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梅梁湾水华蓝藻复苏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晓峰 孔繁翔 +3 位作者 曹焕生 谈建康 陶益 王美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46-1350,共5页
采用在底泥表面设置藻类细胞捕捉器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色素含量变化,并与水柱和底泥中的色素含量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藻类复苏与底泥环境中的温度、光照、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均有密切关系,叶绿素a、b和藻蓝素所表征的总藻类、绿藻以... 采用在底泥表面设置藻类细胞捕捉器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色素含量变化,并与水柱和底泥中的色素含量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藻类复苏与底泥环境中的温度、光照、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均有密切关系,叶绿素a、b和藻蓝素所表征的总藻类、绿藻以及蓝藻的上浮率分别为59.84%、76.83%和466.98%,3种藻的上浮量分别占相应浮游藻类最大生物量的7.18%、3.71%和9.33%.蓝藻复苏对太湖水华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华蓝藻 底泥 色素 复苏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水华发展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成林 潘维玉 +1 位作者 韩月琪 钱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2-828,共7页
对太湖周边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47年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水华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太湖流域气象条件的年代际尺度变化趋势不利于蓝藻的生长和水华的形成,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20世... 对太湖周边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47年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水华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太湖流域气象条件的年代际尺度变化趋势不利于蓝藻的生长和水华的形成,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温、风速、降水变化都较大,且都有利于蓝藻的生长和水华的形成,这与蓝藻水华的观测事实一致.据此定义了蓝藻水华气象指数,每年太湖蓝藻水华气象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蓝藻水华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反映ENSO循环变化的Ni?o3指数与太湖流域气象条件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NSO循环与太湖流域风速、降水在年代际尺度上有着非常好的相关性.据此预测,2000年以后10-20年中,太湖蓝藻水华气象指数将继续在高位振荡,若蓝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浓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明显的降低,蓝藻水华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仍将可能大面积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全球气候变化 蓝藻水华 蓝藻水华气象指数
下载PDF
太湖饮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恒省 洪维民 +2 位作者 王亚超 翁建中 李继影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0,共4页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体系充足的保障,确保预警监测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水华 预警监测体系
下载PDF
太湖蓝藻发酵后沼渣和沼液的肥效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姜继辉 严少华 +3 位作者 陈巍 韩士群 刘海琴 宋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5-1028,共4页
以无锡夏季蓝藻暴发期间打捞出的蓝藻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为原料,研究其作为有机肥施用的肥效。设置5个盆栽试验处理:2008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A)、2007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B)、新鲜蓝藻(处理C)、化学肥料(处理D)及空白对照(CK),以小白菜为... 以无锡夏季蓝藻暴发期间打捞出的蓝藻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为原料,研究其作为有机肥施用的肥效。设置5个盆栽试验处理:2008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A)、2007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B)、新鲜蓝藻(处理C)、化学肥料(处理D)及空白对照(CK),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蓝藻发酵沼渣沼液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和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并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4 mg/kg,VC含量相对于化肥处理有显著提高。施用蓝藻发酵液和新鲜蓝藻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提高。施用处理A和处理C土壤C/N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蓝藻 沼渣沼液 肥效
下载PDF
太湖蓝藻监测及暴发情况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顾苏莉 陈方 孙将陵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3期28-32,共5页
为了及时掌握太湖蓝藻发生和暴发状况,为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以1996—2008年太湖各湖区藻类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蓝藻历史变化状况,对太湖13 a的藻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的构成、数量和季节变化,以及蓝... 为了及时掌握太湖蓝藻发生和暴发状况,为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以1996—2008年太湖各湖区藻类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蓝藻历史变化状况,对太湖13 a的藻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的构成、数量和季节变化,以及蓝藻暴发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太湖9个湖区分区进行蓝藻暴发特征分析,探讨治理蓝藻水华的措施。结果表明:近十几年来太湖藻类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各湖区藻类数量呈夏秋高、冬春低的季节变化,蓝藻暴发时段主要集中在6—9月,8月份达到最高值;蓝藻暴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太湖西北部的竺山湖、西部沿岸区、梅梁湖等湖湾;湖心区蓝藻数量呈明显增长,需要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 水质监测 水华
下载PDF
蓝藻水华对太湖水柱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志迎 许海 +3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秦伯强 张运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61-1269,共9页
反硝化作用是湖泊水体最主要的脱氮过程,对减轻湖泊的氮素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蓝藻水华暴发和衰亡可能会通过改变水体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环境来促使反硝化作用直接在水柱中发生,加速氮的去除.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取太湖湖水添... 反硝化作用是湖泊水体最主要的脱氮过程,对减轻湖泊的氮素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蓝藻水华暴发和衰亡可能会通过改变水体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环境来促使反硝化作用直接在水柱中发生,加速氮的去除.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取太湖湖水添加不同生物量的蓝藻和连续10 d的NO_3^--N、PO_4^(3-)-P营养盐,进行蓝藻生长与降解对反硝化影响的模拟实验,测定蓝藻水华期水体藻类生物量和各形态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同时利用^(15)N同位素添加培养结合膜进样质谱仪(MIMS)实时定量测定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蓝藻在生长期吸收氮素转变为颗粒氮,在衰亡期藻细胞通过降解矿化释放了大量的NH_4^+-N,继而转化为NO_3^--N,为反硝化作用提供底物,是大幅度促进水体反硝化作用的关键;反硝化速率(以N2计,下同)最高达到(1 614. 52±301. 57)μmol·(m^2·h)^(-1),是同时期最低蓝藻生物量组反硝化速率[(534. 45±242. 18)μmol·(m^2·h)^(-1)]的3倍,实验结束时添加初始蓝藻生物量倍数最高组的TN去除率达最高(40. 02%),是未添加蓝藻组TN去除率(17. 72%)的2. 26倍,说明蓝藻堆积会显著促进反硝化作用的强度,加速水体氮素的去除.蓝藻衰亡时反硝化速率的快慢受NH_4^+浓度的影响显著,表明附着在藻团的微生物的耦合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氮盐去除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华蓝藻生长期快速吸收氮素转变为颗粒氮,蓝藻死亡降解后通过耦合硝化-反硝化作用加速氮素去除,这可能是太湖夏季氮素浓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浓度 15N同位素添加 膜进样质谱仪(MIMS) 反硝化速率
原文传递
太湖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建萍 张玉超 +1 位作者 钱新 钱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3,共5页
随着太湖蓝藻水华的日益严重,实现藻类的时空动态监测成为湖泊水质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直观地获取整个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情况,为实现藻类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随着太湖蓝藻水华的日益严重,实现藻类的时空动态监测成为湖泊水质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直观地获取整个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情况,为实现藻类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中所使用的遥感数据源、遥感监测方法以及遥感反演的水质参数,讨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水华 叶绿素A 藻蓝素 遥感监测
下载PDF
氮、磷等环境因子对太湖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亚超 徐恒省 +4 位作者 王国祥 李继影 刘孟宇 孙艳 景明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为探索太湖主要水华藻类(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在多种环境因子作用下的生长变化机理,在实验室内对部分水华藻类(微囊藻、鱼腥藻)进行分离培养,研究氮、磷、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水华藻类生长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水温(30℃)是微囊藻的最... 为探索太湖主要水华藻类(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在多种环境因子作用下的生长变化机理,在实验室内对部分水华藻类(微囊藻、鱼腥藻)进行分离培养,研究氮、磷、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水华藻类生长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水温(30℃)是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随着氮、磷浓度的提高,微囊藻的生长速率加快;低磷是鱼腥藻生长的限制因子。同时,通过野外测定的各项指标发现,当藻类密度较低时,其与总氮、总磷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微囊藻 鱼腥藻 蓝藻水华
下载PDF
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与预警监测响应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翁建中 李继影 +3 位作者 梁柱 洪维民 徐恒省 王亚超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选择2007和2008年200幅EOS/MODIS太湖蓝藻监测遥感影像,统计分析了梅梁湾、竺山湾宜兴段、贡湖湾、东太湖胥口湾和湖州方向湖体蓝藻水华爆发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并在得出全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环境监测部门蓝... 选择2007和2008年200幅EOS/MODIS太湖蓝藻监测遥感影像,统计分析了梅梁湾、竺山湾宜兴段、贡湖湾、东太湖胥口湾和湖州方向湖体蓝藻水华爆发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并在得出全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环境监测部门蓝藻预警监测工作的实际出发,将蓝藻水华预警监测的响应划分为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提出了具体的监测要求,为环太湖地区的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蓝藻预警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水华 遥感 分布规律 预警监测响应
下载PDF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太湖北部湖区鲢、鳙食性差异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媛 徐东坡 +2 位作者 王小林 沈振华 徐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7-602,共6页
为探究太湖北部湖区4个不同水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食性的差异,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太湖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和乌龟山水域的鲢、鳙、悬浮颗粒有机物(SPM)和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 为探究太湖北部湖区4个不同水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食性的差异,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太湖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和乌龟山水域的鲢、鳙、悬浮颗粒有机物(SPM)和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湖区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差值为0.1‰~1.5‰,δ15N差值为0.3‰~1.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SPM主要组分是水华蓝藻;水华蓝藻的δ15N值为12.8‰~15.8‰,均高于污染较小水域浮游植物的δ15N值(2‰~8‰),说明这4个水域氮源污染仍比较严重;鲢、鳙的食性在4个水域内有一定的差异,除乌龟山水域鲢、鳙营养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3个水域鲢、鳙在水华蓝藻爆发高峰期食物组成相似,摄食以水华蓝藻为主;月亮湾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高于其他3个水域,可能是由于该水域的鲢、鳙在摄食蓝藻的同时,也摄食了少量的浮游动物,但对于其具体食物组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能帮助揭示太湖北部不同水域鲢、鳙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悬浮颗粒有机物,并分析悬浮颗粒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水华蓝藻,进而能够为利用鲢、鳙控藻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悬浮颗粒有机物 水华蓝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太湖藻类动态模拟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大勇 王济干 董增川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31,共8页
本文以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CAEDYM为建模框架,紧密结合太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以河道流量及其物质含量、风场、太阳辐射等为外部函数,以藻类生消及其相关营养盐变化过程为建模核心,建立了考虑内源释放的各种形态氮、磷输移与转化的... 本文以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CAEDYM为建模框架,紧密结合太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以河道流量及其物质含量、风场、太阳辐射等为外部函数,以藻类生消及其相关营养盐变化过程为建模核心,建立了考虑内源释放的各种形态氮、磷输移与转化的太湖整体三维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应用太湖2000年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确定了模型各参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模拟值能较好地拟合实测值,表明所建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藻类及各种营养盐的动态变化,这对揭示太湖藻类"水华"暴发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力学 三维动态模拟 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 太湖蓝藻
原文传递
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殷鹏 张建华 孔繁璠 《江苏水利》 2019年第9期23-25,55,共4页
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是解决蓝藻二次污染问题的最终途径,部分现有的蓝藻处置途径已不满足目前的环境保护要求。通过分析太湖环湖各市蓝藻打捞能力、分离能力、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能力以及蓝藻打捞情况,提出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 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是解决蓝藻二次污染问题的最终途径,部分现有的蓝藻处置途径已不满足目前的环境保护要求。通过分析太湖环湖各市蓝藻打捞能力、分离能力、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能力以及蓝藻打捞情况,提出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为做好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 无害化处置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2007—2020年太湖蓝藻持续暴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林锋 朱云 朱喜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2期43-49,84,共8页
2007年5·29太湖供水危机后,大力治理太湖10多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蓝藻密度仍持续升高、蓝藻年年暴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了2007—2020年太湖蓝藻持续暴发涉及的多个因素,主要为富营养化、藻密度高、水温高(自然... 2007年5·29太湖供水危机后,大力治理太湖10多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蓝藻密度仍持续升高、蓝藻年年暴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了2007—2020年太湖蓝藻持续暴发涉及的多个因素,主要为富营养化、藻密度高、水温高(自然因素的代表),据此提出消除蓝藻暴发的策略。该研究成果对今后太湖流域全面消除蓝藻暴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蓝藻 暴发原因 蓝藻密度 富营养化
下载PDF
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透视——以无锡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的个案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金林 胡昱东 章贝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98-104,共7页
危机对社会整体和历史过程而言是一种常态,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产生和人类行为。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可能性因素日趋增多,公共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蝴蝶效应更趋严重,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 危机对社会整体和历史过程而言是一种常态,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产生和人类行为。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可能性因素日趋增多,公共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蝴蝶效应更趋严重,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无锡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为例,透视分析了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并提出了应将社会公共危机应对置于社会发展目标、社会法制进程、政府职能建设、政府政策协同等四点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应对能力 中国政府 无锡太湖 太湖蓝藻爆发事件
下载PDF
应用MODIS监测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家虎 高俊峰 +1 位作者 刘聚涛 许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75-1480,共6页
利用波段比值算法对经几何校正和大气矫正后的MODIS/Terra L-1B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2004~2010年天气晴好条件下太湖及各分湖区蓝藻水华的面积与时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对太湖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0年... 利用波段比值算法对经几何校正和大气矫正后的MODIS/Terra L-1B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2004~2010年天气晴好条件下太湖及各分湖区蓝藻水华的面积与时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对太湖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0年太湖地区共暴发蓝藻水华539次;2004~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首次暴发时间逐年提前,暴发频次逐年增加,2007~2010年太湖蓝藻水华首次暴发时间逐年推迟,暴发频次逐年减少;2004~2010年3~8月份蓝藻水华暴发次数有增加的趋势,8~12月份蓝藻水华暴发次数有减小的趋势;2004~2010年太湖蓝藻水华主要发生在北部和西部湖区,东部和南部湖区发生次数较少,各分湖区蓝藻水华暴发概率大小的顺序为:西部沿岸>大太湖>梅梁湾>南部沿岸>竺山湖>贡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MODIS 蓝藻水华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湖泊藻类动态模型数据同化模式的改进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港 陈诚 +3 位作者 何欣霞 何梦男 邓跃 陈求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以太湖为研究区域,采用2014—2016年的水环境生态监测数据,率定了三维水生态动力学模型(3DHED),模拟了太湖蓝藻生物量的时空变化;通过融入遥感数据建立了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的蓝藻生物量预测数据同化(DA)模式,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 以太湖为研究区域,采用2014—2016年的水环境生态监测数据,率定了三维水生态动力学模型(3DHED),模拟了太湖蓝藻生物量的时空变化;通过融入遥感数据建立了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的蓝藻生物量预测数据同化(DA)模式,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数据同化(mDA)的策略,降低了遥感数据不确定性的影响,显著提升了模型模拟精度。结果表明:相比3DHED蓝藻生物量的模拟结果,DA模拟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均值降低了10.4%,IOA均值增加了48.8%;mDA在DA基础上对蓝藻生物量的模拟精度进一步提升,其均方根误差均值为1.16 mg/L,在DA基础上降低了8.6%,IOA均值为0.71,在DA基础上增加了10.9%,并有效提升了对蓝藻生物量峰值的捕捉能力,表明提出的mDA方法能有效减小原DA模式中遥感观测数据误差的影响,提升水华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 三维水生态动力学模型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下载PDF
太湖蓝藻水华和湖泛应急防控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殷鹏 张建华 胡晓雨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省水利部门2007年以来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防控工作进展,总结了太湖蓝藻预警、打捞处置、藻泥利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太湖安全度夏面临的蓝藻生物量居高不下、应急防控成本增加、监管能... 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省水利部门2007年以来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防控工作进展,总结了太湖蓝藻预警、打捞处置、藻泥利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太湖安全度夏面临的蓝藻生物量居高不下、应急防控成本增加、监管能力不足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加快骨干引排工程建设、提升蓝藻水华防控能力、加快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以及健全应急防控标准体系等工作建议,为提升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太湖 蓝藻水华 湖泛 应急防控
下载PDF
基于FAI的太湖水华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雪可 王雅萍 +1 位作者 何湜 杨红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11期46-50,共5页
对蓝藻水华进行监测是治理水华的关键。为掌握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变化情况,本文利用2013—2020年Landsat-8 OLI影像数据,采用坡度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着重研究了浮游藻类指数(FAI)阈值,并结合气象因子分析水华暴发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对蓝藻水华进行监测是治理水华的关键。为掌握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变化情况,本文利用2013—2020年Landsat-8 OLI影像数据,采用坡度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着重研究了浮游藻类指数(FAI)阈值,并结合气象因子分析水华暴发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3—2020年太湖夏季蓝藻水华比较严重,0.000 4可以作为提取夏季水华的基准阈值,太湖的西北部湖湾、竺山湾、梅梁湾水华频发,温度、光照会促进蓝藻水华的暴发,可为研究太湖水域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水华 浮游藻类指数 Landsat-8
下载PDF
太湖南泉水域水体及水华蓝藻中常量元素Ca Na Mg K和Al的特征和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彦平 杨健 刘洪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9-547,共9页
近年来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的太湖蓝藻水华持续暴发,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2009年太湖南泉水域蓝藻发生过程中藻类群落组成的变化,并同步研究了蓝藻体内及其水环境中常量元素Ca、Na、Mg、K和Al元... 近年来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的太湖蓝藻水华持续暴发,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2009年太湖南泉水域蓝藻发生过程中藻类群落组成的变化,并同步研究了蓝藻体内及其水环境中常量元素Ca、Na、Mg、K和Al元素浓度的周年变化,分析了三者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太湖蓝藻发生时间为6—10月,期间水温保持在20℃以上,pH值在水华发生后期可升高至9.8;水体中元素浓度依次为Na>Ca>Mg>K>Al,而水华蓝藻中元素浓度依次为Ca>K>Mg>Na>Al;藻体对水体环境中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Al>K>Mg>Ca>Na。研究结果既为选择最佳物理除藻时期来有效降低湖泊中常量元素的负荷量,从而进行水华控制提供了支撑,也为今后将富含元素的水华蓝藻作为"生物矿源"加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常量元素 蓝藻 富集
下载PDF
太湖金墅港水源地蓝藻、细菌群落结构及垂直迁移规律研究
20
作者 林怡雯 景明 +2 位作者 李继影 吴志杰 王子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04,共9页
以太湖金墅港水源地蓝藻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水体和底泥中细菌的群落组成,同时检测常规水质理化因子,分析其对蓝藻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金墅港水体和底泥中细菌群落主要门组成相似,随着季节的变化水体中蓝藻群落结构的... 以太湖金墅港水源地蓝藻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水体和底泥中细菌的群落组成,同时检测常规水质理化因子,分析其对蓝藻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金墅港水体和底泥中细菌群落主要门组成相似,随着季节的变化水体中蓝藻群落结构的变化较大,底泥中蓝藻的群落结构变化较小;蓝藻门主要的优势科是微囊藻科(Microcystaceae)和聚球藻科(Synechococcales),蓝藻爆发期主要是微囊藻;影响蓝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溶解氧、总氮和总磷;金墅港全年共检测到12个属的溶藻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黄杆菌(Flavobaeteria),溶藻菌在细菌的占比与蓝藻相反,蓝藻水华爆发时比例较低,蓝藻水华爆发前期、末期则比例较高。此外还发现随着气温升高,底泥中蓝藻的繁殖优先于水体中蓝藻的繁殖;蓝藻爆发期,水体中蓝藻比例较高时会出现向底泥中迁移富集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金墅港 细菌 蓝藻 溶藻细菌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