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措施 被引量:30
1
作者 贺云 杨丽霞 邱连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29-234,共6页
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的一类疾病,其发生、发展往往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2017年第八版糖尿病联合会糖尿病图谱显示全世界约有4. 2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将会增加到7亿,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全世界关... 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的一类疾病,其发生、发展往往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2017年第八版糖尿病联合会糖尿病图谱显示全世界约有4. 2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将会增加到7亿,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健康问题。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90%以上,因此,研究病理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肠道菌群与人类共存,为人类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参与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除了肥胖、遗传和胰岛素功能紊乱外,肠道菌群紊乱也可能导致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不平衡的饮食结构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营养过剩引起肠道微生物紊乱的结果之一。但是,肠道菌群是如何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尚未有明确的机制。目前,普遍认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参与胆汁酸代谢、短链脂肪酸代谢、低水平的炎症反应等途径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通过外科手术、增加益生菌、粪便移植等方法干预肠道菌群来调整肠道微生态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手段,本文就近年来有关2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未来可能的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失调 2型糖尿病(T2dm) T2dm治疗
原文传递
天然产物对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作用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明鑫 吴霞 冯毅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2-218,共7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主要为2型糖尿病(T2DM),并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炎症、肥胖、氧化应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主要为2型糖尿病(T2DM),并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炎症、肥胖、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凋亡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及相关制剂,双胍类,磺酰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等。虽然适当的运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口服降糖药物对治疗轻度T2DM是有效的。但对于严重糖尿病患者或合并相关并发症者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这就提高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中药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已经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如黄连解毒汤、养阴健脾汤常用于治疗T2DM。同样,许多单味中药在治疗T2DM方面也发挥着自身优势,如麦冬、人参、苦瓜、吴茱萸、泽泻、黄芪、三七、知母、山药等中药在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具有理想的效果。然而,相当一部分方剂或单味药中的药效物质及作用靶点还不明确。最近,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被证明具有抗T2DM特性,并且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已经被探索。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目前天然活性物质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萜类、多糖及醌类物质对T2DM的作用及相关靶点,为更好的研发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2型糖尿病(T2dm) T2dm治疗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