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4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5年临床疗效 被引量:157
1
作者 何建行 刘会平 杨运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 5年疗效。 方法 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肺癌根治术 2 2 0 0例 ,取其中 1995年完成的 130例作 5年生存率统计 ,术式包括单肺叶切除术 110例 ,双肺叶切除术 1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 5年疗效。 方法 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肺癌根治术 2 2 0 0例 ,取其中 1995年完成的 130例作 5年生存率统计 ,术式包括单肺叶切除术 110例 ,双肺叶切除术 11例 ,全肺切除术 9例。所有数据作 Cox回归生存分析。 结果 术后住院时间 3~ 15天 ,平均住院时间 8天 ,恢复生活自理时间 7~ 13天 ; 期肺癌 5年生存率 87.8% , 期 5年生存率 42 .8% ; a期 5年生存率 2 7.3%。 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出血、输血少 ,对心肺功能损伤小 ,开、关胸时间短的优点 ,5年生存率与传统开胸术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微创胸部手术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92
2
作者 李剑锋 李运 +7 位作者 王俊 刘军 姜冠潮 赵辉 杨帆 刘彦国 周足力 卜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技术难点及对策。方法2006年9月~2008年5月,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91例。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方法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1例,右肺中叶切除12例...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技术难点及对策。方法2006年9月~2008年5月,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91例。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方法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1例,右肺中叶切除12例,右肺下叶切除20例,左肺上叶切除18例,左肺下叶切除20例。结果中转开胸2例。全胸腔镜下完成的89例手术时间(185.8±52.9)min(60~300min);术中出血量50~650ml,平均213.2ml;胸腔引流时间(6.9±2.9)d;术后住院(9.4±3.2)d。乳糜胸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随访原发肺癌中2例分别于术后15、3个月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是需要把握适应证并熟练掌握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淋巴结 乳糜胸
下载PDF
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6
3
作者 刘伦旭 梅建东 +5 位作者 蒲强 马林 朱云柯 任福强 车国卫 张小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术的可行性,并初步总结其手术方法,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支气管袖式成形右上肺癌切除术3例(女1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61岁、65岁和62岁),手...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术的可行性,并初步总结其手术方法,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支气管袖式成形右上肺癌切除术3例(女1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61岁、65岁和62岁),手术入路采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处理右肺上叶的手术切口。术中首先离断肺上静脉及上叶尖、前段动脉,打开叶间裂,清扫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在内的纵隔淋巴结,显露右主支气管后,经主操作孔切断支气管。以3-0Prolene线连续缝合吻合支气管。第3例患者在吻合时于腋后线第7肋间加作一0.5cm小孔,便于缝合时接针。吻合完毕后试水无漏气,以生物合成材料包裹吻合口。术后第1d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并检查吻合口情况。结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时间51~58min(平均54.7min),支气管吻合时间40~55min(平均45.7min),术中出血量55~230ml(平均155.0ml),清扫淋巴结数量18~21枚(平均19.3枚)。3例患者中,2例为右肺上叶中央型鳞癌,1例为右肺上叶腺癌伴肺门转移淋巴结侵及上叶支气管起始部,病理检查显示断端均未见癌残留。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吻合口通畅。术后住院时间为8~10d(平均8.7d)。随访2~6个月,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具有熟练操作经验的胸腔镜外科医师,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切口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操作孔,可使手术操作更为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袖式成形术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与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 被引量:63
4
作者 夏玉中 卜慧莲 +2 位作者 张洁 王中玉 张卫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通过与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评价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SP)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年龄18- 64岁,BMI 20-27 kg/m^2,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目的通过与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评价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SP)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年龄18- 64岁,BMI 20-27 kg/m^2,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5):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和超声引导ESP阻滞组(E组)。术毕前30 min,静脉注射吗啡0.1 mg/kg、帕瑞昔布钠40 mg。麻醉诱导结束后,P组和E组分别行超声引导患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和ESP阻滞,均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术毕接自控静脉镇痛泵,配方为0.1%吗啡100 ml,无背景剂量,PCA 1 ml,锁定时间8 min。每8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及操作时刺破胸膜和血管损伤的发生情况。于术后2、4、6、24和48 h时记录患者吗啡累计用量。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VAS评分〉3分时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结果与P组比较,E组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P〈0.05),2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吗啡累计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刺破胸膜、血管损伤、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结论超声引导ESP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胸椎旁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 手术后 胸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 被引量:63
5
作者 陈亮 吴卫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7-381,共5页
由于肺段支气管、血管的解剖变异繁多,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较肺叶切除术更加精细复杂。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可以显示肺段的解剖结构以及肺段支... 由于肺段支气管、血管的解剖变异繁多,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较肺叶切除术更加精细复杂。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可以显示肺段的解剖结构以及肺段支气管、血管的变异,明确肺部结节的肺段归属,有助于制定手术计划。术前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起着重要作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技术包括:分别切断靶段动脉、支气管、段内静脉,保留段间静脉,采用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面,使用电刀和/或切割缝合器分离段间肺组织。恶性结节行肺段切除术时必须确保切缘宽度≥2 cm,或≥肿瘤直径,同时需要进行N1、N2站淋巴结采样及冰冻切片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肺段与肺叶的解剖关系为,若干个呈不规则锥形结构的肺段组成一个肺叶,段间静脉行走于肺段间。本中心探索出一种按照锥形结构原理自肺叶中分离出肺段的方法,并命名为"锥式肺段切除术"。"锥式肺段切除术"的技术涵盖了准确判断和处理靶段支气管和血管以及解剖性分离段间交界面,可以实现精准的肺段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3D-CT 支气管及血管造影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马明全 姜宏景 +4 位作者 弓磊 唐鹏 段晓峰 尚晓滨 于振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或联合开腹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54例食...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或联合开腹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54例食管癌患者(胸腔镜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另选取同期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13例患者(开放组)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胸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8%(52/154)和38.1%(43/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胸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胸导管可疑损伤结扎[2.6%(4/154)比14.2%(16/113)]、喉返神经损伤[16.9%(36/154)比28.3%(32/113)]、乳糜胸[0比4.4%(5/113)]、术后需要有创治疗的肺不张[1.3%(2/154)比7.1%(8/113)]、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0.6%(1/154)比6.2%(7/113)]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0.6%(1/154)比6.2%(7/113)]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胸腔镜组和开放组中未出现并发症且具有完整检测数据的32例和24例患者应激反应指标,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3和6d)两组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皮质醇、甲状腺素(rr3和FT4)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能够降低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及胸导管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风险。但对机体应激反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胸腔镜 术后并发症 创伤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61
7
作者 孙铭阳 丛旭晖 +2 位作者 张丽媛 张伟 张加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3-977,共5页
目的 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改良效果.方法 选择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20~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3):全身麻... 目的 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改良效果.方法 选择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20~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3):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PVB+GA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TPVB+GA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胸4和胸7椎旁神经阻滞,两点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10 ml.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和托烷司琼行PCIA.PACU期间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镇静躁动评分>5分时,静脉注射丙泊酚0.5~1.0 mg∕kg;MAP较基础水平升高大于30%时,静脉注射尼卡地平0.2 mg∕次;HR>100次∕min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0 mg∕次.分别于切皮后5 min、胸腔镜套管置入5、20、30和60 min时记录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胸腔镜套管置入后5 min、关闭胸腔即刻和术后6、24 h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期间舒芬太尼、丙泊酚、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的使用情况以及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与GA组比较,TPVB+GA组术中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和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术中及术后各时点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PACU期间舒芬太尼、丙泊酚、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的使用率降低,停留时间缩短(P<0.05).2组均未见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相对于单纯全身麻醉而言,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单操作胸腔孔肺癌根治术患者,有助于实现低阿片类药物麻醉模式,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提高麻醉恢复质量,更有利于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及术后痛敏反应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胸椎 麻醉 全身 胸腔镜检查 肺肿瘤
原文传递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 被引量:58
8
作者 陈保富 朱成楚 +5 位作者 马德华 叶加洪 王春国 吴春雷 林江 叶中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07-708,71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食管癌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先左侧卧位行胸腔镜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胸部手术完成后改平卧膀胱截石位行腹腔镜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食管癌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先左侧卧位行胸腔镜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胸部手术完成后改平卧膀胱截石位行腹腔镜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胃游离后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间断吻合。结果中转开腹1例,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240~330min,平均27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38~90min,平均65min;胸腔镜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70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300ml,平均225ml,其中腹腔出血10~50ml,平均20.4ml。共清扫纵隔淋巴结225枚,平均每例9.8枚;清扫胃左动脉旁、贲门左右淋巴结65枚,平均每例2.8枚。术后住院8~12d,平均9.2d。住院期间病人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术后第8天),乳糜胸1例(开胸行乳糜管结扎后治愈),声音嘶哑3例。23例随访1~11个月,平均7.7月,死亡1例,1例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吻合的食管癌切除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胸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8
9
作者 茅腾 方文涛 +3 位作者 谷志涛 姚烽 郭旭峰 陈文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922-925,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间上海市胸科医院手术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完成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腔镜组),38例... 目的比较早期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间上海市胸科医院手术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完成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腔镜组),38例接受开放食管癌切除术(开放组)。腔镜组中16例行单纯胸腔镜加开腹手术,11例行单纯腹腔镜加开胸手术11例,7例行胸腹全腔镜联合手术。结果腔镜组早期病例(T1-2期)的比例高于开放组[79.4%(27/34)比55.3%(21/38),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2%(14/34)和42.1%(1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功能性并发症(主要为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2.9%(1/34)比28.9%(11/38).P〈0.01],技术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开放组[38.2%(13/34)比10.5%(4/38)。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分别为(9.1±2.7)组/例和(11.2±2.1)组/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枚数[(13.5±5.9)枚/例]却明显少于开放组[(17.8±5.2)枚/例,P〈0.05]。按手术时间,腔镜组前期17例与后期17例患者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期患者胸腔淋巴结淋扫组数、枚数及阳性检出率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腔镜辅助微创食管癌手术可降低功能性并发症发生率.但早期技术不熟练时易增加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等技术性并发症。腔镜下清扫淋巴结可以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胸腔镜 腹腔镜 术后并发症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0
作者 童朝辉 王臻 +3 位作者 徐莉莉 王晓娟 李宏杰 王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3-537,共5页
目的了解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应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对我院呼吸科病房中60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其中男36例,女24例。对所有通过胸腔积液常规... 目的了解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应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对我院呼吸科病房中60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其中男36例,女24例。对所有通过胸腔积液常规、生化、微生物学及细胞学等实验室检杏或通过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仍不能明确其积液原因的患者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经检查,60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中恶性肿瘤32例(53%),结核16例(27%),阴性结果或慢性炎症5例(8%),肺炎合并胸膜炎4例(7%),粘连严重未能看到胸壁者3例(5%)。恶性肿瘤中肺腺癌最常见。术后并发症中伤口疼痛最常见,对症治疗可缓解。未出现肺水肿、感染、拔管延迟等并发症。结论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可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胸腔积液 诊断
原文传递
胸腹腔镜联合与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刘宝兴 李印 +4 位作者 秦建军 张瑞祥 刘先本 孙海波 刘士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问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05例行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问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05例行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常规三切口组相比,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85.1±32.8)ml比(215.5±60.6)ml],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2.7±3.5)d比(16.9±4.5)d],术后肺炎[4.1%(4/98)比12.4%(13/105)]、肺不张[3.1%(3/98)比10.5%(11/105)]、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3.1%(3/98)比10.5%(11/105)]、急性呼吸窘迫[1.0%(1/98)比7.6%(8/105)]及心律失常[4.1%(4/98)比12.4%(13/105)]等心肺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二次开腹、二次开胸、声带麻痹、肾功能衰竭、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次全切除术 胸腔镜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6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程云阁 王跃军 +2 位作者 张泉 顾剑民 倪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于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行经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674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3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80例,二尖瓣置换术56例。使用30°胸腔镜及配套手术器械;股动脉插供...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于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行经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674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3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80例,二尖瓣置换术56例。使用30°胸腔镜及配套手术器械;股动脉插供血管,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行体外循环;胸腔内操作均在胸腔镜下进行,以胸腔镜显示屏为手术野。结果本组674例患者手术成功645例,成功率96%,术中扩大切口28例。手术时间1.8~5.6 h,平均(2.8±1.2)h;体外循环时间56~198 min,平均(78±2.3)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为8~96 min,平均(31±19)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20~1200 ml,平均(140±46)ml。死亡1例,死亡率0.15%,死亡原因为术后脑出血。并发症46例,发生率7%。包括二次止血8例;残余漏5例,其中二次手术2例;右侧血气胸33例。结论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原文传递
胸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的回顾性比较 被引量:53
13
作者 马明全 姜宏景 +3 位作者 唐鹏 段晓峰 弓磊 于振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比较胸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间207例在天津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资料,胸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125例(胸腔镜组),开放食... 目的 比较胸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间207例在天津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资料,胸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125例(胸腔镜组),开放食管癌切除术82例(开放组).胸腔镜组中109例行单纯胸腔镜加开腹手术,16例行胸腹全腔镜联合手术.结果 与开放组相比,胸腔镜组患者术后需要有创治疗的肺不张[0.8% (1/125)比7.3% (6/82)]、胸腔积液[0(0/125)比4.9% (4/82)]及急性呼吸窘迫[0(0/125)比6.1%(5/82)]等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术中可疑胸导管损伤结扎[3.2%(4/125)比15.9% (13/82)]、喉返神经损伤[19.2%(24/125)比32.9% (27/82)]以及术后乳糜胸发生率[0(0/125)比4.9% (4/82)]降低;清扫右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数[(1.91±0.73)枚比(1.12±0.81)枚]及成功率[97.6%(122/125)比89.0% (73/82)]增加;但清扫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枚数[(0.93±0.71)比(1.76±0.84)]及成功率[52%(65/125)比76.8% (63/8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脓胸、食管气管瘘、二次开腹、二次开胸、伤口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和脑梗塞等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旁、隆凸下及肺门淋巴结清扫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胸腔镜微创食管癌手术能够降低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减少胸导管及喉返神经损伤,清扫右喉返神经链淋巴结优势明显,但清扫左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难度大,仍存在改进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胸腔镜 术后并发症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单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3
14
作者 翁贤武 梁诚之 +3 位作者 林培锋 张建海 缪寿式 吴海帆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6期977-979,共3页
目的胸腔镜技术在肺癌治疗中广泛使用,关于单孔胸腔镜与三孔法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研究目前仍较少,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仍有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瑞安市人民医... 目的胸腔镜技术在肺癌治疗中广泛使用,关于单孔胸腔镜与三孔法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研究目前仍较少,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仍有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瑞安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6例,根据所行治疗术式,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单孔组52例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三孔组64例则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总长度、术中中转开放、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实施。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多,切口总长度更短,术后引流量更少,满意度评分更高,术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中转开放例数、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均能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且保证了手术安全性,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切口美观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单孔 三孔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原文传递
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2
15
作者 李东涛 高军 +2 位作者 刘成昌 陈秀科 罗佩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6期944-947,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抽样、对照研究方法,以8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单个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抽样、对照研究方法,以8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单个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预后。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的肺部感染、肺不张、切口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2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7d的疼痛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的IgG、IgA与IgM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1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d的IgG、IgA与IgM值显著低于术前1d(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NSCLC的微创优势明显,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促进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胸腔镜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1
16
作者 徐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关于胸腔镜下治疗肺癌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49例于2012年11月—2014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记录患者手术完成时间、术... 目的探讨关于胸腔镜下治疗肺癌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49例于2012年11月—2014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记录患者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吸氧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共计49名,经医生和护理人员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0±35)min;术后平均吸氧时间为(62.0±10.1)h;胸腔引流管平均拔管时间为(68.0±8.2)h;平均住院时间为(11.5±3.2)d;术中平均失血量为(241±33)ml,1例接受800 ml输血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6.3%),其中胸腔漏气2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肺水肿1例、出血1例,1例术后8 d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48名患者均痊愈。结论通过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系统科学的护理,包括术前教育、围手术期功能训练与准备、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术后病情监测和康复指导,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为了能够使患者获得胸腔镜技术最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护理经验,为患者提供科学、可靠、优质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 护理 术后康复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1
17
作者 李运 王俊 +7 位作者 刘军 李剑锋 姜冠潮 赵辉 杨帆 刘彦国 周足力 卜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术。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共为40例肺部疾病患者施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9.5±12.0)(24~79)岁。病变位于右肺上叶9例,右肺中叶7例,右肺下叶6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术。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共为40例肺部疾病患者施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9.5±12.0)(24~79)岁。病变位于右肺上叶9例,右肺中叶7例,右肺下叶6例,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13例。病变平均直径(2.7±1.5)cm。手术通过三个胸部小切口完成,肺叶解剖和切除的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手术基本相同。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中转开胸1例。平均手术时间(206±56)(60~300)min,术中出血(221±94)(100-400)ml,无术中术后输血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示原发性肺癌34例,淋巴瘤1例,先天性肺囊肿1例,中叶综合征1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肾癌肺转移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9±3.2)d。随访1~10个月,1例Ⅲa期腺癌患者在术后3个月发生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以达到与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中应用 被引量:50
18
作者 吴卫兵 唐立钧 +2 位作者 朱全 徐心峰 陈亮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三维计算机血管扫描成像(3D—CTA)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对29例拟行复杂肺段切除的患者术前行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根据病灶大小、部位...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三维计算机血管扫描成像(3D—CTA)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对29例拟行复杂肺段切除的患者术前行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根据病灶大小、部位、病理确定肺段切除方式,预定切除血管、支气管,行模拟肺段切除,术中按照重建图像精准切断靶段血管、支气管,保留段间静脉,根据膨胀萎陷交界分离段问平面。结果术前根据3D—CTA重建图像协助判断8例(27.5%)定位困难的结节的肺段归属,发现2例(6.9%)肺段动脉变异、1例(3.4%)靶段支气管变异。根据术前模拟肺段切除标注的血管,术中准确辨认靶段动脉27例(93.1%)、靶段静脉25例(86.2%)、靶段支气管29例(100%)。共施行右上肺分段切除9例,左上肺固有段分段切除13例,双侧基底段分段切除7例,其中亚肺段切除6例,所有肺段切缘宽度≥2cm。平均病灶直径(1.35±0.80)cm,平均手术时问(190.53±50.83)min,平均术中出血(26.90±32.24)ml。中转3例,无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图像有助于进行精准的解剖性肺段切除,使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安全、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TA 血管造影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7
19
作者 丁志丹 王跃斌 方泽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老年患者50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全胸腔镜组(30例)和传统开胸组(20例),分析和比...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老年患者50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全胸腔镜组(30例)和传统开胸组(20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组数和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术后情况(胸管引流时间、术后24h疼痛NR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出现围术期死亡。全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96.8±10.2)min、术中出血量(101.3±12.7)ml、术后总引流量(231.7±31.6)ml,均少于传统开胸组患者〔手术时间(126.3±16.1)min、术中出血量(128.3±14.6)ml、术后总引流量(295.61±39.81)ml(t=6.211、4.310和5.610,P=0.036、0.027和0.018〕。全胸腔镜组胸管引流时间为(3.0±0.6)d、术后疼痛NRS评分为(3.61±1.09)、术后住院时间为(5.9±1.6)d,均低于传统开胸组〔胸管引流时间(3.9±0.8)d、术后疼痛NRS评分(5.3±1.3)、术后住院时间(8.9±1.9)d(t=5.317、6.290和3.069,P=0.022、0.016和0.031)〕。全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传统开胸组(25.0%)(χ^2=5.335,P=0.021)。 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肺癌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适用于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原文传递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45
20
作者 晋云鹏 卢喜科 +2 位作者 张逊 周方 袁丽娜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Uniportal VATS)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portal VAT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5例为单孔组,肺癌患者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3例为三孔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Uniportal VATS)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portal VAT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5例为单孔组,肺癌患者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3例为三孔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单孔组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128.75±18.32)m L vs(129.15±17.69)m L]、淋巴结清扫数[(13.33±1.05)枚vs(13.12±1.38)枚]、术后拔管时间[(4.90±0.75)d vs(4.75±0.70)d]、术后住院天数[(7.52±1.16)d vs(7.55±1.10)d]、并发症发生率(20.0%vs 20.8%)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孔组在切口长度[(5.36±0.22)cm vs(7.44±0.35)cm]、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6.47±0.54 vs 6.86±0.52]、第3天疼痛评分[3.59±0.29 vs4.05±0.25]、患者满意度评分[91.03±2.62 vs 88.35±2.97]等方面均优于三孔组(均P<0.05),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143.81±17.97)min vs(130.11±15.03)min]略有延长(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安全、有效,较传统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