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
作者 褚秀彩 贾士义 林长春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
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能够为开展土地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Landsat影像数据,运用动态度、PLUS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0年—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 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能够为开展土地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Landsat影像数据,运用动态度、PLUS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0年—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林地、耕地是主要用地景观;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持续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面积均呈波动变化;土地利用景观变化速率差异明显,建设用地的变化速率最大,建设用地和林地动态度呈正向变化;经济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度 PLUS模型 驱动力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
下载PDF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医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利用模式
2
作者 李晋宏 陈海艳 申欢欢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医养旅游资源是从区域性“旅医养资源融合”视角重新定义旅游资源,以当地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进行研究。借助GIS空间处理方法,结合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法和规模度指数等方法分析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医养旅游资源空... 医养旅游资源是从区域性“旅医养资源融合”视角重新定义旅游资源,以当地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进行研究。借助GIS空间处理方法,结合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法和规模度指数等方法分析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医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利用模式。研究表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医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有4方面:(1)医养旅游资源呈现“总体离散、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2)12个市区县内医养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3)南部地区的医养旅游资源规模最大、最集中;(4)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医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密集区域,即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与其人口分布密集区域几乎一致。在对医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利用思路:(1)主客共享的“旅医养融合”发展模式;(2)在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上构建医养旅游产业集聚模式。通过研究为实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空间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旅游资源 空间分布 利用模式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PLUS模型的忻州片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褚秀彩 贾士义 林长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2-48,共7页
分析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可以为研究区开展土地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的4期Landsat影像数据,运用动态度、PLUS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0-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主... 分析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可以为研究区开展土地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的4期Landsat影像数据,运用动态度、PLUS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0-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耕地、林地是主要用地景观;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持续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面积均呈波动变化;土地利用景观变化速率差异明显,建设用地的变化速率最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动态度为正向变化;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度 PLUS模型 驱动力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