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病范畴探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进 史载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33-1036,共4页
历代多将《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病与脑卒中等同,而排除或曲解风引汤、侯氏黑散、防己地黄汤及头风摩散等条文。认为从原文内容和学术背景分析,中风病范畴应包括上述条文所涉及的"大风""癫痫"&qu... 历代多将《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病与脑卒中等同,而排除或曲解风引汤、侯氏黑散、防己地黄汤及头风摩散等条文。认为从原文内容和学术背景分析,中风病范畴应包括上述条文所涉及的"大风""癫痫""癫狂""头风"等疾病。一方面,考证上述条文所涉及的疾病与历代文献中风病的范畴具有一致性,且以现代医学说明中风诸病之同质性。另一方面,从学术思想、立法制方、文字表述等方面分析上述条文均出自张仲景,并探求中风病遭后世"误读"之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中风病 癫狂 癫痫 晕厥
原文传递
《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白长川 郜贺 +2 位作者 李翌萌 王宝成 阎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30-1134,共5页
张仲景传承发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医经七家和经方十一家,并论广汤液,合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认为《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包括主方辨证、类方辨证、合方辨证、药证辨证、类... 张仲景传承发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医经七家和经方十一家,并论广汤液,合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认为《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包括主方辨证、类方辨证、合方辨证、药证辨证、类证辨证和随证辨证(坏病、或然证、若然证)六类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从系统思维出发以促进对张仲景思维模式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方证辨证
原文传递
张仲景“平人”观对临床“无症可辨”的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肖啸 张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624-1627,1642,共5页
'平人'通常被认为是健康人。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张仲景所谓'平人'只是貌似无病之人,其实质是内有邪气伏藏或内有虚损之人。其特点与临床中'无症状'型患者相似。根据张仲景'平人&... '平人'通常被认为是健康人。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张仲景所谓'平人'只是貌似无病之人,其实质是内有邪气伏藏或内有虚损之人。其特点与临床中'无症状'型患者相似。根据张仲景'平人'观的特点,当遇临床'无症可辨'时可参考如下策略:做到四诊合参,尤重舌、脉、腹诊;细询病史,知晓伏邪的成因及类型特点;辨析体质,了解疾病发展的倾向性及对某种邪气的易感性;明确诱因,饮食劳倦或情志刺激往往会打破'无症可辨'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平人 无症可辨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原文传递
论《金匮要略》的治则思维及其杂病治疗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富震 苏金峰 +1 位作者 韩洁茹 姜德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65-1267,1278,共4页
《金匮要略》的治则思维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从治未病、调衡性治则、有序性治则、适度性治则、个体性治则、因势利导等角度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探求张仲景论治杂病的治则思维,用以指导临床。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治则思维 治未病 因势利导
原文传递
孙思邈对《金匮要略》胸痹治疗理念的发挥与创新
5
作者 张俊鹏 金华 +3 位作者 刘双芳 朱飞飞 何彦虎 司美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3期5-7,共3页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文章通过分析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胸痹论治部分,发现其继承《金匮要略》胸痹治疗思想,且多有发挥与创新,治疗胸痹暗含从脾胃入手,心病治脾,补脾益心,并从气机升降角度分析其运用方药及针灸治疗胸...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文章通过分析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胸痹论治部分,发现其继承《金匮要略》胸痹治疗思想,且多有发挥与创新,治疗胸痹暗含从脾胃入手,心病治脾,补脾益心,并从气机升降角度分析其运用方药及针灸治疗胸痹的特点,结合后世传承与发挥进一步探析其治疗胸痹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金匮要略 脾胃 胸痹 气机 治疗理念 补脾益心 针药结合
下载PDF
《金匮要略》分期辨治“心病” 被引量:12
6
作者 关芳 艾梦环 +1 位作者 王骄 李卫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0-12,共3页
《金匮要略》乃"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既有"心病"专篇论述,且有散见他篇的分期辨治。早期-心气不足,胸闷短气,气伤是主要表现,胸闷短气为并发症,治以参麦饮。中期-心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胸闷短气,心中空虚惕... 《金匮要略》乃"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既有"心病"专篇论述,且有散见他篇的分期辨治。早期-心气不足,胸闷短气,气伤是主要表现,胸闷短气为并发症,治以参麦饮。中期-心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胸闷短气,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脉结代等,治以小建中汤、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后期-痰瘀内阻,胸痹心痛,胸阳不振,阴寒内生,殃及心脉瘀滞不通而出现胸痹心痛,治以瓜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薏苡附子散、乌头赤石脂丸。冠心病可归属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辨证可根据心气、心阳损伤程度早诊断,及时发现,分期诊治,截断病势。研究整理张仲景心病分期论治思路,对防治心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胸痹 真心痛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冠心病 心气不足 参麦饮 心阳不足 小建中汤 桂枝甘草汤 炙甘草汤 痰瘀内阻 瓜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 薏苡附子散 乌头赤石脂丸
下载PDF
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沿革演变与方证信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安平 郑晓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4-184,共11页
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作为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第15首,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桂枝、麻黄、附子、知母、芍药、白术、防风、生姜、甘草9味药组成,功用祛风除湿、散寒除痹、佐以滋阴清热,主治风寒湿侵淫兼... 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作为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第15首,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桂枝、麻黄、附子、知母、芍药、白术、防风、生姜、甘草9味药组成,功用祛风除湿、散寒除痹、佐以滋阴清热,主治风寒湿侵淫兼见化热伤阴之历节、痹证、鹤膝风等病证。在“传承精华,古为今用”的号召下,立足于古今文献考证分析,厘清此方历史沿革以及组成、方义、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等方证关键信息。再进行现代文献统计分析时,发现临床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病症广泛,主要用于风湿性疾病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以及骨科疾病的膝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腔积液等疾病,亦可用于内分泌系统、妇科、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病机总责风寒湿或兼热邪袭人,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文献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古今文献,探明其沿革演变规律及方证关键信息,以为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成药研发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经典名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 沿革演变 方证信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