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结构T形墙梁半刚接耗能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徐斌 张艳霞 +3 位作者 闵宗军 孙文龙 叶吉健 刘景波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41,共8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3个混合结构T形新型墙梁半刚接耗能节点的构造及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新型全栓接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有限元分析数...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3个混合结构T形新型墙梁半刚接耗能节点的构造及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新型全栓接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有限元分析数值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该新型节点的受力性能,为今后进行数值、试验和分析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通过拆换该节点的顶、底角钢来满足"中震可修"的抗震性能目标;解决了墙梁刚性节点施工中的困难,完全避免了现场焊接,具有低碳和环保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接耗能节点 T钢梁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顶、底角钢
下载PDF
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槽形钢梁顶推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2
2
作者 叶建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5-120,共6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N16~N37墩上部结构为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N16~N22段为双层结构、N22~N37段为单层结构,槽形钢梁采用顶推施工。根据桥跨布置及结构特点,钢梁顶推分为3个工作面,设置2套提梁站、3个拼装平台...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N16~N37墩上部结构为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N16~N22段为双层结构、N22~N37段为单层结构,槽形钢梁采用顶推施工。根据桥跨布置及结构特点,钢梁顶推分为3个工作面,设置2套提梁站、3个拼装平台,墩旁和部分跨中设置临时顶推墩,导梁为工字形斜腹板+横向平联的桁架结构。施工时以4个或5个节段为1个顶推轮次,采用提梁站将钢梁节段依次吊装到拼装平台,精确调位并焊接成整体后采用DX步履式千斤顶进行多点同步连续顶推,顶推到位并精确调位后解除伸缩缝处的临时连接,依次分联落梁,完成顶推施工。施工中对钢梁的应力和线形进行实时监控,落梁后钢梁的线形和内力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 钢-混组合梁 钢梁 顶推施工 提梁站 导梁 步履式千斤顶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槽形组合钢梁桥顶推施工线形控制 被引量:19
3
作者 林建平 汪劲丰 +1 位作者 陈春雷 张治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取得高精度的顶推施工槽形组合钢梁桥线形,提出采用传递矩阵法对顶推施工过程中各工况的线形进行预测与控制,选择节段间预拼角及梁段末端倾角作为线形控制参数,对顶推施工过程中各种线形状态之间的传递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描述拼装... 为取得高精度的顶推施工槽形组合钢梁桥线形,提出采用传递矩阵法对顶推施工过程中各工况的线形进行预测与控制,选择节段间预拼角及梁段末端倾角作为线形控制参数,对顶推施工过程中各种线形状态之间的传递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描述拼装状态线形及顶推状态线形的传递方程表达式。以钱江八桥实际工程为对象,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槽形组合钢梁顶推施工的线形控制,并对线形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测点线形误差为±1.0cm,成桥及安装状态等各工况的线形满足要求,采用的基于传递矩阵思想的理论方法可以实现对槽形钢梁顶推施工线形的高精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钢梁 顶推施工 竖曲线 线控制 传递矩阵
下载PDF
方钢管柱-H形钢梁拼接外套筒式中节点静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夏军武 祝华权 +1 位作者 张志雄 常鸿飞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114,共11页
钢结构节点形式存在传力路径不明确以及现场焊接施工影响节点质量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拼接外套筒式节点,该节点采用高强螺栓快速安装,能加快施工进度且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对两个足尺中节点进行近似同步对称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和有限元... 钢结构节点形式存在传力路径不明确以及现场焊接施工影响节点质量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拼接外套筒式节点,该节点采用高强螺栓快速安装,能加快施工进度且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对两个足尺中节点进行近似同步对称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静载作用下试件的弯矩-转角关系、受力特征、破坏过程、极限承载能力以及节点域范围内应力分布,对比分析不同外套筒厚度对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节点的受剪性能较好,静载作用下梁柱相对转角分别达到0.08 rad和0.06 rad以上,具有较好的转动能力和延性。同时,该类节点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主要受外套筒和柱壁的影响较大,外套筒的存在能够增强柱壁的刚度,进而提高柱截面的受弯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柱-H钢梁节点 外套筒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弯矩-转角关系 静力性能
原文传递
装配式钢结构H形钢梁-钢管柱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燕 马强强 +1 位作者 杨怡亭 刘秀丽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2,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装配式钢结构H形钢梁-钢管柱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以装配式钢管柱-组合螺栓连接节点试件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基于数据的整理和对比,分析节点试件的破坏模... 为进一步研究装配式钢结构H形钢梁-钢管柱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以装配式钢管柱-组合螺栓连接节点试件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基于数据的整理和对比,分析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耗能能力、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穿螺栓具有将钢梁上、下翼缘轴力直传至钢管柱对面的作用,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柱柱壁均出现"对称凹屈"现象,随后以梁端出现塑性铰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节点承载力较高且耗能能力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平均大于0.4;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延性系数均在3.0以上,表明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节点的屈服和极限承载力会随着内套筒厚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同时也会降低节点延性、增大节点刚度退化程度;梁翼缘与外伸端板组件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会降低节点承载力和延性,增大耗能能力。研究成果将为装配式钢结构H形钢梁-钢管柱连接节点的研发和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H钢梁 钢管柱 组合螺栓 内套筒
下载PDF
支座降低蜂窝形钢梁整体稳定分析和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德新 史英锐 刘华强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2-36,共5页
本文对徐州彭城电厂支座降低蜂窝梁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3根8.56m长蜂窝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试验,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蜂窝钢梁 支座 混凝土 稳定性
下载PDF
复杂竖曲线桥梁主梁顶推转动自适应控制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文爽 阙水杰 楚民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59,共7页
针对复杂竖曲线桥梁主梁顶推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施工进度慢等问题,为控制主梁线形和内力,提高顶推效率、降低施工风险,提出顶推转动自适应控制法。该方法取消了主梁刚性转动,将主梁的转动分散到每一步顶推过程中,通过线形拟合、支墩... 针对复杂竖曲线桥梁主梁顶推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施工进度慢等问题,为控制主梁线形和内力,提高顶推效率、降低施工风险,提出顶推转动自适应控制法。该方法取消了主梁刚性转动,将主梁的转动分散到每一步顶推过程中,通过线形拟合、支墩固定垫块与活动垫块垫高、梁体转动、主动落梁控制等实现顶推过程自适应控制。以柳州凤凰岭大桥为背景,基于顶推转动自适应控制法进行该桥主梁顶推施工。结果表明:该方法顶推效率高,平均2.2 m/h;顶推过程结构受力安全可控,各支墩处8个支点落梁时受力分布均匀,落梁后主梁线形平顺,高程最大偏差为26 mm,表明转动自适应控制法应用效果良好;建议进一步研究更加高效的主动落梁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钢梁 复杂竖曲线 顶推施工 转动自适应控制法 工程应用
下载PDF
组合结构箱梁桥连续顶推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少杰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组合结构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对施工具有的良好适应性将在未来桥梁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组合箱梁常常采用顶推法施工。杭州九堡大桥南引桥采用大悬臂的宽箱轻型槽形钢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箱梁结构,箱宽31.5m,悬臂超过8... 组合结构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对施工具有的良好适应性将在未来桥梁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组合箱梁常常采用顶推法施工。杭州九堡大桥南引桥采用大悬臂的宽箱轻型槽形钢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箱梁结构,箱宽31.5m,悬臂超过8m,11跨一联,长910m,该结构体系是国内最宽的单箱组合梁。施工采用独创的"步履式"顶推施工法,工艺新颖:多点连续顶推,85m跨不设临时墩,顶推过程梁体属整体刚性平移,如此大跨径的顶推施工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研究了九堡大桥大跨长联钢槽梁的顶推施工工艺,并对顶推过程中结构关键受力点:钢槽梁与移位器的接触边界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接触宽度。实践表明九堡大桥的顶推施工是非常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钢梁 顶推 多点 连续
原文传递
雄安站大跨度钢结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范重 张宇 +5 位作者 朱丹 刘涛 谢鹏 樊泽源 刘明 宋志文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2,共12页
雄安站站房建筑造型新颖,屋盖面积巨大。结合建筑方案特点,高架候车厅与站台雨棚的屋盖均采用单层正交结构体系,结构布置与建筑功能高度契合。针对结构的特点与高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提出根据构件部位与受力特点分段确定抗震构造措施的方... 雄安站站房建筑造型新颖,屋盖面积巨大。结合建筑方案特点,高架候车厅与站台雨棚的屋盖均采用单层正交结构体系,结构布置与建筑功能高度契合。针对结构的特点与高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提出根据构件部位与受力特点分段确定抗震构造措施的方法,有效减小结构用钢量。通过分析轴压比、径厚比与长细比对钢管柱变形性能的影响,对支承雨棚的钢柱屈服变形角与极限变形角进行适当放松。将等厚箱形柱改为上部壁厚小、下部壁厚大的变阶形式,构件外形尺寸保持不变,在抗侧刚度相等的条件下,节约钢材的效果较好。提出一种腹板带加劲肋的薄壁箱形梁,通过在腹板设置纵向槽形加劲肋、横向加劲肋以及缀板的方式,保证构件具有较高的稳定承载力,便于加工制作与现场安装。研发的屋面与连桥的连接方式,在保证结构竖向承载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适应相邻结构之间的大位移。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和防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个别构件失效不会引发结构连续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站 大跨钢结构 板件宽厚比 带肋箱钢梁 双向滑动支座
下载PDF
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庆华 刘铭劼 芦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2-509,共8页
为解决目前节点工艺中常见的构造复杂等问题,采用预制铸钢连接件代替方钢管柱-H形钢梁梁柱节点中的加强构件,形成梁柱铸钢连接节点.该简化节点具有施工方便、焊接热影响小等优点.基于变形协调原理提出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承载... 为解决目前节点工艺中常见的构造复杂等问题,采用预制铸钢连接件代替方钢管柱-H形钢梁梁柱节点中的加强构件,形成梁柱铸钢连接节点.该简化节点具有施工方便、焊接热影响小等优点.基于变形协调原理提出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可知,梁柱铸钢连接节点所受荷载主要由铸钢连接件环板承担,钢管柱所承担荷载可忽略不计.基于拟静力数值分析可知,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往复加载后,节点域滞回曲线饱满,节点进入塑性后变形能力较强,并且有较好的延性和屈服后强度,有利于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适用于地震区的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柱 H钢梁 铸钢节点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韩庆华 刘铭劼 +2 位作者 芦燕 徐颖 徐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109,共9页
为研究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的静力性能,对8个节点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当节点柱受弯能力大于梁受弯能力时,在单调加载下铸钢连接件环板以及梁翼缘屈服、梁截面屈曲,最终发展到梁端形成塑性铰而破坏;反... 为研究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的静力性能,对8个节点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当节点柱受弯能力大于梁受弯能力时,在单调加载下铸钢连接件环板以及梁翼缘屈服、梁截面屈曲,最终发展到梁端形成塑性铰而破坏;反之节点则表现为节点域剪切破坏,最终破坏形式为铸钢连接件弯曲。节点的转动刚度符合钢框架刚接节点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及有限元分析得出在保证钢管柱受弯能力大于H形钢梁受弯能力的前提下,当钢管柱外径为250~400mm,铸钢连接件环板宽度为25~40mm、厚度为60~90mm时,节点承载力的理论值和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变形协调原则的方钢管柱-H形钢梁铸钢连接节点承载力计算理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柱 H钢梁 铸钢连接节点 静力试验 受力性能
原文传递
方形钢管柱与H形钢梁全螺栓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焦健 何明胜 +1 位作者 王京 贺泽锋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40,共7页
新型全螺栓单边梁柱节点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地将方形钢管柱与H形钢梁进行连接,具有现场安装方便,造价经济,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均较好的优点,是轻钢结构中较为理想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两个柱壁厚度不同的方形钢管柱分别与H形钢梁组合节点的... 新型全螺栓单边梁柱节点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地将方形钢管柱与H形钢梁进行连接,具有现场安装方便,造价经济,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均较好的优点,是轻钢结构中较为理想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两个柱壁厚度不同的方形钢管柱分别与H形钢梁组合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柱壁厚度对此类节点破坏形态以及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节点的受力全过程,以及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同时结合现行规范,评价节点的刚性和延性。研究表明,柱壁厚度对节点承载力、刚度和耗能性能均有一定影响,新型连接方式的方形钢管柱节点属于半刚性全强度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安全可靠的连接,延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柱 H钢梁 全螺栓节点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槽形钢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箱梁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钊 邢渊 +2 位作者 贺志启 马增 田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促进桥梁快速施工技术发展并减轻既有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病害,开展一种槽形钢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的设计研究。槽形钢梁中心间距3.2m,在梁端及跨内分别设置板式与桁架式横联,在钢梁上翼缘设置簇钉群作为剪力件。每块预制板的纵... 为促进桥梁快速施工技术发展并减轻既有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病害,开展一种槽形钢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的设计研究。槽形钢梁中心间距3.2m,在梁端及跨内分别设置板式与桁架式横联,在钢梁上翼缘设置簇钉群作为剪力件。每块预制板的纵向长度取2.96m,横向宽度可根据现场运输条件确定。该组合梁可采用无支架拼装施工,即先以钢主梁支承预制桥面板,并在形成组合结构后承受二期恒载与活载。对比现有的横向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该装配式钢-混组合梁可降低梁高7%~10%,减少自重30%~37%,其所采用的预制单元划分策略和簇钉群连接技术有利于提高桥梁建设速度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钢梁 预制混凝土桥面板 簇钉连接件 快速施工
下载PDF
波纹腹板H形钢梁受压翼缘宽厚比限值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国强 朱奇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98,共8页
考虑初始缺陷对翼缘弹塑性屈曲荷载的影响,设计了3组翼缘宽厚比不同的试件,对其进行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翼缘的初始缺陷显著降低了波纹腹板梁翼缘的弹塑性屈曲荷载。将3组试件极限荷载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分... 考虑初始缺陷对翼缘弹塑性屈曲荷载的影响,设计了3组翼缘宽厚比不同的试件,对其进行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翼缘的初始缺陷显著降低了波纹腹板梁翼缘的弹塑性屈曲荷载。将3组试件极限荷载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满足弹性设计公式的试件分别考虑翼缘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将降低弹塑性屈曲应力,降幅约28%、14%。综合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考虑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对翼缘弹塑性屈曲应力的影响,对弹性设计公式中的弹性模量取折减系数0.62,得到可供工程设计参考的翼缘宽厚比限值计算式,并给出了该计算式的适用范围,认为波纹腹板梁翼缘钢板的局部平面度偏差限值可放宽至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腹板H钢梁 局部屈曲 弹塑性屈曲应力 初始几何缺陷 残余应力 静力试验 受压翼缘宽厚比限值
原文传递
H形钢梁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顺 童乐为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08,共8页
采用基于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法对焊接H形钢梁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假定:初始裂纹为半径1.016 mm的圆形、裂纹中心位于受拉翼缘与腹板之间焊缝焊根处、裂纹前缘由3~4段1/4椭圆弧线控制、在裂纹前缘端点处与... 采用基于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法对焊接H形钢梁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假定:初始裂纹为半径1.016 mm的圆形、裂纹中心位于受拉翼缘与腹板之间焊缝焊根处、裂纹前缘由3~4段1/4椭圆弧线控制、在裂纹前缘端点处与内部点处分别采用不同的Paris公式系数、以疲劳裂纹深度穿透受拉翼缘壁厚或SIF超过断裂韧性为循环终止条件。采用二次多项式外推插值的方式对H形钢梁裂纹前缘端点处以及紧邻端点的个别结点处直接输出的应力强度因子(SIF)计算值进行了修正。通过试验验证,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型可对H形钢梁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和疲劳寿命进行准确预测。焊接H形钢梁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绝大部分消耗在从初始裂纹尺寸到穿透一侧角焊缝边缘这一裂纹尺寸较小的阶段。研究成果可为H形钢梁的疲劳寿命预测和疲劳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钢梁 疲劳裂纹扩展 疲劳寿命 数值模拟 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节点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重 仕帅 +4 位作者 李振宝 王倩倩 赵长军 寇力 史建伟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传统内环板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节点。为了避免内环板宽度过大造成混凝土浇筑困难、用钢量较大的问题,在内环板焊接拉结钢筋,既可以减小钢材用量又便于在钢管柱内设置钢筋笼。为避免与钢梁翼缘焊接... 在传统内环板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节点。为了避免内环板宽度过大造成混凝土浇筑困难、用钢量较大的问题,在内环板焊接拉结钢筋,既可以减小钢材用量又便于在钢管柱内设置钢筋笼。为避免与钢梁翼缘焊接处的钢管表面发生层状撕裂,局部加大梁端翼缘宽度,并通过分析合理确定梁端扩翼宽度与扩翼角度。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节点构造与应力分布、变形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梁端的刚域长度,并对刚域长度与框架梁抗弯刚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了验证该类节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缩尺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与缩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节点拉结钢筋可以提高内环板传力的有效性,有效减小节点区柱壁应力,当梁端扩翼宽度为1.5倍梁翼缘宽度、扩翼角度为1∶6时,节点区柱壁应力明显低于H形钢梁的应力,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节点刚度对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影响显著,当梁端刚域长度约为钢柱直径的0.4倍时,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可增加40%以上。节点抗震性能良好,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H钢梁 节点刚域 有限元分析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和工形钢梁节点承载力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一然 石永久 孟令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目的研究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和工形梁节点在反复荷载的承载力性能,为合理评价该类型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3个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和工形钢梁节点进行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中一个试件为全焊接节点,两个为栓焊混接节点... 目的研究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和工形梁节点在反复荷载的承载力性能,为合理评价该类型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3个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和工形钢梁节点进行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中一个试件为全焊接节点,两个为栓焊混接节点,分析了节点在反复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特征、承载力退化及能量消耗的能力;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将限元分析和试验得到的竖向荷载-变形曲线以及最大荷载进行对比.结果使用具有足够数目塞焊孔的套筒连接的栓焊混接节点的滞回曲线最为饱满,计算得到的耗能系数最大;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显示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竖向荷载-梁端变形曲线以及最大荷载吻合良好,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以用于参数分析.结论 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和工形钢梁节点具有比较良好的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梁与套筒间的焊缝质量以及套筒和柱之间的塞焊质量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都有重要影响,塞焊数目对承载能力有显著影响,而焊缝质量对耗能能力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钢管混凝土异 钢梁 节点承载力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下载PDF
负载下焊接加固受弯工形钢梁的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元清 祝瑞祥 +1 位作者 戴国欣 施刚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20,共9页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3个不同初始负载下焊接加固的受弯工形钢梁和1个做对比用的未加固工形钢梁的受力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详细介绍了2种用于模拟负载下焊接加固钢梁受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目前最常用的...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3个不同初始负载下焊接加固的受弯工形钢梁和1个做对比用的未加固工形钢梁的受力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详细介绍了2种用于模拟负载下焊接加固钢梁受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目前最常用的、仅采用生死单元技术而未考虑焊接热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间接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考虑焊接热过程和随温度变化的钢材材性,提出了能够考虑负载下焊接过程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负载下焊接加固后的钢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受初始负载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弯工钢梁 加固 焊接 受力特性 ANSYS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甬台温铁路温州站结构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余年 任源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32-536,共5页
甬台温铁路温州站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结构采用大跨度钢结构罩棚。根据工程设计中的特点,对结构整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布置形式。通过试验手段,分析了静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楼盖缩尺模型的破坏机理。为火车站... 甬台温铁路温州站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结构采用大跨度钢结构罩棚。根据工程设计中的特点,对结构整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布置形式。通过试验手段,分析了静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楼盖缩尺模型的破坏机理。为火车站大跨度楼盖结构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车站 钢桁架 钢梁 体外预应力 静力试验
原文传递
折线隔板贯通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柱-H形钢梁异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万祯 孙韶江 +2 位作者 郭戈 王伟焘 刘涛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2-61,共10页
通过对折线加强隔板贯通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柱-H形钢梁异型节点和基本型异型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隔板折线加强构造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力、塑性转角、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 通过对折线加强隔板贯通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柱-H形钢梁异型节点和基本型异型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隔板折线加强构造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力、塑性转角、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型异型节点在刚度较大、几何尺寸变化较大的大截面梁翼缘对接焊缝侧边开裂,节点的塑性转角约为0.028 rad;隔板折线加强异型节点的主要破坏模式为隔板折线加强区形成塑性铰及延性拉断、梁腹板焊接孔开裂及梁翼缘对接焊缝断裂,其塑性转角可达0.034~0.057 rad,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较基本型异型节点分别提高16.5%~47.0%和21.2%~144.0%;隔板贯通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柱-H形钢梁异型节点中,大截面梁先于小截面梁破坏,柱壁板间焊缝未发生撕裂破坏,轻骨料混凝土未发生压碎、拉裂、剥离或滑移破坏,节点的抗震性能主要受钢梁和隔板间焊缝破坏(而非轻骨料混凝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贯通异型节点 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柱 H钢梁 折线加强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承载力 塑性转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