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累加证候改善-疾病改善”探讨适应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证据体的疗效评价指标 被引量:3
1
作者 高胤桐 董兴鲁 +2 位作者 王悦 李晶娅 张根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61-6565,共5页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意见,应遵循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思想。中医临床试验作为形成推荐意见的证据体,其结局评价指标也应具备相应特征。因此,中医特色疗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应基于辨病、辨证两个层面,以适应中医的干预特色。现有中医疗效...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意见,应遵循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思想。中医临床试验作为形成推荐意见的证据体,其结局评价指标也应具备相应特征。因此,中医特色疗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应基于辨病、辨证两个层面,以适应中医的干预特色。现有中医疗效评价工具,基本反映了“辨病层面”的疗效评价特点,但在证候层面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这使相关中医临床试验的结局评价,过于依赖现代生物医学指标,或因证候层面疗效评价指标的主观性而产生一定偏倚,从而影响了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质量。完善“证候改善-疾病改善”相关性的论证,探寻累加证候改善与疾病主症改善的关系,根据不同疾病探索出对应的“证候疗效单元”及“证候疗效单位”,有助于丰富中医阶段性疗效评价指标,完善中医证据体系的构建,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提供适用性更强的证据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中医疗效评价 中医特色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证据体 证候疗效单元 证候疗效单位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