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树种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3
1
作者 汪企明 江泽平 +6 位作者 吕祥生 张继凡 鲁开基 孙永召 郭士祥 吴孟军 陆兴安 《江苏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14-18,共5页
对落羽杉属树种分布、形态特征、开花结实、生长、适应性、遗传变异和主要用途等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我国和世界引种的概况以及对该属遗传变异研究的主要成果,我国“八五”科技攻关以来对落羽杉属种源、家系的变异,优质种源、家系和无... 对落羽杉属树种分布、形态特征、开花结实、生长、适应性、遗传变异和主要用途等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我国和世界引种的概况以及对该属遗传变异研究的主要成果,我国“八五”科技攻关以来对落羽杉属种源、家系的变异,优质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育研究的主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杉属 落羽杉 池杉 墨西哥落羽杉 种源 引种
下载PDF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生长和生物量变异 被引量:28
2
作者 汪企明 王伟 +9 位作者 蒋志新 张继凡 孙永召 秦邦彦 严志清 孙昭武 方兴荣 陆兴安 周佰永 宋卫平 《江苏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对落羽杉属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苗期、幼林期生长量(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和生物量及其分配(总生物量,干、枝、叶、根生物量及其比值)进行了5年研究。发现落羽杉不同种源、家系间、内均存在显著的性状变异。变异系数以种源、... 对落羽杉属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苗期、幼林期生长量(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和生物量及其分配(总生物量,干、枝、叶、根生物量及其比值)进行了5年研究。发现落羽杉不同种源、家系间、内均存在显著的性状变异。变异系数以种源、家系间最大,个体间其次。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大于生长量。未发现不同种源、家系在不同地点存在明显互作。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评选出7个优良种源、家系或树种(1600、401、中山杉、304、502、鸡公山落羽杉和701),它们的生长量、生物量大,叶生物量较大,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比值大。其综合选择指数值比平均值大13.97%~35.33%,树高比平均值大11.22%~24.49%,比本地近似树种(江宁池杉)大34.54%~46.18%;胸径比平均值大12.81%~48.28%,比江宁池杉大38.79%~82.42%;总生物量比平均值大54.59%~110.67%;保存率一般也高于平均值及本省江宁池杉。这些优良种源、家系或树种可以在江苏全省及国内类似地区作用材、防护和观赏树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落羽杉属 种源 生长 生物量分配
下载PDF
狗牙根和双穗雀稗根中质外体屏障结构发育过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霞 杨朝东 宁国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991-4994,共4页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幼嫩期根中质外体屏障结构包括内侧的内皮层细胞壁的凯氏带、栓质层和木质层;外侧的外皮层细胞壁的凯氏带、栓质层和木质层。成熟根中质外体屏障结构包括内侧的内皮层细胞...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幼嫩期根中质外体屏障结构包括内侧的内皮层细胞壁的凯氏带、栓质层和木质层;外侧的外皮层细胞壁的凯氏带、栓质层和木质层。成熟根中质外体屏障结构包括内侧的内皮层细胞壁的凯氏带、栓质层、木质层和靠近内皮层栓质化和木质化的1~2层皮层细胞;外侧的仍为外皮层细胞壁的凯氏带、栓质层和木质层。不同点在于双穗雀稗幼嫩期根表皮细胞有扩散状栓质层,而且内皮层木质化较迟;狗牙根靠近内皮层栓质化和木质化的1~2层皮层细胞沉积很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质外体屏障结构 组织化学 时空发育
下载PDF
在碱性地上栽植的中山杉302与落羽杉生长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康 贾春 +2 位作者 陈永辉 殷云龙 孙醉君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5期16-18,共3页
对生长在碱性地上的 14年生中山杉 30 2和落羽杉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 ,中山杉 30 2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分别是落羽杉的 1 47,1 49和 3 31倍 ;材积的连年生长和平均生长曲线显示 ,中山杉 30 2能保持速生特性 ,而落羽杉的生长则... 对生长在碱性地上的 14年生中山杉 30 2和落羽杉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 ,中山杉 30 2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分别是落羽杉的 1 47,1 49和 3 31倍 ;材积的连年生长和平均生长曲线显示 ,中山杉 30 2能保持速生特性 ,而落羽杉的生长则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302 落羽杉 树干解析 碱性化 生长势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中山杉及落羽杉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路弯 施钦 +2 位作者 宣磊 殷云龙 华建峰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2013年7月,设置1/2淹水(T1)、2/3淹水(T2)、没顶淹水(T3)和不淹水(CK)4个处理,研究2年生中山杉405 Taxodium mucronatum×T.distichum‘Zhongshanshan 405’,中山杉406 T.mucronatum×T.distichum‘Zhongshanshan 406’,中山杉4... 2013年7月,设置1/2淹水(T1)、2/3淹水(T2)、没顶淹水(T3)和不淹水(CK)4个处理,研究2年生中山杉405 Taxodium mucronatum×T.distichum‘Zhongshanshan 405’,中山杉406 T.mucronatum×T.distichum‘Zhongshanshan 406’,中山杉407 T.mucronatum×T.distichum‘Zhongshanshan 407’,中山杉502 T.mucronatum×T.distichum‘Zhongshanshan 502’和父本落羽杉T.distichum扦插苗的生长特性。同年10月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的中山杉4个品种和落羽杉全部存活。与CK相比,T1和T2处理显著增加株高,T2和T3处理则显著降低地径。T2处理中山杉4个品种和T3处理中山杉405,中山杉502的株高明显高于落羽杉;CK和T1处理中山杉4个品种的地径均高于落羽杉。与对照相比,T1显著增加中山杉405,中山杉406和中山杉502的地上部分生物量,T1和T2处理下,中山杉406和中山杉502的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T1处理的中山杉405,中山杉406和中山杉502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总生物量,T2处理中山杉405,中山杉406和中山杉502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相同处理的落羽杉。T1,T2,T3处理阻碍了所有植株根系的生长,仅中山杉406在T1处理出现不定根。可见,淹水胁迫下,中山杉405,中山杉406,中山杉407和中山杉502的高生长、生物量累积和根系形态均优于落羽杉,具有较强的耐淹水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生物量 中山杉 落羽杉 根系形态
下载PDF
土壤种子库与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定居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再分配 被引量:93
6
作者 张志权 束文圣 +1 位作者 蓝崇钰 黄铭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研究了从引入的土壤种子库中所萌发 ,并成功在铅锌尾矿上定居的 4个优势种植物 ,雀稗 (Paspalumthunbergii)、双穗雀稗 (P.distichum)、黄花稔 (Sida rhombifolia)和银合欢 (L eucaena leucocephala) ,对重金属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再分... 研究了从引入的土壤种子库中所萌发 ,并成功在铅锌尾矿上定居的 4个优势种植物 ,雀稗 (Paspalumthunbergii)、双穗雀稗 (P.distichum)、黄花稔 (Sida rhombifolia)和银合欢 (L eucaena leucocephala) ,对重金属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再分配。植物组织中铜 (Cu)和锌 (Zn)的浓度 ,除了雀稗和双穗雀稗根中的锌浓度分别为 34 4.2 m g· kg- 1和 331.9m g· kg- 1显得较高外 ,其余仍属植物体内正常水平范围 (Zn:2 7~ 15 0 m g· kg- 1 ,Cu:5~ 30 m g· kg- 1 )。草本植物雀稗、双穗雀稗和黄花稔对有毒重金属元素铅 (Pb)的吸收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Pb在地上部与地下部分的浓度比以雀稗最低 (为 0 .2 0 9) ,表明雀稗所吸收的 Pb大部分被滞留在根部 ,使之较少影响到地上部茎叶的光合作用功能及生长 ,从而使植物对重金属 Pb环境更具耐性。相反 ,双穗雀稗和黄花稔则较高 (分别为 0 .5 0 9和0 .6 5 3) ,显示所吸收的 Pb较多地被转移到便于收获移走的地上部分 ,因而具有较大的植物修复潜力(Phytorem ediation potential)。木本植物银合欢 ,所吸收的重金属 Pb总量的 80 %以上是积累在根、茎的皮和木质部及枝条部分 ,只有 15 %左右分布在叶片中。这表明随着生长 ,有越来越多的 Pb被吸收和累积在更新周期较长的器官中 ,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吸收 雀稗 双穗雀稗 黄花稔 银合欢 土壤种子库 矿业废弃地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刘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53-1959,共7页
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建设进行适生树种优选,本研究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轻度干旱水分胁迫、土壤水饱和以及水淹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理.研究结... 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建设进行适生树种优选,本研究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轻度干旱水分胁迫、土壤水饱和以及水淹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落羽杉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其中,水淹处理组光合色素含量一直处于最低,受到的影响最大且最为明显;与轻度干旱组和水饱和处理组在干重条件下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形成鲜明对比.各组叶绿素a与b比值介于2.043~2.691之间,叶绿素与类葫萝卜素含量比则介于3.079~4.514之间.在轻度干旱水分胁迫环境下,落羽杉幼苗表现出较低的光能利用效率、CO2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其净光合速率比正常下降24.9%;相反在土壤饱和水与水淹环境下,其光能利用效率、CO2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仍保持与正常生长条件下一致的水平.在整个实验期,落羽杉幼苗各组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以水淹组增幅最小,常规生长组最大.研究证实落羽杉树种具有喜水和耐水淹生理学特性,完全可以考虑将落羽杉树种列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之一,但应避免将其置于干旱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变化 落羽杉幼苗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长期深淹对三峡库区三种草本植物的恢复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8
作者 谭淑端 张守君 +3 位作者 张克荣 党海山 黎明 张全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在经受与三峡水库水位运行节律基本一致的水淹时间和水淹持续时期,但淹水深度(0、5、15和25m)不同的处理后,对其进行了恢复生长和光合特性... 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在经受与三峡水库水位运行节律基本一致的水淹时间和水淹持续时期,但淹水深度(0、5、15和25m)不同的处理后,对其进行了恢复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3种草本植物之间相比,狗牙根的存活率最高,所有处理植株存活率达到了100%;硬秆子草和双穗雀稗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存活率呈降低趋势,5m深处理存活率达到了100%,15m和25m深处理存活率在80%以上。(2)3种草本植物恢复生长后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app与未淹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物种相同水淹处理之间比较,狗牙根的各光合指标显著高于硬秆子草和双穗雀稗。(3)结合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物种筛选的基本条件和本试验不同处理植株的恢复生长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硬秆子草、双穗雀稗和狗牙根是能够忍耐长期深淹胁迫的、适宜于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物种。三者之间的耐淹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狗牙根>硬秆子草>双穗雀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秆子草 双穗雀稗 狗牙根 深淹胁迫 恢复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青檀等树种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9
作者 侯嫦英 方升佐 +1 位作者 薛建辉 汪贵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用盆栽法设置3种土壤相对含水量(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W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W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5%左右),研究了青檀、落羽杉和绒毛白蜡1年生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比较了3个树种之间抗... 用盆栽法设置3种土壤相对含水量(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W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W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5%左右),研究了青檀、落羽杉和绒毛白蜡1年生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比较了3个树种之间抗旱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各树种间相对根系活力以青檀最大,绒毛白蜡次之,落羽杉最小;对细胞膜伤害程度表现为落羽杉最严重,绒毛白蜡次之,青檀最轻;SOD含量以青檀最高,绒毛白蜡次之,落羽杉较差;MDA含量则以落羽杉最高,绒毛白蜡次之,青檀最低;生长表现为青檀最好,绒毛白蜡次之,落羽杉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青檀 树种 苗木 生长 生理特性 土壤相对含水量 根系 细胞膜 SOD MDA 落羽杉 绒毛白蜡
下载PDF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落羽杉幼苗的生长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0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2,共7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 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共 12种处理 ,3种水分水平 (W1 ,淹水 ;W2 、W3,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 75 %和 2 5 % ) ,每种水分下设 4种盐分处理 (NaCl...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 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共 12种处理 ,3种水分水平 (W1 ,淹水 ;W2 、W3,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 75 %和 2 5 % ) ,每种水分下设 4种盐分处理 (NaCl含量为土壤干重的 0、0 15 %、0 3%和 0 4 5 % ) ,处理时间为 130d。结果表明 :土壤盐分胁迫下落羽杉幼苗的生长及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又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落羽杉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和生物量增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少。在淹水条件下 ,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 ,落羽杉幼苗根、茎、叶中全N、全P、全Na,以及叶片中的全Ca、全Fe的含量均随着升高 ,而根、茎中的全Fe、全Ca、全Mg含量差异较小。在W2 水分条件下 ,各种盐分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根、茎、叶中全N、全Na、全Ca和全Fe含量 ,茎和叶中全P、全K和全Mg含量 ,而根系中的全P、全K和全Mg含量在盐分浓度较高时有所下降。在W3水分条件下 ,各种土壤盐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叶片全N、全P和全K含量 ,茎和叶中全Mg和全Ca含量 ,以及根、茎、叶中全Na含量 ,而茎和根中全N、全P和全K含量 ,根、茎和叶中全Fe含量均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胁迫 土壤水分 落羽杉 幼苗 生长量 营养元素含量
下载PDF
中山杉与池杉、落羽杉和水杉对比造林的调查和评价 被引量:40
11
作者 殷云龙 陈永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7年第3期23-28,共6页
用中山杉302、401、301和“三杉”(池杉、落羽杉、水杉)在江苏北部盐碱地进行多点对比造林,并在造林后6~8、10和13年分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pH8.0~9.5,含盐量<02%的立地条件下,中山... 用中山杉302、401、301和“三杉”(池杉、落羽杉、水杉)在江苏北部盐碱地进行多点对比造林,并在造林后6~8、10和13年分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pH8.0~9.5,含盐量<02%的立地条件下,中山杉302综合生长表现最优,401次之,301、落羽杉、水杉表现中等,池杉表现最差,由此可见,302和401可作为常规“三杉”造林的更新树种或在低洼碱土和轻盐碱土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中加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 中山杉 池杉 落羽杉 水杉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落羽杉与池杉幼苗的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4,共7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 cm)4个不同处理组,对落羽杉和池杉当年实生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T2和T3组,落羽杉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低于池杉幼苗.在CK组,2树种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app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app的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在T2组,落羽杉幼苗的Pn、LUEapp和CUEapp平均值显著低于池杉幼苗的平均值,与之在T3组的Gs平均值显著大于池杉幼苗形成鲜明对比.在T1组,2种植物的Pn、LUEapp和CUEapp平均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水分条件下的值.池杉幼苗在T1组仍然保持着与CK组一致的Tr和Gs平均值,与落羽杉幼苗在T1组的Tr和Gs平均值显著低于CK组形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落羽杉和池杉均具有耐水湿性特点,均可考虑列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但池杉树种的耐旱与耐水湿特性优于落羽杉,最适宜于在土壤饱和水环境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 落羽杉幼苗 池杉幼苗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某电镀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富集特征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学洪 罗亚平 +2 位作者 黄海涛 刘杰 陈俊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对桂北某电镀厂排污口下游河道中的淤泥和附近不同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距排污口一定距离的淤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少;测定了8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富集量,发现蒲公英(Taraxacum)、双穗雀稗(Paspalum dis... 对桂北某电镀厂排污口下游河道中的淤泥和附近不同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距排污口一定距离的淤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少;测定了8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富集量,发现蒲公英(Taraxacum)、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对4种金属(Cu,N i,Zn,Cr)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双穗雀稗被认为是一种新发现的铬超富集植物,其叶中Cr含量高达2 977.7 mg/kg,平均为171 8.9 mg/kg,叶中铬/根茎中铬含量平均达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蒲公英 双穗雀稗 超富集植物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水淹对双穗雀稗抗氧化酶活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谭淑端 朱明勇 +3 位作者 张克荣 朱佳文 魏杲霞 张全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7-224,共8页
植物在水淹条件下其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扩散受到限制,但其体内的抗氧化酶防御系统为植株抵御厌氧或缺氧胁迫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比较研究了双穗雀稗经受不同程度的水淹胁迫后,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 植物在水淹条件下其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扩散受到限制,但其体内的抗氧化酶防御系统为植株抵御厌氧或缺氧胁迫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比较研究了双穗雀稗经受不同程度的水淹胁迫后,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从抗氧化酶的保护机制来看,水淹处理植株CAT,SOD,POD,GR和APX活性都随着水淹深度和水淹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值都较未淹对照植株高。该结果支持在水淹胁迫条件下,植株通过包括涉及CAT,SOD,POD,GR和APX等多种抗氧化酶共同作用来保护植株免受活性氧分子的毒害。2)被淹双穗雀稗植株茎和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水淹持续时间的递增而递减。水淹深度越大的处理,随水淹持续时间的递增其下降幅度也相应增大。但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初步说明,水淹双穗雀稗植株体内的淀粉能很好的水解成植株厌氧代谢所需的可溶性糖形式,产生水淹胁迫下维持植株生长或生存所需的能量,从而捍卫其耐水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穗雀稗 水淹 抗氧化酶活性 可溶性糖含量 淀粉含量
下载PDF
涝渍胁迫下3个树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响应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往祥 张晓燕 +2 位作者 曹福亮 汪贵斌 岳具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5,共5页
通过为期60 d的田间模拟试验,以1年生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乌桕实生苗为试材,对3树种在涝渍胁迫下的适应性和生理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树种具有不同程度的耐涝能力。在淹水和渍水胁迫的前30 d,3树种叶片内的超氧化物... 通过为期60 d的田间模拟试验,以1年生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乌桕实生苗为试材,对3树种在涝渍胁迫下的适应性和生理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树种具有不同程度的耐涝能力。在淹水和渍水胁迫的前30 d,3树种叶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皆呈显著上升趋势。(2)3树种耐涝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落羽杉的耐涝性最强,美国山核桃的次之,乌桕的最弱。在50 d的淹水胁迫期内,落羽杉叶片或根系中的SOD等6个指标的平均增量显著超过美国山核桃和乌桕,而且前者可保持连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美国山核桃和乌桕在水分胁迫30 d后呈现大幅下降趋势。(3)3树种的耐水机制可能与形态建成、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渗透调节等适应性环节的启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杉 美国山核桃 乌桕 涝渍胁迫 抗氧化酶 抗氧化剂 渗透调节
下载PDF
涝渍胁迫对不同树种生长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1 位作者 张晓燕 张往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0-596,共7页
为了解涝渍条件下不同树种的耐涝性和适应性,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分析了涝渍胁迫对1年生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乌桕实生苗生长及能量代谢酶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渍水和淹水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60d.结果表明:在渍水和淹水条件下,3种树种的... 为了解涝渍条件下不同树种的耐涝性和适应性,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分析了涝渍胁迫对1年生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乌桕实生苗生长及能量代谢酶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渍水和淹水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60d.结果表明:在渍水和淹水条件下,3种树种的相对生长率均表现为落羽杉>美国山核桃>乌桕,落羽杉耐涝性最强,乌桕耐涝性最弱.涝渍条件下,3种树种的根冠比显著增加,更多的光合产物被分配到根系.3树种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其中耐涝性强的落羽杉增加幅度不大,但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乌桕和美国山核桃在处理初期增幅较大,在处理后期呈下降趋势.3种树种的苹果酸脱氢酶、磷酸己糖异构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其中落羽杉降幅最低,淹水条件下分别下降35.6%、21.0%和22.7%.耐涝性强的树种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种能量代谢途径的强度,为树种在低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进而维持一定的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杉 美国山核桃 乌桕 涝渍 生长 能量代谢酶
原文传递
土壤盐分及水分含量对落羽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396-2400,共5页
One year old Taxodium distichum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pots with varied soil water and salt(NaCl) levels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biomass all... One year old Taxodium distichum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pots with varied soil water and salt(NaCl) levels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biomass allocation of the seedling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soil salt and water contents on the relative height growth,relative stem diameter growth,biaomass increment and allocation,shoot/root ratio,seedling survival,ratio of branch to stem area,ratio of leaf mass to stem area,and ratio of leaf mass to branch area.According to the biomass increment,relative height growth and relative stem diameter growth,20 treatm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3 groups by means of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The first one was the treatments waterlogging,flooding,waterlogging + 0.15%NaCl,flooding+0.15%NaCl,and waterlogging + 0.3%NaCl,which had a high growth,the second one was the treatments flooding+0.45%NaCl,flooding+0.3%NaCl,75% of field capacity,and 75% of field capacity+ 0.15%NaCl,which had a medium growth,and the last one was the treatments 50% of field capacity,50% of field capacity+ 0.15%NaCl,waterlogging +0.45%NaCl,25% of field capacity,25% of field capacity+ 0.15%NaCl,75% of field capacity+ 0.3%NaCl,75% of field capacity+ 0.45%NaCl,25% of field capacity+ 0.3%NaCl,50% of field capacity+ 0.3%NaCl,50% of field capacity+ 0.45%NaCl,and 25% of field capacity+ 0.45%NaCl,which had a poor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1 落羽杉 土壤盐分 幼苗生长 水分含量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及根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94-4402,共9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cm)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生物量的变化(均以干重计)。研究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落羽杉幼苗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以T3组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主根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3组显著低于CK组,分别达28.0%和16.4%;相反侧根苹果酸、莽草酸总体平均含量T3组则极其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105.7%和152.6%,根部平均值T3组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32.7%和26.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1、T2与CK组相互之间分别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之间主根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与CK和T1组相比,T3组侧根生物量分别降低38.3%和40.8%,根部生物量分别降低31.9%和31.1%,但与T2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主根苹果酸含量与根系各部分莽草酸含量和生物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相反侧根、根部的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以及二者与生物量相互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条件下,落羽杉幼苗将充分利用侧根增强代谢适应调节能力,通过产生大量苹果酸和莽草酸、减少根部生物量积累适应根部水淹环境,通过维持与CK组同样水平的代谢和生长而适应轻度干旱与饱和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变化 落羽杉幼苗 次生物质代谢 根生物量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水淹强度下池杉与落羽杉的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贺燕燕 王朝英 +4 位作者 袁中勋 李晓雪 杨文航 宋虹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22-2731,共10页
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原位人工种植的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在该特殊生境下的适应机制,设置了浅淹(SS,海拔175m,对照)、中度水淹(MS,海拔170m)和深度水淹(DS,海拔165m)3个水淹处理组,测定了两树种在连续... 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原位人工种植的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在该特殊生境下的适应机制,设置了浅淹(SS,海拔175m,对照)、中度水淹(MS,海拔170m)和深度水淹(DS,海拔165m)3个水淹处理组,测定了两树种在连续4个周期性水淹处理后的光合响应过程,并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进行拟合,比较各模型拟合结果差异并选出最优模型,通过最优模型来分析水淹后落干期两树种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模型间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存在差异(P<0.05)。综合分析可知,4种模型中,指数模型是拟合两树种光响应曲线的最优模型,更符合植物的生理学意义。(2)两树种的光响应曲线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光合速率(P_n)的表现均为DS组>MS组>SS组。(3)中度水淹和深度水淹两树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均高于浅淹,而光补偿点(LCP)则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说明落干生长期两树种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水淹对两树种的光合潜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与其遭受水淹胁迫后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光合补偿机制有关。由此表明,当生境发生不良变化时,植物的适应性变化往往表现为沿着有利于光合作用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水淹 池杉 落羽杉 光合特性 光响应曲线
下载PDF
中山杉和落羽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虞华强 费本华 +2 位作者 赵荣军 刘君良 张训亚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7,共5页
以12年生中山杉和落羽杉胸高处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纤维测定仪测定其管胞长度、宽度,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管胞壁厚、壁腔比和各种组织比量,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种因素、距髓心生长轮数对管胞形态和组织比量等特征的影响。中... 以12年生中山杉和落羽杉胸高处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纤维测定仪测定其管胞长度、宽度,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管胞壁厚、壁腔比和各种组织比量,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种因素、距髓心生长轮数对管胞形态和组织比量等特征的影响。中山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均值分别为2 737.84μm、44.84μm和60.86,落羽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均值分别为2 698.52μm、43.44μm和61.51;中山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91μm和7.57μm,落羽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89μm和6.54μm;中山杉早材和晚材管胞壁腔比均值分别为0.15和0.35,落羽杉的早材和晚材壁腔比均值与中山杉的一致。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中山杉晚材的管胞壁厚显著大于落羽杉晚材的管胞壁厚之外,这两个树种其它管胞形态特征、各种组织比量的差异在0.05水平不显著,该结果表明这两种木材的解剖特征很接近;中山杉、落羽杉幼龄木材除了管胞早材的壁腔比、薄壁细胞组织比量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不显著之外,测试的其它特征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具有显著性。中山杉、落羽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具有相同的规律: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弦向壁厚、管胞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射线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薄壁细胞比量较小,径向变异也较小、没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杉 中山杉 管胞 生长轮宽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