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作用 被引量:53
1
作者 罗哲贤 陈联寿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01-706,共6页
本文用一个β平面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了九组试验,研究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作用。初始场系根据SPECTRUM和TCM-90期间加强观测资料确定。结果表明:台湾岛地形的引进会使台风路径向右偏移;地形使台风环流的最大风... 本文用一个β平面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了九组试验,研究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作用。初始场系根据SPECTRUM和TCM-90期间加强观测资料确定。结果表明:台湾岛地形的引进会使台风路径向右偏移;地形使台风环流的最大风速区向台风中心方向推移,造成台风环流空间尺度减小,这个结构的变化是路径右偏的一个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地形 台风 路径
下载PDF
中国台湾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及其与大陆植物区系的关系 被引量:32
2
作者 应俊生 徐国士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共51页
台湾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的海洋中 ,地处热带的北部和亚热带的南部 ,约为 2 1°45′~ 2 5°5 6′N ,1 1 9°1 8′~ 1 2 4°3 4′E ,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它是受季风气候强烈影响的地区之一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干湿季... 台湾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的海洋中 ,地处热带的北部和亚热带的南部 ,约为 2 1°45′~ 2 5°5 6′N ,1 1 9°1 8′~ 1 2 4°3 4′E ,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它是受季风气候强烈影响的地区之一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干湿季明显。具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岛屿和山区植物区系。就其种子植物而言 ,约有 1 86科 ,1 2 0 1属 ,3 6 5 6种 ,包括热带属 742属 ,温带属 3 4 6属。根据台湾植物区系中各大科、主要植物群落优势种和中国特有种的地理分布以及热带属在整个植物区系中的主导地位 ,台湾地区的植物区系主体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中国台湾本地特有种十分丰富 ,其比例远高于中国特有种的比例。这似乎表明台湾植物区系是一个古老区系在多次地质事件侵袭后又起活化的历史演变的结果。新老成分并存、共同发展是台湾植物区系的重要特点。通过台湾全部属和非特有种在周边地区地理分布的分析 ,中国台湾植物区系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最为密切 ,是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台湾省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特点 性质 区系关系
下载PDF
海南和台湾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大陆性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廖文波 金建华 +1 位作者 王伯荪 吴兆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237-1245,共9页
海南和台湾是我国南部和东部两个最重要的大陆性岛屿 ,具有极为丰富的蕨类植物多样性 .特有现象揭示着植物区系和植物多样性的历史 ,间断分布揭示着与邻近或相关植物区系的联系 ;特别是在岛屿地区 ,这种现象和意义尤其明显 .海南有蕨类... 海南和台湾是我国南部和东部两个最重要的大陆性岛屿 ,具有极为丰富的蕨类植物多样性 .特有现象揭示着植物区系和植物多样性的历史 ,间断分布揭示着与邻近或相关植物区系的联系 ;特别是在岛屿地区 ,这种现象和意义尤其明显 .海南有蕨类植物区系 5 5科、1 35属、4 6 6种 ,其中特有种有 32种 ,台湾蕨类植物区系 5 7科、1 4 2属、5 99种 ,其中特有种达 6 6种 .在海南与台湾两地 ,有共有属 1 0 4属 ,共有种仅有 1 76种 .台湾海峡出现始于晚白垩世 ,持续至第四纪 ;琼州海峡出现于早第四纪 ,因此 ,两地的特有现象远少于种子植物 台湾有 80 1种 ,海南有 5 0 1种 ,原因与蕨类植物具有更广的散布性相关 ,而且在被子植物中起重要作用的物种生物学障碍 机制 在蕨类是缺乏的 ;形态学的、生殖生物学特征导致蕨类植物具有较缓慢的物种演化历史和较低的灭绝率 Smith,1 972 .海南和台湾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还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蕨类植物区系 区系分析 海南岛 台湾岛 大陆性岛屿
下载PDF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SLAND-INDUCED CYCLONE AND ITS IMPACT ON TYPHOON STRUCTURE CHANGE AND MOTION 被引量:24
4
作者 孟智勇 永田雅 陈联寿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6年第4期430-443,共14页
In this paper,the impact of the Taiwan Island topography on the structure change and motion of Typhoon Dot(9017)during its crossing the Taiwan Island is studied with a modified version of a JMA operational regional mo... In this paper,the impact of the Taiwan Island topography on the structure change and motion of Typhoon Dot(9017)during its crossing the Taiwan Island is studied with a modified version of a JMA operational regional model(Japan spectral model,JSM).A series of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detect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mechanism of an island-induced cyclone.Results show that lee side low pressure cente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induced-cyclone while a typhoon is approaching a large island with high mountains.The posi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induced cyclone is sensitive to the height and location of island mountain,intensity of TC and under- lying surface topography distribution as well.A preliminary formation criterion of the island-induced cyclone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 side low pressure center induced cyclone FORMATION DEVELOPMENT taiwan island TYPHOON
原文传递
台湾岛以东海域海底地形特征及其构造控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保华 郑彦鹏 +1 位作者 吴金龙 韩国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91,共10页
基于2000年5~6月在台湾岛以东海域调查获得的多波束全覆盖测深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该海域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构造对海底地形的控制作用及其构造地质意义.研究表明,琉球岛弧岛坡区和琉球海沟表现为典型的西太平洋沟-... 基于2000年5~6月在台湾岛以东海域调查获得的多波束全覆盖测深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该海域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构造对海底地形的控制作用及其构造地质意义.研究表明,琉球岛弧岛坡区和琉球海沟表现为典型的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控制下的构造地形;台湾岛东部岛坡等深线近南北向平行密集排列,地形坡度大,弧陆碰撞造就了该区独特的地形特征;花东盆地海底峡谷发育,其形成主要受基底起伏和走滑断裂的控制;加瓜海脊东西两侧水深和地形特征明显不同,但其基底可能属于花东盆地,加瓜海脊的东侧对应了两个不同性质板块的边界;西菲律宾海盆表现为北西向线状脊-槽相间排列,并遭受北东向转换断层的切割,根据海底地形、转换断层和磁异常条带的方向推测,研究区海底形成于距今60~45Ma的西菲律宾海盆北东-南西向扩张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海底地形特征 构造控制 地形特征 海底地形 海域 地球物理资料 地质意义 基底起伏 转换断层
下载PDF
台湾岛及其邻域地层和构造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彦鹏 韩国忠 +1 位作者 王勇 张政民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80,共9页
台湾碰撞造山带作为世界上最年青的造山带之一,具有其独特的地质环境。它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处,东北面为东北—近东西走向的琉球沟—弧—盆系,东侧为西北向运动的菲律宾海板块,向南为近南北走向的吕宋岛弧,并与冲绳海槽... 台湾碰撞造山带作为世界上最年青的造山带之一,具有其独特的地质环境。它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处,东北面为东北—近东西走向的琉球沟—弧—盆系,东侧为西北向运动的菲律宾海板块,向南为近南北走向的吕宋岛弧,并与冲绳海槽和马尼拉海沟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从而造就了众多形态复杂、成因各异的区域地层和构造现象。台湾岛自东向西可划分为海岸山脉带、台东纵谷、中央山脉、西部山麓带和沿海平原带五个构造—沉积单元。以台东纵谷为界,两侧在地形地貌、地层组成、岩石性质、重力、磁力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上均表现为明显不同,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板块构造单元,西侧属于欧亚板块的中国大陆边缘,东侧的海岸山脉带则是北吕宋火山岛弧的向北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区域地层 构造特征 地质环境 台湾省
下载PDF
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海流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湘平 苏玉芬 修树孟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6年第2期9-17,共9页
本文收集、整理和分析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海流资料,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台湾东岸的黑潮路径,无论是表层或深层,都是冬季偏酉(距台湾东岸较近),夏季偏东,春、秋两季的介于冬、夏季的路径之间。(2)台湾东岸黑潮的流速,具... 本文收集、整理和分析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海流资料,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台湾东岸的黑潮路径,无论是表层或深层,都是冬季偏酉(距台湾东岸较近),夏季偏东,春、秋两季的介于冬、夏季的路径之间。(2)台湾东岸黑潮的流速,具有夏、春强而冬弱的特点。(3)台湾西岸近海的海流,除表层受风的影响较大外,10m层开始,尤其是近底层,冬、夏两季皆以北向或东北向流为主,呈现出一派北向流的路径。这与传统观念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黑潮 流速 流向 盛行风 海流
下载PDF
台风期间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特征的卫星遥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德文 商少平 +1 位作者 商少凌 张文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利用1999-2005年QuikSCAT卫星遥感资料,对台风期间三种台风路径下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台风强度被不同程度低估,台风中心附近风向反演受降雨影响明显,但遥感海面风场的大致形态仍较为合... 利用1999-2005年QuikSCAT卫星遥感资料,对台风期间三种台风路径下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台风强度被不同程度低估,台风中心附近风向反演受降雨影响明显,但遥感海面风场的大致形态仍较为合理.地形对风场特征的形成有着显著作用,它导致了台湾海峡内大风(〉10m/s)天气提前出现、中央山脉两侧背风槽(或诱生低压)形成、中央山脉两端下风面“角流”形成等现象.海峡内大风天气是否提前出现与台风中心的位置有关.不同台风路径下,“角流”和背风槽的位置和范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风场 地形 台湾岛 台风 QUIKSCAT
下载PDF
台湾岛对台风移动路径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舟 吴增茂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8,共8页
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观测事实和研究成果,针对过台湾岛地区台风的内力变化和诱生低压的产生机制进行动力学分析,从而说明台风经过该地区路径发生偏转和跳跃式不连续移动的可能原因。台风从东边靠近台湾岛中部及北部时,分析结果说... 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观测事实和研究成果,针对过台湾岛地区台风的内力变化和诱生低压的产生机制进行动力学分析,从而说明台风经过该地区路径发生偏转和跳跃式不连续移动的可能原因。台风从东边靠近台湾岛中部及北部时,分析结果说明,由于地形直接作用,台风向北的内力分量显著增大,其移动路径明显向右偏。台风靠近台湾岛正东或东南部时,在台湾岛正西或西北侧形成水平风分量的气旋性切变,有很强的正切变涡度产生,在气流过山产生的背风面正涡度和有利的环境流场共同作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台风 移动路径
下载PDF
台湾:从粤东沿海逆时针旋转而来的陆块 被引量:7
10
作者 邢光福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0年第3期157-165,共9页
从台湾岛基本地质特征出发,通过与大陆东南沿海及邻近地区之间的地质对比,提出关于台湾岛成因的新假说,即台湾岛是在晚中生代随着东南大陆的离散而逐渐分离出去的一个陆块,并经历逆时针旋转,于中新世以后在福建沿海与大陆碰撞拼贴。
关键词 陆块 逆时针旋转漂移 沿海 台湾 广东
下载PDF
区域尺度生态功能网络构建——以中国台湾岛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小飞 王仰麟 +1 位作者 李正国 薛怡珍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8,共11页
生态网络的构建具有保护环境、稳定生态及提高城市开放空间价值等功能。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的区域尺度生态网络,可整合区域自然环境特性与生态功能差异,进而指导区域景观生态建设工作。本研究选择台湾岛为研究区,以县、市为研究单元进行... 生态网络的构建具有保护环境、稳定生态及提高城市开放空间价值等功能。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的区域尺度生态网络,可整合区域自然环境特性与生态功能差异,进而指导区域景观生态建设工作。本研究选择台湾岛为研究区,以县、市为研究单元进行全岛生态功能网络构建,通过能值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整合全岛生态效益、生态格局等数量、空间指标,目的在于明确各个县、市在全岛尺度的景观功能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以作为制定各县市发展策略的参考。目前,台湾岛生态功能网络以东部花莲县、中部南投县为中心,向西部功能逐渐减弱。通过与生态需求的对照分析可知,台湾岛以台北市及台北县迫切需要改善境内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网络 生态效益评价 台湾岛
下载PDF
台湾岛及邻近区域热带气旋异常路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爱鸣 林毅 吴幸毓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5,共7页
利用热带气旋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1949-2008年入侵台湾岛及邻近区域的热带气旋出现的各类异常路径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异常路径的形成是环境流场和台湾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特定的环流形势... 利用热带气旋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1949-2008年入侵台湾岛及邻近区域的热带气旋出现的各类异常路径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异常路径的形成是环境流场和台湾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台湾地形的影响,导致入侵这一带区域的热带气旋结构及其周围的气压场和流场发生变化,并可能诱生出地形槽或低压。热带气旋出现左折、右折、打转和诱生低压发展取代原热带气旋的异常路径,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异常路径,地形和环境作用的主次关系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热带气旋 异常路径
下载PDF
中国台湾岛流域地貌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13
作者 郭晓非 李江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4,共11页
基于SRTM DEM 30m数据和ArcGIS软件,提取台湾岛的水系和流域盆地,计算得到台湾岛的地貌参数(坡度、地形起伏度和面积-高程积分(HI)值),并分析台湾岛水系分布对活动断裂的响应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台湾岛河流受构造活动控制,以中央山脉... 基于SRTM DEM 30m数据和ArcGIS软件,提取台湾岛的水系和流域盆地,计算得到台湾岛的地貌参数(坡度、地形起伏度和面积-高程积分(HI)值),并分析台湾岛水系分布对活动断裂的响应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台湾岛河流受构造活动控制,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西侧河流的南部水系为纵向流动,北部水系为横向流动,中央山脉以东的河流均为东西流向;2)台湾岛的HI值整体上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与海拔大体上呈正相关关系,沿逆冲断层边界,不同构造地质单元的HI值东西两侧差异明显;3)HI值可以反映台湾岛造山带的生成时序,流域盆地受构造抬升运动影响时间越长,HI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水系分布 流域盆地 地貌特征 面积-高程积分(HI) 构造活动
下载PDF
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区系特征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俊文 彭东辉 +1 位作者 邓传远 吴沙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5,109,共10页
为探明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Orchidaceae)植物区系特征,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2个岛屿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对这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和周边国家兰科植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个岛屿... 为探明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Orchidaceae)植物区系特征,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2个岛屿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对这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和周边国家兰科植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共有146属639种,其中,台湾岛有107属446种,海南岛有96属302种。2个岛屿树兰亚科(Subfam.Epidendroideae)的属和种比例均最高;原始的拟兰亚科(Subfam.Apostasioideae)在台湾岛无分布,而在海南岛分布有2属4种。从属和种的数量看,含1种和2~5种的属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3.9%和36.4%,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5.8%和40.6%;且包含种数多的属的比例较低。从生活型看,2个岛屿地生兰和附生兰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52.7%和34.3%,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7.1%和55.3%。从分布区类型看,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物分别可划分为11和10个分布区类型,且均以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最高,热带亚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也较高。从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数量比(R/T)看,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属的R/T值分别为3.6和3.3,种的R/T值分别为10.9和11.9,说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台湾岛还包含一定的温带成分。从共有属和共有种看,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属均约占各自兰科植物总属数的90.7%,其中,三地共有属有66属;台湾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低(46.2%),而海南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74.9%),说明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兰科植物属的同源性较高,且海南岛兰科植物的大陆性特征更明显。与周边国家相比,2个岛屿与越南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3.9%和75.2%。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台湾岛 海南岛 区系特征 生活型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海南岛与台湾岛农业气候资源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胜 田红 吴坤悌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1期25-28,35,共5页
利用1971-2000年实测气候资料系统研究了海南岛与台湾岛农业气候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两岛热、水、光资源均十分丰富。两岛温度、日照时数均为中部山区低,南部最高;年雨量以及雨日的分布以台湾岛北部与海南岛中部山区最多,西部最少;热带... 利用1971-2000年实测气候资料系统研究了海南岛与台湾岛农业气候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两岛热、水、光资源均十分丰富。两岛温度、日照时数均为中部山区低,南部最高;年雨量以及雨日的分布以台湾岛北部与海南岛中部山区最多,西部最少;热带气旋、季节性干旱、低温冷害等均是两岛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台湾岛 农业气候资源
下载PDF
三种典型路径下的台湾海峡台风浪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剑桥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共12页
以WRF风场驱动SWAN波浪模式,模拟分析了北路、中路、南路3种典型台风路径下,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的台风浪的特征。结果发现:(1)数值模拟与浮标实测情况基本一致,并模拟出台风浪场右半圆大于左半圆、前进象限以涌浪为主、主波方向辐射向... 以WRF风场驱动SWAN波浪模式,模拟分析了北路、中路、南路3种典型台风路径下,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的台风浪的特征。结果发现:(1)数值模拟与浮标实测情况基本一致,并模拟出台风浪场右半圆大于左半圆、前进象限以涌浪为主、主波方向辐射向前传播、台风的正后方向的主波向混乱等特征;(2)在中路和南路台风影响时,台湾海峡较早出现15 m/s的风速等值线,但是海峡内风场与台风风场被台湾岛地形分割致使海浪成长风区变短,而且远海涌浪无法传播到海峡内部,使得海峡内海浪没有达到远海同样风速区域的6 m左右的高度;(3)中路台风影响下,台湾海峡的浪场受台湾岛的影响出现异常明显的不对称性结构,台湾海峡北部混合浪和涌浪高出海峡南部很多;(4)台湾海峡海浪能量谱方向与局地风向之间角度较大,在北路台风影响下北部有明显的自东向西的周期大于15 s的涌浪谱,在南路台风西行时出现两股明显的成直角的风浪谱和涌浪谱。这些特征对船舶航行安全有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台湾海峡 台湾岛 涌浪 海浪谱 主波向 风向
下载PDF
宏观尺度下基岩海岸岸线分形机制研究——以中国基岩海岸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晓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0,共5页
在跟踪国际、国内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基岩海岸为例,对宏观尺度下构造对基岩海岸岸线走向、形状与分维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本结论为:在宏观尺度下,构造在总体上控制着福建与台湾基岩海岸岸线的基本走向与分维大小,... 在跟踪国际、国内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基岩海岸为例,对宏观尺度下构造对基岩海岸岸线走向、形状与分维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本结论为:在宏观尺度下,构造在总体上控制着福建与台湾基岩海岸岸线的基本走向与分维大小,构造分维相对较大则其对该区域海岸线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强,而区域海岸线分维相对较小;当构造分维相对较小则其对该区域海岸线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而区域海岸线分维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维 基岩海岸 构造 海岸线 福建 台湾岛
下载PDF
台湾岛云量、降水量的EOF分析及其与EL Nino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林 王汉杰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本文根据最新整理的台湾岛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EOF方法分析了台湾岛总云量、低云量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季节变化中,总云量、低云量和降水量的EOF模态一各自反映了它们的基本气候特征,即台湾岛的东北(... 本文根据最新整理的台湾岛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EOF方法分析了台湾岛总云量、低云量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季节变化中,总云量、低云量和降水量的EOF模态一各自反映了它们的基本气候特征,即台湾岛的东北(包括台北)及东部地区全年总云量、低云量较多,除花莲以外,云县以低云为主,12月~5月较多,6月~11月较少;台湾岛的西南地区虽然全年总云量、低云量较少,但夏季云量明显增多,台湾岛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台湾岛的南部山区。EOP模态二揭示出云量和降水量相对气候状态的扰动变化,以中央山脉为界总云县、低云量和降水量均有东—西向年周期的振荡。季风和地形的影响是云量和降水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年际变化中,总云量和低云量主要呈夏季型和冬季型两种类型变化,台湾岛东、西部云量呈长周期的反相振荡。台湾岛秋季(9月~11月)降水和ELNino现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EPF分析 降水量 台湾岛 厄尔尼诺
下载PDF
台湾岛对登陆台风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守峰 钱奇峰 《海洋气象学报》 2018年第2期45-49,共5页
利用2000—2014年上海台风所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和中央气象台路径和强度综合预报资料,分析登陆台湾岛的台风在登陆前48 h和登陆后18 h期间的强度和路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共有35个台风登陆台湾岛,其中29个资料完整的自东向西登陆台湾岛... 利用2000—2014年上海台风所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和中央气象台路径和强度综合预报资料,分析登陆台湾岛的台风在登陆前48 h和登陆后18 h期间的强度和路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共有35个台风登陆台湾岛,其中29个资料完整的自东向西登陆台湾岛的台风过程中有26个发生在7、8、9月,登陆频数为89.7%。台风在登陆前48~18 h内强度逐渐增强,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一直持续到登陆前6 h,之后开始减弱;从登陆前6 h到离开台湾岛后6 h的时间内,强度由41.0 m·s^(-1)减小到29.6 m·s^(-1),共减小了27.8%。台风经过台湾岛前48~36 h预报移向比实况偏北,30~0 h预报路径偏南。另外,登陆前24 h和登陆后6 h台风强度变化线性回归关系式在2015年登陆台湾岛的台风个例中得以验证,可以在业务预报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登陆台风强度 台风路径 岛屿影响
下载PDF
无远弗届与生番地界——清代台湾外国漂流民的政府救助与外洋国土理念的转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智君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8-67,共30页
作为东亚最大的国家,清政府在朝贡时代,对海上遭风船舶和漂流民的救援,与其宗主国的地位非常相称。最彻底的救助对象,是肩负着政治使命的贡船和船员,以及护送中国遭风漂流民回国途中再次遭风漂流的外国船只,救助数量最多的是海上往来频... 作为东亚最大的国家,清政府在朝贡时代,对海上遭风船舶和漂流民的救援,与其宗主国的地位非常相称。最彻底的救助对象,是肩负着政治使命的贡船和船员,以及护送中国遭风漂流民回国途中再次遭风漂流的外国船只,救助数量最多的是海上往来频繁的商船和船员。由亚洲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第一岛链围成的海域,即黄海、东海和南海所在的区域,相当于亚洲的地中海。大国与小国,虽然从表面上看,地位并不平等,但本质上并没有形成大国殖民小国的关系,因此,相距遥远的岛国吕宋,才会想方设法要加入这一朝贡体系。西方殖民者的出现,使得东亚传统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海上国际救助体系,被彻底打破。尤其是英国入侵后,原本是大清国通过海上救助"宣示圣恩,俾该国之人咸知我皇上怀柔怙冒之至意"的区域,转眼间变成了各国相互厮杀的战场。原本被列为"化外之民"的台湾原住民,因他们生存的"化外之地",有别于清政府建章立制的"教化之区",而成了西方列强急于趁机掠取的"无主空间"。清政府被迫改变现状,"开山抚番",以保住外洋岛屿。然而,清政府的这一举措,固然顺应了国际地缘政治关系的转变,却没法改变自己日趋衰落的国势。最终台湾还是在大清国的手里,被东亚新霸主日本吞并。台湾外国漂流民的政府救助制度的变化,如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了有清一代东亚海域国际地缘政治的风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外国漂流民 政府救助 外洋国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