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符芳 蒲林莉 +2 位作者 赵争敏 齐红朝 吴佳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40-42,共3页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理论认识源远流长,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强调其病位主要在肾,病机以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为主,总属本虚标实,其辨证分型各家纷纭,尚未统一,但中医治疗效果越来越突出,可有效改善肾功能,目前在辨证论治、单味药物治疗...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理论认识源远流长,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强调其病位主要在肾,病机以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为主,总属本虚标实,其辨证分型各家纷纭,尚未统一,但中医治疗效果越来越突出,可有效改善肾功能,目前在辨证论治、单味药物治疗、经方加减、其他中医疗法治疗等多点治疗方案均取得不错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病因病机 中医论治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浅谈中医治未病理论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扬 谭艳云 +3 位作者 王文平 邓虹 魏丹霞 陆家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5期7-9,共3页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较高境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现代治未病理念在"大健康"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理治未病中关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较高境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现代治未病理念在"大健康"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理治未病中关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思想的相关论述,对现代"治未病"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愈后防复
下载PDF
基于疡科理论与肿瘤关系探析刘尚义教授“引疡入瘤”学术思想 被引量:11
3
作者 邓茜 杨柱 +5 位作者 龙奉玺 李军 张震 税会利 刘欣欣 唐东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6-238,共3页
介绍了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根据多年从事疡科及内科的临证经验,借鉴疡科相关理论并将其引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形成"引疡入瘤"的学术思想,具体包括疡理诊瘤、疡法治瘤、疡药疗瘤等内容。提出疡科对肤膜及内外辨证的论述是疡理诊... 介绍了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根据多年从事疡科及内科的临证经验,借鉴疡科相关理论并将其引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形成"引疡入瘤"的学术思想,具体包括疡理诊瘤、疡法治瘤、疡药疗瘤等内容。提出疡科对肤膜及内外辨证的论述是疡理诊瘤的理论基础;疡科阴阳辨证及内外同治的方法是疡法治瘤的治则;据发展阶段不同而辨证用药是疡药疗瘤的依据。刘尚义教授"引疡入瘤"的学术思想开拓了肿瘤辨治的方向,为临床防治肿瘤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疡科 肿瘤 引疡入瘤 刘尚义教授
下载PDF
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谈中医“治未病”思想 被引量:8
4
作者 蒋丽霞 黄锦霞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致残率都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早期、综合防治已成为关键,中医"治未病"理论作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战略思想,恰好契合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顺应时代发展的...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致残率都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早期、综合防治已成为关键,中医"治未病"理论作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战略思想,恰好契合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顺应时代发展的医学模式。遵循"治未病"理论,并按照"治未病"所赋予的思想内容,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可以减少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增强机体体质,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延年的目的,充分发挥"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心脑血管疾病 疾病预防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在阳虚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刍议
5
作者 张洋 马斌祥 +8 位作者 杨博文 李振豪 姚鹏程 谢云松 赵学权 韩锡茜 姚雪莹 张文路 关永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8期1474-1478,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患者生活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研究发现此类患者以阳虚体质多见,临床并无特异性治疗。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不断增加,逐渐年轻化,有必要将阳虚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转移为预防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患者生活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研究发现此类患者以阳虚体质多见,临床并无特异性治疗。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不断增加,逐渐年轻化,有必要将阳虚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转移为预防为主,这将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是重要的防治疾病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将“治未病”理论和阳虚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相结合,即通过辨识,未发病者强调改善体质以防发病;已患病者注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避免疾病的加重;疾病瘥后要加强先天和后天的补养防止复发。临床通过疾病诊断、体质辨识、辨证论治等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患者本身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关系,将“治未病”理论应用到阳虚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过程中,这将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理论 阳虚体质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疾病辨识 防治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