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dered exponential and its features in Yang-Mills effective action
1
作者 A V Ivanov N V Kharuk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19-127,共9页
In this paper,we discuss some non-trivial relations for ordered exponentials on smooth Riemannian manifolds.As an example of application,we study the dependence of the four-dimensional quantum Yang–Mills effective ac... In this paper,we discuss some non-trivial relations for ordered exponentials on smooth Riemannian manifolds.As an example of application,we study the dependence of the four-dimensional quantum Yang–Mills effective action on the special gauge trans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background field.Also,we formulate some open questions about a structure of divergences for a special type of regula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ackground field form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Mills effective action ordered exponential heat kernel Green's function short-distance asymptotics cutoff regularization synge's world function
原文传递
三条道路:论爱尔兰的戏剧复兴运动
2
作者 罗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文章立足于20世纪初爱尔兰戏剧复兴运动的发展过程,系统总结了戏剧发展的基本特点。认为20世纪上半期爱尔兰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有二:一是矛盾的独立观念;二是英国本土文化和爱尔兰文化的冲突。这些特点导致和形成了爱尔兰文学发展的三条道... 文章立足于20世纪初爱尔兰戏剧复兴运动的发展过程,系统总结了戏剧发展的基本特点。认为20世纪上半期爱尔兰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有二:一是矛盾的独立观念;二是英国本土文化和爱尔兰文化的冲突。这些特点导致和形成了爱尔兰文学发展的三条道路,即英国道路、爱尔兰本土道路和欧洲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戏剧复兴运动 叶芝 辛格 奥凯西
下载PDF
“大海”与“孤岛”——《蹈海骑手》中的代际冲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陟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50,共8页
因其质朴简约的风格,《蹈海骑手》常被认为具有古希腊悲剧的意蕴,而"大海"则被认为象征了"命运的暴虐无常"。借鉴社会学有关文化传承的理论,本文从"出海卖马"这一关键情节入手,以"代际冲突"为... 因其质朴简约的风格,《蹈海骑手》常被认为具有古希腊悲剧的意蕴,而"大海"则被认为象征了"命运的暴虐无常"。借鉴社会学有关文化传承的理论,本文从"出海卖马"这一关键情节入手,以"代际冲突"为视角,结合戏剧取材地———艾兰岛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所处时代等背景信息,依次分析了剧中母子、母女以及母亲与教士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提出,剧中老妇人的"悲",既是连续遭遇丧夫、丧子之痛的人伦之"悲",也是在一个传统社会与价值观念逐渐崩溃的背景下,年老一代逐步丧失了对于生活的秩序感与稳定感的生存之"悲"。从象征的角度看,"岛屿"封闭而稳定,属于年老一代;而"大海"虽然吞噬生命,却也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吸引着年轻一代。因此,"大海"不仅仅象征命运的暴虐无常,更可以影射巨变中的外部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格 《蹈海骑手》 代际冲突
原文传递
狂欢、对话与“花花公子骚乱”——重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4
作者 李玉花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7年第1期89-97,共9页
爱尔兰天才剧作家约翰·辛格的代表作《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首演时便引发了著名的"花花公子骚乱",但是关于引发骚乱的原因,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对辛格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重新理解和认识辛格以及他... 爱尔兰天才剧作家约翰·辛格的代表作《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首演时便引发了著名的"花花公子骚乱",但是关于引发骚乱的原因,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对辛格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重新理解和认识辛格以及他笔下的"花花公子"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新视角:《花花公子》一剧中带有明显的狂欢化时间与空间因素;克里斯蒂这个怪诞英雄的性格也是历经数次加冕与废黜后才得以显现;"花花公子骚乱"的产生则是狂欢化达成的笑谑与对话的特殊效果。辛格的作品与欧洲和爱尔兰的伟大文学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他继承了前辈作家以及整个欧洲诙谐文化的传统,用他独特的看待事物本质的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戏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格 巴赫金 狂欢 对话 笑谑 花花公子
原文传递
Synge定理证明及其推广的第二变分方法
5
作者 任丽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应用第二变分公式(1)极其美妙地证明了著名的Synge定理(定理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推出了Synge定理的等价定理2;最后进一步论述了黎曼流形M是奇数维的情形。
关键词 定理证明 第二变分公式 synge 黎曼流形 闭测地线 变分方法 正规测地线 曲率张量 平行向量 截面曲率
下载PDF
约翰·密灵顿·辛格的现代悲剧审美艺术——论《骑马下海的人》
6
作者 李玉花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爱尔兰剧作家约翰·密灵顿·辛格的独幕剧《骑马下海的人》被公认为英语剧作中最佳独幕剧之一。剧中写实化的母亲形象从现实主义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出发,在辛格笔下最终突破了具体、表面的局限,一跃而成为代表爱尔兰全体女性... 爱尔兰剧作家约翰·密灵顿·辛格的独幕剧《骑马下海的人》被公认为英语剧作中最佳独幕剧之一。剧中写实化的母亲形象从现实主义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出发,在辛格笔下最终突破了具体、表面的局限,一跃而成为代表爱尔兰全体女性的形象,并最终升华为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最后归于普世的、抽象的符号体现。辛格用一部短短的独幕剧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技巧运用到极致,从而使《骑马下海的人》以其独树一帜的对古典悲剧的现代阐释,成为二十世纪的悲剧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格 《骑马下海的人》 悲剧美学
下载PDF
模仿、戏仿与真实——约翰·辛格的戏剧创作思想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旭彩 钱东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9-192,共4页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突出成就不容忽视。代表人物剧作家约翰.辛格在戏剧《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中,以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交错的手法,通过使用模仿盖尔语的英语写作,运用模仿、戏仿等艺术创作手法,对当时爱尔...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突出成就不容忽视。代表人物剧作家约翰.辛格在戏剧《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中,以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交错的手法,通过使用模仿盖尔语的英语写作,运用模仿、戏仿等艺术创作手法,对当时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所认定的现实以及爱尔兰传奇人物和传统吟游诗人语言进行戏仿,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颇具讽刺意味的幽默,而且远离了民族志现实主义,还原了真实的爱尔兰文化,展示了真正的爱尔兰人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 戏仿 爱尔兰文艺复兴 约翰·辛格
下载PDF
从辛格《骑马下海的人》的改写谈中西悲剧观的差异
8
作者 秦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2期291-302,共12页
约翰·米林顿·辛格是以民族特色、象征主义闻名的英语剧作家。中外戏剧交流史上的先驱李健吾自叙在辛格《骑马下海的人》的影响下创作了《母亲的梦》。两部作品都使用母亲痛失儿子的悲剧题材,表现同样的主题:人的生存困境。但... 约翰·米林顿·辛格是以民族特色、象征主义闻名的英语剧作家。中外戏剧交流史上的先驱李健吾自叙在辛格《骑马下海的人》的影响下创作了《母亲的梦》。两部作品都使用母亲痛失儿子的悲剧题材,表现同样的主题:人的生存困境。但两部作品在创作动因、悲剧根源、结局处理、悲剧形象、美学意识及艺术风格方面却各具特色。探索这两部戏剧的关联,有助于理解西方经典悲剧与中国现代悲剧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米林顿·辛格 李健吾 悲剧观
下载PDF
在笑声中啜泣 在悲愤中进取——评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玉花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72,共6页
约翰·辛格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即全剧是以荒诞的喜剧形式出现 ,但是从主角到主题 ,甚至到观众的反应 ,却全是典型悲剧性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是辛格的代表作。全剧以一个荒唐、令... 约翰·辛格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即全剧是以荒诞的喜剧形式出现 ,但是从主角到主题 ,甚至到观众的反应 ,却全是典型悲剧性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是辛格的代表作。全剧以一个荒唐、令人难以置信的“杀父”故事为核心 ,各种不同人物对此表现了不同的态度。从最初的尊敬、赞赏和崇拜 ,到最后的震惊、害怕与背叛 ,辛格以这种独特的“爱尔兰式喜悲剧”的形式令人们认识到了幻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由此揭示出了爱尔兰民族个性中的弱点 ,企图唤起人民的觉醒 :沉溺于幻想之中只能带来悲剧下场 ;正视残酷的现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独特 辛格 幻想 荒诞 故事 背叛 存在 现实 沉溺
下载PDF
20世纪早期中日文坛对约翰·辛格的跨文化接受研究
10
作者 黄伊柔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1期169-172,共4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爱尔兰著名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格经在日留学的中国五四文人译介进入中国。有趣的是,两国文人对约翰·辛格展现出相异的接受趣向。中日文人对约翰·辛格剧作的不同审美取向,既是不同的文化传承...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爱尔兰著名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格经在日留学的中国五四文人译介进入中国。有趣的是,两国文人对约翰·辛格展现出相异的接受趣向。中日文人对约翰·辛格剧作的不同审美取向,既是不同的文化传承在两国文人身上的显露,也是两国不同社会背景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辛格 中国 日本 译介 考据
下载PDF
来自英伦三岛的海风——论郭沫若与英国文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定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21,32,共8页
该文探讨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英国文学如何在文学思想、题材、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影响郭沫若;郭沫若又怎样学习莎士比亚、雪莱、约翰·沁孤、高尔斯华绥等作家的文艺思想和艺术创作的长处,加以创造性的融铸,形成自己独具的... 该文探讨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英国文学如何在文学思想、题材、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影响郭沫若;郭沫若又怎样学习莎士比亚、雪莱、约翰·沁孤、高尔斯华绥等作家的文艺思想和艺术创作的长处,加以创造性的融铸,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个性和风格;郭沫若的文艺思想与创作,同英国文学有何渊源关系等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论述,为世界文学走进中国,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 雪莱 约翰·沁孤 高尔斯华绥 比较文学 影响研究 渊源关系
下载PDF
《补锅匠的婚礼》:辛格喜剧中的狂欢因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红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通过对《补锅匠的婚礼》的分析 ,揭示了爱尔兰喜剧大师辛格作品中狂欢文化的因子 :他将圣洁的神甫和卑下的补锅匠这两种在爱尔兰文化中最两极性的人物放在同一平面上 ,透过他们令人发笑的亲密接触和更新交替 ,表现了隐含在粗俗与崇... 本文通过对《补锅匠的婚礼》的分析 ,揭示了爱尔兰喜剧大师辛格作品中狂欢文化的因子 :他将圣洁的神甫和卑下的补锅匠这两种在爱尔兰文化中最两极性的人物放在同一平面上 ,透过他们令人发笑的亲密接触和更新交替 ,表现了隐含在粗俗与崇高、低下与伟大的两极中的颠覆性的变数 ,并歌颂了这种变更中所包含的鲜活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 交替 圣洁 狂欢文化 人物 崇高 颠覆性 同一 大师 因子
下载PDF
从《西域的健儿》的改编看跨文化戏剧实践
13
作者 李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6-49,共4页
《西域的健儿》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约翰·辛格的重要作品,20世纪20年代曾由郭沫若译成中文,但从未正式在中国公演。2006年该剧经过改编后以《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为名首次登上中国舞台,成为跨文化戏剧改编的又一实例。该剧的中国... 《西域的健儿》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约翰·辛格的重要作品,20世纪20年代曾由郭沫若译成中文,但从未正式在中国公演。2006年该剧经过改编后以《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为名首次登上中国舞台,成为跨文化戏剧改编的又一实例。该剧的中国版在情节、人物、语言以及文化历史各方面对原剧进行了移植、置换与消解,反映出当代文化语境下跨文化戏剧改编的跨文化交流意义,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辛格 西域的健儿 跨文化改编 戏剧
下载PDF
爱尔兰戏剧现代化进程中的贝克特与辛格
14
作者 陈惠 《思想与文化》 2020年第2期209-223,共15页
贝克特戏剧一向被纳入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坐标加以考察,而忽略了其对爱尔兰本土戏剧艺术的传承.本论文从爱尔兰戏剧现代化的进程出发考察贝克特戏剧对辛格戏剧的融汇创造.论文具体分析贝克特早期戏剧如何在戏剧人物塑造、场景设计、视觉... 贝克特戏剧一向被纳入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坐标加以考察,而忽略了其对爱尔兰本土戏剧艺术的传承.本论文从爱尔兰戏剧现代化的进程出发考察贝克特戏剧对辛格戏剧的融汇创造.论文具体分析贝克特早期戏剧如何在戏剧人物塑造、场景设计、视觉呈现和戏剧风格类型等方面从辛格戏剧中吸取营养,又如何在总体美学倾向上承继并发扬辛格的诗意戏剧的特色,将爱尔兰戏剧艺术带向欧洲,影响全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戏剧 现代化 贝克特 辛格
原文传递
郭沫若对辛格戏剧翻译的始源考据研究
15
作者 李成坚 黄伊柔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6,共6页
一直以来,中国学界对于郭沫若与爱尔兰戏剧家约翰·辛格的文学关系研究重在对两位作家的创作观念契合和文学风格的比较,忽视对郭沫若接触辛格戏剧历史契机的追溯,缺乏此领域的始源性考据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将研究置于1920年中国文... 一直以来,中国学界对于郭沫若与爱尔兰戏剧家约翰·辛格的文学关系研究重在对两位作家的创作观念契合和文学风格的比较,忽视对郭沫若接触辛格戏剧历史契机的追溯,缺乏此领域的始源性考据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将研究置于1920年中国文学变革的历史文化语境,通过溯源郭沫若1920—1926年的主要文学活动及其文学思想转变、郭沫若与同期其他作家的历史关联与互动,考辨郭沫若启动翻译辛格戏剧工作的真实历史动因。本文认为,郭沫若对于辛格剧作的接受是基于郭沫若思想和文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实践。反观郭沫若译介辛格戏剧时秉持"为我所用"的文化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学术自信"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约翰·辛格 文学翻译 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