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泰山石敢当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叶涛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5,共7页
泰山石敢当习俗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泰山石敢当习俗相关的历史演变、海内外传播、文化内涵、非遗保护等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泰山石敢当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 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传承困境及发展路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春茹 翟思波 +1 位作者 蔡赜 朱瑜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泰山石敢当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曾在民间普遍流行。但在当下,由于深刻的时代更替和社会变迁,泰山石敢当文化难以为现代大众所接受,其传承陷入现实性困境。研究发现,通过政府引领、学者研究、走进校园、艺术产品正确开发等... 泰山石敢当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曾在民间普遍流行。但在当下,由于深刻的时代更替和社会变迁,泰山石敢当文化难以为现代大众所接受,其传承陷入现实性困境。研究发现,通过政府引领、学者研究、走进校园、艺术产品正确开发等路径可以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在新的时代里重绽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石敢当 文化传承困境 民间传统文化
下载PD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of Taishan Shigandang Based on STP Strategy
3
作者 TIAN Licha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3期67-69,72,共4页
Taishan Shigandang is a widely-spread sub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aishan subculture. Today, there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 Taishan Shigandang is a widely-spread sub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aishan subculture. Today, there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t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ased on Segmenting, Targeting and Positioning strategy(STP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shan shigandang CULTUR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P STRATEGY
下载PDF
黔东南民族建筑符镇法研究——从江侗族符镇法中的泰山石敢当 被引量:1
4
作者 倪琨 王红 李杰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9-101,共3页
针对侗族符镇法-泰山石敢当进行研究,为研究侗族的历史由来和宗教信仰提供线索,对侗族风俗文化研究进行有益补充。侗族符镇法-泰山石敢当对研究侗族风水文化有着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侗族 泰山石敢当 侗家风水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活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群群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泰山石敢当习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非遗+旅游”的形式,在实现“非遗”活化的同时,也能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生活方式变迁与全球文化趋同,人们对泰山石敢当文化的认同度下降,当前,... 泰山石敢当习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非遗+旅游”的形式,在实现“非遗”活化的同时,也能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生活方式变迁与全球文化趋同,人们对泰山石敢当文化的认同度下降,当前,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正面临着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性规整、旅游品牌感知性较差、旅游产品体验性不强、生存环境出现破碎化等困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在“非遗”视角下对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泰山石敢当文化资源的规整、汇聚地的建立、传承人的培育、民众认同感等方面提出旅游活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泰山石敢当文化 旅游活化
下载PDF
泰山石敢当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
6
作者 吴楠 崔长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90-94,共5页
泰山石敢当是起源于汉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主要表现为在路口、桥头或建筑物上雕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用以镇宅、保平安。后泰山石敢当信仰传播至羌族、满族、瑶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并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泰山石敢... 泰山石敢当是起源于汉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主要表现为在路口、桥头或建筑物上雕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用以镇宅、保平安。后泰山石敢当信仰传播至羌族、满族、瑶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并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泰山石敢当信仰对少数民族地区建筑风格、文化艺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民族交往做出了贡献。该文介绍了泰山石敢当的源流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情况,分析了泰山石敢当的传播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及其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石敢当 泰山文化 少数民族 文化传播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三条路径——以泰安市泰山石敢当产业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程鹏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物象、语言与仪式既是民俗文化的呈现方式,也是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路径。物象层面的民俗文化以具象化的形态产生可看可触的文化产品;语言层面的民俗文化则以非物化的形态产生可听可赏的精神产品;仪式层面的民俗文化则依靠物象和语言... 物象、语言与仪式既是民俗文化的呈现方式,也是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路径。物象层面的民俗文化以具象化的形态产生可看可触的文化产品;语言层面的民俗文化则以非物化的形态产生可听可赏的精神产品;仪式层面的民俗文化则依靠物象和语言的充实,成为文化展示与经贸洽谈的平台,也是民众娱乐学习的重要途径。三条路径上的产品又可以分为原生、次生与再生三种形态。产业化的开发必须深入挖掘民俗资源的文化价值,并进行全面拓展和升华。各个层面与形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体系。只有联动合作协调发展,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泰山石敢当习俗自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便经历了多层次多形态的产业化开发,虽然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在联动互助,深入挖掘,产业开发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石敢当 民俗文化 产业化体系
下载PDF
西南地区发现的石敢当遗存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川 王丽君 张科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4,共7页
西南地区目前所发现与公布的石敢当遗存可大致分为三类,各类别在外观形态、制作时间、安放地点和功能意义上存在差异。其中第一类A型石敢当具有典型的道教正一派因素,第三类则不具有明显的道教因素,这种差别可能跟道教正一派在该地区的... 西南地区目前所发现与公布的石敢当遗存可大致分为三类,各类别在外观形态、制作时间、安放地点和功能意义上存在差异。其中第一类A型石敢当具有典型的道教正一派因素,第三类则不具有明显的道教因素,这种差别可能跟道教正一派在该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结合文献与相关拓片资料,泰山石敢当开始出现并流行的年代应不早于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 正一道 天师 民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