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集束化护理在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2
1
作者
靳津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3期2462-2463,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腔内隔绝(TEVAR)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TEVAR术治疗的50例B型A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腔内隔绝(TEVAR)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TEVAR术治疗的50例B型A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9/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B型AD患者TEVAR术后,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tevar
术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勇
廖成全
+1 位作者
姚世源
姜月平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3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选择74例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反流患者,依据术中远端破口反流...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选择74例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反流患者,依据术中远端破口反流速度、术后血压控制进行分组,随访不同组别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效果。结果:比较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腹腔干动脉真、假腔面积及假腔血栓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2心搏周期充满假腔优势更加明显,P <0.05;其中血压控制良好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腹腔干动脉真、假腔面积及假腔血栓化均与血压控制不佳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多在主动脉内脏分支,其中远端破口反流速度及术后血压控制效果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较大,即做好针对性控制,保证重塑效果,研究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tevar
术
远端破口
原文传递
TEVAR保留左锁骨下动脉治疗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毓
陆清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夹层裂口及假腔只侵及降主动脉的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成为Stanford B型AD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为TEVAR术中支架移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夹层裂口及假腔只侵及降主动脉的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成为Stanford B型AD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为TEVAR术中支架移植物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这部分Stanford B型AD。常见有:(1)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 mm,约占B型AD 24.5%;(2)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 mm,但夹层假腔逆撕,使健康锚定区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mm;③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mm,但主动脉弓降交界角度过锐.近端锚定区不得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以上情况,约占B型AD总数的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var
术
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治疗
被引量:
3
4
作者
贡鸣
黄小勇
+7 位作者
王晓龙
刘愚勇
郑铁
关欣亮
刘欧
黄连军
孙立忠
张宏家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比较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Ⅰ型内漏应用支架象鼻术及再次TEVAR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9-03-2013-01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Ⅰ型内漏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Ⅰ型内漏应用支架象鼻术及再次TEVAR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9-03-2013-01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Ⅰ型内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例患者分为2组:支架象鼻术组12例和再次TEVAR术组8例,术后平均随访(6.53±7.60)个月。结果:2组患者除性别外(P=0.049),其他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支架象鼻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再次TEVAR术组(P=0.007),而术后残余内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再次TEVAR术组(P=0.014);2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TEVAR术后Ⅰ型内漏应用支架象鼻术较再次TEVAR术具备更好的内漏封闭效果,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内漏支架象鼻
术
再次
tevar
术
原文传递
题名
集束化护理在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2
1
作者
靳津鸽
机构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区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3期2462-246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腔内隔绝(TEVAR)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TEVAR术治疗的50例B型A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9/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B型AD患者TEVAR术后,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tevar
术
集束化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勇
廖成全
姚世源
姜月平
机构
粤北人民医院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3期274-27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选择74例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反流患者,依据术中远端破口反流速度、术后血压控制进行分组,随访不同组别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效果。结果:比较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腹腔干动脉真、假腔面积及假腔血栓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2心搏周期充满假腔优势更加明显,P <0.05;其中血压控制良好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腹腔干动脉真、假腔面积及假腔血栓化均与血压控制不佳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多在主动脉内脏分支,其中远端破口反流速度及术后血压控制效果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较大,即做好针对性控制,保证重塑效果,研究价值较高。
关键词
急性期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tevar
术
远端破口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TEVAR保留左锁骨下动脉治疗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毓
陆清声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出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文摘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夹层裂口及假腔只侵及降主动脉的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成为Stanford B型AD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为TEVAR术中支架移植物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这部分Stanford B型AD。常见有:(1)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 mm,约占B型AD 24.5%;(2)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 mm,但夹层假腔逆撕,使健康锚定区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mm;③夹层近端裂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15mm,但主动脉弓降交界角度过锐.近端锚定区不得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以上情况,约占B型AD总数的50%以上。
关键词
tevar
术
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治疗
被引量:
3
4
作者
贡鸣
黄小勇
王晓龙
刘愚勇
郑铁
关欣亮
刘欧
黄连军
孙立忠
张宏家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脏外科中心北京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北京市大血管外科植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3-516,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Ⅰ型内漏应用支架象鼻术及再次TEVAR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9-03-2013-01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Ⅰ型内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例患者分为2组:支架象鼻术组12例和再次TEVAR术组8例,术后平均随访(6.53±7.60)个月。结果:2组患者除性别外(P=0.049),其他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支架象鼻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再次TEVAR术组(P=0.007),而术后残余内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再次TEVAR术组(P=0.014);2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TEVAR术后Ⅰ型内漏应用支架象鼻术较再次TEVAR术具备更好的内漏封闭效果,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内漏支架象鼻
术
再次
tevar
术
Keywords
aortic dissection
stented elephant trunk
re-
tevar
分类号
R543.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集束化护理在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的应用效果
靳津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研究
陈勇
廖成全
姚世源
姜月平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2
原文传递
3
TEVAR保留左锁骨下动脉治疗主动脉夹层
沈毓
陆清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治疗
贡鸣
黄小勇
王晓龙
刘愚勇
郑铁
关欣亮
刘欧
黄连军
孙立忠
张宏家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