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酶体膜蛋白-2抗体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唐莎 张莹 +9 位作者 施维维 尹世伟 李芙蓉 王莉 邹丽云 倪兵 谢京 高雪静 吴玉章 张静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8-971,共4页
目的研究溶酶体膜蛋白-2抗体(LAMP-2-antibody)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NETosis)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在系统性小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olymorphprepTM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 目的研究溶酶体膜蛋白-2抗体(LAMP-2-antibody)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NETosis)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在系统性小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olymorphprepTM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抗LAMP-2抗体刺激中性粒细胞,以及通过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甲苯基碘(DPI)阻断活性氧簇的产生,电镜、免疫荧光观测胞外捕网的形成,激光共聚焦检测自身抗原LAMP-2、PR3、MPO的表达。结果 LAMP-2抗体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Ts形成,自身抗原MPO、PR3及LAMP-2包含在NETs内,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可以阻断NETs形成。结论 LAMP-2抗体可能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异常死亡,释放内源性危险信号,激活自身免疫反应等来维持血管炎的恶性持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溶酶体膜蛋白-2抗体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 NADPH氧化酶 系统性小血管炎
下载PDF
系统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中医病因病机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鲁盈 傅文宁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155-158,共4页
系统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乃肾脏病临床之疑难危重症。尽管近年来新型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生物制剂的大量涌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本病的临床缓解率,但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如仍有高复发率、高感染率,以及易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等问题。因此,很多学者... 系统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乃肾脏病临床之疑难危重症。尽管近年来新型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生物制剂的大量涌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本病的临床缓解率,但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如仍有高复发率、高感染率,以及易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等问题。因此,很多学者在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笔者根据文献复习并结合自身临床体会,主张将中医络病理论应用于本病的辨证治疗。本病的病位在血络,基本病理特征是络脉阻滞,病机特点是本虚邪实,瘀血贯穿病程全过程;治疗过程中宜分期论治,需把握"通"与"补"的辨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小血管炎 肾损害 中西医结合 病因病机 治疗
原文传递
系统性小血管炎诊断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司徒碧颖 叶志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中系统性小血管炎的诊断现状,探讨该病确诊困难的原因。方法对本院确诊为系统性小血管炎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其中,男24例,女18例。分析其发病年龄、首发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从症状的发生到确诊所花费的时间及误诊情...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中系统性小血管炎的诊断现状,探讨该病确诊困难的原因。方法对本院确诊为系统性小血管炎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其中,男24例,女18例。分析其发病年龄、首发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从症状的发生到确诊所花费的时间及误诊情况等。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4~82岁,平均(60.3±15.4)岁,其中60岁以上者共27例。从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7d~10年,中位数13个月。39例以各类待查诊断入院,13例在首次入院期间即获确诊,均为开展ANCA检测后确诊的患者;25例延迟诊断;4例属于误诊。39例进行了血清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检测,其中35例ANCA阳性,包括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4例和胞浆型ANCA(C-ANCA)阳性11例;4例ANCA阴性。20例有病理资料,17例呈阳性结果;其中3例在不同器官取材,3例在同一器官重复活检或手术。临床表现几乎涵盖了所有系统,确诊本病的前3个专科分别是肾内科、呼吸科和消化科。结论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好发于老年人的涉及多脏器的慢性疾病。血管炎的严重程度、活动性、病变部位等均可能影响其诊断的确立,误诊率较高。除临床表现外,ANCA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临床医生的认知度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小血管炎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的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鸿斌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8-296,共9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多器官系统受累,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未早期有效治疗患者近期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可选择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发展。需要根据...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多器官系统受累,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未早期有效治疗患者近期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可选择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发展。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病理分型、受累器官、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评价、ANCA血清型进行多维度评价,并依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 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治疗
原文传递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中耳炎误诊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韵 王振晓 +1 位作者 王林娥 龚树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中耳炎(OMAAV)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2015年收治的4例OMAA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症状、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其他免疫指标,...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中耳炎(OMAAV)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2015年收治的4例OMAA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症状、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其他免疫指标,以及听力学、影像学、病理学。结果术后发热、耳流水为主症,听力呈混合性耳聋,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率高,红细胞沉降率4倍以上增快,CRP增高;ANCA发病2-3后周阳性;肺片出现多发片影或及结节影,颞骨CT弥漫性炎症,伴有鼻窦的炎症;病理:3例坏死性血管炎,1例未做;经过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症状控制。结论 OMAAV初始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红细胞沉降率、CRP增高比普通炎症明显,ANCA在起病初期的敏感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中耳炎 系统性小血管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