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调控TLR4/p38MAPK通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慧聪 高娜娜 宋小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小檗碱治疗组(Ber)。通过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er组给药剂量为140 mg/kg。给药28 d后应用Z...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小檗碱治疗组(Ber)。通过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er组给药剂量为140 mg/kg。给药28 d后应用Zea-longa评分和旋转棒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给药24 h后通过TTC染色观察并统计梗死面积。给药24 h后取材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表达,应用免疫酶联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 ELISA)检测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TLR4、P-p38MAPK、p38MAPK蛋白含量。结果 Zea-longa评分和旋转棒实验结果证明小檗碱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运动能力。TTC染色结果表明小檗碱减少梗死面积。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实验结果证实小檗碱能够减少缺血损伤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小檗碱影响TLR4/p38MAPK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 小檗碱通过TLR4/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MCAO/R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分泌,促进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脑缺血再灌注 tlr4/p38mapk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黄芪甲苷介导TLR4-p38 MAPK信号通路在幼鼠急性肺损伤中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茜 万静 +3 位作者 谭扬茗 罗丹丹 熊海英 姜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介导TLR4-p38 MAPK信号通路在幼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以7日龄SD新生仔鼠为实验对象,利用脂多糖构建幼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药对照,每只幼鼠腹腔注射10 m L/kg黄芪甲苷,造模后12 h和24 h观察肺...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介导TLR4-p38 MAPK信号通路在幼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以7日龄SD新生仔鼠为实验对象,利用脂多糖构建幼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药对照,每只幼鼠腹腔注射10 m L/kg黄芪甲苷,造模后12 h和24 h观察肺组织病变,检测TLR4、p-p38蛋白和mRNA表达量,TNF-α、IL-6、IL-12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在建模后12 h呈现肺出血,大量肺泡萎陷,24 h呈现肺水肿,肺泡间隔明显增宽。和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肺组织的病变明显减轻。另外,蛋白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TLR4、p-p38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 05,P<0. 001) q-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明显的降低,并且和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TNF-α、IL-6、IL-12各炎症因子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IL-12相对表达量和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黄芪甲苷通过抑制TLR4-p38MAPK信号通路,在幼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急性肺损伤模型 tlr4-p38 mapks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桔梗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苏文涛 韩玉欣 +4 位作者 王慧 何荣旺 申胜 何旭东 何金彪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6-1885,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桔梗汤干预慢性咽炎的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预测结果。方法建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诱导的慢性咽炎大鼠模型,探究桔梗汤对慢性咽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咽部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使...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桔梗汤干预慢性咽炎的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预测结果。方法建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诱导的慢性咽炎大鼠模型,探究桔梗汤对慢性咽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咽部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使用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慢性咽炎关键靶点;UHPLC-QE-MS分析桔梗汤化学成分,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ition数据库确认成分作用靶点。使用STRING平台构建关键靶点蛋白互作网络;通过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对有效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Western Blot法验证预测结果。结果体内实验显示,桔梗汤可有效降低慢性咽炎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ICAM-1、MCP1水平(P<0.05),并逆转咽部组织病理损伤。得到94个桔梗汤主要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于311个靶点,参与外源性刺激反应、药物反应、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调控PI3K/AKT、MAPK、Ra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有效成分间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显示桔梗汤可显著降低TLR4蛋白表达及P38 MAPK磷酸化水平。结论桔梗汤通过调控TLR4/P38 MAPK信号通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逆转咽部组织病理变化从而治疗慢性咽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汤 慢性咽炎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tlr4/p38 mapk信号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