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E·劳伦斯的书信、书信观及其相关研究
1
作者
史惠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T.E.劳伦斯现存的五千多封书信大体分为家信、外交与军事、文学以及朋友之间的四类通信,它们展现了劳伦斯参与的军事、外交、文学、翻译、出版、考古、交游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西方对劳伦斯书信研究的历史较长...
T.E.劳伦斯现存的五千多封书信大体分为家信、外交与军事、文学以及朋友之间的四类通信,它们展现了劳伦斯参与的军事、外交、文学、翻译、出版、考古、交游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西方对劳伦斯书信研究的历史较长,但还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果面世,因而仍有深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e
.
劳伦斯
书信
书信观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受伤的灵魂:T.E.劳伦斯身份问题在电影与自传中的双重表达
2
作者
沈逸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145,共5页
T.E.劳伦斯的身份问题一直矛盾重重,富有争议。本文通过对比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与自传《智慧七柱》两个不同形式的材料,发现大众化的电影中,更倾向呈现、阐释劳伦斯"历史性身份"的冲突与叙事逻辑;而作为文字的自传则导向...
T.E.劳伦斯的身份问题一直矛盾重重,富有争议。本文通过对比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与自传《智慧七柱》两个不同形式的材料,发现大众化的电影中,更倾向呈现、阐释劳伦斯"历史性身份"的冲突与叙事逻辑;而作为文字的自传则导向了一种"精神性身份"的离散思考,既有力地丰富了前者的身份表达,也以"现代想象"的形式填补了史诗叙述的盲点。结合二者,时代更替的历史性创痛频频内化至个体创痛的存在论自白,展示了幻灭个体的疏离感,也构成了劳伦斯身份问题的不同向度与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的
劳伦斯
》
《智慧七柱》
T.
e
.
劳伦斯
大卫·里恩
身份
原文传递
国王费萨尔的帽子:一项关于克里奥尔化的研究
3
作者
桃乐茜.阿姆斯特朗
汪芸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3,共8页
在1916至1918年阿拉伯大起义中并肩作战时期,埃米尔·费萨尔给T·E·劳伦斯的阿拉伯长袍一直是东方主义分析的一种隐喻。该文聚焦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以及他在为新王国发展一种男性服饰的过程中所进行的针对身份认同问题的...
在1916至1918年阿拉伯大起义中并肩作战时期,埃米尔·费萨尔给T·E·劳伦斯的阿拉伯长袍一直是东方主义分析的一种隐喻。该文聚焦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以及他在为新王国发展一种男性服饰的过程中所进行的针对身份认同问题的一系列复杂的协商。事实表明,尽管"阿拉伯的劳伦斯"长袍有创造神话之嫌,但费萨尔在运用服装方面确实有更深的用意。"克里奥尔"一词最初被用于描述加勒比海地区复杂的混合文化,由于欧洲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在那里土著的美洲、西非以及欧洲的诸多民族与文化混杂在一起。作为后殖民和弱势阶层研究的一部分,它继而发展出一种更为广泛的用法,被用来描述全球范围内分类的而不只是限于加勒比地区的特殊类型的混合文化。牛津大学发展研究教授、国际移民研究所前所长罗宾·科恩将"克里奥尔化"阐释为"新身份与继承文化的构成物演变为有异于它们在原始文化中的性状"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词汇在本文中被使用的时候包含了三重含义,不仅仅是通常意指的"混合":首先,意指对费萨尔的选择造成多重影响的根源;其次,费萨尔创造出了某种区别于可供他选择的所有元素之外的事物;再次,正如文章的引言所示,克里奥尔化带有这样一种暗示,即新身份体现对其所想要拒绝的现象的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米尔·费萨尔
T·
e
·
劳伦斯
东方主义
阿拉伯
克里奥尔化
身份认同
服饰文化
原文传递
从《智慧的七大支柱》透视T.E.劳伦斯的军事艺术
4
作者
史惠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4-88,共5页
《智慧的七大支柱》作为劳伦斯一战时期在阿拉伯半岛战争经历的纪实作品,在文学、历史、军事、宗教等领域显示出多重价值。劳伦斯的作战原则是他在率领阿拉伯部落兵抗击奥斯曼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他的"不战而胜"、"分...
《智慧的七大支柱》作为劳伦斯一战时期在阿拉伯半岛战争经历的纪实作品,在文学、历史、军事、宗教等领域显示出多重价值。劳伦斯的作战原则是他在率领阿拉伯部落兵抗击奥斯曼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他的"不战而胜"、"分散作战"、"骆驼战构想"和"数学、生物、心理三要素"构成了劳伦斯风格的沙漠游击战军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e
.
劳伦斯
智慧的七大支柱
军事艺术
阿拉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E·劳伦斯的书信、书信观及其相关研究
1
作者
史惠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T.E.劳伦斯评传"(05SJB751003)
文摘
T.E.劳伦斯现存的五千多封书信大体分为家信、外交与军事、文学以及朋友之间的四类通信,它们展现了劳伦斯参与的军事、外交、文学、翻译、出版、考古、交游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西方对劳伦斯书信研究的历史较长,但还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果面世,因而仍有深入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T.
e
.
劳伦斯
书信
书信观
研究
Keywords
T.
e
. Lawr
e
nc
e
l
e
tt
e
rs
l
e
tt
e
r-writing
id
e
a study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伤的灵魂:T.E.劳伦斯身份问题在电影与自传中的双重表达
2
作者
沈逸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145,共5页
文摘
T.E.劳伦斯的身份问题一直矛盾重重,富有争议。本文通过对比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与自传《智慧七柱》两个不同形式的材料,发现大众化的电影中,更倾向呈现、阐释劳伦斯"历史性身份"的冲突与叙事逻辑;而作为文字的自传则导向了一种"精神性身份"的离散思考,既有力地丰富了前者的身份表达,也以"现代想象"的形式填补了史诗叙述的盲点。结合二者,时代更替的历史性创痛频频内化至个体创痛的存在论自白,展示了幻灭个体的疏离感,也构成了劳伦斯身份问题的不同向度与实质。
关键词
《阿拉伯的
劳伦斯
》
《智慧七柱》
T.
e
.
劳伦斯
大卫·里恩
身份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I561.07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国王费萨尔的帽子:一项关于克里奥尔化的研究
3
作者
桃乐茜.阿姆斯特朗
汪芸
机构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皇家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3,共8页
文摘
在1916至1918年阿拉伯大起义中并肩作战时期,埃米尔·费萨尔给T·E·劳伦斯的阿拉伯长袍一直是东方主义分析的一种隐喻。该文聚焦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以及他在为新王国发展一种男性服饰的过程中所进行的针对身份认同问题的一系列复杂的协商。事实表明,尽管"阿拉伯的劳伦斯"长袍有创造神话之嫌,但费萨尔在运用服装方面确实有更深的用意。"克里奥尔"一词最初被用于描述加勒比海地区复杂的混合文化,由于欧洲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在那里土著的美洲、西非以及欧洲的诸多民族与文化混杂在一起。作为后殖民和弱势阶层研究的一部分,它继而发展出一种更为广泛的用法,被用来描述全球范围内分类的而不只是限于加勒比地区的特殊类型的混合文化。牛津大学发展研究教授、国际移民研究所前所长罗宾·科恩将"克里奥尔化"阐释为"新身份与继承文化的构成物演变为有异于它们在原始文化中的性状"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词汇在本文中被使用的时候包含了三重含义,不仅仅是通常意指的"混合":首先,意指对费萨尔的选择造成多重影响的根源;其次,费萨尔创造出了某种区别于可供他选择的所有元素之外的事物;再次,正如文章的引言所示,克里奥尔化带有这样一种暗示,即新身份体现对其所想要拒绝的现象的反对。
关键词
埃米尔·费萨尔
T·
e
·
劳伦斯
东方主义
阿拉伯
克里奥尔化
身份认同
服饰文化
Keywords
e
mir Faisal
T.
e
. Lawr
e
nc
e
Ori
e
ntalist
Arab
Cr
e
olization
Id
e
ntity
th
e
Us
e
of Dr
e
ss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1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智慧的七大支柱》透视T.E.劳伦斯的军事艺术
4
作者
史惠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4-8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T.E.劳伦斯评传"(05SJB751003)的成果之一
文摘
《智慧的七大支柱》作为劳伦斯一战时期在阿拉伯半岛战争经历的纪实作品,在文学、历史、军事、宗教等领域显示出多重价值。劳伦斯的作战原则是他在率领阿拉伯部落兵抗击奥斯曼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他的"不战而胜"、"分散作战"、"骆驼战构想"和"数学、生物、心理三要素"构成了劳伦斯风格的沙漠游击战军事艺术。
关键词
T.
e
.
劳伦斯
智慧的七大支柱
军事艺术
阿拉伯
分类号
E712.53 [军事—军事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E·劳伦斯的书信、书信观及其相关研究
史惠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受伤的灵魂:T.E.劳伦斯身份问题在电影与自传中的双重表达
沈逸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3
国王费萨尔的帽子:一项关于克里奥尔化的研究
桃乐茜.阿姆斯特朗
汪芸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4
从《智慧的七大支柱》透视T.E.劳伦斯的军事艺术
史惠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