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毛滴虫在性传播疾病患者寄生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济宏 周全 +1 位作者 高进兰 董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为了解阴道毛滴虫在淋病等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寄生的情况,分析阴道毛滴虫寄生与STD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临床上拟诊的STD患者2245人和正常健康女工191人,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结果显示... 为了解阴道毛滴虫在淋病等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寄生的情况,分析阴道毛滴虫寄生与STD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临床上拟诊的STD患者2245人和正常健康女工191人,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结果显示STD组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平均检出率为30.91%(694/2245),高于正常对照组检出率1.05%(2/191),差异非常显著(P<0.001)。前者以淋病和支原体感染者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0.53%和38.22%。此外,STD组受检者中,性罪错妇女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高于一般病例,并且患淋病和支原体感染的性罪错妇女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更高,分别为34.62%和43.32%。沙眼衣原体感染者、梅毒和尖锐湿疣患者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检出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滋养体 性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的方式改良及病理切片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静 辛致炜 +6 位作者 裴培 傅晓茵 廖德君 卢韵宇 薛飒 廖振捷 刘登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6,172,共7页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10~5、 10~6、 10~7和10~8),每组6只。4个感染组分别灌服人芽囊原虫滋养体10~5、 10~6、 10~7和10~8个/鼠,对照组灌服等量PBS。感染后第3天开始收... 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10~5、 10~6、 10~7和10~8),每组6只。4个感染组分别灌服人芽囊原虫滋养体10~5、 10~6、 10~7和10~8个/鼠,对照组灌服等量PBS。感染后第3天开始收集粪样,于洛克氏-鸡蛋-血清(LES)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镜下观察,PCR和测序确认感染前后虫株的基因型。感染后第3~18天连续收集5次大鼠粪样培养观察,记录阳性鼠感染情况。感染后第21天将大鼠全部无痛处死,分别收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盲肠等肠段的内容物培养72 h后观察,计算其最终感染数和感染密度;并取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肠道内是否存在虫体。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比较各肠段寄生数目的相关关系。结果 10~5、 10~6、 10~7和10~8感染组中确定感染人芽囊原虫的大鼠数目分别为2、 3、 5和6只。其中10~5感染组感染后第6天检出阳性结果,其余感染组第3天检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PCR及序列比对证实,感染大鼠分离的人芽囊原虫与感染所用虫株均为ST7型。肠道内容物培养结果显示,回肠、盲肠和结肠的内容物均成功培养出人芽囊原虫,且盲肠与结肠内的虫数之间呈正相关,盲肠与结肠内容物培养获得的人芽囊原虫数呈正相关性(r=0.541, P <0.01),其余肠段未发现人芽囊原虫。HE染色结果显示,盲肠有人芽囊原虫寄生并存在黏蛋白,未发现虫体入侵、炎细胞浸润、黏膜糜烂等病理损伤;其余肠段未发现人芽囊原虫寄生。结论采用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可成功建立大鼠感染模型。灌服10~5个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可成功感染大鼠, 10~8个滋养体的感染效果稳定,各组随着感染人芽囊原虫数量的增加,感染的大鼠数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滋养体 感染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弓形体抗原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于恩庶 黄桂森 +1 位作者 严延生 姚虹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3,共3页
使用免疫印迹法和显凝试验均能测出弓形体各虫株之间有抗原差异。根据5株弓形体相互显凝试验结果,可分为4种抗原型,定为Ⅰ、Ⅱ、Ⅲ和Ⅳ型,这是弓形体抗原分型的首次报道,可能与地区和来源有关。
关键词 弓形体 抗原型 滋养体 免疫印迹法
全文增补中
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国宏 曹镐禄 +3 位作者 苏水莲 黄爱民 谢学斌 胡雅琼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人芽囊原虫的三株滋养体和二株包囊进行了形状、大小和结构的观察。滋养体为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内 4~ 5天的培养物 ;包囊为带虫者粪便经蒸馏水反复 3次洗涤的沉淀物。均作涂片 ,分别以不染色、碘染色...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人芽囊原虫的三株滋养体和二株包囊进行了形状、大小和结构的观察。滋养体为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内 4~ 5天的培养物 ;包囊为带虫者粪便经蒸馏水反复 3次洗涤的沉淀物。均作涂片 ,分别以不染色、碘染色和 1∶10 4 吖啶橙染色 ,镜下识别和鉴定。滋养体以空泡型 (包括二分裂状态的 )占多数 ,其次为变形型 ,颗粒型及其它类型少见。颗粒型为多分裂繁殖体。人芽囊原虫包囊形态较单一 ,都是圆形或卵圆形。人芽囊原虫包囊的光镜照片 ,为首次报道 ;其包囊期在我国也是第一次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滋养体 包囊 形态学观察
下载PDF
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病例报道
5
作者 董媛 张峰 +2 位作者 何立娟 马萍 张秀梅 《中国校医》 2024年第6期473-475,共3页
对1例久治不愈的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粪便样本直接涂片和苏木素染色镜检查找病原体,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进行相应治疗,预后较好。建议高校大学生规律生活,改良不良饮食习惯,出现... 对1例久治不愈的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粪便样本直接涂片和苏木素染色镜检查找病原体,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进行相应治疗,预后较好。建议高校大学生规律生活,改良不良饮食习惯,出现腹泻及时就医,必要时复查粪便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包囊 感染
原文传递
儿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脑膜脑炎1例
6
作者 段勇威 李东旭 +4 位作者 赵瑾 沈辉 叶光明 李一荣 谢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3-697,共5页
患儿男,14岁,无明显诱因持续高热3 d,昏迷伴抽搐,临床初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不明。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湿片直接镜检发现形态各异活跃阿米巴样运动滋养体;经瑞氏姬姆萨染色,高倍镜下见阿米巴滋养体。根据患儿脑脊液实验室细胞形态学... 患儿男,14岁,无明显诱因持续高热3 d,昏迷伴抽搐,临床初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不明。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湿片直接镜检发现形态各异活跃阿米巴样运动滋养体;经瑞氏姬姆萨染色,高倍镜下见阿米巴滋养体。根据患儿脑脊液实验室细胞形态学结果、影像资料及临床症状,诊断为儿童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经感染病原靶向高通量基因检测和阿米巴原虫种特异性PCR验证,明确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给予及时抗阿米巴原虫等相关治疗,50 d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液 显微镜检查 滋养体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原文传递
营养缺乏对自由生活阿米巴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南宁 谭玉珍 王海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研究在营养缺乏的环境中自由生活阿米巴自噬的变化和自噬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照组自由生活阿米巴用涂有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将在大肠埃希菌中培养的阿米巴转移至不含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2 h。扫描电... 目的研究在营养缺乏的环境中自由生活阿米巴自噬的变化和自噬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照组自由生活阿米巴用涂有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将在大肠埃希菌中培养的阿米巴转移至不含大肠埃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2 h。扫描电镜下观察不提供细菌的培养环境中阿米巴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阿米巴自噬的变化及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结构特点,图像分析仪测量虫体内自噬结构与细胞质的断面面积。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标记自由生活阿米巴虫体内的自噬体,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中自由生活阿米巴均为滋养体形式;实验组中,滋养体逐渐向包囊转变。对照组阿米巴虫体内充满细菌碎片,只发生轻微的自噬,自噬结构数目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阿米巴自噬水平显著提高,自噬结构数目增多,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与细胞质的断面面积比增大(P<0.05或0.01);部分阿米巴虫体内残存未消化的细菌碎片。结论在缺乏营养的环境中,自由生活阿米巴由滋养体向包囊转变,虫体内自噬功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缺乏 自由生活阿米巴 滋养体 包囊 自噬
下载PDF
鲢疯狂病病原体鲢碘泡虫营养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宝华 蔡晓红 +1 位作者 王淑霞 姜乃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97-199,297-298,共3页
本文报道鲢碘泡虫营养体的超微结构。叙述了两层结构的原生质膜,外质中的胞饮管道,各种长短的分枝管道、芽体和泡状体,双层核膜具有核孔,在胞饮管道的内层,有很多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核糖体、脂粒及各种大小和作用未明... 本文报道鲢碘泡虫营养体的超微结构。叙述了两层结构的原生质膜,外质中的胞饮管道,各种长短的分枝管道、芽体和泡状体,双层核膜具有核孔,在胞饮管道的内层,有很多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核糖体、脂粒及各种大小和作用未明的颗粒、微丝等等,但未见中心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结构 碘泡虫 营养体
下载PDF
卡氏棘阿米巴肌动蛋白1的免疫学特性和细胞黏附功能
9
作者 李晶 杨舒越 +3 位作者 赵佳欣 孔繁利 郭思瑶 冯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卡氏棘阿米巴(Ac)肌动蛋白1 (Actin 1)(Ac-Actin 1)的免疫学特性,初步阐明Ac-Actin 1介导Ac虫体黏附宿主细胞并参与Ac虫体入侵的作用。方法:以Ac滋养体cDNA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22b (+)-Ac-Actin 1,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 目的:探讨卡氏棘阿米巴(Ac)肌动蛋白1 (Actin 1)(Ac-Actin 1)的免疫学特性,初步阐明Ac-Actin 1介导Ac虫体黏附宿主细胞并参与Ac虫体入侵的作用。方法:以Ac滋养体cDNA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22b (+)-Ac-Actin 1,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 (DE3);1 mmol·L^(-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体外诱导表达重组Ac-Actin 1蛋白(rAc-Actin 1),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rAc-Actin 1进行可溶性分析,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带有His标签的rAc-Actin 1。3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只)和实验组(2只);实验组兔以rAc-Actin 1为免疫原皮下注射400μg,对照组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制备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兔抗rAc-Actin 1多克隆抗体效价并测定IgG亚型,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与rAc-Actin 1的免疫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Ac-Actin 1在Ac滋养体中的定位。以正常滋养体为对照,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阻断Ac滋养体后与Vero细胞共孵育,显微镜观察Ac-Actin 1对Vero细胞的黏附作用。结果:SDSPAGE和BCA蛋白浓度检测,获得高浓度rAc-Actin 1 (1.7 g·L^(-1))蛋白。ELISA法检测,制备的兔抗rAc-Actin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6 400, IgG1和IgG2a浓度分别为116.76 g·L^(-1)和1 136.15 mg·L^(-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兔抗rAc-Actin 1多克隆抗体可与rAc-Actin 1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IFA检测,rAc-Actin 1主要定位于Ac滋养体的细胞膜上。显微镜观察,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抗体与虫体孵育时间的延长,实验组Ac滋养体对Vero细胞的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抗rAc-Actin 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可有效阻断Ac滋养体与Vero细胞的黏附。结论:rAc-Actin 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参与Ac虫体与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棘阿米巴 滋养体 细胞黏附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的体外存活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金安 周叶 +3 位作者 宋开放 姜金庆 刘长忠 刘俊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97,181,共4页
为了研究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在体外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温度、光照、干燥、培养基含水量等理化因素对滋养体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滋养体对低温耐受性强,对光照非常敏感,干燥可杀死全部滋养体,培养基中充足的... 为了研究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在体外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温度、光照、干燥、培养基含水量等理化因素对滋养体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滋养体对低温耐受性强,对光照非常敏感,干燥可杀死全部滋养体,培养基中充足的含水量是该虫体存活的前提条件。说明理化因素对滋养体存活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滋养体 理化因素 光照 干燥 存活试验
原文传递
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的消毒剂杀灭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金安 周叶 +3 位作者 宋开放 刘长忠 刘俊伟 姜金庆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2,共5页
根据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消毒剂杀灭试验的绝对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LC100),筛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NaOH进行半数致死浓度(LC50)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NaOH对羊结肠小袋纤毛虫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 根据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消毒剂杀灭试验的绝对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LC100),筛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NaOH进行半数致死浓度(LC50)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NaOH对羊结肠小袋纤毛虫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531×10-4、4.213×10-4和10.50×10-4,1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502×10^(-5)、8.267×10^(-5)和10.31×10^(-5)。三种药物均是体外杀灭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的高效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结肠小袋纤毛虫 滋养体 消毒剂 半数致死浓度
下载PDF
Detection of Entamoeba histolytica i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amoebic liver abscess:comparison of three staining methods 被引量:1
12
作者 Tan Zi Ning Wong Weng Kin +5 位作者 Shaymoli Mustafa Arefuddin Ahmed Rahmah Noordin Tan Gim Cheong Olivos-Garcia Alfonso Lim Boon Huat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ree different tissue stains,namely haematoxylin and eosin(H&E),periodic-acid Schiff(PAS)and immunohistochemical(1HC)stains for detection of Entamoeba histolytica(E.histolytic...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ree different tissue stains,namely haematoxylin and eosin(H&E),periodic-acid Schiff(PAS)and immunohistochemical(1HC)stains for detection of Entamoeba histolytica(E.histolytica)trophozoites in abscessed liver tissues of hamster.Methods:Amoebic liver abscess was experimentally induced in a hamster by injecting 1×10~6of axenically cultured virulent E.histolytica trophozoites(HM1-IMSS strain)into the portal vein.After a week post-inoculation,the hamster was sacrificed and the liver tissue sections were stained with H&E,PAS and IHC stains to delect the amoebic trophozoite.Results:The three stains revealed tissue necrosis and amoebic trophozoites,but with varying clarity.H&E and PAS stained the trophozoites pink and magenta,respectively,however it wa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the stained trophozoites from the macrophages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y in size and morphology.On the other hand,IHC stain revealed distinct brown appearance of the trophozoites in the infected liver tissues.Conclusion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out of the three stains.IHC is the best for identification of E.histolytica trophozoites in tissue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AMOEBA HISTOLYTICA Amoebic liver ABSCESS H&E PAS IHC trophozoite
下载PDF
隐孢子虫的超微结构及排囊的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庆平 苏经华 +7 位作者 李存辉 吴翊钦 陈莲云 赵子庆 黄妙辉 吴斌 陈达光 林秋聿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4,共3页
本文通过动物感染观察隐孢子虫的排囊情况,发现多数为持续排囊,少数呈间歇性排囊,同时通过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对此虫的致病机制和生活史做了探讨。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排囊 裂殖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章乐生 孙磊 +6 位作者 胡媛 巩文词 王燕娟 沈玉娟 徐馀信 汪天平 曹建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制备并鉴定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以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免疫2只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贾第虫抗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mAb。制备贾第虫滋养体可溶性抗原(STA)和排泄-... 目的制备并鉴定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以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免疫2只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贾第虫抗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mAb。制备贾第虫滋养体可溶性抗原(STA)和排泄-分泌抗原(ESP),采用免疫球蛋白及亚型检测试剂盒鉴定mAb的类型及亚型。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mAb对贾第虫滋养体STA和ESP的识别。采用ELISA检测mAb与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反应性,并检测与其他寄生虫抗原的交叉反应。结果获得12株分泌贾第虫单克隆抗体细胞株(BB3、CE5、CC10、EG4、GC7、CC1、EF6、DB8、BG10、GH7、HC7和EB2),均为IgG1亚型。其中EB2能识别贾第虫滋养体STA和ESP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5 000和191 000的蛋白条带,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猪蛔虫(Ascaris suum)、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虫卵、日本血吸虫成虫和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成虫抗原等均无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贾第虫特异性m Ab为Ig G1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蛋白质印迹
原文传递
6例溶组织内阿米巴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云虹 陈宝建 +2 位作者 谢汉国 谢贤良 江典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85-1287,1328,共4页
目的分析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及预后效果。方法2013-2017年诊治6例溶组织内阿米巴病患者,分别对其临床特征、诊治与检测过程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6例患者均为本省病例,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 目的分析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及预后效果。方法2013-2017年诊治6例溶组织内阿米巴病患者,分别对其临床特征、诊治与检测过程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6例患者均为本省病例,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仅12岁。小学生1例,大学生1例,中年人2例,老年人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腹泻伴下消化道出血1例;腹痛、腹泻、发热、肝区疼痛等1例;慢性结肠炎伴粘液便4例。医院(省立、附一及传染病院)送检4例,本中心诊治2例。实验室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4例,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2例。肠内阿米巴病5例,肠外肝阿米巴病1例。标本检测次数达3次者4例,检测次数达4次者1例,检测次数达5次及以上者1例。甲硝唑(灭滴灵)配合黄连素治疗有效5例,甲硝唑配合白头翁灌肠有效1例。结论甲硝唑配合黄连素治疗溶组织内阿米巴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组织内阿米巴 滋养体 包囊 预后
原文传递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体外成囊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凯 闫文朝 +2 位作者 孙晨阳 赵立卓 王天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4-438,447,共6页
目的筛选和优化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体外形成包囊的条件。方法设定不同动物粪便、孵育液、pH值、Ca^2+浓度、温度、静置和振荡培养等不同条件,孵育24 h观察其成囊情况。另外,用体外形成的包囊接种给仔猪,验证其感染性。结果滋养体在新... 目的筛选和优化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体外形成包囊的条件。方法设定不同动物粪便、孵育液、pH值、Ca^2+浓度、温度、静置和振荡培养等不同条件,孵育24 h观察其成囊情况。另外,用体外形成的包囊接种给仔猪,验证其感染性。结果滋养体在新鲜的正常猪粪便和鸡粪便中,于37℃、28℃、15℃~20℃和-11℃^-2℃环境下,均没观察到包囊形成;在不含小牛血清和淀粉的蒸馏水、生理盐水、PBS溶液以及DMEM培养基中孵育,镜检发现在生理盐水(pH6.5)和PBS中存在大量滋养体和少量早期包囊出现;在pH值3~5之间的生理盐水中包囊的形成的数量明显增加,28℃环境下平均成囊率达到38.9%,相同pH值范围的蒸馏水却没发现包囊和滋养体。Ca2+浓度、温度、振荡和静置培养等因素对其体外成囊效果均没有明显影响。两头仔猪接种包囊后第4 d,均在粪便中检出该虫滋养体。结论在15℃~28℃,pH值3~5的不含小牛血清和淀粉的生理盐水中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成囊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滋养体 包囊 体外成囊 PH值
下载PDF
输入性重症恶性疟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佘丹娅 卢丽丹 +2 位作者 兰子尧 黄雨婷 梁文琴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0,F0003,共3页
2019年10月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该患者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科特迪瓦从事户外广告工作,除蚊香外未采取其他防蚊措施,期间曾感染疟原虫2次。患者入院时意识呈昏睡状,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呼吸稍急促,... 2019年10月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该患者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科特迪瓦从事户外广告工作,除蚊香外未采取其他防蚊措施,期间曾感染疟原虫2次。患者入院时意识呈昏睡状,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呼吸稍急促,伴脑损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严重贫血、酸中毒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疟原虫抗原检测均呈阳性,血涂片检测发现恶性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巢式PCR可扩增出恶性疟条带。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恶性疟原虫单一感染。给予患者规范抗疟治疗,并全程监测原虫密度,药物效果显著。治愈出院后随访无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外周血 环状体 滋养体 裂殖体 配子体
原文传递
口腔疾病与口腔原虫感染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菱 李燕宾 +2 位作者 窦伟 马敏 余志贤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了解银川地区口腔原虫感染情况 ,进一步探讨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 :取口腔病灶或齿垢 ,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 ,光镜下检查口腔原虫滋养体。结果 :口腔原虫总感染率为 34 6 2 %,(其中齿龈阿米巴感染率为32 2 1%,口... 目的 :了解银川地区口腔原虫感染情况 ,进一步探讨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 :取口腔病灶或齿垢 ,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 ,光镜下检查口腔原虫滋养体。结果 :口腔原虫总感染率为 34 6 2 %,(其中齿龈阿米巴感染率为32 2 1%,口腔滴虫感染率为 5 0 5 %)。 14岁以下、14岁~、2 5~ 5 0岁、5 0岁以上各年龄组口腔原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7 6 5 %、2 5 87%、2 6 12 %和 6 2 86 %。结论 :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及年龄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口腔原虫感染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与甲硝唑对体外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损伤作用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志宏 聂姬锋 田喜凤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2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TMZ)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滋养体的损伤作用。方法改良TY1-S-33培养基培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待虫体达到对数生长期时(贴满瓶壁),弃去旧... 目的比较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TMZ)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滋养体的损伤作用。方法改良TY1-S-33培养基培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待虫体达到对数生长期时(贴满瓶壁),弃去旧培养基,分别加入含DHA200μg/ml(LC_(50))和TMZ500μg/ml(LC_(50))的培养基继续培养,分别取药物作用后2、4、8、及12h样本,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虫体的形态变化。结果光镜观察显示,用药后两组虫体均出现变形、肿胀,从培养管壁脱落、表面出现空泡;失去正常的"瓢形"运动,鞭毛摆动迟缓或停止。透射电镜观察显示,DHA作用2h后虫体肿胀、变形、内质网腔扩张;4h后肿大的滋养体内出现板层样结构,细胞核变形;8h后细胞质溶解行出现空泡,吸盘微管解体;12h后细胞膜崩解、脱落或表膜出现胞质突起,吸盘失去凹状结构并隆起变成空泡,大部分细胞质耗空,虫体死亡。甲硝唑作用2h,胞质致密度降低,4h虫体肿胀变圆,8h胞质内含物稀疏,致密度降低,空泡增多,核呈现锯齿状畸形,12h胞质内含物溶解破坏,进一步耗空,虫体死亡。结论双氢青蒿素与甲硝唑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均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损伤作用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甲硝唑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下载PDF
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分离株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琴英 徐珠锦 +1 位作者 邵正 邓莉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6-58,62,共4页
目的观察棘阿米巴的形态学特点,为探讨棘阿米巴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的送检材料为实验材料,置入不同条件中培养,观察其在不同的p H值(2、4、6、8、10)、温度(20、25、30、35℃)和加大肠埃希菌的条件下对棘... 目的观察棘阿米巴的形态学特点,为探讨棘阿米巴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的送检材料为实验材料,置入不同条件中培养,观察其在不同的p H值(2、4、6、8、10)、温度(20、25、30、35℃)和加大肠埃希菌的条件下对棘阿米巴形态和活力的影响。结果棘阿米巴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态呈多样性,酸性环境中以滋养体为主,而在碱性环境易形成包囊。p H=6,温度为25~30℃和加有大肠埃希菌的培养条件时,适合棘阿米巴生长,其中大部分的虫体为活动滋养体,并进行大量的繁殖。结论棘阿米巴在不同条件中存在滋养体和包囊转化过程,这为进一步研究其诊断及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 滋养体 包囊 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