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3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文燕 李甘地 +2 位作者 刘卫平 任兴昌 徐缓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肠道T细胞淋巴瘤 (ITCL)的预后情况 ,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和EB病毒基因产物对其预后的影响 ,以期寻找确切的预后指标。方法 收集 4 2例ITCL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染色观察CD4、CD8、CD4 5RO、CD5 6、TIA 1和EB病毒... 目的 了解我国肠道T细胞淋巴瘤 (ITCL)的预后情况 ,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和EB病毒基因产物对其预后的影响 ,以期寻找确切的预后指标。方法 收集 4 2例ITCL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染色观察CD4、CD8、CD4 5RO、CD5 6、TIA 1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的表达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TCR γ基因重排扩增 ,运用EBER1/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收集全部 4 2例ITC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应用SPSS10 0软件分析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EB病毒基因产物各项指标与治疗及生存率曲线的关系。结果  (1) 4 2例ITCL中有随访结果者 2 9例 (6 9% )。存活 6例 ,最长存活时间 15 6个月 (13年 )。死亡 2 3例 ,其中复发 4例 ,存活时间 0 3~ 2 4 3个月 ,存活时间中位数3 0个月 ,1年生存率和 2年生存率分别为 30 %和 2 2 %。 (2 )在病灶为单发或多发 ,患者是否出现发热、便血、肠穿孔、淋巴结转移等临床表现 ,肿瘤细胞是否表达CD4、CD8、CD5 6、LMP 1,有无TCR γ基因重排、手术治疗后是否合并化疗或放疗等其他治疗方法各因素中 ,除TCR γ基因重排 (P =0 0 0 78,)和不同的治疗方法 (P =0 0 2 5 0 )外 ,其他各因素与预后不相关。 (3)没有发现有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 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进程凶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肠肿 预后 免疫表型分型 疱疹病毒4型 ITCL
原文传递
淋巴瘤^(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 被引量:50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李思进 赵晋华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恶性淋巴瘤是中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的前10位。在我国淋巴瘤有如下特点:结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高、病毒感染比例高和侵袭性高。^(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 恶性淋巴瘤是中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的前10位。在我国淋巴瘤有如下特点:结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高、病毒感染比例高和侵袭性高。^(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显像已用于淋巴瘤患者的初始分期、再分期、早期治疗反应及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及随访。2014年恶性淋巴瘤影像工作组国际会议发表共识,推荐使用Deauville标准用于^(18)F-FDG PET/CT疗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患者 PET/CT 恶性淋巴瘤 脱氧葡萄糖 病毒感染 恶性肿 侵袭性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365例WHO新分类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愉 杜洪 +5 位作者 胡维维 韩西群 贺莉 宋兰英 朱梅刚 赵彤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04-307,I080,共5页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按照WHO恶性淋巴瘤新分类诊断标准对广东地区 3家医院 36 5例NHL进行重新分类。从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免疫标记、基因重排检测、病理诊断 6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按照WHO恶性淋巴瘤新分类诊断标准对广东地区 3家医院 36 5例NHL进行重新分类。从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免疫标记、基因重排检测、病理诊断 6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 5例NHL中 ,结内 14 1例 ,结外 2 2 4例 ;在 2 2 4例结外淋巴瘤中 ,最常见的部位依次是消化道、鼻腔、颅内 ;B细胞淋巴瘤 2 71例 ,T细胞淋巴瘤 92例 ,非T非B淋巴瘤 2例 ;113例B细胞淋巴瘤IgH基因重排检测 ,阳性率为 82 3% ;4 5例T细胞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检测 ,阳性率为 91 1%。在B细胞淋巴瘤中 ,最常见的依次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在 92例T细胞淋巴瘤中 ,最常见的是周围T细胞淋巴瘤。结论 广东地区结外淋巴瘤的比率超过结内 ,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较西方国家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常见 WHO 非霍奇金淋巴瘤 新分类 临床病理分析 滤泡 广东地区 消化道
下载PDF
基于培门冬酶的化疗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徐燕 王瑾 +12 位作者 杨楠 白菊 张鹏宇 古流芳 雷博 刘捷 王芳侠 黄炳俏 张王刚 何爱丽 曹星梅 陈银霞 马肖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5-410,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培门冬酶(pegasparaginase,PEG-Asp)的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儿童和成人初治及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T-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 目的:研究基于培门冬酶(pegasparaginase,PEG-Asp)的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儿童和成人初治及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T-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儿童和成人初治及复发ALL和T-NHL共62例,其中应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22例(PEG-Asp联合化疗组),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常规化疗方案40例(L-Asp常规化疗组),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治疗相关死亡率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近期疗效分析显示,PEG-Asp联合化疗组总缓解20例(90.91%),CR 17例(77.27%),PR 3例(13.64%),L-Asp常规化疗组总缓解35例(87.5%),CR 29例(72.5%),PR 6例(15%),组间及亚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分析显示,6个月、12个月总生存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期内门冬酰胺酶相关不良反应均为WHO毒性反应1-2级,无3-4级毒性反应和治疗相关死亡率。PEG-Asp联合化疗组过敏反应和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L-Asp常规化疗组,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EG-Asp联合化疗组均完成预期PEG-Asp治疗剂量,L-Asp常规化疗组仅29例(72.5%)完成L-Asp治疗剂量。PEG-Asp联合化疗组平均住院日10.5 d,较L-Asp常规化疗组住院18.9 d显著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较低。结论:基于培门冬酶的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安全性较高,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使得治疗剂量完整完成,保证了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较低,替代L-Asp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优化联合化疗方案用于更多病例以及远期生存率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淋巴瘤 化疗
下载PDF
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巧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7-489,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进展 t细胞淋巴瘤 诊疗 诊断 细胞移植技术 B细胞淋巴瘤 难治性淋巴瘤 NHL 生物导弹 基因治疗 治疗手段 完全缓解 病例调查 治疗对策 客观评价 造血干 临床
原文传递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剑峰 李春蕊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8-279,共2页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是一种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的NK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大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亡。为进一步加深对ANKL的认识,我们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简述。一、概述2008年的WHO分类标准将ANKL与...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是一种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的NK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大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亡。为进一步加深对ANKL的认识,我们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简述。一、概述2008年的WHO分类标准将ANKL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一起归人成熟NK细胞肿瘤,将起源于不成熟的NK细胞肿瘤,如髓系NK前体细胞白血病和前体NK-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归人白血病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鉴别诊断 结外NK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细胞淋巴瘤 NK细胞 恶性增殖性疾病 淋巴增殖性疾病 前体细胞
原文传递
器官移植受者EB病毒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被引量:17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石炳毅 +1 位作者 张永清 孙丽莹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7,共9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EB病毒(EBV)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血液内科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EBV感染和PTLD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EB病毒(EBV)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血液内科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EBV感染和PTLD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从概述和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预后、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帮助器官移植工作者规范和优化EBV感染及相关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EB病毒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感染 EBV编码的小RNA(EBE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及淋巴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卫平 李甘地 刘永惠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观察27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之瘤细胞表达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的情况及其与该肿瘤的免疫表型,基因型及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用的抗体有:TIA1,CD56,CD3ε,CD4... 目的观察27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之瘤细胞表达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的情况及其与该肿瘤的免疫表型,基因型及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用的抗体有:TIA1,CD56,CD3ε,CD45RO,CD8和CD20等;聚合酶链反应,作TCRγ链及免疫球蛋白JH链基因重排,EBER1/2原位杂交及与TIA1和CD8等的双标记染色,还与10例鼻咽淋巴增生病例进行了比较。结果(1)27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多数瘤细胞都表达TIA1,CD3ε,CD45RO及EBER1/2,27例中有26例的几乎所有瘤细胞都表达CD56,但未观察到瘤细胞表达CD8和CD20抗原。27例中仅1例检出TCRγ链基因重排,均未检出JH链基因重排;双标记染色显示,瘤细胞同时表达TIA1和EBER1/2。(2)10例淋巴增生病例中有8例见少数TIA1阳性小淋巴细胞散布,其分布与CD8阳性细胞的相似,而其中4例见少数EBER1/2阳性细胞存在;双标记染色显示,EBER1/2阳性细胞不表达TIA1。结论在鼻NK/T细胞淋巴瘤有高比例的瘤细胞表达TIA1,并与EBER1/2,CD56,CD3ε等的表达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 细胞 颗粒相关蛋白 t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肠道T细胞淋巴瘤中的EB病毒感染和T细胞内抗原1的表达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兴昌 刘卫平 +2 位作者 李甘地 李俸媛 张尚福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在肠道T细胞淋巴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EBER1/2 原位杂交及三步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24 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EB病毒感染及T细胞内抗原1(TIA1) 抗原表达情况,选用...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在肠道T细胞淋巴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EBER1/2 原位杂交及三步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24 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EB病毒感染及T细胞内抗原1(TIA1) 抗原表达情况,选用的抗体有TIA1、LMP1、CD3、CD20、CD30 和CD45RO等。以19例肠道B细胞淋巴瘤作为对照。结果 (1) 24 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23 例为多形细胞,中等至大细胞性,1 例为小细胞性;20 例(83.3 %) 肿瘤细胞中有EBER1/2 信号,其中4 例(20 %) 中的少部分肿瘤细胞表达LMP1;19 例肠道B细胞淋巴瘤均为EBER1/2 阴性。(2) 24 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中有23 例(95.8% )之瘤细胞表达TIA1 ,1 例小细胞性的为TIA1 阴性。19 例肠道B细胞淋巴瘤均为TIA1 阴性。结论 肠道T细胞淋巴瘤中存在高水平的EB病毒隐性感染,肿瘤细胞表达TIA1 抗原可能与其细胞属性有关,肠道T细胞淋巴瘤可能属EB病毒相关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原文传递
Livin和Smac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慧敏 顾康生 孟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凋亡促进因子Smac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T-NHL中的Livin、Smac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中25例具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特征及...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凋亡促进因子Smac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T-NHL中的Livin、Smac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中25例具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研究。结果:Livin、Smac蛋白在42例T-NHL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50.0%,两者表达具有相关性。Livin蛋白表达与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高危及生存期短有关;Smac蛋白表达与无B症状、Ann-Arbor分期早和国际预后指数低危有关。结论:Livin蛋白表达与T-NHL患者不良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而Smac表达与临床特征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SMAC LIVIN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T和NK细胞淋巴瘤152例病理学特点及类型构成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淑红 周小鸽 +3 位作者 张彦宁 王鹏 张长淮 黄受方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90-193,i0008,共5页
目的分析152例T和NK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及类型构成情况.方法复查北京友谊医院1985-2005年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组织肿瘤的病例,按照WHO(2001)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根据形态学、免疫组化、EB病毒原位杂交结合临床资料重新诊断分类,其... 目的分析152例T和NK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及类型构成情况.方法复查北京友谊医院1985-2005年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组织肿瘤的病例,按照WHO(2001)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根据形态学、免疫组化、EB病毒原位杂交结合临床资料重新诊断分类,其中152例诊断为T和NK细胞淋巴瘤.结果152例患者平均年龄43岁(4~80岁),男女之比约为3:1.淋巴结外83例(54.6%),淋巴结内69例(45.4%).本组152例共见到10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2例,占34.2%),其次为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31例,占20.4%)、前驱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5例,占16.4%)、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1例,占13.8%).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EB病毒阳性率为98%(51/52).结论T和NK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变化范围很大,但各类具有一定的病理学特点,是进一步分类的形态学基础;最常见的类型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与欧美等地区相比较,国内T和NK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情况明显不同,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NK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85例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冉文斌 欧阳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细胞来源的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INHL)在临床特征、内镜表现、诊断及治疗、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间明确诊断的PINHL病例,分别统计B细胞来源与T细胞来源的PINHL在临床表现、内镜... 目的了解不同细胞来源的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INHL)在临床特征、内镜表现、诊断及治疗、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间明确诊断的PINHL病例,分别统计B细胞来源与T细胞来源的PINHL在临床表现、内镜表现、诊断治疗,并随访预后。结果共纳入PINHL 85例,中位年龄52岁,男女比例为3.05∶1,B细胞来源58例(68.2%),T细胞来源27例(31.8%)。T细胞淋巴瘤较B细胞淋巴瘤具有发病年龄小(32岁vs 56岁,P〈0.01);发热、便血、腹泻、盗汗多(P〈0.05);病变以多部位弥漫性分布和肠镜下以溃疡及溃疡浸润性表现为主;确诊时间长(4月vs 2月,P〈0.01);误诊率高(16/27 vs 12/58,P〈0.01);预后差等特点;且T细胞淋巴瘤以结外NK/T淋巴瘤为主。结论我院PINHL中,T细胞来源淋巴瘤比例高,发病年龄更早,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总体预后差,病理分型以结外NK/T淋巴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肠道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定宝 王颖 +1 位作者 宋秋静 沈丹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NK/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8例EN-NK/TCL,依据WHO(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NK/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8例EN-NK/TCL,依据WHO(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28例EN-NK/TCL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男女之比为1∶1.2,平均年龄46岁,中位年龄44.5岁。18例发生于鼻腔,5例发生于皮肤,扁桃体、上腭、舌根、肾上腺、胃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皮肤病变可表现为皮疹、溃疡、斑块或结节形肿物。可伴有B症状、淋巴结肿大,可累及多个部位。肿瘤细胞为小、中、大淋巴细胞或呈混合型,常见血管中心性或血管破坏的生长方式及坏死,多伴有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T细胞标志物(CD3ε最敏感)、CD56及细胞毒性标志物均阳性,原位杂交EBER呈阳性。10例获得随访,其中1例死亡。结论 EN-NK/TCL好发于上呼吸道,其次是皮肤。结合形态学、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结果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细胞毒性颗粒
下载PDF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类值得重新认识的疾病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竞贤 黄一容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MPTL 病理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侯军 章卫平 +5 位作者 邱慧颖 郑晓丽 王利平 倪雄 宋献民 王健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7月~2008年4月,行APBSCT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共17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0例,鼻型NK/T淋巴瘤4例,外周细胞T淋巴瘤2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按...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7月~2008年4月,行APBSCT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共17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0例,鼻型NK/T淋巴瘤4例,外周细胞T淋巴瘤2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按照AnnArbor标准和IPI分期评分。8例患者的采集物采用CD34+细胞纯化。所有患者均采用CTX+VP-16+TBI预处理方案。结果:(1)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为移植后(12.18±2.63)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为移植后(14.50±4.02)天。(2)中位随访7个月(1~94个月),2年预期的无疾病生存率为62.89%,总生存率为71.87%。(3)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的6例患者,均无病存活,中位随访54个月(24~94个月)。(4)死亡均发生在移植后半年内,移植前未缓解的2例患者移植后均死亡,移植前处于复发状态的患者移植后3个月时再次出现复发,带病生存。(5)至随访截止时间,获完全缓解患者行或未行CD34+细胞分选移植的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APBSCT对移植前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较好,造血重建顺利,且安全性好,但复发和原发难治的患者疗效相对差,应考虑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t细胞淋巴瘤 疗效
下载PDF
肠病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鹏 周小鸽 +1 位作者 张淑红 张彦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肠病性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003年5月 膈下游离气体 下腹剧痛 剖腹探查术 临床病史 腹肌紧张
原文传递
10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道光 杨瑜 +7 位作者 陈刚 吴君心 肖景榕 吴晖 何鸿鸣 陈英 林剑扬 邹思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3-876,共4页
目的分析10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完整资料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将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 目的分析10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完整资料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将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107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2:1(74:33),年龄9~83岁,中位年龄42岁。原发部位:鼻腔75例(70%)、韦氏环24例(22%)、其他部位8例;伴颈部淋巴结受侵12例(11%)、骨髓侵犯2例;82%为Ann Arbor分期Ⅰ/Ⅱ期;83%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为0~1分,52%伴有B症状。单纯化疗26例、单纯放疗26例、化放疗综合治疗55例。初治完全缓解率61%,5年生存率47.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近期疗效是NK/T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主要侵犯鼻腔和韦氏环,男性多见,常伴B症状,放化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年龄、分期、近期疗效可作为预后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鼻型NK t细胞淋巴瘤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预后
下载PDF
穿孔素与颗粒酶B在鼻NK/T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石群立 周晓军 +5 位作者 孟奎 陈琴 盛春宁 李军 陈鑫 刘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 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分布情况 ,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1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同时与组织芯片中其他类型淋巴瘤进行比较研究 ,1... 目的 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分布情况 ,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1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同时与组织芯片中其他类型淋巴瘤进行比较研究 ,1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结果  11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均见穿孔素和颗粒酶B过度表达。以 6 0例淋巴瘤制成组织芯片的 4 2例B细胞淋巴瘤中见 11例少许穿孔素和 14例少许颗粒酶B阳性表达细胞散在分布于瘤细胞间 ,10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 8例少许表达穿孔素和 9例少许表达颗粒酶B。 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见少许穿孔素和颗粒酶B阳性表达细胞。 2例霍奇金淋巴瘤阴性。NK/T细胞淋巴瘤的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程度与T、B淋巴瘤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穿孔素和颗粒酶B是鉴定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的免疫标记物 ,可作为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性标记物 ;其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反映了机体存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颗粒酶B NK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鼻肿 免疫反应
下载PDF
NK/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瑞珍 李百周 +2 位作者 何妙侠 唐文台 刘华庆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2期157-158,161,共3页
目的 了解和认识NK /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特点。方法 选用NK细胞特异性抗体CD 5 6、T细胞特异性抗体CD3ε ,对 117例T细胞淋巴瘤进行标记。结果  117例T细胞淋巴瘤中 2 6例CD5 6( +)、CD3ε( +) ,阳性表达率为2 2 .2 % ;2 ... 目的 了解和认识NK /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特点。方法 选用NK细胞特异性抗体CD 5 6、T细胞特异性抗体CD3ε ,对 117例T细胞淋巴瘤进行标记。结果  117例T细胞淋巴瘤中 2 6例CD5 6( +)、CD3ε( +) ,阳性表达率为2 2 .2 % ;2 6例中结外淋巴瘤 16例 ( 61.5 % ) ,其中 15例位于鼻部 ;淋巴结内 10例 ( 38.5 % ) ;2 6例中 18例 ( 69.2 % )表现为细胞的多形性特点 ,12例 ( 46.2 % )有凝固性坏死。结论 NK /T细胞淋巴瘤免疫学特点是CD 5 6与CD3ε共同表达。NK /T细胞淋巴瘤多发生在结外 ,以发生于鼻部者为多 ,少数发生在结内 ,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和肿瘤组织的凝固性坏死是主要的病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在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治疗对照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璐 马学军 +3 位作者 王建华 许权 张三典 胡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较常规放疗具有优势。本研究比较IMRT与常规放疗治...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较常规放疗具有优势。本研究比较IMRT与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急、慢性不良反应。方法:系统分析2005年5月-2011年11月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行常规放疗以及IMRT的Ⅰε~Ⅱε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46例,分为IMRT组(14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射野靶区包括双侧鼻腔、筛窦、硬腭和同侧上颌窦,颈部淋巴结受侵时加做双颈照射,靶区剂量(50~54)Gy/(25~27)f,2.0Gy/f;IMRT在cT下勾画靶区,剂量给予54Gy/27f,2.0Gy/f。比较IMRT和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IMRT组与常规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6%和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IMRT组与常规放疗组的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1.4%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的急性不良反应较常规放疗组轻(P〈0.05);IMRT组患者晚期损伤中口干程度和味觉改变方面较常规放疗组减轻,而听力及视力损伤、脑损伤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与常规放疗相比,临床疗效满意,同时能够减轻急性不良反应,降低部分晚期损伤发生率,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NK t细胞淋巴瘤 调强放疗 治疗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