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凝血及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会芳 苗霞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SII)、纤维蛋白原(Fib)及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对DKD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以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73例,根据UACR分为单纯T2DM组(UACR<30 m...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SII)、纤维蛋白原(Fib)及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对DKD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以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73例,根据UACR分为单纯T2DM组(UACR<30 mg/g,T2DM,n=661)和DKD组(UACR≥30 mg/g,DKD,n=412)。Pearson相关分析SII、TyG及Fib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DK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SII、TyG及联合诊断DKD的临床价值。结果与T2DM组比较,DKD组年龄、DM病程、FPG、TG、TyG、胱抑素C(CysC)、谷氨酰转肽酶、SUA、同型半胱氨酸、SII、中性粒细胞计数、Fib、D-D升高(P<0.05或P<0.01),白蛋白(ALB)、HDL-C降低(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I与CysC、Scr、SUA、Fib、FDP及D-D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eGFR、ALB呈负相关(P<0.01);TyG与SUA呈正相关(P<0.01);Fib与CysC、Scr呈正相关(P<0.01),与eGFR呈负相关(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Fib是DK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II、Fib、TyG联合诊断D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9,敏感度为53.5%,特异度为74.2%,最佳截断值为0.276。结论SII、Fib直接引起DKD肾功能损伤,IR通过代谢紊乱促进DKD进展,Fib、SII、TyG及联合预测DKD风险的性能高于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全身免疫炎症 纤维蛋白原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原文传递
炎症参数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志松 王娟 +1 位作者 何俊 韩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年内预后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年内预后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NSTE-ACS并成功行择期PCI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TE-ACS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AUC评估术前NLR及SII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成功随访208例,失访及退出22例,随访成功率为90.43%,其中男142例(68.27%),女66例(31.73%),平均年龄(66.25±8.17)岁。随访患者中发生MACE事件34例(16.34%),未发生MACE事件174例(83.66%)。MACE患者与非MACE患者年龄、LVEF、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NLR、PLR、SII、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升高、NLR升高及高龄、LVEF降低、是否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1年内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R对MACE预测的AUC为0.749,PLR预测MACE的AUC为0.760,SII对MACE预测的AUC为0.781。结论NLR升高、SII升高、高龄、LVEF降低值、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LR、PLR相比,SII对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可能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预测危重病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渊文 李飞飞 +3 位作者 陈玲珑 陈新国 卢中秋 赵光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危重病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MIMIC-Ⅳ)数据库中危重病患者的基...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危重病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MIMIC-Ⅳ)数据库中危重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命体征、血常规、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系统评分(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score,Lods)、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xford acute severity of illness score,Oasis)、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Ⅱ)、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cute physiology score-Ⅲ,APS-Ⅲ)、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及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院内死亡,次要结局指标为住院时长、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机械通气率及1年病死率。根据院内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根据SII三分位进一步将患者分成3组进行组间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结果共计32450例危重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765例发生院内死亡,病死率11.6%。①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SII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II三分位分组(<817、817~2151、>2151)院内病死率分别为8.4%、10.2%、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进一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随着组别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逐渐增加(第一组为参考组,第二组OR=1.38,95%CI:1.24~1.54,第三组OR=2.03,95%CI:1.83~2.24,P<0.05)。结论SII对危重病患者院内死亡有预测价值,其简便易得可用于危重病患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危重病 院内死亡 MIMIC-Ⅳ
原文传递
飞行人员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与系统性免疫炎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正茂 王云 +4 位作者 王蓉 艾玲玲 刘龙刚 曾葭 董龙宝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情况及其与系统性免疫炎症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年度体检或改装体检的36名飞行员和结业体检的99名飞行学员的经头颅MRI或/和鼻窦CT明确的鼻...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情况及其与系统性免疫炎症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年度体检或改装体检的36名飞行员和结业体检的99名飞行学员的经头颅MRI或/和鼻窦CT明确的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其外周血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标的水平,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接受医学选拔体检的66名空中战勤选拔人员设置为对照组。结果36名飞行员和99名飞行学员分别有8名和23名出现可能潜在影响飞行的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各占22.22%和23.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分析外周血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标发现,与28名无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的飞行员相比,8名有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的飞行员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则显著降低(P<0.05),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均出现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名有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的飞行学员与76名无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的飞行学员相比,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包括飞行员和飞行学员在内的飞行人员的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飞行员出现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可能与其系统性免疫炎症状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飞行学员 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 系统性免疫炎症状况
下载PDF
术前免疫炎症指数和列线图对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宗颖睿 秦红霞 +3 位作者 候珍珍 李晓娜 胡文彬 张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腺样囊性癌(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并构建可靠的预后列线图模型。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SII。... 目的:探讨术前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腺样囊性癌(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并构建可靠的预后列线图模型。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SI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术前SII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运用Kaplan-Meier法与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同时绘制森林图。根据结果构建列线图,并采用C统计量(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正曲线验证一致性。结果:共纳入119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49.34个月。SII的最佳截断值为691.900。低SII组RFS率高于高SII组(χ^(2)=19.487,Log-rank:P<0.001)。神经侵犯(HR=2.150,95%CI:1.027~4.500,P=0.042)、淋巴结转移(HR=3.572,95%CI:1.705~7.480,P<0.001)和高SII(HR=2.386,95%CI:1.048~5.480,P<0.038)为AC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指标。C统计量为0.732(95%CI:0.627~0.837)。结论:术前SII越低,患者预后越好,基于SII的列线图预测ACC预后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免疫炎症指数 列线图 无复发生存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0
6
作者 冉燕 吴琴宁 +6 位作者 龙艳君 李倩 吴静 达静静 何平红 袁静 查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7至9月就诊于贵州省11家血液透析中心并行MHD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是否存在PEW分为PEW组和非PEW组。随访12个月,患...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7至9月就诊于贵州省11家血液透析中心并行MHD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是否存在PEW分为PEW组和非PEW组。随访12个月,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对MHD患者PEW的预测价值,计算SII的最佳临界值,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59例MHD患者,男540例(62.9%),女319例(37.1%),年龄(54±15)岁;PEW组220例(25.6%),非PEW组639例(74.4%)。PEW组SII值高于非PEW组[600(440,915)比475(353,6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为PEW的独立相关因素之一(OR=1.001,95%CI:1.000~1.002,P=0.0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预测MHD患者PEW的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70%,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95%CI:0.683~0.766)。859例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45例死亡(病死率5.24%)。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SII>520组的1年累积生存率(92.3%)低于SII≤520组(97.1%),两组之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2)_(log-rank)=9.707,P=0.002)。进一步行亚组分析显示,合并PEW的MHD患者中,SII>520组累积生存率(88.5%)也低于SII≤520组(92.3%),两组之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2)_(log-rank)=7.226,P=0.007)。结论SII为MH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相关因素,SII水平越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越低,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蛋白质能量消耗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原文传递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峰 刘春生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研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重症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和治疗的SAP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52例)和非AKI组(122例),分析和比较SII、... 目的:研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重症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和治疗的SAP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52例)和非AKI组(122例),分析和比较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SII、NLR、PLR预测SAP并发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742、0.7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60、9.87、170.54,AUC_(SII)>AUC_(NLR)>AUC_(P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I高值组糖尿病占比、中性粒细胞计数(N)、NLR≥9.87占比、PLR≥170.54占比、BUN、sCr、CRP均高于SII低值组,ALB、ALT均低于SII低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KI组年龄、NLR≥9.87占比、PLR≥170.54占比、SII≥2160占比、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总甘油三酯(TG)均高于非AKI组,ALB低于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SII≥2160、sCr、TG均为SAP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42、12.764、1.626、1.053),ALB为保护性因素(OR=0.795)。纠正混杂因素后,SII≥2160、NLR≥9.87、PLR≥170.54均为SAP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OR=12.764、5.824、4.495)。结论:SII对SAP并发AK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工作中,针对SII≥2160的SAP患着需采取针对措施,防止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血常规检测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原文传递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杲建波 马瑞聪 +5 位作者 刘春蕊 徐杰 赵燕茹 李芳芳 纵静 钱文浩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9月-2020年4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9月-2020年4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共计29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心电图及影像学资料等,由入室的血常规计算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数值,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58)与非MACE组(n=240),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探讨SII与MACE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NLR、PLR对AMI患者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并将SII联合急性冠脉事件全球注册(GRACE)评分,评价是否能增加GRACE评分预测AMI患者院内MACE的效能。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SII、NLR及PLR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II是AM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3种炎症指标对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SII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P<0.05,95%CI 0.776-0.882),显著高于NLR及PLR,表明SII预测效能最大,将SII联合GRACE评分后,AUC由原来的0.870(P<0.05,95%CI 0.803-0.882)增加至0.906(P<0.05,95%CI 0.851-0.936)。结论:入室SII与AMI患者的预后相关,能够更高效地识别高危患者,联合GRACE评分后,能够提升GRACE评分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预后营养指数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代焕 朱正秋 陈嘉劼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dex,SII)、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PNI)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20年1...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dex,SII)、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PNI)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20年12月在笔者医院确诊的550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SII临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SII、PNI的相关性。结果SII、PNI临界值为943.74、47.65,SII、PNI、SII-PNI曲线下面积(AUC)为0.788、0.744、0.905,敏感度为53.7%、71.1%、85.5%,特异性为84.7%、75.5%、81.0%。SII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疗效相关(P<0.05)。PNI与年龄、吸烟史、肿瘤分期、ECOG-PS、化疗方案、疗效相关(P<0.05)。低SII组比高SII组PFS和OS更长(9个月vs 6个月,P<0.05;25个月vs 15个月,P<0.05),高PNI组比低PNI组PFS和OS更长(8个月vs 5个月,P<0.05;23个月vs 15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II升高、PNI降低是NSCLC患者PFS、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I和PNI呈负相关(r=-0.2,P<0.05)。结论SII、PNI可作为Ⅲ~Ⅳ期NSCLC一线化疗患者有效的预后指标,SII升高和PNI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D-二聚体与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来运 刘静 肖成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D-二聚体(D-D)与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2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D-二聚体(D-D)与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2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143例)与中重度组(39例);根据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体积组(77例)、中体积组(75例)、大体积组(30例)。3个月后随访,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31例)与预后不良组(51例)。分析SII、D-D等指标与脑梗死严重程度、梗死灶体积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行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I、D-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确定诊断最佳截断值。结果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中重度患者的SII、D-D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19.27(763.11,2538.15)比578.20(398.63,886.49)、0.41(0.19,0.86)μg/L比0.18(0.09,0.34)μg/L,P<0.05]。梗死灶大体积组的SII水平分别高于小体积组、中体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87.28(730.05,2251.80)比565.13(369.81,741.89)、696.25(441.22,1072.71),P<0.05],梗死灶大体积组的D-D水平高于小体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6(0.18,0.89)μg/L比0.15(0.07,0.34)μ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升高、D-D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SII及D-D值预测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95%CI:0.712~0.866)和0.757(95%CI:0.681~0.833),且血清SII、D-D预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81.40、0.16μg/L。结论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SII及D-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体积相关,并对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青年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D-二聚体 严重程度 预后
原文传递
4种炎症指标对ⅠA2~ⅡA2期宫颈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莹 杨波 张競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4期554-557,576,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治疗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目的探讨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治疗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宫颈癌ⅠA2~ⅡA2期的患者196例。求患者NLR、PLR、LMR、SⅡ的最佳截断值,并分高、低值组。观察高、低值组4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高、低值组生存时间(OS)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度,建立列线图。结果 NLR与组织学类型和淋巴脉管间质浸润(LVSI)相关、PLR与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大小相关、SⅡ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SⅡ高值组及LMR低值组的OS 3.5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LR、SⅡ、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效度:PLR>SⅡ>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AUC:73.2%>71.9%>65.1%>37.0%)。列线图预测准确度较高(OS 3年、OS 5年AUC为90.7%、79.1%)。结论治疗前PLR、SⅡ值可成为术前预测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宫颈癌
原文传递
NLR、PLR和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洪恩 辛大平 彭彬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根治术患者78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根治术患者78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拟行肝癌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治疗的肝脏良性疾病手术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计算NLR、PLR值;利用公式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算SII;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分级等指标,并对观察组患者NLR、PLR和SII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治疗后进行18个月随访,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记录两组患者NLR、PLR、SII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7.48±1.21)、PLR(25.31±4.23)、SII(452.98±43.69),均高于对照组NLR(2.35±0.96)、PLR(10.49±2.44)、SII(253.23±25.31)(t=6.391、5.328、8.562,P<0.05);观察组NLR、PLR、SII水平与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AFP、肝功能分级有关(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18个月,存活患者55例,死亡23例。存活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4.39±1.46)、PLR(15.93±4.39)、SII(275.69±21.53),低于死亡组NLR(13.59±2.49)、PLR(53.29±6.41)、SII(574.67±46.39)(t=7.398、4.395、6.78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NLR、PLR、SII水平与患者治疗预后呈负相关(r=-0.693、-0.771、-0.709,P<0.05)。结论 NLR、PLR、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监测其表达水平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阮汉江 李新武 +3 位作者 武鹏 姚建 张引 金根洋(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入院的92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外周血中N(中性粒细胞)、L(淋巴细胞)、PLT(血...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入院的92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外周血中N(中性粒细胞)、L(淋巴细胞)、PLT(血小板)、WBC(白细胞)、CRP(C反应蛋白)、ESR(红细胞沉降率)等生化指标,并计算SII(N×PLT/L)、NLR(N/L)和PLR(P/L)的值。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后行相关性分析,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SII、NLR、PLR预测强直性脊柱炎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在AS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中的WBC、N、PLT、SII、NLR、PLR、ESR、CRP、D-二聚体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PLT、WBC、ESR、CRP均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II、NLR、P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48、0.722、0.7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II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80.4%、74.0%。结论:SII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SII较NLR、PLR具有更好AS疾病的预测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强直性脊柱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剑 李敏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4-908,共5页
目的 研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9年1-12月期间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8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时... 目的 研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9年1-12月期间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8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曲线判断SII的最佳截断值。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不同SII水平患者生存预后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接受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SII的最佳截断值为423。SII与NSCLC患者肿瘤分期有关(均P <0.05)。高SII组疾病控制率为23.26%(10/43),明显低于低SII组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0,P=0.004)。高SII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18.60%(8/43),明显低于低SII组51.11%(23/45)(Log-rankχ2=6.721,P <0.001);高SII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16.25(9.20~19.36)个月,明显低于低SII组22.23(14.57~26.92)个月(U=4.886,P <0.001)。肿瘤分期Ⅳ期(HR=1.637,95%CI:1.054~2.269,P=0.030)、SII高表达(HR=1.854,95%CI:1.120~2.568,P=0.009)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II高表达是NSCL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预测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NSCLC患者免疫治疗前SII是新的预后判断的外周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免疫治疗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治疗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彦 王彦文 +5 位作者 郑智尧 王欣 经微娜 李鹏飞 沈诚 车国卫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究治疗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等数据库从... 目的探究治疗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治疗前SII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关系的文献,SII计算式为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主要终点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终点指标为肿瘤相关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值为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最终纳入6项回顾性研究,共2 376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中国或日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SII较高与食管癌患者OS缩短明显相关[HR=1.50,95%CI(1.15,1.95),P=0.002];针对OS的亚组分析显示SII在经手术治疗[HR=1.54,95%CI(1.14,2.08),P=0.005]、食管鳞状细胞癌[HR=1.50,95%CI(1.11,2.02),P=0.007]患者中有较高预后价值,但SII与经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HR=1.318,95%CI(0.611,2.841),P=0.482];相较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这两个指标,SII在食管癌预后方面有着更高的预测价值。结论治疗前SII较高可能是中国和日本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经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但仍需更多大样本、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域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黎晨辉 杨少芬 +2 位作者 卢庆莉 张彤 苏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452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预后情...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452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389例)和死亡组(6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价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根据ROC曲线判断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入院心率、BN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LVEF、血钠浓度、NLR、PLR、SII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功能分级、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800 ng/L、NLR≥4.2×10^(9)/L、PLR≥150×10^(9)/L、SII≥600为ACHF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NLR、PLR、BNP预测ACHF患者院内死亡的AUC面积分别为0.838、0.794、0.775、0.753。结论: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升高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发作 院内死亡 相关性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军 宋伟杰 +6 位作者 刘祥虎 黄基崴 张一川 刘建业 汤进 龙智 何乐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2-757,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年龄71(65~76)岁。直肠指检(DRE)阳性59例(19....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年龄71(65~76)岁。直肠指检(DRE)阳性59例(19.2%)。中位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60.55(23.55~100.00)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PV)39.35(28.29~56.66)ml。中位PSA密度(PSAD)1.27(0.58~2.52)ng/(ml·cm^(3))。穿刺Gleason评分≤6分33例(10.7%),7分115例(37.3%),≥8分160例(52.0%)。临床分期T_(1)期21例(6.8%),T_(2)期87例(28.2%),T_(3)期65例(21.1%),T_(4)期135例(43.9%)。SII=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位SII为458.60(300.42~727.11)/L。根据全身骨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骨转移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骨转移组146例(47.4%),无骨转移组162例(52.6%)。骨转移组中位SII为564.78(333.85~961.93)/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413.01(267.63~601.7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tPSA分别为97.79(48.20~119.10)ng/ml和32.56(17.89~72.70)ng/ml,PSAD分别为1.91(0.97~3.55)ng/(ml·cm^(3))和0.90(0.45~1.77)ng/(ml·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RE阳性分别为132例(90.4%)和117例(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穿刺Gleason评分≤6分、7分、≥8分分别为7例(4.8%)和26例(16.1%),50例(34.2%)和65例(40.1%),89例(61.0%)和71例(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_(1)、T_(2)、T_(3)、T_(4)期分别为2例(1.4%)和19例(11.7%),19例(13.0%)和68例(42.0%),25例(17.1%)和40例(24.7%),100例(68.5%)和35例(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年龄(P=0.057)和PV(P=0.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肿瘤转移 预测
原文传递
术前NLR、MLR、PLR和SⅡ检测在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章晓燕 张光满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胃癌筛查的98例患者,根据...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胃癌筛查的98例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胃癌组61例和胃良性病变组37例,其中胃癌组又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5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26例。根据患者术前血常规检测结果分别计算NLR、MLR、PLR和SⅡ,并分析各指标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结果61例胃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共35例,转移率为57.38%。淋巴结转移组的NLR、MLR、PLR和S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胃良性病变组(P<0.01)。NLR、MLR、PLR和SⅡ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708、0.686和0.781,诊断临界值分别为3.23、0.29、197.70、574.47。NLR、MLR、PLR和SⅡ均与肿瘤的分化、浸润、直径和分期相关,分化低、浸润深、直径大和分期高的患者四参数值更高(P<0.05),四参数在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位置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LR、MLR、PLR和SⅡ与胃癌的分化、浸润、直径、分期和淋巴节转移相关,可以辅助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为选择胃癌手术方式和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SII和NLR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廖静贤 谢春辉 苗磊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07例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且微型营养评定量表(...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07例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且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SF)评分≤7分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血常规并计算SII和NLR,随访28 d,根据不同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n=15)和生存组(n=92)。评估SII和NL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MNA-SF评分低,SII和NLR高(P<0.05)。MNA-SF评分与Charlson共病指数、SII、NLR均呈负相关(r=-0.511、-0.418、-0.530,P<0.05)。SII、NLR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09、0.9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NA-SF评分[OR=5.073,95%CI(1.383,18.602)]和SII[OR=21.170,95%CI(1.056,424.282)]是影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II和NLR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营养评估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营养不良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SII、NLR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袁小凌 白玉盘 +8 位作者 尹东林 洪晟镇 包玉洁 周园园 焉雷 康耀月 范珊 曹俊英 许洁 《肝脏》 2018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分析炎性因子对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14例行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4个月患者的ALT、AST、TBil、Alb水平。术前的基线数据用... 目的分析炎性因子对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14例行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4个月患者的ALT、AST、TBil、Alb水平。术前的基线数据用来计算患者炎症相关因子,包括SII、PLR、NLR、MLR。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模型分析累积生存率。结果 ALT、AST、TBil在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明显下降,而白蛋白水平在术后4月较前上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7例患者死亡。通过log-rank检测和Cox模型分析,SII和NLR和患者生存率相关。结论 PTCD胆道支架置入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个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SII和NLR水平的增高和低生存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生存率 PTCD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淋巴细胞比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