off and landing take-off mechanism Hybrid layout
原文传递
Biomechanical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locust take-off 被引量:7
3
作者 Dian-Sheng Chen Jun-Mao Yin +1 位作者 Ke-Wei Chen Zhen Li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62-774,共13页
The biomimetic locust robot hopping vehicle ha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planet exploration and reconnaiss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ionic dynamics model of locust jumping by using high-speed video and force anal... The biomimetic locust robot hopping vehicle ha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planet exploration and reconnaiss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ionic dynamics model of locust jumping by using high-speed video and force analysis. This paper applies hybrid rigid-flexible mechanisms to bionic locust hopping and studies its dynamics with emphasis lai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ce and jumping performance. The hybrid rigid-flexible model is introduced in the analysis of locust mechanism to address the principles of dynamics that govern locust joints and mechanisms during energy storage and take-off.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iomimetic mechanism i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the flexi- bility according to the locust jumping dynamics mechanism. A multi-rigid-body dynamics model of locust jumping is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Lagrange method; elastic knee and tarsus mechanisms that were proposed in previous works are analyzed alongside the original bionic joint configurations and their machinery principles. This work offers primary theories for take-off dynamics and establish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ust take-off- Dynamics Hybrid rigid- flexible Hopping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能量俘获机制的直驱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晓龙 肖龙飞 李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以直驱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应用线性和非线性能量俘获机制的情况下,装置在不规则波中的能量俘获情况。基于势流理论,针对垂荡运动,建立浮子与电机的耦合运动方程,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求解,对非线性能量俘获机... 以直驱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应用线性和非线性能量俘获机制的情况下,装置在不规则波中的能量俘获情况。基于势流理论,针对垂荡运动,建立浮子与电机的耦合运动方程,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求解,对非线性能量俘获机制中稳定平衡位置的影响进行研究,对线性和非线性装置在不同谱峰频率的不规则波中能量俘获功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选取稳定平衡位置,非线性装置可以在低频时比线性装置俘获更多能量,且俘获能量频谱带宽更宽,更适应于实际海况中波浪能量俘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装置 浮子 非线性能量俘获机制 稳定平衡位置 能量俘获功率
下载PDF
基于微平台的自主起降仿生鸟弹跳机构设计
5
作者 张淳彭 邵伟平 郝永平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针对仿生扑翼鸟下肢的弹跳起飞和缓冲降落功能,开展了对其下肢弹跳机构的研究。以鸟类下肢骨骼的尺寸比例为参考,对鸟类起飞的下肢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在弹跳下蹲阶段,为了避免翅膀与地面发生干涉,采用基于微平台起降方式的方法对下肢弹... 针对仿生扑翼鸟下肢的弹跳起飞和缓冲降落功能,开展了对其下肢弹跳机构的研究。以鸟类下肢骨骼的尺寸比例为参考,对鸟类起飞的下肢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在弹跳下蹲阶段,为了避免翅膀与地面发生干涉,采用基于微平台起降方式的方法对下肢弹跳机构进行了设计;为了提高下肢的仿生性,设计了类平行四边形下肢腿部机构,结合空间D-H表达法,建立了下肢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下肢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利用Adams软件进行装配体弹跳仿真分析,对其下肢腿部机构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装配体质心水平初速度达到了仿生鸟“苍鹰”起飞所需的临界速度条件,可以实现弹跳起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鸟 下肢机构 弹跳起飞 自主起降 类平行四边形机构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起跳机制的再认识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斌 徐政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101,共4页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和起跳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起跳过程,起跳机制是在“两步”起跳过程中,两腿共同参与起跳,肌肉收缩用力产生加速度,使速度不断...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和起跳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起跳过程,起跳机制是在“两步”起跳过程中,两腿共同参与起跳,肌肉收缩用力产生加速度,使速度不断积累,当速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支撑反作用力为零)人体按一定的腾起初速度和角度离地腾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两步”起跳 机制
下载PDF
受生物启发的扑翼飞行器弹跳机构概念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东福 宋笔锋 +1 位作者 薛栋 宣建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69-1875,1889,共8页
针对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能力缺失、严重影响其适用场景的问题,开展了仿生弹跳机构设计研究。对鸟类跳跃起飞过程中典型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结合其各阶段的后肢骨骼结构、重心、力、速度等运动变化规律,对扑翼飞行器弹跳起飞动态过程进... 针对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能力缺失、严重影响其适用场景的问题,开展了仿生弹跳机构设计研究。对鸟类跳跃起飞过程中典型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结合其各阶段的后肢骨骼结构、重心、力、速度等运动变化规律,对扑翼飞行器弹跳起飞动态过程进行了设计。基于鸟腿的骨骼解剖学结构,设计了闭链齿轮-五杆仿鸟腿弹跳机构,并基于D-H法推导出弹跳机构运动学方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弹跳机构起跳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对弹跳机构进行了详细结构设计,采用ADAMS对简化的弹跳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借助该仿生弹跳机构,扑翼飞行器系统质心速度达到8.4 m/s,大于“信鸽”飞行器起飞所需的速度7.9 m/s,具备弹跳起飞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器 自主起降 弹跳起飞 齿轮五杆机构
下载PDF
基于起跳稳定性的仿蝗虫八杆跳跃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小娟 葛文杰 +2 位作者 任逸飞 赵东来 魏敦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52,共12页
通过模仿蝗虫起跳过程中的后足胫节末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和起跳稳定性,提出了一种仿蝗虫八杆跳跃机器人设计方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对机构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八杆跳跃机构的等效胫节末端轨迹和蝗虫后足胫... 通过模仿蝗虫起跳过程中的后足胫节末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和起跳稳定性,提出了一种仿蝗虫八杆跳跃机器人设计方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对机构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八杆跳跃机构的等效胫节末端轨迹和蝗虫后足胫节起跳过程的末端轨迹吻合,基本为一条斜直线。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对八杆跳跃机构的起跳动力学进行建模,并分析了身体所在杆的质心位置对起跳过程的影响,发现通过增大等效跗节杆的质量能提高起跳动力学稳定性。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设计了仿蝗虫八杆跳跃机器人,并利用高速摄像机搭建实验平台记录其起跳过程,验证了等效跗节杆的质量对起跳动力学稳定性具备有效的调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蝗虫 直线轨迹 动力学稳定性 八杆跳跃机构 拉格朗日方程
原文传递
多功能门座起重机称重取力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祥 《港口装卸》 2018年第3期20-23,共4页
称重系统是门座起重机超负荷保护的重要安全装置,设计不当易造成钢丝绳跳槽、异常损伤及计量精度不准确,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门座起重机结构对比、钢丝绳寿命统计分析及异常损坏部位测量分析,确定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的主要原... 称重系统是门座起重机超负荷保护的重要安全装置,设计不当易造成钢丝绳跳槽、异常损伤及计量精度不准确,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门座起重机结构对比、钢丝绳寿命统计分析及异常损坏部位测量分析,确定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是取力机构设计缺陷,结合实际现状制订方案对其进行改造,改造后钢丝绳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系统 取力机构 钢丝绳寿命
下载PDF
连杆机构在钢管矫直机进料辊道设计中的应用
10
作者 牛召平 孙海滨 +1 位作者 马坤 范业东 《冶金设备》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矫直机进料辊道是钢管矫直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辅机设备之一。采用两个简单的连杆机构,来设计辊道升降机构和拨料翻盖机构,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预定功能。整个设备结构简单,各运动机构协调一致,节约了设计制造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矫直机 连杆机构 进料辊道 辊道升降机构 拨料翻盖机构
原文传递
垂直起降运载器展开锁定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11
作者 聂献东 杨赧 +1 位作者 聂宏 张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0年第8期61-66,共6页
着陆系统技术是垂直起降运载器顺利回收的必要保证,为此设计了一种气压驱动的展开锁定机构。依据某运载火箭的技术指标,设计了运载器着陆系统的总体布局形式,对其中的展开锁定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使其能满足展开、锁定、承载的任务要求... 着陆系统技术是垂直起降运载器顺利回收的必要保证,为此设计了一种气压驱动的展开锁定机构。依据某运载火箭的技术指标,设计了运载器着陆系统的总体布局形式,对其中的展开锁定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使其能满足展开、锁定、承载的任务要求。根据展开锁定机构工作原理和着陆系统展开过程建立了着陆系统的展开动力学模型,分别搭建机械结构模型和气压驱动模型,并通过接口模块进行气动-机械联合仿真,讨论着陆支腿展开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运载器 展开锁定机构 结构设计 展开动力学
下载PDF
试论GA747型剑杆织机的品种适应性与局限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文秀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7,共3页
对当前国内采用较多的GA747型剑杆织机结合实践进行分析 ,认为其实现了纬纱大卷装、多色和较复杂组织的织造 ,对中紧度织物相当适应 ,但其断纬停台较多 ,开车经缩、稀密路、跳纱等疵点多 ,卷取机构不稳定 ,对高紧度、大张力品种适应性差 。
关键词 剑杆织机 断纬 稀密路 卷取机构 局限性 品种适应性
下载PDF
纬向管状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被引量:7
13
作者 佟昀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0,共4页
探讨纬向管状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根据纬向管状织物的结构,分析了纬向管状的形成原理;结合织物的交织规律,分析了织造要点和相关机构的设计;以JC 14.6tex纱为经纬纱,进行了小样试织,并在GA747型剑杆织机上进行了生产,总结了相关工艺... 探讨纬向管状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根据纬向管状织物的结构,分析了纬向管状的形成原理;结合织物的交织规律,分析了织造要点和相关机构的设计;以JC 14.6tex纱为经纬纱,进行了小样试织,并在GA747型剑杆织机上进行了生产,总结了相关工艺要点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织造出的织物富有立体感,装饰性强。认为:生产中通过合理调整各工序的工艺参数,优化各机构的配合,可以保证织物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纱 纬纱 浆纱机 送经机构 卷取机构 上机张力 剑杆织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